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戰爭《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花森安治伝》

讀書筆記|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戰爭《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花森安治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我們能從他的雜誌《生活手帖》,看到花森堅決反戰的一面,但在中日戰爭期間,他也曾是衷心效忠日本帝國主義的一份子,甚至還曾為戰後惡名昭彰的大政翼贊會工作,雖是為了生計,但是如果他沒有類似信仰,應該也很難在那樣的機構待下去。

花森在戰時信奉日本帝國主義而不是自始至終的反戰主義,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大部分的人始終麻木、不願正視自我的核心價值,更不用說反體制而行。因此對於他在日本戰敗當下,玉音放送終戰詔書的反應覺得很值得紀錄。

當花森聽到廣播的當下,馬上衝出家門往皇居奔去,看到一堆人聚集,於是他又走到附近銀座被空襲炸爛的廢墟坐下來看起風景,當時他眼前的風景是一望無際的藍天與下方一整片的斷垣殘壁,但他當下覺得很輕鬆,並且真心覺得愉快。雖沒有寫出惆悵的心理,但是不難想像,當下惆悵與愉快同時並存的心理狀態。

之後他覺得自己像是未被判刑的戰犯,並且抱著一種贖罪的心情開始雜誌的工作。我們都知道,他在戰後的自我核心價值就是「生活」,但這並不是他在戰後才開始的轉變,其實他在戰前就有這樣的觀念,不如說是戰爭迫使他延後追尋真實的自我價值。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珍惜日常生活,才能抵制反抗戰爭。...為了不捲入『否定日常』的戰爭當中,必須『珍惜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戰口號是不足夠的,非常時期的英雄主義也不可取。『珍惜日常』才能對抗『否定日常』:唯有從這點出發,即使繞遠路也無妨,才是正道。」

如果以這個作為準則,那我想要說一說,現再的最強教召,是不是屬於「否定日常」的一種活動?

無論面對多大的敵人,在流血之前,應該有更多聰明的方法可以在逆境求存,這是政治人物的使命與責任,而不是拿平民的命擋在自己責任的前頭,因為無論最終勝敗,讓人民的血流出來,就是失敗的政治人物。

但就是這種男性期待、愛國心綁架的態度,最終會不知不覺演變成花森在戰時的心態。雖說這樣講也太小題大作,但任何極端情況,都不是一時半刻造成的,都是從這種幾乎無法注意的日常小事開始。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改變日本生活」這件事。

這句話乍聽很像一句虛幻口號,光是一本夢幻優美的雜誌,是能改變多少人生活?

其實事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生活手帖》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單元—產品評測試用單元,類似現在也很流行開箱文,但現在大部分的開箱評測都只是一次性、非全面性的使用,但花森的產品評測不一樣,他除了是開箱文的始祖之外,他的評測是完全全面的,也不像廠商的機器評測,花森利用人力(模擬日常使用的情形),直到比較的商品壞掉為止,真實呈現所有比較產品的性價比。他拒絕廠商贊助,以求評價公正,大受讀者好評。

這種把職人精神放入測試實驗中的結果,除了他的評測極具公信力之外,也改變了戰後日本的製造業風氣,我們現在常常覺得「日本製」品質保證,或許一方面是民族性使然,但花森嚴厲的評測單元,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花森在經歷過戰爭,最終回歸到自己的志業上,不再相信任何政治、且有排他性的「主義」,他只相信自己,跟少數自己訓練出來的人,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做他認為正確的事情。這很難,尤其在今天,全球化時代,更難!

raw-image

********************************🌑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 花森安治伝》(花森安治伝: 日本の暮しをかえた男)

作者: 津野海太郎

出版社:臉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30

avatar-img
Gin C.的沙龍
15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烏俄戰爭不幸的仍持續著...我開始看這本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本經典中的經典。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托爾斯泰的化身。面對利己主義的殘忍、面對農奴的愧疚...從反省自身到反思俄羅斯體制而寫成了這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