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那些悲劇告訴我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雷慎入)

國立虎尾科大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王文仁

記得剛讀完又熙精彩的長篇小說《向著光飛去》,才過了一年,她又即將出版另一部長篇小說《寒淵》。前些時候她來訊詢問是否可以幫忙推薦,我也不管自己是否夠專業,想也沒想就答應要寫些讀後感。沒多久,在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昏沈午後,就收到寄來的一大疊沈甸甸的書稿。本想等逃離批改作業的地獄後再好好品讀,沒想到一看就不可收拾,只好把作業擱著,趁著午後一口氣就把這部二十餘萬字的小說讀完(以下劇情暴雷,還沒讀過小說的請先跳過本文)。

raw-image


這部小說原名《死刑犯》,後來改為《寒淵》,根據作者的表述是一來符合書中角色的心境,一來也是取「含冤」的諧音。書的內頁一打開,旋即可以看到尼采的名言:「當你凝視著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我們知道,這句話出自尼采的名著《善惡的彼岸》,前面還有一句「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尼采在陳述這段話時,其實是要提醒世人,當我們與某種根源性的「苦痛」交戰時,我們凝視著它,它也會像深淵一樣凝視著我們。這些內心恐懼的對象,會在我們的身上產生影響、留下印記,讓人無法逃脫,而這一切也源自於悲劇的過往與不受控制的心靈。讀完整部小說會發現,這樣的一句話其實貫穿全文,也成為故事中最引人深思的部分。

小說的開端,是故事裡關鍵的女性角色葉敏華做了一個惡夢,夢見自己與肚子裡的孩子被一個黑衣男子殺害。這個預兆式的惡夢,成為小說前半部最讓人無以面對的悲愴。葉敏華的職業是專門輔導高風險家庭的社工,她的先生李桐是廖氏集團廣告部的經理,他不喜歡妻子從事如此具有危險性的工作,可是葉敏華卻堅持這樣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一次,葉敏華因為輔導案主不甚手臂被抓傷,加上過度勞累身體出現狀況,到婦產科診所就醫後,竟然就消失了蹤影。經過家人和警方幾日的搜尋,最後被發現陳屍在陽明山區。圍繞著小說前半部的,是李桐與葉敏華的母親葉楓的崩潰與尋找兇手。

刑警抽絲剝繭後發現,這家婦產科診所在一年多前,也有一位患者遭到同樣方式的殺害。循線追查到醫檢師吳理仁犯有重嫌,他不但讓成為植物人的母親變成乾屍,也因偏執的認為朱少蓮、葉敏華兩個孕婦無力保護未來的孩子,將其殺害陳屍。小說的中段開始,不斷交替出現的楷體字,是吳理仁痛苦的回憶與過往。他被逮捕後,一口便承認自己殺害兩位女子,也願意接受死刑。但是葉敏華的同學陳澈卻願意擔任他的公設辯護律師,儘管受到眾人的鄙視與攻訐,還是希望維護律法的公平正義;至於犯罪心理學家郭宜誠,則是想找出這個殺人悲劇背後的原因與真相。在他們的努力下,小說的後半段作者為我們揭示了悲劇之後,所隱藏更加不堪與深沈的悲劇。

raw-image

原來,外表冷靜的吳理仁,從小就是在一個充滿家暴的原生家庭中長大。他的父親吳修德在人前光鮮亮麗與妻子甜蜜相愛,可是在家中卻是個可怕的惡魔。他不但強迫妻子與他人性交,還要孩子在一旁觀看,同時恐嚇妻子不能聲張或者離去。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吳理仁的人格受到嚴重的扭曲,他恨父親的無良也恨母親的懦弱。在他國三那年,忍無可忍的母親終於設計迷昏父親,透過瓦斯氣爆加工殺害。原以為如此,他們就可以擺脫悲愴的過去,然而吳理仁始終未曾從創傷中走出。也因為內心的扭曲,讓他幾近冷血的殺人。小說的末尾,葉楓趁亂殺害了吳理仁且在獄中自殺,李桐崩潰的逃往了日本小樽,無以面對這樣的過往創傷,時過一年後才又回到臺灣。在故事的最後,作者也讓李桐低聲說出:「但願所有的亡靈得到安息,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穿插在這部小說中的,是作者對於家暴、PTSD、死刑等等議題的挖掘與探討。多年從事療癒書寫,且不斷在社工領域進修的又熙,深信人格中的諸多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家庭暴力所帶來的創傷不僅深遠,而且會像個不定時炸彈的在加害者與受害者間傳遞。至於死刑的議題,她也藉由律師陳澈的口表明了她的想法,即每個悲劇的背後都有故事,可能是因為那個故事被忽略了,或者從來沒有被關心過,才會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所以死刑不該是一切的解答,而是應該進一步去思考悲劇的起源,以及社會應該改變之處。如此才有可能防止悲劇一再重複的發生。

在讀這本小說時,我也不斷想起今年影視圈相當轟動的臺灣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我想,所有悲劇的書寫與記錄,背後都代表著相當重要的正面意義,那就是我們要從悲劇中深刻體會,以及學習悲劇所要、所能告訴我們的那些,並且不要再讓它們再次發生。我想這也是又熙寫作這部精彩的小說,最原初也最核心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又熙的沙龍
16會員
88內容數
施又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8
本文節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 有人說愛情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兩顆寂寞的心相遇。 因為寂寞而相遇相愛並沒有問題,畢竟,我們都不是離群索居的動物,每個人都會希望有個心靈相通的伴侶,問題在於,萬一這兩顆寂寞的心相遇之後還是寂寞,那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23
摘錄自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一書 有時候我會想起芃芃滿月做心導管擴張手術時住在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往事,特別是芃芃斜對角床的小藍莓姊姊以及鄰床的小哥哥。 芃芃從出生後就很少哭,總是笑,即便進到台大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手上安置了靜脈注射針頭也一樣笑個不停,而且胖胖的,像個福神。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2023/02/16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曾經的孩子們懂了,睜大眼睛有時候反而會看到不該看的, 而有些時候,目睹了就退無可退, 從童年的狀態強硬登出,丟失了密碼, 不管在門外哭得多麼狼狽,從今而後就是大人了。」
Thumbnail
「曾經的孩子們懂了,睜大眼睛有時候反而會看到不該看的, 而有些時候,目睹了就退無可退, 從童年的狀態強硬登出,丟失了密碼, 不管在門外哭得多麼狼狽,從今而後就是大人了。」
Thumbnail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Thumbnail
吳曉樂出新書了,是另一本長篇小説,《#我們沒有秘密》,比兩年前的《#上流兒童》來得厚。這是一本顛覆三觀,猜不出結局的故事。 《我們沒有秘密》書寫一對夫妻的故事,律師丈夫范衍重,因妻子吳辛屏一夕間消失,所以展開調查,偏偏這名律師曾有家暴疑雲,因此被懷疑是兇手。範律師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重返妻子長大的小
Thumbnail
吳曉樂出新書了,是另一本長篇小説,《#我們沒有秘密》,比兩年前的《#上流兒童》來得厚。這是一本顛覆三觀,猜不出結局的故事。 《我們沒有秘密》書寫一對夫妻的故事,律師丈夫范衍重,因妻子吳辛屏一夕間消失,所以展開調查,偏偏這名律師曾有家暴疑雲,因此被懷疑是兇手。範律師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重返妻子長大的小
Thumbnail
謝謝老師百忙之中答應寫序,挑了一張去年耶誕節前,老師帶我跟女兒去遠東飯店六樓cafe享用自助餐後的合影(這麼多年來我們兩母女經常跟著老師吃吃喝喝,真幸福,哈哈),雖然有點糊,哈哈,老師手抖了,但是很喜歡這張照片,還是選了。後面補張清楚照XD ============ 【推薦序】
Thumbnail
謝謝老師百忙之中答應寫序,挑了一張去年耶誕節前,老師帶我跟女兒去遠東飯店六樓cafe享用自助餐後的合影(這麼多年來我們兩母女經常跟著老師吃吃喝喝,真幸福,哈哈),雖然有點糊,哈哈,老師手抖了,但是很喜歡這張照片,還是選了。後面補張清楚照XD ============ 【推薦序】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王文仁 腦海裡還記得,才剛讀完又熙姐精彩的長篇小說《寒淵》,而且很不好意思的寫了篇爆雷的讀後感〈那些悲劇告訴我們的事〉。才一年多,她又要出版《向著光飛去》二部曲《光的闇影》了。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王文仁 腦海裡還記得,才剛讀完又熙姐精彩的長篇小說《寒淵》,而且很不好意思的寫了篇爆雷的讀後感〈那些悲劇告訴我們的事〉。才一年多,她又要出版《向著光飛去》二部曲《光的闇影》了。
Thumbnail
【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人們常以為這世界讓他失望,好像有什麼人欠他們一個更好的世界。但忘了這世界與我們有關亦無關,老實說,我們頂多算借住在這世界,無論看多少,拿多少,世界分秒都在與我們告別。它看似包圍我們,但我們不可能快速改變它,誰都只能路過,認為這世界不完美的,多少是不敢正視自己缺陷的不勇敢。
Thumbnail
【2020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人們常以為這世界讓他失望,好像有什麼人欠他們一個更好的世界。但忘了這世界與我們有關亦無關,老實說,我們頂多算借住在這世界,無論看多少,拿多少,世界分秒都在與我們告別。它看似包圍我們,但我們不可能快速改變它,誰都只能路過,認為這世界不完美的,多少是不敢正視自己缺陷的不勇敢。
Thumbnail
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助: 感謝護理師好朋友曾郁雯不時接受我的騷擾,提供關於疾病與照護的相關資訊。 感謝警員駱勇丞先生願意在百忙之中向我說明辦案與驗屍知識,讓我在初期準備故事情節時得以有所依據,如果我有筆誤之處,一定也是我誤解了駱先生的意思。
Thumbnail
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助: 感謝護理師好朋友曾郁雯不時接受我的騷擾,提供關於疾病與照護的相關資訊。 感謝警員駱勇丞先生願意在百忙之中向我說明辦案與驗屍知識,讓我在初期準備故事情節時得以有所依據,如果我有筆誤之處,一定也是我誤解了駱先生的意思。
Thumbnail
記得剛讀完又熙精彩的長篇小說《向著光飛去》,才過了一年,她又即將出版另一部長篇小說《寒淵》。前些時候她來訊詢問是否可以幫忙推薦,我也不管自己是否夠專業,想也沒想就答應要寫些讀後感。
Thumbnail
記得剛讀完又熙精彩的長篇小說《向著光飛去》,才過了一年,她又即將出版另一部長篇小說《寒淵》。前些時候她來訊詢問是否可以幫忙推薦,我也不管自己是否夠專業,想也沒想就答應要寫些讀後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