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繼承,手足談不攏:如何作才能避免父母心血被收歸國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房價高漲的現在,未繼承的土地比金門還大,
未繼承的建築物面積比5棟101大樓還大,太不可思議了!

在房價高漲的現在,2021年底為止全國未辦理繼承土地高達1.6萬公頃,比起金門縣還大;未繼承的建物面積達56萬坪,大約是5棟台北101大樓。未繼承的不動產,是指有繼承權的人全部沒有去辦過戶登記。


為何有不動產卻不繼承?最常見的3個原因:

1、不知情:許多繼承者可能在海外、甚至早已斷了聯繫,不曉得有財物可繼承。

2、遺產稅。

3、搞不定: 繼承者們對於財產分配談不攏。

雖有部分個案是因為不願或無力繳交遺產稅,放棄繼承。但是透過繼承取得不動產,可免課土地增值稅、契稅,只需繳納遺產稅。且遺產稅可以實物抵繳,所以這些未繼承的不動產多數已經完稅。完稅卻沒有辦過戶繼承主要原因是,繼承人對於財產分配意見不合,也就是俗稱的「爭產」。

華人因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不動產一直是很重要的資產配置。但是不同地點、不同形式的房產價值差異很大,例如信義區的收租20萬的店面、大安區租金約10萬的華廈、與松山區的4樓公寓,後代要如何分配才會公平?

且上一代的傳統觀念為不動產「傳子不傳女」、「土地不落外姓」,卻沒有預留遺囑。導致父母不在後,男女繼承人之間的糾紛。


因為繼承分配問題,未辦理繼承登記,會發生什麼事情?

流程1、聲請登記:若繼承日起超過一年仍無人登記不動產。

流程2、地政機關將列冊管理15年:地政機關通知繼承人後,超過3個月仍無人聲請登記。

流程3、地政機關移交給國產署公開標售:如果這15年內你們家族都沒有喬好,不動產要過戶給誰。政府就會幫你公開標售,拍賣的錢,就依照繼承的應繼分來領。

流程4、標售價款撥入專戶存放10年。

流程5、全數充公歸屬國庫:專戶價金如果超過十年無人領取。

流程6、若拍賣5次沒有拍賣出去,就會登記為國有地。

過去7年未辦繼承登記不動產標售,賣出66億,表示有這多房產列管超過15年。國產署說明,尚有66萬筆土地及6.2萬棟建物待標售。


未繼承房產解方:

這輩子這麼努力存錢買不動產,結果因為子孫爭產,最後又忘記領錢,一切都變成國家的,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這樣的結局,只能說房產增值的速度比不上子孫爭產的速度。

若彼此談不攏,可先向地政機關登記公同共有,避免逾期辦理繼承遭罰,或日後被收歸國有。缺點是,未來恐演變成房屋或土地所有權人名冊是「肉粽串」的狀況,使得未來在處分資產時困難重重。

同樣是傳承財產不一定要用不動產的形式,特別是考量房地合一稅。建議:選擇可以指定分配與容易傳承的財產形式。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LINE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嘉紅的沙龍
13會員
35內容數
廖嘉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處理到一個確認繼承權的案件,當事人有一宗從曾曾祖父留下來的土地,曾曾祖父早已仙逝,後代子孫也有人往生、繼承,輪了好多代,後代繼承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沒有人去處理繼承、分割事宜,該片土地一直閒置,現在土地越來越值錢,有建商想要開發這片土地,因此找了部份繼承人洽談,才發現土地仍登記在曾曾祖父名
Thumbnail
最近處理到一個確認繼承權的案件,當事人有一宗從曾曾祖父留下來的土地,曾曾祖父早已仙逝,後代子孫也有人往生、繼承,輪了好多代,後代繼承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沒有人去處理繼承、分割事宜,該片土地一直閒置,現在土地越來越值錢,有建商想要開發這片土地,因此找了部份繼承人洽談,才發現土地仍登記在曾曾祖父名
Thumbnail
許多大家族經歷幾代之後,子孫陸續繼承先人遺留的房產,共同繼承人數歷次增加,以至引發分產問題,甚至演變成對簿公堂的局面。究竟民眾該怎麼處理,才能免除家族紛爭? 建業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少騰認為,遺產中如有不動產,而各繼承人間對於處分方式難以達成協議,仍可辦理繼承登記,惟在此種情況下,各繼承人對遺產均為
Thumbnail
許多大家族經歷幾代之後,子孫陸續繼承先人遺留的房產,共同繼承人數歷次增加,以至引發分產問題,甚至演變成對簿公堂的局面。究竟民眾該怎麼處理,才能免除家族紛爭? 建業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少騰認為,遺產中如有不動產,而各繼承人間對於處分方式難以達成協議,仍可辦理繼承登記,惟在此種情況下,各繼承人對遺產均為
Thumbnail
網友李小姐諮詢:媽媽過世時,在爸爸的強烈要求下,我放棄繼承的權利,媽媽所有的財產都由哥哥繼承。 今年爸爸也過世,這次我想依照法律保障的權利,繼承爸爸的財產,但大嫂一直說,爸爸生前說「家產不落外姓」,應該全部由哥哥繼承。 我覺得很不甘心,又不想破壞感情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網友李小姐諮詢:媽媽過世時,在爸爸的強烈要求下,我放棄繼承的權利,媽媽所有的財產都由哥哥繼承。 今年爸爸也過世,這次我想依照法律保障的權利,繼承爸爸的財產,但大嫂一直說,爸爸生前說「家產不落外姓」,應該全部由哥哥繼承。 我覺得很不甘心,又不想破壞感情怎麼處理呢?
Thumbnail
權狀內容大致上可分為:權狀字號、所有權人姓名、身分證字號、土地建物編號及其面積與權利範圍
Thumbnail
權狀內容大致上可分為:權狀字號、所有權人姓名、身分證字號、土地建物編號及其面積與權利範圍
Thumbnail
⏰ 舉例讓你秒懂 在人口老化加上高房價的趨勢下,房產繼承者們持續創高。當房產面臨繼承登記,一定要先試算繼承後萬一出售的稅金,以免誤觸高額房地合一稅。千萬不要說:「房屋要自住不會賣!」世事多變化,多了解才不會讓留下的資產被稅金侵蝕大半。
Thumbnail
⏰ 舉例讓你秒懂 在人口老化加上高房價的趨勢下,房產繼承者們持續創高。當房產面臨繼承登記,一定要先試算繼承後萬一出售的稅金,以免誤觸高額房地合一稅。千萬不要說:「房屋要自住不會賣!」世事多變化,多了解才不會讓留下的資產被稅金侵蝕大半。
Thumbnail
房價高漲的現在,未繼承的土地比金門還大,未繼承的建築物面積比5棟101大樓還大。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不可思議的事呢? 沒人繼承可以送給我嗎? 原來未辦理遺產登記最主要的原因是...繼承分配問題。 那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建物,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Thumbnail
房價高漲的現在,未繼承的土地比金門還大,未繼承的建築物面積比5棟101大樓還大。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不可思議的事呢? 沒人繼承可以送給我嗎? 原來未辦理遺產登記最主要的原因是...繼承分配問題。 那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建物,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Thumbnail
有點年紀的,應該都經歷過那個時代 傳說中,因為遺產要繳遺產稅,所以長輩會想盡辦法先過戶給下一代,贈與的拉、假買賣的拉各種各樣的方法,就是為了躲開那個10%的遺產稅 現在其實還有很多長輩有這個觀念,先處理好就不用讓後代子孫在那邊煩惱。 這就要說一個現在有可是以前沒有的東西,房地合一稅 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有點年紀的,應該都經歷過那個時代 傳說中,因為遺產要繳遺產稅,所以長輩會想盡辦法先過戶給下一代,贈與的拉、假買賣的拉各種各樣的方法,就是為了躲開那個10%的遺產稅 現在其實還有很多長輩有這個觀念,先處理好就不用讓後代子孫在那邊煩惱。 這就要說一個現在有可是以前沒有的東西,房地合一稅 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公布第2季的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價所得比來到9.07倍。首善之都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還是節節攀升,換算下來年輕人在台北市想買個房子,得要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 父母想要把房產移轉給子女,主要有贈與、買賣和繼承等三種方式,此篇主要針對不動產用「繼承」的方式,簡述其中優缺點。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公布第2季的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價所得比來到9.07倍。首善之都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還是節節攀升,換算下來年輕人在台北市想買個房子,得要不吃不喝16年才買得起。 父母想要把房產移轉給子女,主要有贈與、買賣和繼承等三種方式,此篇主要針對不動產用「繼承」的方式,簡述其中優缺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