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暢談文化/小達文西雜誌199期,有一篇特殊的文章,主題是「想要結束友誼」。
雜誌開頭的提問:
親愛的卡嗶拉巴:
我不想跟一個朋友繼續當朋友了,可是我又怕他會很受傷。我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這是一個看似單純,實則能產生很多「聯想」的提問。比如--
鼓勵孩子交朋友,獲得好人緣的方法和竅門,總能寫成各種暢銷書陳列在書架上。可卻鮮少能在犄角旮旯的書櫃上發現一本教學,是教大家如何「有風度地結束不合適的朋友關係」。
又或是大人面向的,如「經營婚姻的100種幸福方法」、「玩轉職場教戰手冊」...等的問題。其實都能同樣歸納出一條思絡--
人們都鼓勵開啟,並經營好這塊「場域」裡的關係;就算關係之間遇到摩擦,也是鼓勵「磨合」。
所以各種場域關係裡的教戰手冊,便應勢而生。 因為人並不習慣剝離(甚至難以接受)、與切割離開當下黏著的狀態,又或從小便不曾接收過「要怎麼有風度地離開一段關係」的觀念。但就算有再多「他者」同你灌輸「宜合不宜解」的觀念,可心的感受是不會騙人哒! 便流於「迷惘」。
是什麼原因,使你開始想要跟原本是朋友的人,結束這段友誼?
而當初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與他成為朋友?
卡嗶拉巴在文中向發問的小朋友提出這兩個問題。
頓時使我聯想到前幾天看到的一則名言:
友誼經常因為長大成熟而終結。小時候的衣服不再合身,過往的朋友又豈能倖免。
--Sir Arthur Helps,英國樞密院成員,〈Unreasonable Claims in Social Affections and Relations〉,1847。
人的成長原本就是變動的過程,命運軌跡也會隨之產生變化。開始具有稜角的個性、價值觀、家庭背景、不同的經歷、忙碌…等,大多都會使友誼如同漸漸被撐大的衣服,不再合身。
曾經可以與這個人好好相處,卻漸漸分道揚鑣不再聯絡,其實是如此正常又「自然」的事情。可假若只是耽溺於惋惜的情緒,卻並不曾「剖析」分離的原因(跳脫思考)--如「是什麼因素使我跟曾經的朋友分離? 」只一直陷在情緒的迷宮裡無法走出來,對身心便都無異於是一場自耗。
但在小達文西裡的卡嗶拉巴老師,又有提供另一種解套的方法,即--
明定朋友的親疏範圍
有時朋友的關係,並不一定只有「合」與「分」,非黑即白的界定。而是可以如同「尺」一樣,擁有0-15公分的範圍,即「親疏之分」。可以有所謂的「超級好麻吉」、「好朋友」、「朋友」、「普通朋友」、「認識的人」和「陌生人」的區分。
--即「界限」。
當明訂了朋友的新界限之後,我們便可以在心裡調整相應的態度,與對「友誼」的期待層級。那樣心裡的煩惱應該也就能減輕一些。
而這一條條的「界線」之分,也可對應到各種應對進退的事物與場合上。儘管正向關係總勉勵我們要打開心胸、不設限,但「界線」的作用何嘗不是另一種正向手段,是為了在面對不合預期的關係後,身心與言行上不失偏頗。
--本文摘錄自《小達文西月刊》第199期〈卡嗶拉巴聊天室〉
由暢談導讀編輯延伸撰寫
現在加入Shopline會員,訂閱小達文西學習Mook雜誌(1年,12期)
即可享優惠價3980元。
- 您的每一份支持,將是我們前進的莫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