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外YouTuber讚賞台灣的影片爆紅,但很多實話不敢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的影片文化掀起外國人風潮,很多都是以外國人的觀點看台灣,大部分也都是講台灣優點,受到觀眾的喜愛,不過這些觀點背後的實話並沒有被說出來!
法國YouTuber酷的觀看率應該算蠻高的吧!他的影片內容通常都是講台灣的飲食文化,讓法國家人吃台灣的零食,說出對台灣的感覺,大部分的影片也都是有趣友善。
但相同的內容,換成法國觀眾可能不會有這麼大的回應,所以真的沒有人會做類似這種文化交流的影片嗎?其實也是有,但風格不同,
影片作者是個英國人,以英國人角度說在法國生活的一些趣事,裡面當然會帶一點詼諧諷刺,不過大部分的法國人也覺得還好,不會特別反感,當然極端的人還是存在的。
在台灣這種諷刺性的幽默反而沒那麼大量的被使用,首先怕大部分人會反感,再來,他們的喜歡真的是出自於內心嗎?還是為了流量討好觀眾?
先說台灣食物吧!台灣的食物常被點名的就是珍珠奶茶、炸雞排、搞怪食物裡面有臭豆腐、皮蛋之類,而在影片上面看到的人的反應都是喜歡,不過私底下以我身邊的法國朋友來說,其實他們真的沒那麼喜歡台灣的食物,原因並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太甜、太油、不然就是太化學,然後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國外的甜點都很甜啊!
沒錯!但是他們的甜點跟主食的口味分得非常清楚,主餐很少有甜鹹合併的這種口味,像我老公他就很不習慣吃肉燥飯,因為南部的肉燥飯是偏甜。
再來就是很油的問題,台灣的食物其實油脂非常高,不管炸物或便當,當然這跟台灣早期的飲食習慣有差,以前農業社會就是為了吃飽,而少了精緻度,雖然台灣的美食一直都在改良,我自己當然也是喜歡台灣的食物,但相較之下去餐廳,法國精緻度會更高一點,價格也更高。
在法國的平日飲食,真的沒有吃那麼油,或許也跟我身邊的法國人的飲食習慣有有差啦!可能我身邊的人都不吃這麼油的食物!
化學味很重,以前我在台灣吃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化學味,但在法國生活一陣子又再回台灣,真的有明顯感覺到某一些食物的味道真的很化學,我並不是說法國的食物就沒有化學味,但是在飲食文化裡面首先他們很少外食,食材也盡量講求天然有機,跟台灣的飲食文化真的有差別。
雞排、珍珠奶茶大家也都知道不健康,但吃的人不在少數,就是因為好吃!台灣的食物就一直在追求味覺上的變化,化學的東西就會越加越多。
但這些事情YouTuber都不會講,怕傷害台灣的觀眾。
不過為什麼台灣人特別愛看這一類型的頻道呢?
首先台灣的外國人真的沒那麼多,所以小島居民的內心是好奇、新鮮感、但法國的YouTuber幾乎很少做這一種類型的影片,即使有,流量大概也不怎麼高,原因很簡單,法國外國人實在太多了,尤其是大城市,對外國人無感。
法國對亞洲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日本的漫畫跟K-pop 流行文化,都是年輕人比較多,不過他們並沒有深入了解差異,比如亞洲文化喜歡「較量」「比較」,相對在法國,別人怎麼樣跟自己無關,也不感興趣。
而且名牌包買最多的人,在法國的數據其實是外國人在買,當地人反而不買,他們更偏好的是個人品味,在二手市場找一些老古董。
這樣說吧!亞洲的觀念會認為開名車拿名牌是身分的象徵,當然這種象徵也不是說在國外沒有,但我觀察的是一些市井小民,至少我以前在唸書的時候我身邊的法國同學真的沒有人會拿名牌包!
簡單的來說,「別人怎麼樣看我們」的虛榮心在法國的文化裡面可能比較少一點。
所以文化衝擊這一類型的影片除非剛好你就是在這個族群,不然這一類型影片在法國真的沒有太大的迴響。
反觀法國的觀眾都喜歡看什麼呢?
第一名SQUEEZIE
他的頻道通常都是做搞笑內容,一開始他是做遊戲成名的。
第二名Cyprien跟第三名Norman
他們的類型都有點一樣一開始都是做類似像「單口相聲」Stand-up comedy是以幽默詼諧表演。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Loris Giuliano,他用記者的訪問方式將路人一些沒有邏輯或是一些胡亂回答觀點的答案集成影片,影片的訂閱也已經到百萬,不過大致上來講法國人的觀看習慣都是喜歡詼諧幽默帶點諷刺的表演。
不知道大家喜歡的youtuber是誰呢?
轉貼https://www.potatomedia.co/post/e7173ae1-26b0-4f1e-8d1d-8d0d06f7f5b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8會員
62內容數
講繪本是陪小孩床前故事,一本本的回憶跟故事會伴隨她一起成長。我把一些國外的書籍整理成專題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這些繪本也給了你愉快的閱讀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we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兔子先生不再喜歡胡蘿蔔了。 他離開家去看鄰居的盤子:青蛙、鳥、魚、豬、鯨魚、猴子和……狐狸! 這本書很適合給挑食的小朋友,有點黑色幽默,要吃飯才會長高高啊! 兔子先生不喜歡胡蘿蔔他跑出去看鄰居都吃什麼 鳥吃蟲子啊!🐰:好噁心🤮 魚吃什麼?吃幼蟲!🐰:我不吃 豬什麼都吃!🐰:我不吃
我從未見過如此安靜的夜晚, 我看著她一直抽著煙, 她的眼淚無聲地流淌,萬籟俱寂 即使無聲我們也能互相傷害 然而這個地球上沒有圍牆 可以抑制我們的哭泣聲 我們無法持續太久 你甚至把我比擬路西法 現在你喝醉,想要我了 不,這是幻覺吧 我已經知道距離意味著什麼 不是無止盡爭吵 就是我離開她
Lana 版本 電影的片段,《藍絲絨》是一部 1986 年大衛·林區編導的美國電影 Blue Velvet : 她穿著藍絲絨 夜晚比這藍絲絨更湛藍 星光比這藍絲絨更柔軟 她穿著藍絲絨 她的雙眸比藍絲絨更湛藍 她喃喃嘆息比五月春天溫暖, 這愛屬於我們 我緊緊握住 欣喜雀躍 像燃燒的火焰一樣明亮
Jerome的出現,讓Vincent的命運出現轉機,Jerome是個游泳選手,基因非常優秀,即使如此,他現在也只能坐在輪椅上自暴自棄,把自己的基因「借給」主角。
這首歌是以John F. Kennedy第35任美國總統為靈感的愛情 想用中文帶讀者進入他們的故事裡 中文不好歡迎指教
繪圖 Chris Chatterton 作者 Rhiannon Fielding 發行日期 25/04/2019 書名 Au lit,mon petit monstre! 小朋友總是捨不得上床睡覺💤一定要玩到最後一刻,跟故事書裡的小怪獸一樣喔! 是誰走下樓梯,發出機嘎機嘎的聲音你有看到他的角,
兔子先生不再喜歡胡蘿蔔了。 他離開家去看鄰居的盤子:青蛙、鳥、魚、豬、鯨魚、猴子和……狐狸! 這本書很適合給挑食的小朋友,有點黑色幽默,要吃飯才會長高高啊! 兔子先生不喜歡胡蘿蔔他跑出去看鄰居都吃什麼 鳥吃蟲子啊!🐰:好噁心🤮 魚吃什麼?吃幼蟲!🐰:我不吃 豬什麼都吃!🐰:我不吃
我從未見過如此安靜的夜晚, 我看著她一直抽著煙, 她的眼淚無聲地流淌,萬籟俱寂 即使無聲我們也能互相傷害 然而這個地球上沒有圍牆 可以抑制我們的哭泣聲 我們無法持續太久 你甚至把我比擬路西法 現在你喝醉,想要我了 不,這是幻覺吧 我已經知道距離意味著什麼 不是無止盡爭吵 就是我離開她
Lana 版本 電影的片段,《藍絲絨》是一部 1986 年大衛·林區編導的美國電影 Blue Velvet : 她穿著藍絲絨 夜晚比這藍絲絨更湛藍 星光比這藍絲絨更柔軟 她穿著藍絲絨 她的雙眸比藍絲絨更湛藍 她喃喃嘆息比五月春天溫暖, 這愛屬於我們 我緊緊握住 欣喜雀躍 像燃燒的火焰一樣明亮
Jerome的出現,讓Vincent的命運出現轉機,Jerome是個游泳選手,基因非常優秀,即使如此,他現在也只能坐在輪椅上自暴自棄,把自己的基因「借給」主角。
這首歌是以John F. Kennedy第35任美國總統為靈感的愛情 想用中文帶讀者進入他們的故事裡 中文不好歡迎指教
繪圖 Chris Chatterton 作者 Rhiannon Fielding 發行日期 25/04/2019 書名 Au lit,mon petit monstre! 小朋友總是捨不得上床睡覺💤一定要玩到最後一刻,跟故事書裡的小怪獸一樣喔! 是誰走下樓梯,發出機嘎機嘎的聲音你有看到他的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最近在yt上看到的影片: 前旅日投手許銘傑的千金,和他的青梅竹馬閨密一起, 一起復興了閨密爺爺的中華料理店。 兩位美女大學生開的中華料理,其中還有個是台灣人, 似乎是個小新聞。 不過,看到她們炒蛋吵飯的影片, 我發現,咦! 做法,好像跟台灣一般的順序不一樣? 雖然我的飲食經驗非常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如今中國平台抖音、小紅書在台灣盛行,同時也讓各種中國食物討論度水漲船高,其中價格便宜的魔芋爽最受國中小學生歡迎。 近年來台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上都出現越來越多中國食物,除了高人氣的魔芋爽之外,還有冰粉、酸菜魚、驢打滾、牛肉泡麵,以及長紅多年的螺螄粉,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多年前就逐漸進入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今年初回台灣一趟,我帶了很多蔥麵包、菠蘿麵包跟鹽可頌回美國。因為經過四年半的觀察,這些普通的東西,台灣真的做得出奇地好!
Thumbnail
「台灣人便當要加熱,簡直太任性了!」「炒麵冷冷地帶回家,再加熱不就好了?」我的日本師傅氣噗噗地對我說。吃熱便當是台灣人的獨有文化嗎?為什麼日本人都吃冷冷的便當呢?
Thumbnail
臺灣人喜歡外國人且歡迎外國人的程度勝過許多國家,近幾年有很多國外YouTuber或藝人的流量非常高,內容主題都像是「外國人羨慕臺灣的優點」、「臺灣哪些地方勝過外國」,甚至有些初次到台灣的外國旅遊YouTuber因為來到臺灣而使頻道爆紅,顯現出台灣民眾對於外國人對臺灣各類事物的觀點非常感興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最近在yt上看到的影片: 前旅日投手許銘傑的千金,和他的青梅竹馬閨密一起, 一起復興了閨密爺爺的中華料理店。 兩位美女大學生開的中華料理,其中還有個是台灣人, 似乎是個小新聞。 不過,看到她們炒蛋吵飯的影片, 我發現,咦! 做法,好像跟台灣一般的順序不一樣? 雖然我的飲食經驗非常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自幼我便喜好麵食勝過米食,在台灣成長有很幸福的是,融合開放的社會讓飲食也跟著多元了起來,中式、日式、韓式、義式甚至是南洋,各式麵食都能輕易吃到,而且都在水準之上,而其中除了中式麵食外,日式拉麵一直是最愛之一。 來到越南,日式拉麵不難找,但對比本地消費水準,價格自是高出越南物價甚多,偶一食之打打牙祭
Thumbnail
如今中國平台抖音、小紅書在台灣盛行,同時也讓各種中國食物討論度水漲船高,其中價格便宜的魔芋爽最受國中小學生歡迎。 近年來台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上都出現越來越多中國食物,除了高人氣的魔芋爽之外,還有冰粉、酸菜魚、驢打滾、牛肉泡麵,以及長紅多年的螺螄粉,由此可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多年前就逐漸進入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今年初回台灣一趟,我帶了很多蔥麵包、菠蘿麵包跟鹽可頌回美國。因為經過四年半的觀察,這些普通的東西,台灣真的做得出奇地好!
Thumbnail
「台灣人便當要加熱,簡直太任性了!」「炒麵冷冷地帶回家,再加熱不就好了?」我的日本師傅氣噗噗地對我說。吃熱便當是台灣人的獨有文化嗎?為什麼日本人都吃冷冷的便當呢?
Thumbnail
臺灣人喜歡外國人且歡迎外國人的程度勝過許多國家,近幾年有很多國外YouTuber或藝人的流量非常高,內容主題都像是「外國人羨慕臺灣的優點」、「臺灣哪些地方勝過外國」,甚至有些初次到台灣的外國旅遊YouTuber因為來到臺灣而使頻道爆紅,顯現出台灣民眾對於外國人對臺灣各類事物的觀點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