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PRADA的惡魔教會你職場生存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經典電影之所以為經典,就是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還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上週末電影台播映經典的舊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的三個生存法則:演什麼像什麼、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不懂取捨。

「穿著PRADA」這部電影堪稱經典,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主角之一的安。海瑟維在劇中飾演一個初出社會,在大都會工作的新鮮人,一腳踏入高壓又炫目的時尚界,經歷許多磨練(難)的故事,她演出這部片的年紀跟劇中主角設定的年齡(二十出頭)相當,這也是她主演十多部電影中,唯二和職場有關的電影(另一部是高年級實習生),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三個生存法則。

演誰就要像誰,做什麼工作就要像那個行業的人!別只是抱怨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看見,而是先去問問自己真的有全新努力投入嗎?

電影前段,當安。海瑟維與朋友慶祝找到工作的聚會,最後四個年輕人舉起酒杯,邊喊著「為付房租的工作」邊乾杯,沒錯,誰的工作不是為了求基本的溫飽,但這不代表求溫飽就可以「應付」工作,當安。海瑟維被老闆責罵(雖然老闆的要求超不合理,但電影難免誇張)而去找資深員工訴苦時,本想獲得討拍,卻換來資深員工點醒她,你根本就沒有努力,你只是在抱怨,既然如此就辭職吧!我可以在五分鐘內找到許多想要這份工作的女孩頂替你。

這番點醒之後,我們就看到安。海瑟維在劇中由外到內的改變,穿著開始時尚,也開始去了解時尚產業的一切,更開始去了解老闆的習慣與步調,這讓我想起當初我在跑業務時,曾經遇過一個客戶,沒等我把商品推薦說完,就毫不留情地中斷我「你講的聽起來有專業,但我有聽沒有懂,你可以用簡單的話讓我聽懂嗎?」我一時語塞,就這樣被客戶拒絕門外。

在那次拜訪挫敗之後,我腦海中連結起在那之前主管也曾經委婉地暗示我一件事:「你台風很穩健,但可惜就是看起不夠有說服力。」當我把這兩個挫折串連起來,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夠投入這份被我視為糊口的工作,我的外在不像這個行業的人,我的專業也只是把商品特性背得滾瓜爛熟,而沒有內化為自己的話語,所以無法準確傳遞訊息給客戶。

於是我就像安。海瑟維一樣,從外在到內在改變自己,讓自己就像所有業界的人一樣,當然我也鼓起勇氣再次去拜訪中斷我的客戶,第二次跟他碰面,他從頭到尾打量我,顯然發現我的不同,然後我改變和他推薦商品的說法,當他開始提問時,我就知道他不但聽進去了,而且還在思考,後來他說:「雖然我還是有些地方不是很懂,但我看你也很努力,才二個月就改變很多,我就支持你一下啦!」

這之後當我轉換職涯跑道,跨入不同的產業時,我總會提醒自己,要在最快的速度(通常適用期都二~三個月),讓自己從裡到外像那個產業的人,從金融跨入傳產,我最先丟棄的就是套裝與好看但不好穿的高跟鞋,後來我最大的驕傲都是讓不同產業的人(特別是客戶)都會以為我有相關學經歷,演什麼像什麼,需要的是全心投入的決心。

職場上的競爭無可避免,有比較就有傷害,但培養自己傑出或獨特的能力,才能讓自己在競爭中生存。

安。海瑟維在劇中憑藉著一次次解決老闆的難題,傑出的能力表現深得老闆認可(終於喊對她的名字,指派她重要的任務),還讓她在無意中超越比她資深的首席助理。甚至因為這樣的能力還讓老闆選擇讓她取代首席助理參加巴黎時尚週,而殘酷的老闆還要求她自己去告訴首席助理被取代的事實。

看似殘忍但卻是現實面的殘酷,就算你不想競爭,但職場總是難免會產生比較,運氣好的就是面對良性競爭,運氣差的就是遇到惡性競爭,那就跟宮鬥劇一樣精彩而無奇不有。這兩種競爭我都遇到過,剛遇到時我還天真的認為老闆或主管應該要出來主持正義,但事實上,有些老闆或主管反而是利用這樣競爭的情境,一來保持團隊向前進的驅動力之一,二來也才能看出誰才是人才,所以遇到競爭,不管是好是壞,別期望誰會出來主持公道,而是要讓自己保持獨有的能力,因為只有獨特或強大的能力,才可以讓自己在競爭中自然勝出,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其中一項,又或者你具有特別的專業能力,比如:財務專長、法律專長等。

順帶一提,安。海瑟維的老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勝一籌,當她得知自己可能被取代的危機時,她動用自身擁有的經驗與籌碼跟老闆進行談判,檯面上讓自己的競爭對手有更大的舞台,而且還在公開場合宣布,這舉動不僅顯示自己的大氣,不會面對競爭就打壓對方(因為兩人不合,互為競爭是大家不能說的秘密)實則也是消除自己被競爭掉的威脅。

面對職場的競爭,逃避只會讓自己先被競爭掉,生命都能自己找到出口,你也該讓自己找到出口。

「我沒有選擇!是其實只是不懂得取捨。」這裡的取捨並不是要捨棄,而是要重新分配每個事項的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沒有選擇」的過程,重點是別讓自己永遠都沒有選擇。

安。海瑟維在劇中最常出現的一句台詞就是:「我沒有選擇。」不管面對工作或者是生活,當她的工作越發順利,導致自己的生活混亂,資深員工對她說:「等你的生活搞砸了再說。」其實她的老闆也因為工作而讓生活混亂,但在劇中她的老闆只是泛著淚光,脆弱一瞬間,然後就繼續處理工作,不像安。海瑟維那樣的糾結。

在職場工作,誰都會經歷「沒有選擇」的這段路,都是要經歷過後才知道所謂的沒有選擇,其實是沒有學會取捨。我的某個老闆曾對我說:「你說家裡問題讓你績效表現不好,但公司花錢請你是要做出績效,不是幫你解決家裡問題,如果你連自己的問題都無法處理,你又怎麼解決工作問題?」當時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但短短的幾句話就打醒了我,如果我要專注工作,那麼我就得面對家裡問題去好好處理,如果不是一時半刻能處理的,我也得把工作和生活是像做好妥善的安排,而不是用來當作彼此的藉口,也是在那之後,我開始學習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切割,如何去分配時間,所以「沒有選擇」就轉變成為另一種思維模式:「還可以怎麼取捨?」這裡的取捨並不是要捨棄,而是重新分配,什麼時間點要先把某些事物捨下,另外安排時間取回重新處理,經過分配取捨,慢慢的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還可以怎麼選擇」。

電影的結尾,安。海瑟維終於做出選擇,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所以別讓自己沒有選擇,要讓自己學習重新安排選擇的先後。

當年看這部片,總以為這是給菜鳥新鮮人的生存指南,重新再看才發現,原來這些生存法則是給每個職場工作者的提醒。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惡魔教你職場生存法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4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然後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一個樣子,甚至可能是以前自己討厭的樣子。
Thumbnail
然後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另一個樣子,甚至可能是以前自己討厭的樣子。
Thumbnail
如果有需要,長大後的你,就大方默默在心裡,幫自己別上最閃亮的星星吧!
Thumbnail
如果有需要,長大後的你,就大方默默在心裡,幫自己別上最閃亮的星星吧!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世代差異到底是團隊的加分還是扣分?面對比自己年輕的主管,到底該如何向上管理?面對比自己年長的團隊成員,又該怎麼樣讓年長者協助團隊運作?「高年級實習生」教我們如何跨越世代差異,建立良好的職場關係:放下身段走近彼此、五感體驗的管理、互相借力才能互相成就。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世代差異到底是團隊的加分還是扣分?面對比自己年輕的主管,到底該如何向上管理?面對比自己年長的團隊成員,又該怎麼樣讓年長者協助團隊運作?「高年級實習生」教我們如何跨越世代差異,建立良好的職場關係:放下身段走近彼此、五感體驗的管理、互相借力才能互相成就。
Thumbnail
經典電影之所以為經典,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還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上週末電影台播映經典的舊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的三個生存法則:演什麼像什麼、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不懂取捨。
Thumbnail
經典電影之所以為經典,隔了多年還是覺得好看,而且還因為看的時間點不同,看出不同的趣味。上週末電影台播映經典的舊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當年(2006)上映時就看過這部片,時隔多年再看這部片,重新發現惡魔教會我在職場上的三個生存法則:演什麼像什麼、能力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不懂取捨。
Thumbnail
在進入新職場前,總會對接下來未知的生活環境有所擔憂,也害怕自己在職場上沒辦法經營好人緣,雖然有人說職場即戰場,在職場上的確不容易找到交心的朋友,但經營職場好人緣,將自己的人脈擴大也絕對是值得的行動喔! 今天就讓我們從五部職場電影與影集中,學習要如何經營職場好人緣吧!
Thumbnail
在進入新職場前,總會對接下來未知的生活環境有所擔憂,也害怕自己在職場上沒辦法經營好人緣,雖然有人說職場即戰場,在職場上的確不容易找到交心的朋友,但經營職場好人緣,將自己的人脈擴大也絕對是值得的行動喔! 今天就讓我們從五部職場電影與影集中,學習要如何經營職場好人緣吧!
Thumbnail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讓人一窺時尚產業的電影、是置入性行銷的典範、是各種職場上待人處事的眉眉角角。而在二次看這部電影,已是十年後的現在,作為一位職場新鮮人,則覺得它道進了職場與生活的權衡利弊。
Thumbnail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讓人一窺時尚產業的電影、是置入性行銷的典範、是各種職場上待人處事的眉眉角角。而在二次看這部電影,已是十年後的現在,作為一位職場新鮮人,則覺得它道進了職場與生活的權衡利弊。
Thumbnail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慣老闆與慣員工的姿態,依然不斷上演- 穿著prada的惡魔是經典電影,為什麼? 過了15年了,他提到的職場現象,還是不斷上演在各行業的每一家公司。每個人初入職場做助理的困境,那種新人與老闆的架式,都猶如穿著prada的惡魔的劇情一樣相似。
Thumbnail
-慣老闆與慣員工的姿態,依然不斷上演- 穿著prada的惡魔是經典電影,為什麼? 過了15年了,他提到的職場現象,還是不斷上演在各行業的每一家公司。每個人初入職場做助理的困境,那種新人與老闆的架式,都猶如穿著prada的惡魔的劇情一樣相似。
Thumbnail
「​I have no choice⋯⋯」 自從成為米蘭達的第二助理後,這句話一直掛在安德莉亞的嘴上,直到朋友接連的冷落、男友的生日缺席後,她才不得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Thumbnail
「​I have no choice⋯⋯」 自從成為米蘭達的第二助理後,這句話一直掛在安德莉亞的嘴上,直到朋友接連的冷落、男友的生日缺席後,她才不得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