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人類觀察(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結婚這張紙,簽?不簽?
結婚證書,結婚書約的前身。要去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需要的就是那麼一張薄薄的紙。
在一個多元化普世價值的世代,離婚率極高的現象在全球各地已是家常便飯,所以說,想要離婚,前提是得要先結婚。(歪理;拿到離婚協議書後,很乾脆的簽了,恭喜!結婚證書和離婚協議書都簽過的人生成就解鎖成功。
上述說的是題外話。
結婚,你為誰而結?自己?伴侶?孩子?還是你覺得,結婚是為了綁住另一半?怎麼想都是人類的自由。在簽下結婚書約之前,想想你是自願簽還是被迫簽?怎樣都好,反正都是人類搞出來的法條。
有人看重婚約,輕蔑婚約也大有人在,所以有這麼一句話:結婚是人生的墳場、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人類真的是一種很妙的生物,害怕寂寞要有人陪,討拍團抱很正常,然後再找個彼此似乎看對眼的來陪伴自己到看誰先進棺材;有趣的是,還沒進棺材之前要再來個彼此互相傷害。
所以我說,石器時代的人類都沒有結婚法條,各人生活自給自足自由自在,順便繁衍下一代,一直到「文明」發展後,開始有了各種方面的儀式,儀式感被文明創造出來,又是為了什麼呢?
身為人類,同時也是個視覺型動物,誠然有那麼一詞:第一印象,你我他給各人的第一印象是?帥哥美女米蘭大叔胸峰御姐矮子正太蘿莉etc.,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
人生不嫌遲之事有二:結婚與死亡。摘自《猶太人 處事妙方/麥加 著》
急著結婚、趕著簽結婚證書,是為了想要如酒後般激情餘韻的體驗,新鮮感嘛,我懂!

急著死亡、想快點找死,是為了?想起盧梭在他的*漫步之三裡寫到:如果說一個老人仍需學點什麼的話,則他惟一要學的就是怎樣去死。
*漫步之三:盧梭著作《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內文標題。
比起在死前簽手術同意書,結婚證書簽起來也許比較快樂吧!?
因現今的艱難,據我看來,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林前7:26
在方格子紀錄自己寫了哪些廢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時候開始,「確診」二字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 家中小孩確診,當父母的好像也逃不掉,不知是哪裡來的魔咒,昨天的我也「確診」了。感知自己的喉嚨有點兒不太舒服,快篩下去,不得了啊!兩條線。 C T I I 願「確診」不是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而是能化做祝福的經驗談。
光明與黑暗,也算互補吧? 德國總理梅克爾,令人津津樂道的政策其之一「收容難民」,在人道主義與政治間算計的天秤下,我想她應該是選擇了攸關生命的選項,於公於私。 伴侶之間,能有互補的性格,在互動與相處模式中,應該都能達成一種呈現水平的狀態,就算天天都在講幹話的夫妻倆也是很好啦
欲買桂花同載酒,只可惜故人,何日再見呢? 夜晚,總是想起那些已不再世的故友們,有時還會對著天空自言自語地問著:「另個世界的你們,過的好嗎?」曾經一起瘋狂過的回憶,如今仍歷歷在目,雖知總有一天會再相聚,重逢的時候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哭、亦或是笑? 親愛的你,請一定要過得好,也祝福自己,歲月靜好。
也許可以來個第一次,用自我流派的筆風(?),寫寫看(明明是打字)社會亂象(?),觀察到的各式行徑,慢慢用文字來練習描述他/她們在幹嘛,好像頗有趣的,先從自我觀察開始好了!
什麼時候開始,「確診」二字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 家中小孩確診,當父母的好像也逃不掉,不知是哪裡來的魔咒,昨天的我也「確診」了。感知自己的喉嚨有點兒不太舒服,快篩下去,不得了啊!兩條線。 C T I I 願「確診」不是成為全民恐慌的代名詞,而是能化做祝福的經驗談。
光明與黑暗,也算互補吧? 德國總理梅克爾,令人津津樂道的政策其之一「收容難民」,在人道主義與政治間算計的天秤下,我想她應該是選擇了攸關生命的選項,於公於私。 伴侶之間,能有互補的性格,在互動與相處模式中,應該都能達成一種呈現水平的狀態,就算天天都在講幹話的夫妻倆也是很好啦
欲買桂花同載酒,只可惜故人,何日再見呢? 夜晚,總是想起那些已不再世的故友們,有時還會對著天空自言自語地問著:「另個世界的你們,過的好嗎?」曾經一起瘋狂過的回憶,如今仍歷歷在目,雖知總有一天會再相聚,重逢的時候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哭、亦或是笑? 親愛的你,請一定要過得好,也祝福自己,歲月靜好。
也許可以來個第一次,用自我流派的筆風(?),寫寫看(明明是打字)社會亂象(?),觀察到的各式行徑,慢慢用文字來練習描述他/她們在幹嘛,好像頗有趣的,先從自我觀察開始好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結婚是一種長久以來的社會制度,無論是在東方或西方文化中,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決定。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感情的升華,更是兩個家族的磨合,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和準備的決定。然而現代對於結婚的意義已經悄悄的演化。
Thumbnail
婚姻,是個在外頭的人想進去,在裡面的人想出來的社會框架。 朋友一聽到說離婚,要放莫札特安魂曲中有關Dies Irae(震怒之日)的篇章,我倒不是這麼認為,結婚是一個神聖的契約沒錯,但是看遍了眾多人生的曲曲折折,我覺得很多時候一生一世、天造地設這些形容詞反而顯得相當的不切實際。 談戀愛,經營結婚,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臺灣婚姻的要件及效力,包括定義、形式要件、無效及撤銷等相關內容。此外還包含結婚無效的效力、結婚的撤銷及普通效力等內容。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結婚是一種長久以來的社會制度,無論是在東方或西方文化中,都是人生中重要的決定。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感情的升華,更是兩個家族的磨合,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和準備的決定。然而現代對於結婚的意義已經悄悄的演化。
Thumbnail
婚姻,是個在外頭的人想進去,在裡面的人想出來的社會框架。 朋友一聽到說離婚,要放莫札特安魂曲中有關Dies Irae(震怒之日)的篇章,我倒不是這麼認為,結婚是一個神聖的契約沒錯,但是看遍了眾多人生的曲曲折折,我覺得很多時候一生一世、天造地設這些形容詞反而顯得相當的不切實際。 談戀愛,經營結婚,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臺灣婚姻的要件及效力,包括定義、形式要件、無效及撤銷等相關內容。此外還包含結婚無效的效力、結婚的撤銷及普通效力等內容。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