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雜談] 為什麼每次討論議題都跟吵架似的?|20220706

2022/07/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身邊的朋友、網路上的鄉民一起討論過時事或是價值觀上的議題呢?
每每討論是不是跟我一種總是產生一種:「奇怪?這傢伙怎麼聽不懂人話的感覺?」
若是跟朋友的討論,最後大家都會很識相地扯開話題,因為大家都知道再繼續討論下去就是無盡的鬼打牆,而且心情也會變得很差,若是跟網友們討論,那肯定是粗暴言論滿天飛,雖然不至於問候祖宗十八代,但至少會對你知識的弱點,極盡所能的數落並嘲諷,彷彿你才是值得被討論的焦點。
細心的朋友在看到鬼打牆這個關鍵字時,就能猜到我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了吧?
我們的討論之所以會鬼打牆,在回顧過去與朋友們討論議題的紀錄後,我發現到每次只要展開一個議題的討論,無論是發起人還是接受者,都會挾帶著一種立場進入這個議題,就比好能源議題,擁核者對於核能的效率、純淨、安全,有著極大的信心,於是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支持核能,而反核者大多是出於其安全的疑慮,因而反對,儘管大家都知道第四代核能發電廠安全係數極高,發電效率不俗,甚至還是極其的環保,但反核者仍舊對其不以為然,他們依然高舉的反核的大旗。
在多次的苦口婆心之下,擁核者再也受不了反核者的冥頑不靈,於是開始以嘲笑、辱罵的方式宣洩自己的不滿,但這樣的結果卻只是招致更大的反作用力,反核人士也回以詛咒,認為這群擁核者不顧後代死活,而當一個議題的討論到了這個地步時,我認為就已經與聖戰無異。
用聖戰的形容,我認為十分貼切,因為只要陷入這種意識形態的鬥爭,就無關乎邏輯、理性,大家只在意自己所深信的事物,而這個事物就宛如上帝,神聖不可侵犯,只要誰敢玷汙你心中的上帝,便是不死不休。當然物理上的不死不休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但老死不相往來,卻不少見。
但為何我們會如此堅守自己的立場?
說實在的,若對於很少討論議題、或對於社會時事並不關心的人來說,這種堅持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甚至可以說是很隨性的,畢竟這些事情對你來說都不重要,你自然也不會太過執著,比起跟對方吵架,還不如就退一步,贊同對方,反正對自己而言也沒有任何損失,因為你根本不在意。
但我認為對於時事的關心,並參與公眾議題的探討是對於自我提升公民素質的基本素養,所以還是呼籲大家,多多參與各類的討論,就算不討論,至少也關心一下時事,世界的變化對於任何人都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就算你想當深山野人,也很難躲開人類社會的侵害,既然躲不掉,那麼為何不好好參與?為自己的理念發聲?
願意探討議題,甚至深入了解其議題的始末後,你便會產生屬於你的立場,這個立場源自於你的人生哲理、經歷,更多的是生長環境,因此對你來說,誰否定你的立場,就無異於否定你的全部,所以只要被否定,心中就會不自主地升起一種反抗心理,就算對方拿出數據、拿出證據,你都可能會因為面子或原則而完全忽視這些理性的依據,讓感性完全佔領自己。
然而為何對方拿出科學數據或是文獻,依然無法說服你呢?
我認為這是源於人類的天性所導致的惡果,人類喜歡用最快速、簡單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此對於反對者而言,他只要拿到相關的依據,便可以直接用這些依據推翻你的論點,而且是全面推翻,用上述的擁核、反核為例,對於政府使用核能的方式,擁核者認為應該要全面啟用,並以之為主力,而反核者則是完全不可以使用任何一丁點核能,達到無核家園的理念。
從上述的觀點來看,擁核者與反核者是同類人,他們都不能接受對方的觀點,甚至也沒打算深入去了解,為何反核者不願意使用核能?以及擁核者為何支持核能?大家只浮於表面只單純的認為,反核者就是介意安全問題,擁核者就是覺得核電不但環保又高效,但實際上真的僅有如此嗎?
剛剛的敘述或許太過抽象,那麼我再拉回生活面一點的對話舉例給各位看。
就以喝飲料來說,我很喜歡紅茶,所以我只要買飲料我大多都是點紅茶來喝,有些朋友就會好奇的問我,為何每次都點紅茶?於是我以口感或紅茶有啥好處等等理由告知,而這些詢問我的人就認定,我是因為這些理由而喜歡喝紅茶,但這些理由並不是我喜歡喝紅茶最主要的原因,對我來說,我喜歡喝紅茶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它比綠茶不苦,二是因為它跟綠茶一樣通常是單價最便宜的飲料,為了省錢所以我會選擇它。
但為何我不直接把心中所想的告訴對方呢?
當然是因為這些內心話,是會損及我的在朋友間的自尊的,而如今我願意寫出來,自然是我已經覺得無所謂了,而這就是每個人討論議題時,內心肯定都有些私人的立場。
比方說我反核,原因是因為我買了很多太陽能或風電的股票,萬一核能重啟,我的股票是不是就會大跌?如果真的會跌,那我打死都要阻止,又或者說我擁核,原因是因為我家附近的土地要被徵收拿去做風電,結果每天都被風電的噪音給侵害,搞得我神經衰弱,於是我打死都要反對風電,而核能就是它最大的死對頭,於是我支持核能。
在各自都包含著極為私人的想法時,為了讓這些私人的想法顯得更加正義且無私,於是便去找尋能增加自己信心的資料,並說服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共利益,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是真的為了公眾而奔走的呢?
但今天的題目並不是要討論我們對於公共議題的立場是無私或自私的,因此在這一點上我並不想深論,之所以會提出這層面的想法,只是想凸顯出,我們在探討議題時,或多或少都深藏著某些不願宣之於口的隱密,這些隱密可能是很難以啟齒的,或是令人悲傷的,但無論如何當我們懷著這種心情,在與人討論議題並遭到否定時,隨之而來的厭惡感很容易讓人不顧一切的成為一個為反而反的反對者。
如果我們向反對方詢問內心的想法,並同理他就能解決這樣的衝突嗎?
我認為這也是很難做到的,若是現實好友,或許對方會因為友誼,而緩緩道來,但若是素不相識的網友,這一點自然是很難做到的,畢竟有多少人願意將自己的隱密隨意的告訴陌生人?更何況公之於眾?
目前我想不到任何值得推薦大家的做法,而且如果我今天知道的話,我的標題也不會是個問號,而是肯定句了。
就我而言,當我遇到這類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我不再執著於說服他,我會詳述我自己對於該議題的觀點,若對方執意曲解或超譯,我會再次解釋,若對方很明確就是認定我的看法是錯的,那麼我就不會再與之爭鋒,同時,我會接納他的看法,但這並不是因為我認為他是對的,而我的錯的,因為在任何社會議題上沒有絕對的對錯,每個看法都是反映人性的,在我看來,當所有人的想法結合起來,那麼這便是真相。
當然所謂的所有人的想法,並不是指毫無根據的發散性思維,或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人的想法,這些想法必然是知道議題始末,並對之有深度思考,且源於自己的人生哲理所發想出的意見,這樣的意見才是值得被接納的。
順帶一提,每次在寫這類議題,我都會很謹慎的定義清楚每個詞句的意思,為的就是減少被人曲解或超譯的可能性,但人類真的很厲害,他總能找到你的漏洞,並把你說得模糊的地方刻意放大,並瘋狂打擊,以此為樂,這一點在許多網紅,或意見領袖的文章總能看見,真是辛苦了。

這篇寫得滿直覺的,在寫得的過程中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若是我之後還有新的領悟,應該還會再寫一篇來補全我的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90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