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門人,亦是守護者——談觀護工作與中途之家的經營(下)

2022/07/3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撰文:蔡岳助、蘇茂誠、吳定一、蔡嘉弘

鄭老師中途之家介紹

既來之,則安之——案件轉介

鄭老師經營的中途之家主要有兩個案件來源,其一是由認識的觀護人、婦幼隊轉介,其二是鄭老師自己在監獄中輔導的個案。若以案件類型區分,鄭老師的中途之家較少收毒品案件的更生人,而較常收妨害性自主或其他案件的更生人。自中途之家經營的立場觀之,戒除毒癮的難度較高,花費的時間與心力也較高。自觀護人的角度觀之,妨害性自主的個案較難找到合適的中途之家,且若其再犯,可能會導致許多社會輿論,造成觀護人非常大的壓力與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缺少保護管束的拘束力、個案與鄭老師之間熟悉度不足、不了解彼此的個性、生活習慣與要求等,鄭老師中途之家通常不會收服畢全部刑期的個案。
訪談照片(途中粉色衣服者為鄭益隆老師)

安居於一隅——中途之家的經營

普通的日常、平凡的空間、穩定生活的基石
本次訪談所在的中途之家隱身於一棟又一棟的公寓之中,與其他住家無半點差異。內部空間大致也與一般住家相同,提供更生人們一個十分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中途之家的廚房
鄭老師在介紹時向我們強調,每個房間的擺設與配置都是由更生人們自主決定,鄭老師不會干涉,只有在妨害性自主的案件中才會依法裝設電子監控設備,充分地尊重個案們的自主與隱私。
環境維護上,鄭老師會依據個人狀況與能力分配不同的家務(比如掃地、清洗廁所、買東西等),讓大家都能出到力且工作量不會失衡。對於身心不方便的人,鄭老師也會讓大家共同協助,形成一個小型的互助團體。鄭老師向我們舉例說明:「(失明的個案)當初一帶回去,把大家都叫過來,說你負責幫忙洗澡、洗內褲、放水,剩下兩個你看我、我看你。我說,你們不做就是我做。最後,我們五六個人對付他一個。早餐有人買,中餐有人煮泡麵,晚餐有人下班後買給他吃,洗澡固定也有人各自負責,分工合作。
入境隨俗——中途之家的生活規矩與要求
鄭老師中途之家沒有繁瑣細緻的規則或生活規範,只有一個大原則:勿犯罪。「上至不要殺人,下至不要訐譙(kan-kiau)。你要大小便沒犯罪,我不反對。但你打人、殺人,對方提告,就不可以。」老師補充道。
面對爭議時,鄭老師經常會居中協調,設法讓衝突的雙方有表達、溝通、協商的機會。依據鄭老師的經驗,若一方較強勢而一方較弱勢,衝突通常能順利化解,然而當雙方一樣強勢時,除非雙方各自讓步,否則會變得十分棘手。「之前兩個個案互相吵架,為了衛生問題,快打起來,我說兩個人一起來找我,包包收好,猜拳輸的出去,自己協調。我的處理就是猜拳輸贏。看當下的狀況來處理,每個人也不一樣,這是兩個人一樣強勢。」鄭老師舉例道。
給了魚,也要給釣竿
除了提供穩定的居住與生活環境,鄭老師經營的中途之家還能提供一些工作機會給個案們。
這些機會大部分是清潔工作,特別是在各地的百貨公司擔任清潔員。由於需求大、個案們願意嘗試且經常有好的表現,清潔工作成為了穩定的選項。「有個在加油站,就很認真工作,什麼都做,裡面就排擠他,因為做太認真,站長叫我另外介紹一個,最後七八個都是我的人。」鄭老師向我們分享道。
不過,由於工作機會大部分來自鄭老師的人脈,且穩定的工作機會來源得來不易,需要與公司的長期合作和信任關係,因此當個案們遇到難以解決的衝突時,鄭老師總會提醒他們不要把關係搞壞了。「你們做不好,就默默離開,不要把賣場弄亂,有委屈不要當場衝突起來,讓以後的人都有工作做。」鄭老師總是這樣叮嚀著。

鄭老師的心聲

鄭老師在訪談中曾提及希望將中途之家擴大的想法,然而因距離太遠會使得管理不易,僅能暫時擱置這個想法。「我每天用十分鐘跟你見面,有問題我再過去處理,但在高雄我要怎麼過去?我過不去,就容易導致他們為所欲為。」顯然,對於更生人們的監督,只有民間機構或觀護人其中一方都是不夠的。
然而,並非每個觀護人都能和中途之家搭配得很好,因為兩者都有各自的考量與安排。對觀護人而言,其主要責任是監督與負責確保更生人不再犯罪,而對中途之家而言,其主要以資源提供、生活協助為主。如同鄭老師所言:「以前我在上戒治所的課,我就是說『不要吸毒,好,下課。』對啊,不要吸毒就沒事了嘛!」其實很多輔導、教育性質的事物對你我而言都已是習以為常的觀念,然而真正實踐起來卻有著萬分的困難。因此鄭老師才會說:「你問我明天怎麼樣、會不會再殺人,我不知道,但我能告訴你今天他都OK,這就是我們更生兩難的地方。」許多時候中途之家能做的也僅是傳遞這些觀念,在生活上提供協助並盡可能確保當下更生人不犯罪。然而對於更生人的未來,機構的能力有其極限。
「阿這些人怎麼管?其實沒什麼好管,他們去上班怎麼管,只能當超級奶爸,有困難才出動。他們去上班到六七點回來,那你九點多跟他聊什麼天,他都要睡覺了,明天五六點又要起床上班,聊什麼東西啦,我的經營是當成兄弟、一個家啦。這其實就是陪伴,陪伴不是24小時都陪著,是有需要的時候,才來陪伴,就是這樣。」在訪談的尾聲,鄭老師如此說道,點出了中途之家最核心的原則——陪伴。

總結

本文透過訪談鄭專委與鄭老師,以觀護案件程序、更生復歸困境、鄭老師經營的中途之家三個層面逐一介紹「更生人之保護與觀察」,除敘述實務狀況、個案等,我們也記下鄭專委與鄭老師觀察到的艱難與期望。另外,透過訪談過程中零星的互動,可以發現鄭老師與鄭專委都將個案視為朋友,在個案身上並非被烙印上的編號,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綽號,具體地展現了「陪伴」的精神。
踏出中途之家時仍是雨濛濛的天氣,但卻有著與來時有著不同心境──來時是抱持著一種好奇與疑惑,然離去是喜悅、是無力、也是希望──對於得知觀護及更保實務狀況而喜悅、對於種種困境而感到無力、更也對困境後的美好光景充滿期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越界
    越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