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雜談] 對於林智堅論文案的感想。|20220810

更新於 2022/11/1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論文案鬧得沸沸揚揚,如今台大已經申明林智堅是抄襲者,並要將其碩士學位除名,而林智堅則不斷為自己喊冤,並提出許多事證以證自己的清白,但可惜的是這些事證皆不被採用,在兩方仍舊自說自話的情況下,論文案依然是場羅生門,在此刻就咬死林智堅是抄襲者可能還太早。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林智堅、余正煌之間必定有一方是抄襲者,甚至互為抄襲者,不過我並不是要探討誰對誰錯,或這件事的緣由,而是要討論這件事帶給我的反思。
透過不正當的手段不應屬於自己的東西,無論是在法律上或是道德上都是有問題的,這一點我相當的認同;而當任何人只要攤上了這種事,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這件事的參與者都將在他人眼中染上一分不同以往的色彩,對於當事人來說這將是人生永遠的污點與瑕疵。
這讓我不禁想起,曾經發生在我們公司的一場性騷擾案件,一名男同事利用職務之便,對於女同事進行不正當的性騷擾行為,甚至還尾隨到女同事家的樓下,在事件爆發之後,男同事不僅被警察逮捕,同時也被公司開除,但不久後這位被騷擾的女同事卻也跟著自請離職,在相熟的人詢問之下,原來這名女同事每日上班都會不自主的感到害怕,時常覺得有人在偷看她,甚至尾隨自己,顯然這是一種創傷症候群,但除此之外,最令她無法忍受的卻是來自其他同事們的目光。
由於我們公司不大,因此就算這件是匿名處理了,但這麼大的消息依然是包不住的,很快的全公司都知道了這性騷擾事件,在這場案件中,男同事絕對是被人唾棄、不恥的對象,而女同事則應該是被人疼惜、同情的對象,但實際上卻僅有少數的人願意同情她,更多的人帶著有色的目光看待她,彷彿想從她身上看看,到底是哪一點這麼引人犯罪?甚至連女同事看向她的目光都透著一絲鄙夷。
在大家心底對於女同事的遭遇除了同情之外,還帶著好奇,而這份好奇本來是毫無惡意的,但恰恰是這份毫無惡意的好奇最是傷人,因為它純粹只想滿足自己欲求,而忽視了她人的不願與痛苦,那雙有色的目光,在她身上游移,並不是貪戀這名女子的身材,而只是想從她身上找到符合自己癖好的部位,以便用來說服自己,那名男同事也是情非得已,又或者是嘲笑男同事的見識淺薄,這樣的女子如何值得犯罪呢?
起初的目光是好奇的,但後來的自我說服,卻只是為了尋求自我認同,其他男同事會在內心評斷犯案的男子,所犯之法是否合乎情理?而評斷的依據則是來自於自身的道德標準,如果女生夠漂亮、身材夠火辣,那這樣的尤物會引人犯罪也是正常,只能怪那名犯案的男子自制力不足罷了,甚至對於這名加害者產生同情與理解的惋惜,但這樣的觀點對於被害者卻是二次的傷害。
盡管大家都不曾在被害者身邊說過任何不得體,或與性騷擾有關的話題,但那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神卻刺痛著被害者,彷彿無時無刻的在提醒她那場悲慘的遭遇,而帶有鄙夷眼神的人,則讓被害者更進一步的懷疑自己的遭遇是否都是咎由自取?痛苦的折磨、自我懷疑,兩者交織之下,被害者再也無法忍受,最後只能選擇離開這個傷心地。
雖然這個事件被害者與加害者是相當明確的,與林智堅、余正煌這場撲朔迷離的論文案有著很大的區別,但無論是誰在這場案件中勝出,在世人的目光中卻誰都討不了好,他們永遠都會被人檢討。
抄襲者就如同性侵犯,被人辱罵,被抄襲者則如被害者,被人投以好奇的目光,甚至質疑自己悲慘的遭遇,是否都是自己的過錯所導致?
明明沒有犯任何錯的人,卻要遭受比加害者更加可怕的精神折磨,永遠都要背負著 XXX 案件的被害者,這樣的名聲,在他人眼裡,被害者將永遠都是一種弱勢的存在,永遠的低人一等,而這種弱勢與低人一等的體現都來自於我們的本能的行為,我們會對被欺負的人投以溫柔的目光、關懷的詞句,彷彿怕被害者失去了這些就會立刻尋短似的,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但這份關懷、溫柔卻是扎人的,因為在被害者眼中那是施捨,上位者對於下位者的施捨。
當然,我也不是說關懷與溫柔是錯的,只是這是要看人的,如果你是被害者的親友自然沒問題,若是陌生人則是令人厭惡的,但這個社會卻恰恰如此,一大群陌生人打著給被害者感受社會溫暖的話語,自顧自的投以援助、關懷,就好像少了這些被害者就會認為這社會是險惡的?是卑劣的?難道被害者的道德、價值觀就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嗎?難道你們從來不覺得這種極端的作法,會帶給被害者什麼樣錯誤的觀念嗎?社會的現實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粉飾。
我知道這場論文案,論文到底有沒有被抄襲?到底是誰違背學術倫理?根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打擊政敵,而有的人則想從中牟利,有的人則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從旁不斷搖旗吶喊,深怕事情鬧得不夠大,關注的人不夠多,而更多的人只是當成在看八點檔,只想知道還有多少狗血沒有灑?多少奇文可以共賞?
而我也很清楚,在這場案件落幕之後,肯定會有人打著道德的大旗,繼續四處出征,彷彿台灣人都不會自己分辨是非,彷彿道德的缺失,就是能力不足的寫照,就算我們心底知道誰對誰錯,就算我們心底知道這件事的對錯根本跟施政能力扯不上邊,但我們依然被媒體日復一日的聳動的標題的吸引,進而被說動,就算被證明了清白的人,也會被抹上一層又一層的陰謀論,而犯錯失德的人卻會成了不堪重任的人,簡直是不可思議,不論好壞都受人指指點點,而表面上說要為了被害者報仇的人們,卻忽視被害者真正的願望,求諸更極端更偏狹的方式報復加害者。
人們會將這種報復稱之為正義,但拆下這層外衣後,我只感受到滿滿的惡意,良善在哪?正義又是什麼?
很多人,甚至我身邊的人,無不對於正義感到斥之以鼻,所謂的正義、公平,是何等天真的存在?到了我們這個歲數,怎麼還會相信這宛如聖誕老人的東西呢?
但為何大家卻不曾好好想想,正義、公平為何蕩然無存?為何沒人會相信這玩意兒的存在?難道它們是神話傳說?只存在上古?
被現代觀念荼毒至深的我,如何能明白何謂正義?何謂公平?彷彿每個人從事任何事情都帶的目的,任何無私的奉獻都被帶來質疑,無私這種行為只存在傳說之中,而現代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卑劣的,都是不值得拯救的。
遠古時代,人們都很清楚,在危機四伏的世界中,人們何其的脆弱?若要活下去,唯有包容異己,並與之合作、團結,而正義與公平或許也是由始開展,如今人們已經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但危機卻不減反增,過去我們只需擔心野獸的利齒,如今我們卻要擔憂鄰居的口舌。
明明科技讓我們生活變得更輕鬆,但我們的壓力卻不減反增,除了人們對於產能的追求越發得癲狂所導致的之外,更多的是來自旁人目光的壓力,任何一件小八卦,都有可能出現在社群媒體之中,甚至還會成為隔天的社會頭條,每個人生活的越來越戰戰兢兢,對於道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實現自我認同的需求,我們不但恪守自律,同時也加入了道德糾察隊的行列,只要誰做出逾矩的事情,就不留情面的大肆撻伐,甚至人格抹煞,一來是為了讓別人認同自己,二來是為了宣洩如此高壓的道德標準。
生活越來越痛苦,精神疾病也越來越多,這一切難道是人類越來越邪惡?我想應該不是,只是我們的道德標準越來越高,宛如萬丈高山,能在其上呼吸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痛苦,而這一切似乎沒有解方,因為太多、太多人都等著宣洩壓力,千萬別犯錯!在這樣的社會裡,不論你是加害者,抑或是被害者,都會受到譴責與檢討,在這樣一個越來越無法包容他的人社會裡,任何一場案件都像極了一場美味的饗宴,所有人都像野獸般,懷揣著各種心思、流著口水,飢渴難耐。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場論文案的感想,這些感想結合了我過去的經歷,經過幾番思量後,而想要述說的,為了符合社會的期待,容我再次提醒大家,千萬別犯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130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我而言,世界是怎麼樣的呢? 憤怒與無奈從何而來? 我終究是沉默的,儘管自己私底下常常抱怨這些人的無恥、下作,但我依然毫無作為,我不敢高聲斥責他們,我不敢用行動檢舉他們,我的憤世嫉俗只敢向著無人的房間叫囂。我深切的痛恨這一切,無論是他們,抑或是自己,沒有勇氣的自己。
  不知道各位對於歷史有什麼看法?   我問了許多人,得到了各式各樣的答案,卑鄙、骯髒、暴虐、自私、冷漠,甚至混亂……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人所給出的答案太過負面陰暗,難道歷史沒有正義?沒有慈善?沒有美好嗎?   難道我們只能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嗎?比如現在發生的時事?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身邊的朋友、網路上的鄉民一起討論過時事或是價值觀上的議題呢? 每每討論是不是跟我一種總是產生一種:「奇怪?這傢伙怎麼聽不懂人話的感覺?」 細心的朋友在看到鬼打牆這個關鍵字時,就能猜到我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了吧? 但為何我們會如此堅守自己的立場? 加入粉絲團請點我!!
  之所以要分享這個主題,一切的原因,都是源於一場我在公司中與同事的閒聊。   某一天午休,我正在用電子書閱讀器看書的時候,同事很新奇的看著我手中的電子書閱讀器,他表示他非常意外居然真的有人會買這種產品,在他的記憶中電子書閱讀器反應慢、摸起來也不是很滑順,重點是價錢不便宜。
一、 閒聊共存   儘管最近台灣疫情嚴峻,當政府決心與外國一樣採取共存的策略後,我們便不難想見共存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為了政治與經濟,人們將付出何種代價呢?我想這也毋需多言了,因為我們正在經歷這一切,套一句神鬼傳奇的經典台詞-「死亡僅僅是一個開始。」 二、 旅行的意義
  出社會工作至今也快十年了,這些年來,工作量的無窮無盡、同事間的明爭暗鬥,甚至是客戶的百般刁難,其實都不是令人沮喪的事,真正令人感到無力且失去鬥志的只有一件-不溝通。   或許這些都只是些小事,但我們是會忍耐的,也學會了忍耐,儘管這份忍耐抹殺了自我,迎合的群體。
對我而言,世界是怎麼樣的呢? 憤怒與無奈從何而來? 我終究是沉默的,儘管自己私底下常常抱怨這些人的無恥、下作,但我依然毫無作為,我不敢高聲斥責他們,我不敢用行動檢舉他們,我的憤世嫉俗只敢向著無人的房間叫囂。我深切的痛恨這一切,無論是他們,抑或是自己,沒有勇氣的自己。
  不知道各位對於歷史有什麼看法?   我問了許多人,得到了各式各樣的答案,卑鄙、骯髒、暴虐、自私、冷漠,甚至混亂……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人所給出的答案太過負面陰暗,難道歷史沒有正義?沒有慈善?沒有美好嗎?   難道我們只能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嗎?比如現在發生的時事?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身邊的朋友、網路上的鄉民一起討論過時事或是價值觀上的議題呢? 每每討論是不是跟我一種總是產生一種:「奇怪?這傢伙怎麼聽不懂人話的感覺?」 細心的朋友在看到鬼打牆這個關鍵字時,就能猜到我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了吧? 但為何我們會如此堅守自己的立場? 加入粉絲團請點我!!
  之所以要分享這個主題,一切的原因,都是源於一場我在公司中與同事的閒聊。   某一天午休,我正在用電子書閱讀器看書的時候,同事很新奇的看著我手中的電子書閱讀器,他表示他非常意外居然真的有人會買這種產品,在他的記憶中電子書閱讀器反應慢、摸起來也不是很滑順,重點是價錢不便宜。
一、 閒聊共存   儘管最近台灣疫情嚴峻,當政府決心與外國一樣採取共存的策略後,我們便不難想見共存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為了政治與經濟,人們將付出何種代價呢?我想這也毋需多言了,因為我們正在經歷這一切,套一句神鬼傳奇的經典台詞-「死亡僅僅是一個開始。」 二、 旅行的意義
  出社會工作至今也快十年了,這些年來,工作量的無窮無盡、同事間的明爭暗鬥,甚至是客戶的百般刁難,其實都不是令人沮喪的事,真正令人感到無力且失去鬥志的只有一件-不溝通。   或許這些都只是些小事,但我們是會忍耐的,也學會了忍耐,儘管這份忍耐抹殺了自我,迎合的群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論文抄襲的議題讓2022年縣市長選舉火熱不行,想到當初2020年參選高雄市長補選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被踢爆她的論文有96%屬於抄襲,當時蔡總統說:「社會有質疑就好好說明」;然而2022年參選桃園市長的林智堅引發論文抄襲的議題,蔡總統說:「智堅辛苦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一章:起點 梅花294年8月20日是我準備上大學的一年,那天剛好是我國梅花國跟玫瑰國簽署邦交協議,當我國政府簽下合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梅花國地獄的開始。 何必問同學回答我的問題!男人的逼問聲響徹整間辦公室,審問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仗著自己的親人跟政府有合作關係所以濫用權力且利用了這層關係當上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一則新聞瘋傳,正義的網友都跳出來留言抗議這起冷血事件的主角,四界輿論聲不斷,更有網友展開一連串肉搜任務,決心揪出這名無情的女子......」電視傳來急促的女聲,語氣抑揚頓挫而帶著悲憤。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麥當勞小聚會上,筱涵抱怨公司的生產課課長老李對她的性騷擾,尷尬的瞬間也相繼發生。這篇文章描述了性騷擾的事件,以及女性在職場中可能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前辦公室主任涉性侵 北市副市長須連帶賠償 性侵犯的老闆是目前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犯罪人林廷霖五年前在擔任辦公室主任時,與女志工結識後,2019年4月28日晚間,以心情不佳為由,用LINE邀被害女志工、里長、議員助理等人,到復興南路的林奕華服務處飲酒聚餐,林坐在女志工旁,酒後開始對她毛手毛腳;喝至凌
#MeToo運動 #不知道行歪道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簡旭仁在公司做心理諮商時,心理師以之前類似的案例來判斷,有可能連怡君覺得跟男孩的互動已經「膩了」,所以就收線切割,然後看著已婚男同事越痛苦她就越快樂,也達到她報復的目的。心理師也提到在#MeToo運動興起下,女孩只需指控受到職場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論文抄襲的議題讓2022年縣市長選舉火熱不行,想到當初2020年參選高雄市長補選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被踢爆她的論文有96%屬於抄襲,當時蔡總統說:「社會有質疑就好好說明」;然而2022年參選桃園市長的林智堅引發論文抄襲的議題,蔡總統說:「智堅辛苦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一章:起點 梅花294年8月20日是我準備上大學的一年,那天剛好是我國梅花國跟玫瑰國簽署邦交協議,當我國政府簽下合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梅花國地獄的開始。 何必問同學回答我的問題!男人的逼問聲響徹整間辦公室,審問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仗著自己的親人跟政府有合作關係所以濫用權力且利用了這層關係當上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一則新聞瘋傳,正義的網友都跳出來留言抗議這起冷血事件的主角,四界輿論聲不斷,更有網友展開一連串肉搜任務,決心揪出這名無情的女子......」電視傳來急促的女聲,語氣抑揚頓挫而帶著悲憤。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麥當勞小聚會上,筱涵抱怨公司的生產課課長老李對她的性騷擾,尷尬的瞬間也相繼發生。這篇文章描述了性騷擾的事件,以及女性在職場中可能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精神,這是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重要基石。然而,鄧聿文抄襲他人作品的事件,卻讓人們對學術界的誠信産生了質疑。鄧聿文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本應以身作則,堅守新聞職業道德,但他卻背離了這一準則,走上了抄襲的不歸路。 首先,抄襲行爲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爲。作爲新聞
Thumbnail
前辦公室主任涉性侵 北市副市長須連帶賠償 性侵犯的老闆是目前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犯罪人林廷霖五年前在擔任辦公室主任時,與女志工結識後,2019年4月28日晚間,以心情不佳為由,用LINE邀被害女志工、里長、議員助理等人,到復興南路的林奕華服務處飲酒聚餐,林坐在女志工旁,酒後開始對她毛手毛腳;喝至凌
#MeToo運動 #不知道行歪道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簡旭仁在公司做心理諮商時,心理師以之前類似的案例來判斷,有可能連怡君覺得跟男孩的互動已經「膩了」,所以就收線切割,然後看著已婚男同事越痛苦她就越快樂,也達到她報復的目的。心理師也提到在#MeToo運動興起下,女孩只需指控受到職場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