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是整理初心者
我是在唸碩班期間開始進行斷捨離的。當時為了田調搜集論文素材而頻繁遷徙,讓我深刻體會到「東西太多」不只累贅、佔空間,還會給心理帶來無形的沈重感。
一開始我完全不知道從何做起,直到朋友介紹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才按部就班地實踐,至今已有十個年頭。雖不敢說家中全無贅物,但肯定是一個井然有序、有留白、可以呼吸的空間。 如果你也正在起步,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往簡單、有愛的生活邁進!
第一步:整理的心理準備
取捨的心理準備是必要的,因為整理的過程不可能輕鬆,但整理的結果可能會讓人生頓時明亮了起來。說穿了,整理就是在檢視自己。因此,一定會遇到艱辛痛苦的時候。不只是要花時間整理過去人生累積的物品,還要花費體力。《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實踐篇・解惑篇》——近藤麻理惠
第二步:從衣物下手,收穫第一波成就感
衣物類包括衣服、鞋襪、寢具等,是最容易著手的項目。請試著一次性地攤開所有衣物,誠實地感受每一件物品是否仍讓你「怦然心動」。很多人無法斷捨離其實是覺得「東西還可以用」、「丟掉很可惜」,將「用不到」的物品捐贈,你會明顯感受到衣櫥與自己煥然一新的生命力。
推薦捐贈單位:
伊甸基金會舊衣回收專案
伊甸基金會的二手衣回收業務已有十餘年,該基金會透過與社區、學校、教會合作宣廣資源回收再利用之理念,經整理後轉捐贈至國內、外需要的弱勢族群,以善盡物盡其用的目的。衣物捐贈請寄送以下住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99巷1弄4號B1
電話:(02)2577-7636
心衣送愛
妳知道內衣褲也可以捐贈嗎?心衣送愛是個經營七年的臉書社團與粉絲頁,倡導女性幫助女性的理念,專門回收各式內衣以及全新內褲,並將這些「內在美」捐贈至國內外的社福機構,例如庇護所、收容中心、懲戒所⋯⋯等,不能捐贈的物資更與織品廠合作,拆解再利用,是個對於環境友善相當重視的社團。
更多資訊可參考心衣送愛臉書社團的寄件資訊(尊重該社團版規,寄件資訊請自行加入社團,了解更多台灣女孩的善心接力故事)。
舊鞋救命
該協會緣起於深耕非洲十餘年的加拿大牧師Allen Remley,以及青年宣教士楊右任夫婦和許多關懷非洲工作的朋友們共同發起的活動。舊鞋救命不僅收舊鞋,也收舊包和舊衣。該協會的物資主要是捐贈到非洲,配合當地環境條件、風俗有一些限制,捐贈前請詳閱捐贈須知。舊鞋、舊包、舊衣捐贈請參考以下資訊:
- 親自送至伯利恆倉庫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中山路578號(伯利恆倉庫)
親送時段:星期一〜星期六 10:00~18:00(週日休息) - 指定募集期間寄送
為了讓倉庫工作人員可以加快速度整理,請勿於非募集期寄送包裹。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中山路578號(伯利恆倉庫)
掌握每次募集時間,請加入 @LINE 或撥打電話: 02-7741-5519
第三步:書籍是知識,也是資源
衣料類整理完後,接下來我們來整理書籍吧。書籍的好處是除了捐贈也可以買賣。如果你有塵封的漫畫、武俠小說、繪本、教科書,通常都可以賣到不錯的價錢。現在就來動動手,過濾掉書架上八百年沒碰過的書籍吧!
推薦買賣平台與捐贈單位:
讀冊二手書
TAAZE讀冊生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常在這個網路書店搜尋二手書,也有在上面販售二手書,大家不妨創建自己的二手書賣場,將家中多餘的書籍販售。相關步驟請參考讀冊二手書操作指引,只要將書籍寄到讀冊二手書倉庫,其餘上架、出貨等都不用你擔心,只要書籍賣出,便自動進帳,是不是很心動!
愛閱二手書坊(支持身心障礙者就業)
愛閱二手書坊是一間支持身心障礙人士就業的獨立書店,有一些二手書例如原文書籍,讀冊並不收售,這類書籍我就會捐贈到愛閱二手書坊。物品捐贈請寄以下地址: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4號B1
電話:02-33653226
收件時段:下午一點- 晚上八點佳 (較有人可協助搬運)
- 愛閱二手書坊有收
- 早中晚及近期CD、DVD、黑膠唱片、盤、錄音帶。
- 二手或是全新的包包、玩具、收藏品、字畫、水晶。
- 紙袋、提袋、包材等。
- 愛閱二手書坊不收
- 宣傳品、宗教結緣書、免費贈閱書籍。
- 高中以下等參考書及教科書。
第四步:雜貨是整理的大魔王
在我看來,整理衣物和書籍最容易累積成就感,而雜貨則容易散落各處、無法歸類,但也往往最讓人「斷不了、捨不掉」。沒在用的瑜伽墊、文件夾、筆記本、鑰匙圈、失心瘋買的居家裝飾、餐具、療癒小物⋯⋯我的原則是:三年未使用,就該考慮放手。
推薦的捐贈單位:
五味屋(偏鄉兒少自營二手商店)
五味屋的發起人,是東華大學的顧瑜君教授。這個位在豐田的二手舖子,經營者不是成年人,而是偏鄉的弱勢孩子,透過訓練孩子整貨、理貨、標價、上架、販售、分紅,顧瑜君老師希望教會他們自立,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捐贈物資請寄以下地址:
地址:974006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站前街34號
電話:(038)656-922
收件時段:一般物流公司請指定假日收件。郵局包裹固定每週四送抵五味屋,捐物人不需指定收件時間。
最後的提醒:整理是一場對話,不是戰爭
斷捨離不該是一場與過去的戰爭,而是一次溫柔的和解,一次找回自己呼吸節奏的機會。在《豐盛》一書中,楊定一博士曾指出:「真正的豐盛,不是擁有更多,而是需要更少。」這樣的概念深深觸動我。當我們願意簡化、釋放,空間與心靈便都會留下餘白,而這份餘白,正是滋養幸福與自由的沃土。
整理,不只是清理物品,更是在清理執著、清理恐懼、清理那些「怕失去」的感覺。我們不需要用物質堆砌安全感,而是可以在簡約中找回力量。
在整理過程中你也可以:
- 放音樂或香氛,轉換整理氣氛
- 不求快速,而求誠實面對
- 接納自己與物品的每一段關係
正如廖文君老師所說:「我們整理的是人生,而不只是物品。」-《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物品是靈魂的碎片,整理是重生的過程》
願我們都在整理中沈澱;在整理中釋放;也在整理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