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權交易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的共同理論基礎是公共經濟學領域中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本篇先來介紹什麼是外部性理論,在生活周遭中外部性理論的例子。

第7篇 外部性理論

文章總攬
1.什麼是外部性理論?
2.外部性的種類
3.外部不經濟(externaldiseconomies)
4.小結論

1.什麼是外部性理論?

所謂「外部性」係指經濟活動,未經市場價格機能反映其真正成本;即經濟個體的消費或生產行為,無償地影響其他經濟個體福利的效果,以致其他經濟個體在經濟上獲利或損失;換言之,價格機能無法完全反映的現象,即為外部性。

2.外部性的種類

外部性的種類可以細分為,外部利益與外部成本、金融外部性與技術外性、網路外部性、位置外部性。概述如下:

一、外部利益與外部成本:

(1)外部利益(external benefit):生產者或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對他人有好處(效用增加),卻無法要求受益者回饋,又稱外部經濟(externaleconomies)。

(2)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生產者或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對他人造成壞處(效用減少),但自己卻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又稱外部不經濟(externaldiseconomies)。

二、金融外部性與技術外部性

(1)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y):透過市場價格機能的調整,導致個人間財富重分配,僅造成不同經濟個體實質所得的移轉,有人得,有人失,因此並沒有真正的外部性效果,其效果是虛擬的。例如:股票大跌,代表做多的人賠錢,做空的人賺錢,就整個社會而言,只是財富的重分配,並沒有真正的外部性;這種隨市場調整而產生的福利變化,偉勒(J. Viner)將之稱為金融外部性,又稱虛擬的外部性或貨幣性的外部性。

(2)技術外部性(technical externality):係指經濟個體行為對他人發生影響,卻未透過價格機能反應,個體並未因損及他人福利的行為而有所補償,或得利者並未支付代價,而產生無效率的現象,故須政府的干預。例如:養蜂業者與花園。

三、網路外部性

指消費者消費某一種財貨,所能得到的效用高低,與該財貨的消費數量無絕對的關係,而是與消費該財貨的「消費者人數」有關,當使用者人數增加,原來使用者的邊際利益也會隨之增加;例如:大家都喜歡使用手機及FB等,隨著使用人數的攀升,則使用該設備或介面的效益自然會大幅增加。

四、邊際下的外部性(inframarginal externality)

以網路連線遊戲為例,當參賽者增加一人時,所有參加者都因此而增加遊戲樂趣,但是市場效率產出卻不會改變;當存在邊際下的外部性時,因外部性的影響範圍小,在納入考慮後,也不會影響到最適資源配置的邊際條件,因此追求最適資源配置的目標下,不管此項外部性是正的或負的外部性,政府不一定要介入。

五、位置外部性(positional externality)

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所能獲得的利益,不僅取決於本身的決策,還必須視對手的「相對位置」而定,形成經濟個體相互競爭的行為,又稱為軍備競賽(arm race),例如:便利商店在營業時間及商品的促銷手法上的競爭。

3.外部不經濟(externaldiseconomies)

外部不經濟是指,消費者或生產者的經濟行為對他人造成壞處(效用減少)但自己卻不用付出任何的成本,又稱為外部成本。例如:工廠排放廢水汙染河川,然後被引水灌溉到農田後,造成穀物被汙染,最後被人類吃下肚;又或者工廠將含硫及其他有毒物質的廢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汙染,最後被人類吸進身體中,這類環境汙染的例子多不勝數;工廠將汙染源透過氣體或以水流方式排放,將汙染源的處理成本,轉嫁到環境中,最後由受害者承擔,這就是該工廠的外部成本,也造成該工廠的生產成本低估,然後就能以較低的售價銷售,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該產品,也間接造成該工廠得以生產更多的產品,提供消費者購買,造成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智能工廠因採用智能生產設備,取代大量人力減少了工作機會,而政府及失業者為了解決失業造成的相關問題,而須付出的各種成本,並不會透過產品的價格反映,實際上卻會造成民眾所得減少,並使的社會資源分配更不均衡,這就是智能工廠造成的外部成本。

4.小結論

目前解決外部成本的主要理論為「皮古稅」(Pigou tax)及「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目前所知的解決方案都是以「皮古稅」為基礎,例如:2017年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先生,曾提出對取代人類工作的機器人課徵所得稅,理論基礎就屬於「皮古稅」的範圍,雖然「皮古稅」在解決外部成本的問題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解決智能生產設備取代工作機會這件事上,以「皮古稅」為基礎的想法明顯有許多缺失,且不如以「寇斯定理」為基礎的「工作權交易」有效率,相關的分析會在之後的文章中逐一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驚嘆號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種方法,能讓「失業」實質上消失,並解決幼兒養育、在學教育、青壯年失業、弱勢扶助及老年安養等經費來源,同時成為退休金制度的輔助方案,甚至代替退休金制度,成為退休後最穩定的收入來源,那麼這個方法就是「工作權交易制度」。bor
驚嘆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2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Thumbnail
2023/02/22
對「工作自由」你是仰望、盼望或絕望呢?一般人的認知大概是:選擇工作或職業的自由,少數人會把不工作的自由也列入。不過,一旦選擇了不工作,除非坐擁金山銀山,不然遲早要面對經濟上的不自由,所以選擇不工作不算真正的「工作自由」。除非.........
Thumbnail
2022/12/23
說了一大堆的「工作權交易理論」會不會只是空話?可能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雖然筆者沒有準確的數據,但好在經濟部跟主計總處有建立一些統計資料,拿來推算「約當工作權數」已經足夠了。 第13篇 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在理論發展的過
Thumbnail
2022/12/23
說了一大堆的「工作權交易理論」會不會只是空話?可能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雖然筆者沒有準確的數據,但好在經濟部跟主計總處有建立一些統計資料,拿來推算「約當工作權數」已經足夠了。 第13篇 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1.有多少「約當工作權數」可以交易? 在理論發展的過
Thumbnail
2022/11/15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Thumbnail
2022/11/15
如果你懷疑「工作權交易」會被企業所反對,或者「工作權交易」並不會帶來理想中的經濟效果,那我就舉實例告訴你,企業會樂於加入「工作權交易」,因為短期的影響將會帶來長期的逢勃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要解決外部成本並非只有寇斯定理可行,皮古稅也是行之有年並且極為有效的做法,不過在處理失業的問題上,「工作權交易理論」與課徵一定金額或比率的稅金相比,似乎更為有效率。 第十篇 工作權交易與科技稅之比較 工作權交易與科技稅之比較 如果把上一篇台積電及聯電的案例改為課徵「科技稅」,也就是課徵一筆稅金再透過
Thumbnail
要解決外部成本並非只有寇斯定理可行,皮古稅也是行之有年並且極為有效的做法,不過在處理失業的問題上,「工作權交易理論」與課徵一定金額或比率的稅金相比,似乎更為有效率。 第十篇 工作權交易與科技稅之比較 工作權交易與科技稅之比較 如果把上一篇台積電及聯電的案例改為課徵「科技稅」,也就是課徵一筆稅金再透過
Thumbnail
目前解決外部成本的主要理論為「皮古稅」(Pigou tax)及「寇斯定理」(Coasetheorem),固然「皮古稅」對解決環境污染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寇斯定理」卻能以市場機能的方式,讓加害及受害雙方同時得到,解決該事件的最大利益。 第8篇 外部成本的解決 說明: 4.小結論
Thumbnail
目前解決外部成本的主要理論為「皮古稅」(Pigou tax)及「寇斯定理」(Coasetheorem),固然「皮古稅」對解決環境污染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寇斯定理」卻能以市場機能的方式,讓加害及受害雙方同時得到,解決該事件的最大利益。 第8篇 外部成本的解決 說明: 4.小結論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的共同理論基礎是公共經濟學領域中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本篇先來介紹什麼是外部性理論,在生活周遭中外部性理論的例子。 第7篇 公共經濟學-外部性理論 1.什麼是外部性理論? 2.外部性的種類 一、外部利益與外部成本: 二、金融外部性與技術外部性 三、網路外部性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的共同理論基礎是公共經濟學領域中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本篇先來介紹什麼是外部性理論,在生活周遭中外部性理論的例子。 第7篇 公共經濟學-外部性理論 1.什麼是外部性理論? 2.外部性的種類 一、外部利益與外部成本: 二、金融外部性與技術外部性 三、網路外部性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工作權要怎麼賣?賣給誰?可以賣多少錢?這些疑問本篇將逐一解答,但筆者要先聲明,「工作權交易」屬於研究中的理論,筆者所表示的意見,並不代表真理,只能確保充分的合理性。 第4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Ⅱ) 4.小結論
Thumbnail
工作權要怎麼賣?賣給誰?可以賣多少錢?這些疑問本篇將逐一解答,但筆者要先聲明,「工作權交易」屬於研究中的理論,筆者所表示的意見,並不代表真理,只能確保充分的合理性。 第4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Ⅱ) 4.小結論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由買方、交易平台及賣方組成,買方是使用AI或智能生產設備的廠商(企業),平台由政府機關或公信機構來建立經營,賣方就是沒有固定薪資的人,透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工作權交易的價格。 第三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 1.工作權交易模型 2.工作權交易應避免過於頻繁 3.工作權交易金額的上下限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由買方、交易平台及賣方組成,買方是使用AI或智能生產設備的廠商(企業),平台由政府機關或公信機構來建立經營,賣方就是沒有固定薪資的人,透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決定工作權交易的價格。 第三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 1.工作權交易模型 2.工作權交易應避免過於頻繁 3.工作權交易金額的上下限
Thumbnail
上一篇提及了《單一文化的陷阱》中,什麼是單一文化,而什麼是經濟故事,也摘了幾句書中作者引用前人的智慧,今天就來細讀,在不同的領域中,經濟故事是如何宰制我們的生活。 書名: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繼續閱讀&思考吧:))
Thumbnail
上一篇提及了《單一文化的陷阱》中,什麼是單一文化,而什麼是經濟故事,也摘了幾句書中作者引用前人的智慧,今天就來細讀,在不同的領域中,經濟故事是如何宰制我們的生活。 書名: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繼續閱讀&思考吧:))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BY李彔 1+1>2不能完全解釋現代化經濟長期成複合增長的現象,為什麼?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餐與道自由交換的市場中,社會分工極大化實,社會財富的增長到達極限... 李彔在此問題上有所突破:他指出人的知識積累對社會分工和交換所產生的增量的放大作用。 *李彔認為什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創新? >>現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充滿著許多機器、人工智慧,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嗎?還是反而擋住了科技的發展?由於目前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還未完全顯現,因此我們還有時間針對此議題做深入的辯論。但無可否認的是--人類還是要與時俱進,增進自己!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充滿著許多機器、人工智慧,然而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嗎?還是反而擋住了科技的發展?由於目前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還未完全顯現,因此我們還有時間針對此議題做深入的辯論。但無可否認的是--人類還是要與時俱進,增進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