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自己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
會遇到一連串大大小小的選擇,
在做選擇的過程,
會感到猶豫、兩難與困擾,
往往是卡在價值觀的牴觸與對自我的期許上頭。
這些選擇其實無關乎對錯好壞,
只在於如何在群己之間找到令自己最感安適的姿態罷了。
漸漸地發現:
有時卡住自己的,
更多的是對他人看法的在意。
當擺脫了這層框架與束縛,
多一層溝通與說明,
發現事情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
只是當下對自己所設下的條條框框過不去而已……。
也發現:
有時卡住自己的關卡,
對他人而言,
可能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他人頗為在意的大事,
也可能是對自己來說輕而易舉的小事。
不知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天一早明明已如廁過了,
卻在準備出門之際,
肚子感到非比尋常地翻攪。
雖還處於醞釀期,
未達緊急迫切的程度,
但如要好好清理腸胃已下逐客令的穢物,
預計將會耗掉不少時間,
因為那是一波接著一波、一陣接著一陣,
宛如潮水般來襲的緊縮感......。
可能不會三兩下就排除乾淨,
而是順著腸胃蠕動的頻率,
一波退去,
要再等下一個浪頭翻升……。
但牴觸的正是守時的信念價值觀~
「這麼一來,
包準遲到的……」
「我要先到上課地點報到,
再去上廁所嗎?
至少我準時到課室了……」
「但我一樣要去上廁所啊,
還不是會消失一陣。」
「但至少大家會理解我是因為肚子不舒服才不在課室裡頭的。」
「可是大家都會知道你肚子不舒服囉……」
「想想,
在外頭上大號還會擔心臭氣薰到隔壁間廁所的人,
再搭配音效的話,
怪不好意思的……。
而且顧慮到排隊等廁所的人潮,
自己為了求快,
便無法盡情盡興地好好等待肚子裡的壞東西一掃而空……。」
「在住處上廁所,
既方便又自在,
可以是最舒適的穿著、最放鬆的姿態,
只需放鬆而專注地將影響身體舒適度的雜質排出體外即可……
還可以兼顧自己 乾擦+濕擦 更乾淨的『貓毛』(台語) 性格」
「但是會遲到啊……」
一連串的小聲音迅速在內心爭論了一番,
糾結了一下之後,
「健康更重要,
讓身體舒適」的聲音獲勝,
接著便做出先讓身體感到最安適的選擇。
很開心自己做了這樣的選擇~
先完整打理好自己再出門,
而不是選擇隱忍肚子的不舒服。
當腸胃判定不適合待在體內的物質,
如果還憋著、忍著,
讓它在體內待太久,
對健康也不好。
(要是過去的自己,
定是發揚忍功一流的「偶包」精神。
這是自我的突破與進步,
重新認識自己,
與釐清自己的價值觀排序很重要)
後來雖然進課室的時間遲了一些時候,
但隨即迅速地融入學習當中,
並沒有異樣;
反而因為自己的身體舒適安順,
接下來的學習、
與一整天的心情也跟著舒適安順。
當然,
關於遲到的部分,
有先主動報備、概略說明一下的。
avatar-img
5會員
22內容數
為人生留下記錄, 為生命帶來啟發。 我的生活點滴與感悟, 或許也能成為不同生命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璞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很多時候, 對於這樣的一段文字, 只是像小和尚念經一般地應用在自己的文章寫作裡。 但, 當你用生命去體驗與感受的時候, 這每一字、每一句卻顯得扎心。
雙親不在的今日, 生活回歸靜謐, 細細地品讀屬於自己的特別日子, 褪去了往昔歡慶生日的喧嘩, 靜靜感受著自己的存在⋯⋯ 橘黃的燭光、 嘴角沾滿奶油的周歲娃、 一張張圍著蛋糕的慶生照、 父親對於感恩與飲水思源的諄諄教誨…… 彷彿幻燈片般, 一一映入腦海。
不曾藥物、針劑過敏的我, 沒想到也會經歷一場嚴重的過敏反應! 短短1小時之內, 彷彿洗了一場三溫暖似的……。 以後就醫時, 當醫護人員問我「吃藥、打針會不會過敏?」 我已經不能再不假思索、信誓旦旦地回覆「不會」了!
很多時候, 往往因為一個機緣、一個開關的啟動, 便讓自己開啟了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其實好好解讀身體的聲音, 它會告訴你它需要什麼! 只是需要花點時間…… 就像小孩子鬧脾氣一樣, 一旦你理解了它的需求, 它一樣可以獲得安撫, 還你可以靈活思考的頭腦。
進到牙醫診所, 最害怕緊張的其實是等待的時刻。 每每聽到鑽磨牙齒的機具運轉, 那一聲又一聲的尖銳劃破空氣, 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無不戰戰兢兢, 曾經深入牙髓的酸、痛感受歷歷鮮明!
「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很多時候, 對於這樣的一段文字, 只是像小和尚念經一般地應用在自己的文章寫作裡。 但, 當你用生命去體驗與感受的時候, 這每一字、每一句卻顯得扎心。
雙親不在的今日, 生活回歸靜謐, 細細地品讀屬於自己的特別日子, 褪去了往昔歡慶生日的喧嘩, 靜靜感受著自己的存在⋯⋯ 橘黃的燭光、 嘴角沾滿奶油的周歲娃、 一張張圍著蛋糕的慶生照、 父親對於感恩與飲水思源的諄諄教誨…… 彷彿幻燈片般, 一一映入腦海。
不曾藥物、針劑過敏的我, 沒想到也會經歷一場嚴重的過敏反應! 短短1小時之內, 彷彿洗了一場三溫暖似的……。 以後就醫時, 當醫護人員問我「吃藥、打針會不會過敏?」 我已經不能再不假思索、信誓旦旦地回覆「不會」了!
很多時候, 往往因為一個機緣、一個開關的啟動, 便讓自己開啟了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其實好好解讀身體的聲音, 它會告訴你它需要什麼! 只是需要花點時間…… 就像小孩子鬧脾氣一樣, 一旦你理解了它的需求, 它一樣可以獲得安撫, 還你可以靈活思考的頭腦。
進到牙醫診所, 最害怕緊張的其實是等待的時刻。 每每聽到鑽磨牙齒的機具運轉, 那一聲又一聲的尖銳劃破空氣, 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無不戰戰兢兢, 曾經深入牙髓的酸、痛感受歷歷鮮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自己的困境,與他人約定好的事情能準時達成。與自己約定好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 我總是能衝刺整體的論壇會議等,準時抵達,當下認真理解解構。 但在與自己的約定時總是會延遲,例如無法如預期時間上床睡覺。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人生中充滿了各種選擇,我們常常在選擇時感到猶豫。但其實並沒有對與錯,只有後不後悔。每個選擇都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Thumbnail
在不經意 的時刻 走過了 路過了 看過了 或許 那一刻就無法再重來 與回過頭來 重新選擇 有些懊惱 不是一時半刻 就能夠解釋的 人生的選項 又何嘗不是呢 沉默又安靜的這些天 更讓我想做一個安靜的人 不用煩惱太多雜事 專心做好自己 就可以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自己的困境,與他人約定好的事情能準時達成。與自己約定好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 我總是能衝刺整體的論壇會議等,準時抵達,當下認真理解解構。 但在與自己的約定時總是會延遲,例如無法如預期時間上床睡覺。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人生中充滿了各種選擇,我們常常在選擇時感到猶豫。但其實並沒有對與錯,只有後不後悔。每個選擇都會影響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Thumbnail
在不經意 的時刻 走過了 路過了 看過了 或許 那一刻就無法再重來 與回過頭來 重新選擇 有些懊惱 不是一時半刻 就能夠解釋的 人生的選項 又何嘗不是呢 沉默又安靜的這些天 更讓我想做一個安靜的人 不用煩惱太多雜事 專心做好自己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