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魂:台語詩集《南國囡仔》的在地書寫與創作構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年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從無到有:創作文本到出版的眉眉角角」

◆文字整理:鄭凱榕、林敬軒
————————————
時間:6/6(日)10:30-11:30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 青春沙龍
主講人:林益彰|《南國囡仔》作家
    黃茂善|自由工作者
————————————

文化部的青年創作獎助,今年已經邁入第6年,下一個年度的獎勵金即將在今年10月開始收件,可於線上申請(https://grants.moc.gov.tw/Web/index.jsp)。文化部除了提供青年創作的獎勵金,也協助成果進行出版或是媒合,並為出版的作品舉行成果發表會。創作是非常多元、各式各樣,在每個世代的作者,他們自身都有自己關注的議題,有所處時代下會有一些困境或不同的狀態,都會呈現他們的創作上。這也是造就了我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才能長出來、獨一無二的台灣的新世代創作。

對談人黃茂善在講座中向作家林益彰提出三個面向的問題進行討論:一是包含地方學的研究跟創作,二是目前多語的使用還有跟地方文學之間要怎麼去互動,最後就是當代文學如何透過不同的媒介去進行轉譯。

raw-image

以地方為主軸的地方學如何進行討論?

作家林益彰表示「南方系列」三本詩集中,《南國囡仔》是一個台語、客語以及華語還有台羅等多語的詩集,《美麗島夢獸》是華語的詩集,第三本書《叫我南子漢》,又回到台語詩。

《美麗島夢獸/南國夢獸》是以商號為主的詩集,夢獸源自於葉石濤先生所說的作家就像是一隻夢獸,也是要麵包才能夠生活,所以開始發想創作以台灣的商號為主的詩集,如何透過文學跟生活民間結合在一起。

益彰認為地方書寫不可以也不可能脫離民間,一定是把想法扎根於土裡,由最深刻的鄉愁、鄉土,發芽出來的情緒,那個才叫地方書寫,否則就變成有點像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說新詞強說愁」。

命名或者語言的使用策略

益彰說自己的書寫起點就是台語:「台語是我的根、是我的骨頭。」作為一個台語詩人,林益彰選擇認為最自然、最純真、最符合自己個性的語言去做創作。

如果要說有什麼策略?他覺得書寫不管是台語、客語、華語都好,只要認為那是自己的最初衷,不管使用什麼語言去做創作,都是無可厚非。因為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生存權利,因為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那個就是社會,就會有故事。

林益彰說如果沒辦法去正名台語的名稱,不管怎麼樣後面的路途都會變得很複雜。有時候只能透過一些爭論,來找到彼此的共鳴。他到現在使用台語還是很迷惘,因為不知道要用台語還是全羅馬字還是漢文。

形構南國文化書寫的脈絡

林益彰說在操作這些語言的時候,像華語的「的」,在台語詩要寫「ê」,在客家話裡面「个」,你在使用的時候這些語言文字的時候,勢必會受到混淆。

透過文學獎的動力,林益彰拿過客語、台語、華語的文學獎,不過這個有點各自為政,他到現在還在尋找彼此的文字共鳴。我們如何用上帝視角去看待全然的面貌?這個其實很難,即便你有攻略本,看完之後你不見得可以寫出作品出來,因為這個必須要日積月累,唯有去走過、踏過、經歷過、感受過,才能夠寫出這些東西。

對於文學轉譯的看法

黃茂善說文學轉譯,是用文本以外的形式去重新呈現文學,在原有的意義上面賦予新的意義,然後讓文學做多角化經營,想請教益彰對於文學轉譯的看法,以及南方系列是如何去進行文學轉譯。

林益彰表示,不管是文學還是出版,其實是一個很良心、堅持理想的事業。因為只靠平面的作品,要有廣大的讀者,除非是很有名的人,甚至很有名的人也不見得他的書好賣。可是文學家除了書寫作品,還可以做什麼?他舉身上的 T-shirt 為例,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文創品來讓人家來更了解文學。

關於「囡仔」的書寫

關於「囡仔」有什麼特定的意涵或者意象,林益彰說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故鄉、原鄉,一個人可能在故鄉生活很久後,因為出門求學或工作的關係離開這個城市。益彰的想法很簡單,希望各個地方的囡仔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透過在其他縣市所學到的經驗、所習得的感受,回到自己的家鄉來發展任何想要的文化思維,或是知識資本,所以說才會有這些地方囡仔的產生。

Q&A:關於台語文的思辯

林益彰回應提問時說,台語相對於整個漢文是更複雜的,有羅馬字還有漢字的問題。他在書寫不管是在比賽或是日常使用上,都要自己再去商榷到底是要漢字還是羅馬字,這也影響到他的書寫還有書寫的對象,和書寫的受眾是要用什麼去閱讀的。所以說台語真的是一個很大很複雜的學問,值得我們去思考。

我們使用台語、華語還有台羅這些語言的時候,有沒有辦法確立一個規則?以台語來講,如果你是評審,遇到一個寫全羅馬白話字(POJ,Pe̍h-oē-jī)的時候,還有全漢或漢羅的時候,要怎麼評審?

羅馬字是一個拼音系統,就跟ㄅㄆㄇㄈ一樣,益彰認為,不是說羅馬字不好,而是我們屬於亞洲文化圈,我們在閱讀羅馬字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困難。要進入那個場域,一定要先學習,當然這個學習看個人,有些人學習的時候很困難,也有人覺得很簡單。

然後台語漢字也是有其盲目跟缺點,因為和華語漢字之間在書寫時會出現糾葛和干擾。再來就是漢羅,雖然看似取兩者為折衷但你不知何時變調。益彰認為到現在還在這個認知裡面打轉,還是沒辦法找出一個共鳴點出來。

語言的學習其實會有很多的困難,一方面反映了台灣非常曲折、多重的樣貌。也是去了解語言背後也是有很深的文化載體,我們去學語言不僅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要瞭解到背後的文化體系。

其實台語是「萬底深坑」,益彰現場以台語吟誦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還有〈心經〉。林益彰現場朗誦了自己的台語詩〈鹹酥雞詩〉,並考驗手語老師丘安的手語翻譯能力,共同攜手帶來美好的文學饗宴:「拜請拜請鹹酥雞,王爺佛祖觀世音玲瓏鑼鼓請小法,鹹酥雞內鹹酥神⋯⋯」

他進一步闡述,每一個東西都有沒看到的面相,像他們家在做中藥的,那些藥草的名字,沒有接觸過一定不會用台語說。還有像木工師傅在講的台語聽不懂,一定要學才知道。像水果、海產⋯⋯怎麼用台語說?益彰發現語言這種東西沒有使用,會感覺自己的語言退化。

Q&A:關於申請補助

關於申請補助的技巧,林益彰說沒有什麼技巧和訣竅,因為大家可能都是看到通過的,可是沒看到沒通過的。要說有什麼訣竅嗎?就跟做出版業一樣很辛酸,堅持到底就是你的。

關於如何找到出版社的過程,林益彰笑說因為詩這種東西算小眾,只有拚命拜託人家給個機會並推銷自己。其實沒什麼訣竅,就是拚命,所以他拚命地做一些文創品,讓人家知道這個人怎麼那麼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山社出版公司的沙龍
37會員
61內容數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8
《黃昏市場》書中以黃昏市場主軸,講述生活中你我平凡生活不平凡故事。作家姜泰宇撰寫推薦序中表示這本書充滿了奇趣。這段旅程像走進隧道,我伸出我的手邀請你們與我一同,一跨進去就無法自拔的故事。由本書作者凌雲杉與《洗車人家》的作者姜泰宇對談,與大家聊聊這本小說的創作構想,也談談對於創作意念與想法。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7
《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故事從雪隧尚未開通的九○年代開始,刻劃宜蘭居民對於觀光開發的不適、困惑與矛盾,也以時代變遷下的瓦斯業生態映照出常民生活的轉變軌跡。本場次由本書作者郝妮爾與《餘地》的作者顧玉玲對談,與大家聊聊小說創作中的書寫脈絡、創作想法,以及創作者與虛構文學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2022/06/24
張正表示《八尺門的辯護人》內容豐富複雜又有趣味,本書作者唐福睿把台灣的外籍勞工議題,放到法律故事裡,且把外籍勞工跟原住民的處境,互相扣在一起,故事中還有很多的笑話。本場次由本書作者唐福睿,與撰寫此書書評的張正對談,談小說創作中,主角塑造與族群、體制等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作品文本 林修澈〈民族文學VS國家文學〉 「國家是由民族組成,國家文學就是民族文學。語言是民族構成的重要因素,用他民族語言表現是比較罕見的例外,多民族國家是世界範圍內常態。」國家文學就是民族文學,但民族文學並不完全等於國家文學,作者林修澈老師在書中利用不同國家、民族的例子,包括西方國家美國、
Thumbnail
一、作品文本 林修澈〈民族文學VS國家文學〉 「國家是由民族組成,國家文學就是民族文學。語言是民族構成的重要因素,用他民族語言表現是比較罕見的例外,多民族國家是世界範圍內常態。」國家文學就是民族文學,但民族文學並不完全等於國家文學,作者林修澈老師在書中利用不同國家、民族的例子,包括西方國家美國、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Thumbnail
對談人黃茂善在講座中向作家林益彰提出三個面向的問題進行討論:一是包含地方學的研究跟創作,二是目前多語的使用還有跟地方文學之間要怎麼去互動,最後就是當代文學如何透過不同的媒介去進行轉譯。
Thumbnail
對談人黃茂善在講座中向作家林益彰提出三個面向的問題進行討論:一是包含地方學的研究跟創作,二是目前多語的使用還有跟地方文學之間要怎麼去互動,最後就是當代文學如何透過不同的媒介去進行轉譯。
Thumbnail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Thumbnail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H_s30yowLacuSx_0vq7w/videos 南國的星星底下──《南國囡仔》 https://gpi.culture.tw/news/12645 教會報 ê 囡仔──咱是台文 ê 鹽,世界 ê 光 #林益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