移民台灣速寫日記:2013 2014 開啓華德福教育的門

2021/12/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一位移民台灣的朋友,背後都有一個不得已的理由。我們一家在探索教育的路上發現,香港的教育不管有多好,仍然只能以分數論成敗,與我們想要的教育相差甚遠。亦因為如此,天爸開始尋找體制外的教學,從一開始考慮在家自學,再慢慢從朋友的資訊中得知有一種叫華德福的教育,因此我們就踏上了移民台灣之路。
故事回到2011至2013年,天爸因為開始想擺脫傳媒業的局限,想要自己創業。這時候回頭看看當初在台灣的大學同學,不少也是自己創業,並得到不一樣的發展機會。天爸也想到台灣試試看,但天爸也很清楚台灣高壓的教育環境,如果天爸因為自己的工作選擇,而讓孩子走入不是我們家要的教育,再怎樣也說不過去。幸好這時候有朋友介紹了兩所位處宜蘭的學校給我們,一所是人文國小,另一所是慈心華德福。
天爸開始研究這兩所學校,人文國小的網絡資訊很多,而且理念清楚易懂,我們也有一點心動。再看慈心華德福,看了很久很久,完全看不懂甚麼是「華德福」。雖知天爸天媽都是傳媒人,對資訊的消化能力是不錯的,但當看着華德福的資訊時,彷彿在看外星文一樣,完全搞不懂其脈絡。但天爸天媽也是好奇心超重的人,越是不懂的,越想搞清楚。
2013年底,我們趁到台灣同學在台中婚宴的機會,先到宜蘭慈心跑一趟。去看校舍,去看學生的笑容,去看教學的內容,去與家長溝通⋯⋯我們看到一幅美好的畫面,但還是不知道畫面為何那麼美。
2014年初,剛好慈心華德福的校長、老師、畢業生一起到香港中文大學作一天的演講介紹,我們當然有去聽。華德福教育很難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如果真的要很簡短地作介紹,就是「在適合的時候作適合的教育」,如果稍為詳細一點點介紹,就會以人類成長的階段作介紹,例如0-7歲不作任何知識性學習,孩子在這階段爬樹玩土,學識如何幫忙做家事,擦地抹桌,切瓜洗菜,過有規律的生活,像父母一樣用心生活就可以了。原因不是ABCD這些知識不重要,而是一個人成長真正需要的是如何透過四肢好好工作與生活,與人相處的和善,處事的熱情,這些是這個黃金階段最需要培養的事。如果把力氣都花在知識性學習,那就少了很多機會讓孩子培養這階段最需要的「意志」,亦可解釋成「良好的習慣」。
然後7-14歲進入國小至國中階段,老師會將要學習的知識融入藝術,透過讓孩子能用心感受的方法學習,而非背誦、抄寫這些難以培養興趣的硬手段;14-21歲已經是讓智慧快速成長的階段了,因為之前兩個階段的良好基礎,華德福的高中生能手腦並用,透過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以興趣開啓一度度知識的大門。
聽完講座之後其實仍然似明非明,但對教育更有方向:對!華德福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們開始計劃在天一幼稚園畢業時,即2015年暑假的時候,就到台灣升讀華德福學校。但這條追求華德福教育之路,這時候才剛剛開始,後面的路一點不容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7會員
273內容數
當粵菜的味蕾遇上台式的料理,每一頓飯都是一場文化差異的衝擊!我們是來自港澳的天爸天媽,將在此與你分享台港澳的飲食大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