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你該用以房養老?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不久前一則新聞: 資深藝人白嘉莉2020年1月底回國發表新書《白嘉莉回眸》,後來因為疫情留下,她還帶來一種新的退休生活模式來:退休可以住飯店。白嘉莉認為,飯店行政套房的面積大小剛好,服務周到,交通便利,下樓就可以解決三餐,有許多公設可使用,更不必特別找人打掃。有人幫她試算,每年220萬元的飯店住宿費用,30年總花費6,600萬元,大約等於台北市大安、信義區單價150萬元、40坪的1間新成屋。不過住飯店地段比市面上所有的養老院都好,價錢又遠比同等級服務的養老院便宜,簡直就是最完美的退休生活了。

另外一則報導:「以房養老」提案卡關 金管會、銀行曝關鍵!它提到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雖然到2020年底件數及額度雖都有持續成長,但增幅明顯趨緩,對比近四年的件數、金額,2017年分別成長79%及86%,但2018年降至37%及42%,2019年降到32%及34%,2020年又降到18.7%及21.1%。

文中說一位銀行主管私下向記者透露,對貸款人來說,其實誘因不高,假設貸款人向銀行申辦,貸款年限為20年,銀行會先看房屋總價高不高,接著,預估這棟房子20年以後的價值,假設估計20年後可會賣3,000多萬,經評估後,願意用2,000萬受理貸款,除以20年的貸款年限,等於貸款人一個月只領到一萬多到兩萬。

還有一個原因是,銀行與繼承人糾紛因此變多,該名主管說明,假設貸款人拿房子抵押,但之後過世了,繼承人會質疑,為何貸款人每個月才拿一、兩萬,但房子卻變成銀行的,「一般人無法接受房子做逆向抵押的放款」。

上面的報導數據可能有誤,銀行貸款2,000萬,每月不會只有拿到1,2萬元。如果以某家銀行的以房養老做試算,65歲、台北市屋齡30年、市價3,000萬的房子、貸約1,800萬,每月可領約5萬元,第18年後降低為每月3.33萬元。

raw-image

如果要用以房養老,最大的問題是銀行以你貸款年限(即領取月退休金的期間)20年、30年之後,房子的預估售價做為可貸款給你的金額,所以貸款金額當然不高,以上面的試算3,000萬房子貸款才1,800萬。其實如果不做以房養老,你有更多選擇,舉例如下:

一. 把房子賣掉拿到3, 000萬再做運用

二. 用房子貸款2,000萬出來運用,不過可能較少人會考慮,因為假設2%利率、貸款20年,每月要付101,176元利息。

一. 假設把房子賣掉拿到3,000萬,這筆錢做以下安排:

A, 1,200萬放定存月領37,857元

B. 800萬買年金保險或投資型保險,每月約領32,235元

C. 1, 000萬做投資,假設年投資報酬率6%、每年領4%-- 40萬元,每月領33,333元

如此一個月預計領103,425元。

這時如果選擇住養生村,其費用大概如下:

1. 以長庚養生村為例,每人每月住宿費及保證金如下,其他還有膳食費、水費、電費等成本:

raw-image

保證金/押租金:30萬元,月租金/管理費:20坪房型3.9萬元起,25坪房型4.4萬元起,30坪房型4.9萬元起。

3. 潤福養生村

保證金/押租金:700~1,500萬元,依坪數而定,月租金/管理費:1人/1.7萬元,2人/2.9萬元。

A. 1,200萬放定存月領37,857元

1,200萬假設放定存,利率0.865%,如果每月從中領取一筆錢在20年、30年後把錢用完,20年可月領54,468元,30年月領37,857元。

B. 800萬購買保險年金或投資型保險

這時有二個選擇: 買利變型年金險,或是月配息投資型保單

1. 購買利變型年金險6年後開始領年金

利變型年金險,依靠宣告利率進行滾存,並在約定保險年齡,給付生存年金。利變型年金險主要透過時間、宣告利率做資產的滾存,較適合距離退休還有一長段時間的年輕人,可透過時間讓資產依靠宣告利率進行滾存。

從某壽險公司網站可進行試算:

60歲男性累積投入保費500,000元,預估可領回年金在第6 保單年度末(至少須投保6年,至多可投保66年),若選擇一次領共553,059 元,若選擇分期領20年共 483,520元, 每年可領回 24,176元。如果金額增加,假設躉繳800萬,預計每年領回386,816元(每月32,235元) (僅為舉例試算,月領金額可能會有變動,保費及給付,仍請以各家保險公司商品內容為準)。

上面的試算是假設宣告利率皆維持在1.90%(可能會有變動)、預定利率皆維持在1.5%不變之情況下的結果。若領滿20年後被保人仍在世,可持續領取直到被保人身故或滿110歲;若未領滿20年被保人即身故,剩餘年金一次給付予受益人。

raw-image

它的成本是:

附加費用率躉繳保險費

未滿10萬元:1.3%,10萬元(含)以上:1.2%

解約費用率

raw-image

2. 購買投資型保單收取其月配息

舉例: 投入本金800萬元,投資標的為這檔基金,60% (480萬)配息、40%(320萬)配股 (增加的單位數,去扣後收保單平台費,淨危險保費等) ,目前該基金淨值 11.2 元台幣。

4,800,000/11.2=428,571(480萬買入單位數)

428,571*0.0683(每單位月配息) = 29,271元/月,一年約35萬

費用如下:

a. 保單管理費:

每月為下列兩者之合計金額:

(1)每月為新臺幣100元,但符合高保費優惠者(註:該保單指保費台幣300萬以上),免收當月之該費用。

(2)保單帳戶價值扣除貨幣帳戶後之餘額×每月費用率,但於契約生效日時,則為繳納總保險費扣除保費
費用後之餘額×每月費用率,每月費用率如下表。

raw-image

換句話說,前4年你每年要支付0.165%x12=1.98%的費用,如以800萬算: 800萬x1.98%x4=633,600元,這也是為數不少的一筆費用。

b. 解約及部分提領費用

終止本契約或申請保單帳戶價值部分提領時,保險公司於返還保單帳戶價值或給付部分提領金額時所收取之費用, ,按終止本契約當時保單帳戶價值乘上解約費用率,或按申請提領部分之保單帳戶價值乘上解約費用率。
解約費用率如下表:

raw-image

投保這種險種需要注意的是: 投資型保單就是一種投資,盈虧要自負、配息也不是固定及有保證的。

raw-image
raw-image

這檔基金在2019年12月~2020年9月,整整10個月的配息100%是來自於本金,如果它一直是用本金來配息,實際基金並沒有賺那麼多,那你就要小心本金虧損、配息也會減少的風險。

raw-image

不過從其績效看,3年年化平均報酬10.78%,比其配息率7~~8%為高,看起來是算合理(基金僅為舉例用,非為建議投資標的,投資請自行評估風險)。

C. 以1,000萬 做投資

退休後的投資風險是一個該考量的因素,建議以大範圍市場的標的做投資,讓投資績效穩定成長,達到退休後可以從投資資產中產生長期退休收入來源的目標。在投資範圍的兩端,有二種不同的哲學方法——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主動投資是透過選擇標的和預測投資進出場時機,希望創造比整體市場加權平均指數更好的績效,例如基金經理人針對投資區域的股票,每天進行買賣的動作。而被動投資是不做研究和預測,選擇持有一籃子股票所構成的指數型股票基金(ETF),讓投資者得到跟整體市場長期經濟成長一樣的成果。

每年評級和指數公司標準普爾(S&P) 都會發布一個記分卡,以確定主動投資或被動投資的整體表現是否優於上一年。記分卡SPIVA( S&P Index vers Active)指出有多少主動經理實際上比被動基準做得更好,相反,有多少做得更差。在美國過去20年(到2020年)中,SPIVA發現,略高於86%的國內主動股票基金經理的表現落後於標準普爾綜合1500指數。在主動股票基金中,大型基金經理表現最差,有60%的基金經理表現落後於標準普爾500指數。

如果放大到全球市場看,這篇文章指出多個國家10年表現,優於被動基準指數的主動經理人百分比的結果,這些數字都沒有達到50%或更高。換句話說,在每個國家或區域,在這段較長的時間範圍內,大多數主動投資基金都輸給了基準指數,2020年只有42.9% 的主動投資的美國基金跑贏基準指數。

2020年2 ,3月全球疫情大流行引發了重大的市場動盪,如果熟練的主動基金管理人本來可以正確預測動盪,並決定在其基金中持有額外現金,他們本可以避免投資於航空和旅遊業等受到嚴重影響的行業。相反的,他們可以投資於成功的網路科技公司,比如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即使只有其中一個正確的判斷,也會對他們的相對表現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儘管如此,大多數主動型基金經理的表現仍然不佳。舉其中幾個國家為例:

10年表現優於被動基準指數的主動經理人比例:

raw-image

退休後的投資,期待的是投資可以穩健的成長,每年可以從投資資產中提領一部份,例如4%來做為退休生活費之用途。投資組合如果是以被動式投資的ETF,而且是大範圍市場的標的做投資,相對的風險較小,可以符合退休後投資的需求。

舉例如果以以下4個標的構成一個投資組合,4個標的是:

1.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2. Vanguard整體股市ETF〈VTI〉3. Vanguard FTSE新興市場〈VWO〉4. Vanguard總體債券市場ETF〈BND〉

投資配置比例如下:

raw-image

什麼是大範圍市場的標的? 舉例其中的Vanguard FTSE新興市場基金,它是以追求FTSE Emerging Markets All Cap China A Inclusion Index富時新興市場全盤中國A指數的績效表現為投資目標,該指數是由全球新興市場,超過22個國家的股票,大約3,658家大中小型公司的普通股組成的市值加權指數。其中幾個國家的比重如下,其中台積電的股票加ADR的比重佔了6.51%(資料來源:Moneydj 截至2021/7/30之資料)

中國: 37.20%

台灣: 18.40%

印度: 13.70%

巴西: 6.30%

南非: 4.30%

投資上,我們一般應用標準差來做為衡量投資回報穩定性的指標。標準差數值越大,代表投資回報遠離過去平均數值,投資回報較不穩定故風險越高。相反,標準差數值越小,代表投資回報較為穩定,風險亦較小。4個標的中3個股票型標的的標準差如下,你可看到他們的標準差都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代表上下波動風險較小。

raw-image

如果以4個標的做回測(2009年~2021年)結果如下:

raw-image

你可看到這樣的投資組合平均年化報酬率9.29%。

raw-image

總共13個年度,只有3個年度報酬率是負的狀態,最差的年度報酬率是負5.99%。如果2009年以10,000元做投資,目前投資資產已超過30,000元。

raw-image

所以如果退休後只有房屋,與其用以房養老,你可以有其他選擇: 運用定存、購買年金保險,及部分做投資等選擇,來為你的退休提供退休生活費來源。(以上投資標的僅為舉例研究,非為建議投資標的,投資請自行考量風險)

(本文撰寫時間為2021年9月,保險費率、養生村費用可能有更改,文中數字僅供參考)

明智理財網 https://ifacfp.com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ylor Liao的沙龍
22會員
57內容數
疫情帶來全球的災情,金融業也面臨轉型壓力,網銀蠶食傳統銀行大餅,數位經濟興起,金融從業人員只能走老路,只會銷售商品,無法去了解客戶更多需求? 如此一來可能終究會碰到職涯發展的瓶頸,怎麼做讓自己持續持盈保泰?本專題提供相關的探討。
Taylor L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20
有時碰到一些金融從業人員,跟他們提起財務規劃,他們會説:老師 您講的財務規劃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就請問他們是怎麼做的:請問你有收費嗎?答:沒有,我都免費服務客戶。  如果你剛接觸財務規劃這領域, 你不一定要立即做收費諮詢。不過財務規劃跟一般的銷售是不一樣的, 有些公司在推廣財務規劃,不過他們的目的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10
有人寫信來問,什麼叫提供解決方案,它真的跟銷售不會有衝突? 首先要說的是: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跟客戶收諮詢顧問費,但是你可以財務規劃的方式,來運用在你的銷售流程中,這一定能夠讓你可以跟客戶建力信任感,也會增加你的銷售業績。因為這二個不會有衝突。以往業績導向的方式做銷售時,你可能背話術、盡量強調產品優點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2023/09/04
不知道你工作做久了,會不會覺得有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不是來自於公司待遇不佳,或是薪水太低等,而是來自於工作上無法施展的無奈。  工作上常覺得有種無力感? 例如説公司、單位一直要求業績,給的訓練都是過於簡化的資訊、話術等,只為了快速成交交;而你是希望跟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信任的關係,你比較喜歡依照客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很感謝有這集的直播分享,對於我剛好要買房的有極大的幫助,趕快來摘錄筆記重點一下。 買房兩類人-自住,長期置產(投資)。 買房三個障礙迷思 問題 1.不知道怎樣選房買房 首先要有計畫性的 提早準備的有:頭期款、個人財力證明、信用分數,這都要提早做好準備,買多少總價的房子,選定哪個區域
Thumbnail
很感謝有這集的直播分享,對於我剛好要買房的有極大的幫助,趕快來摘錄筆記重點一下。 買房兩類人-自住,長期置產(投資)。 買房三個障礙迷思 問題 1.不知道怎樣選房買房 首先要有計畫性的 提早準備的有:頭期款、個人財力證明、信用分數,這都要提早做好準備,買多少總價的房子,選定哪個區域
Thumbnail
前陣子收到一位網友的私訊詢問,他的月收入約6萬多塊,可是他是月光族,幾乎沒有辦法存錢投資股票,因為他每個月要繳約4萬塊的房貸,剩下2萬多塊的生活費都幾乎用完,而且房貸還有20幾年。 他問到,等到他60幾歲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薪資收入了,但那時候的房貸很可能都還沒繳完,他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存退休金,所以他打
Thumbnail
前陣子收到一位網友的私訊詢問,他的月收入約6萬多塊,可是他是月光族,幾乎沒有辦法存錢投資股票,因為他每個月要繳約4萬塊的房貸,剩下2萬多塊的生活費都幾乎用完,而且房貸還有20幾年。 他問到,等到他60幾歲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薪資收入了,但那時候的房貸很可能都還沒繳完,他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存退休金,所以他打
Thumbnail
面對人口結構的改變,高齡化變的越來越普及,不少人也積極推動所謂的「以房養老」,你又瞭解以房養老的優缺點,或是相關的貸款成數是如何嗎?這裡就也來帶你一次瞭解的喔!
Thumbnail
面對人口結構的改變,高齡化變的越來越普及,不少人也積極推動所謂的「以房養老」,你又瞭解以房養老的優缺點,或是相關的貸款成數是如何嗎?這裡就也來帶你一次瞭解的喔!
Thumbnail
文中說一位銀行主管私下向記者透露,對貸款人來說,其實誘因不高,假設貸款人向銀行申辦,貸款年限為20年,銀行會先看房屋總價高不高,接著,預估這棟房子20年以後的價值,假設估計20年後可會賣3,000多萬,經評估後,願意用2,000萬受理貸款,除以20年的貸款年限,等於貸款人一個月只領到一萬多到兩萬。
Thumbnail
文中說一位銀行主管私下向記者透露,對貸款人來說,其實誘因不高,假設貸款人向銀行申辦,貸款年限為20年,銀行會先看房屋總價高不高,接著,預估這棟房子20年以後的價值,假設估計20年後可會賣3,000多萬,經評估後,願意用2,000萬受理貸款,除以20年的貸款年限,等於貸款人一個月只領到一萬多到兩萬。
Thumbnail
根據國發會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約達470萬人,換算下來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的長者。面臨老年的退休生活,除了生活預備金、龐大的醫療費用等其他可能的支出,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根據國發會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約達470萬人,換算下來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的長者。面臨老年的退休生活,除了生活預備金、龐大的醫療費用等其他可能的支出,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許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會開始考慮買房,特別是近幾年房價一直上漲,深怕現在不買以後就更買不起了,但想到要貸款這麼多錢還款這麼多年,就遲遲不敢下決定。 以新北市要買一間兩房含平面車位的新大樓為例,目前房價大概要準備到1500萬元,同樣價位要在比較偏遠的地區買到小三房的新大樓也可以,頭期款要先準備2成3
Thumbnail
許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會開始考慮買房,特別是近幾年房價一直上漲,深怕現在不買以後就更買不起了,但想到要貸款這麼多錢還款這麼多年,就遲遲不敢下決定。 以新北市要買一間兩房含平面車位的新大樓為例,目前房價大概要準備到1500萬元,同樣價位要在比較偏遠的地區買到小三房的新大樓也可以,頭期款要先準備2成3
Thumbnail
以房養老貸款是什麼? 「以房養老」的正式名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就是將持有的房屋,設定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以按月給付的方式,撥款給房屋所有權人(也就是借款人/債務人),作為養老金。 房屋所有權人於借款期間,每月僅需支付利息(每月撥付款項內扣,且不超過撥付金額之1/3),未收取的利息則計入債
Thumbnail
以房養老貸款是什麼? 「以房養老」的正式名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就是將持有的房屋,設定抵押給銀行,再由銀行以按月給付的方式,撥款給房屋所有權人(也就是借款人/債務人),作為養老金。 房屋所有權人於借款期間,每月僅需支付利息(每月撥付款項內扣,且不超過撥付金額之1/3),未收取的利息則計入債
Thumbnail
因應台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等問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積極推行以房養老政策,讓年長者得以在宅老化並自給自足,盼能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本篇就來介紹什麼是以房養老?並幫你完整分析以房養老的優缺點。 目前各大銀行以房養老貸款成數最高只有7成,加上銀行承作意願低,因此在房屋鑑價上也非常保守。基
Thumbnail
因應台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等問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積極推行以房養老政策,讓年長者得以在宅老化並自給自足,盼能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本篇就來介紹什麼是以房養老?並幫你完整分析以房養老的優缺點。 目前各大銀行以房養老貸款成數最高只有7成,加上銀行承作意願低,因此在房屋鑑價上也非常保守。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