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說的念佛往生淨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更新於 2022/07/0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般所說的念佛往生淨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其實,淨土宗的《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裡面有甚深的涵義,亦有《華嚴經》的精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二、不得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
這是 世尊的方便,如果不是方便, 世尊就不需要再講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個層次。
因為 世尊瞭解末法眾生的根器,故有此方便。淨土宗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
但在《達摩破相論》及《六祖壇經》都提到:所謂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貪、瞋、癡,只要貪、瞋、癡一過,就過了三大阿僧祇劫。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od cas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設你對於家庭、工作、所有一切,已經很滿足、很快樂,而且沒有煩惱痛苦,那就不要修了;若還有一點點的煩惱痛苦,就表示你「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的功能還不夠,那就要想辦法讓功能不斷的增長。 功能本身就有佛性,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它是充遍法界的。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普賢如來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對,所以要不停的加強心法,一旦遇有狀況時,若心法不夠就容易走入外道;正法與外道最大的差別就在思想觀念,所以平常一定要加強、提昇。提昇思想觀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信眾生皆有佛性」,要把這個思想觀念鞏固住,而且不要有差別相。
狂慧 偏理廢事,專門攻理,心法覺得很懂,就會覺得狂傲,「我慢」會出來,以為自己理懂得很多,其實是沒有事證的。 乾慧 若是偏事廢理,心法都不懂,偏好事修,每天打坐、拜懺、念佛,那麼得的是乾慧。 乾慧容易出識用神通,識用神通出來一陣子以後,因為愛現,很多人捧你,「我慢」就更重。 善性導師講述
真正的觀因緣 要證本心、出般若,自然能觀因緣,那是一種覺知,其他的觀因緣都是自己在動意識,自己在想像。 那麼想像會不會出現呢?《華嚴經》云:「如是思維,則如是顯現。」如果你的身語意、因緣果具足了,它就會產生;可能下輩子,也可能一百世以後產生,這不叫觀因緣。 「善根發」 善性導師講述
所有經典都是為了人而講,不是為佛講,也不是為菩薩講的,三千世不一定正好三千世,因緣是非常複雜的! 主要是要知道什麼因緣出來弘法是最適當的時機,也最符合祂的因緣,就是這樣而已。 但是真正的實相不是這樣,這是為了讓眾生瞭解,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因緣的複雜性而已。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假設你對於家庭、工作、所有一切,已經很滿足、很快樂,而且沒有煩惱痛苦,那就不要修了;若還有一點點的煩惱痛苦,就表示你「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的功能還不夠,那就要想辦法讓功能不斷的增長。 功能本身就有佛性,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它是充遍法界的。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普賢如來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對,所以要不停的加強心法,一旦遇有狀況時,若心法不夠就容易走入外道;正法與外道最大的差別就在思想觀念,所以平常一定要加強、提昇。提昇思想觀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信眾生皆有佛性」,要把這個思想觀念鞏固住,而且不要有差別相。
狂慧 偏理廢事,專門攻理,心法覺得很懂,就會覺得狂傲,「我慢」會出來,以為自己理懂得很多,其實是沒有事證的。 乾慧 若是偏事廢理,心法都不懂,偏好事修,每天打坐、拜懺、念佛,那麼得的是乾慧。 乾慧容易出識用神通,識用神通出來一陣子以後,因為愛現,很多人捧你,「我慢」就更重。 善性導師講述
真正的觀因緣 要證本心、出般若,自然能觀因緣,那是一種覺知,其他的觀因緣都是自己在動意識,自己在想像。 那麼想像會不會出現呢?《華嚴經》云:「如是思維,則如是顯現。」如果你的身語意、因緣果具足了,它就會產生;可能下輩子,也可能一百世以後產生,這不叫觀因緣。 「善根發」 善性導師講述
所有經典都是為了人而講,不是為佛講,也不是為菩薩講的,三千世不一定正好三千世,因緣是非常複雜的! 主要是要知道什麼因緣出來弘法是最適當的時機,也最符合祂的因緣,就是這樣而已。 但是真正的實相不是這樣,這是為了讓眾生瞭解,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因緣的複雜性而已。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今生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會很難嗎?​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往生淨土之法,當修淨業三福。 本文摘要 淨土三經是哪三部佛經?淨業三福的出處 何謂淨業三福? 如何實修淨業三福? 如何累積淨業三福中「勸進行者」的功德? 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是清淨功
Thumbnail
《要解》說:「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擧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成誑語。一得往生,則永無退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淨土法門乃一乘了義、三根普被、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之不可思議法門,印光大師所謂「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而其中之《無量壽經》乃淨土法門之總綱,淨土群經之首。現在大家是各種都在忙,《淨修捷要》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都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那是一個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之處。西方極樂淨土,國土無量、眷屬無量,壽命福報亦無量,乃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願所成就的殊勝淨土。只要具足信、願、行,當生必能往生極樂浄土,一切隨心滿願,極其勝妙。人壽有限,一定要與佛法相應互動,勤修淨土四因,臨命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今生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會很難嗎?​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往生淨土之法,當修淨業三福。 本文摘要 淨土三經是哪三部佛經?淨業三福的出處 何謂淨業三福? 如何實修淨業三福? 如何累積淨業三福中「勸進行者」的功德? 淨土是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是清淨功
Thumbnail
《要解》說:「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擧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成誑語。一得往生,則永無退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淨土法門乃一乘了義、三根普被、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之不可思議法門,印光大師所謂「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而其中之《無量壽經》乃淨土法門之總綱,淨土群經之首。現在大家是各種都在忙,《淨修捷要》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學佛修行的人都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那是一個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之處。西方極樂淨土,國土無量、眷屬無量,壽命福報亦無量,乃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願所成就的殊勝淨土。只要具足信、願、行,當生必能往生極樂浄土,一切隨心滿願,極其勝妙。人壽有限,一定要與佛法相應互動,勤修淨土四因,臨命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