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拾零】從宏觀戰場到微觀戰役(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一直以來,常覺得要完整闡述一場戰爭的來龍去脈,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在於人類的行為本來就很複雜,而攸關個人生死、國家存亡的戰爭,又是其中最為複雜、最多算計、最充滿秘密的一種行為。而且不止許多當事人最後戰死沙場,帶著真相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更有許多的倖存者,為了國家的利益,而選擇說謊,這都讓真相變的更隱晦不明。又或許這世界本來就沒有真相,同一件事站在敵對雙方、甚至是不同的友軍陣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與解讀,而這都增添了撰寫戰史的難度。

而無法一窺戰爭全貌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戰爭從上到下,其實是由很多不同的層次所組成的。從最上層的「政治外交」,到爆發戰爭後的「戰場全局」,在戰場之中不同的「戰役發展」,到每次交戰時雙方所採取的「戰術細節」,由大到小,由宏觀到微觀,有各種不同的切入點。這沒有對與錯的問題,只來看選擇從什麼角度來切入並描述這場戰爭。每一個不同的探討角度與不同的看法,其實也都提供了研究這場戰爭的一個小窗口,讓人可以去自己去拼湊與解讀歷史上所曾經發生過的這場戰爭。

舉個例子,就以二戰時的東線戰場為例好了。如果從「政治外交」來看,將會討論到德蘇如何瓜分波蘭,與雙方所簽屬的互不侵犯條約。英國戰前對德國的辜息主義,戰爭爆發以後美英兩國如何透過物資援助,全力支援蘇聯,讓蘇聯得以在東線戰場牽制數量龐大的德軍部隊,最後終於成功拖垮納粹,讓德軍元氣大傷。但這也導致戰爭後期,蘇聯快速進軍柏林,並捲襲半個歐洲,最後落下紅色鐵幕,形成了冷戰對峙的局面,影響極為深遠。

而如果進一步進入軍事戰略的範圍,討論到「戰場全局」,那就會講到德國如何在戰前準備巴巴羅薩作戰,各集團軍的推進方向、目標選擇與戰略規劃。介紹這個巴巴羅薩作戰最初的成功之處與最後走向失敗的原因,談到希特勒是如何介入戰場決策,作出了錯誤的戰略決定。並且進一步評論德軍執著於在某場戰役中進行決戰,卻選擇撤出另一場戰役,是否為合理的決定。最後回顧德軍最後敗北,撤出東線戰場時,為什麼會沿路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當時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保住整條戰線。

若再進入更細節之中,研究每一場的「戰役發展」,那就會提到德軍一開始的閃電戰術如何擊潰蘇聯,蘇聯在基輔戰役是如何錯估敵情,而蒙受了嚴重損失,在黑海海濱的克里米亞半島戰役如何失敗,慘遭全殲。蘇軍又是如何在艱苦的戰役中,守住了首都莫斯科,讓德軍在最後功虧一簣,當然也會提到史大林格勒與列寧格勒這兩場慘列的圍城戰役,雙方戰車大混戰的庫斯克戰役,後期蘇聯反攻時收復烏克蘭的戰役,圍困布達佩斯等戰役,與最後的柏林攻防戰。

至於最微觀的戰史,則屬雙方的「戰術細節」,如彼此在當下不同的戰術是如何影響了後來的作戰結果。德軍戰車與蘇軍戰車設計思維的不同,又如何導致作戰方式的歧異,最後影響了戰場上的勝敗。交戰雙方在空中轟炸機與地面火炮運用上的差異,士兵槍械子彈的性能優劣,德軍的基層作戰指揮系統,黨衛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蘇軍的後備動員模式,政委制度對於基層士氣影響等等,每一個細節其實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戰事的進行。

所以當一輛美國援助的M4戰車,在蘇聯從農村動員而來的充員士兵操作下,在莫斯科戰役裡的某場遭遇戰中,擊退已經四處轉戰多時,兵疲馬困且補給不足的德軍小隊時,其實就說明了每一場戰爭的結果,其實都是從上到下,由不同層面的各種因素交織影響而成的。「政治外交」讓美製戰車來到蘇聯;錯誤的「戰場全局」判斷,讓德軍最後兵疲馬困;蘇軍的寸土不讓,隨著「戰役發展」而讓情勢逆轉;德軍重裝甲部隊不適應冬季泥濘戰區的「戰術細節」等,也影響了遭遇戰中的勝負。

也因此,要如何來討論一場戰爭,其實見仁見智,橫向討論「政治外交」、「戰場全局」、「戰役發展」或「戰術細節」的每一個不同層面都可以,甚至是縱向討論某一單一事件從上到下所發生的影響,如蘇聯紅色革命以後,對部隊的清洗如何在政治曾面影響了蘇聯部隊,當高階將領人人自危下,對戰場全局出現了什麼樣的破壞,如何影響戰役走向,最後這樣的政治思想檢查落實在基層部隊後,蘇聯紅軍士兵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部隊環境中作戰。

當然,也會有充滿雄心壯志的學者,書寫巨細靡遺的完整戰史,自成一家之言,不過如此也的確會成為「一家之言」,因為從德國人的角度、蘇聯人的角度、美國人的角度、英國人的角度、甚至波蘭人、法國人、烏克蘭人的角度來看東線戰場,都一定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當看過越多說法,就會越疑惑什麼是真相,真相真的存在嗎?而閱讀戰史,或許得到的收獲,就是學會到對一件事有不同的宏觀、微觀切入點,並持平分析各方的不同立場與動機,交戰雙方所使用的戰略戰術有何利弊之處。

也許這才是閱讀殘酷戰史可以給我們的幫助,讓我們能學會以更進一步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就像羅興亞人道危機,若單方面去譴責緬甸軍政府,那又如何去面對若開邦人的苦難,與日前羅興亞武裝組織屠殺印度裔緬甸人的事件。但批評羅興亞人,卻又要面臨無視他們目前慘況的良心譴責。當翁山蘇姬為了維持脆弱停戰協議而不得不作妥協,而飽受外界的批評時,都讓我們看到世事的複雜,很多時候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以為殺掉壞人,幫助好人,就能天下太平,那未免也太過於天真了(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2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烽火連天,白骨曝野,綿延的壕溝,透露著千萬士兵對戰事的哀苦與無奈,整個歐洲大平原,瀰漫著足以令人窒息的硝煙與屍臭 這是1914到1918的歐洲,是那曾經最令人仰慕的繁榮地區,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鎮,可是在戰火的摧殘下,榮華富貴都化為了泡沫,那一個個存在的生命,也如螻蟻般舉無輕重......
Thumbnail
烽火連天,白骨曝野,綿延的壕溝,透露著千萬士兵對戰事的哀苦與無奈,整個歐洲大平原,瀰漫著足以令人窒息的硝煙與屍臭 這是1914到1918的歐洲,是那曾經最令人仰慕的繁榮地區,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鎮,可是在戰火的摧殘下,榮華富貴都化為了泡沫,那一個個存在的生命,也如螻蟻般舉無輕重......
Thumbnail
從前線逃離的大批難民帶來了德軍大規模槍殺與折磨戰俘的消息,如果曾經有蘇聯人覺得「只要能夠和平,誰統治都無所謂」,現在也開始堅定了「要復仇,要抵抗」的決心,人們體認到德軍是在打一場滅絕戰爭,沒有人能夠倖免。
Thumbnail
從前線逃離的大批難民帶來了德軍大規模槍殺與折磨戰俘的消息,如果曾經有蘇聯人覺得「只要能夠和平,誰統治都無所謂」,現在也開始堅定了「要復仇,要抵抗」的決心,人們體認到德軍是在打一場滅絕戰爭,沒有人能夠倖免。
Thumbnail
伊凡是俄國很常見的名字,也被作者用來當作蘇聯普通士兵的代稱。大部份的人只知道蘇聯打贏了第二次世界,當時襲捲整個歐洲,戰無不勝的德國就是在進攻蘇聯的時候初嚐敗績,從此以後戰情扭轉,但蘇聯在這場大戰所獲得的勝其實非常慘烈,幾乎可以說是用人命堆積起來的。
Thumbnail
伊凡是俄國很常見的名字,也被作者用來當作蘇聯普通士兵的代稱。大部份的人只知道蘇聯打贏了第二次世界,當時襲捲整個歐洲,戰無不勝的德國就是在進攻蘇聯的時候初嚐敗績,從此以後戰情扭轉,但蘇聯在這場大戰所獲得的勝其實非常慘烈,幾乎可以說是用人命堆積起來的。
Thumbnail
一段所在意的「歷史事件」要怎麼讓對方好好接收呢? 會是此文章我想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一段所在意的「歷史事件」要怎麼讓對方好好接收呢? 會是此文章我想探討的問題
Thumbnail
越接近現代,兩個技術相近的先進國就越不想要依靠戰爭,尤其是動用陸軍決勝負。更會想要採取其他手段,破壞敵方的後勤管理,甚至是民間組織。陸軍這個最終手段,在現代越來越像是一種備而不用,用在恐嚇意味較大的地方。
Thumbnail
越接近現代,兩個技術相近的先進國就越不想要依靠戰爭,尤其是動用陸軍決勝負。更會想要採取其他手段,破壞敵方的後勤管理,甚至是民間組織。陸軍這個最終手段,在現代越來越像是一種備而不用,用在恐嚇意味較大的地方。
Thumbnail
俄羅斯有句諺語:「送紅雞蛋要趕在復活節前」(Дорого яичко к христову дню),意指凡事做得及時、方能收效,這般邏輯也體現在克里姆林宮的近日舉措上。
Thumbnail
俄羅斯有句諺語:「送紅雞蛋要趕在復活節前」(Дорого яичко к христову дню),意指凡事做得及時、方能收效,這般邏輯也體現在克里姆林宮的近日舉措上。
Thumbnail
台灣教育比較微觀,每個科目分開,特別在補習班,所謂好老師就是會補充很多細節,做很多題目,讓學生面對什麼考試都沒問題。 但是,學校的學科其實是把我們這個世界拆成不同分科方便傳授,最後學生要像拼拼圖一樣地再把所學各科都組合回原來那個世界。問題是,如果你去買了一盒拼圖,一定有一張拼好的圖,但孩子在學習分科
Thumbnail
台灣教育比較微觀,每個科目分開,特別在補習班,所謂好老師就是會補充很多細節,做很多題目,讓學生面對什麼考試都沒問題。 但是,學校的學科其實是把我們這個世界拆成不同分科方便傳授,最後學生要像拼拼圖一樣地再把所學各科都組合回原來那個世界。問題是,如果你去買了一盒拼圖,一定有一張拼好的圖,但孩子在學習分科
Thumbnail
在現今一般人認識的歷史當中,蘇聯是第二大戰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戰勝國,特別是在一些共產國家,蘇聯會被歌頌為打到納粹德國的重要力量。如果純粹在犧牲人數及軍隊數量來說,蘇聯的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貢獻」最大。可是,蘇聯是否真的值得歌頌,配得上為戰勝國?還是蘇聯與納粹德國是兩個侵略者,分贓不勻才打起仗來?
Thumbnail
在現今一般人認識的歷史當中,蘇聯是第二大戰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戰勝國,特別是在一些共產國家,蘇聯會被歌頌為打到納粹德國的重要力量。如果純粹在犧牲人數及軍隊數量來說,蘇聯的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貢獻」最大。可是,蘇聯是否真的值得歌頌,配得上為戰勝國?還是蘇聯與納粹德國是兩個侵略者,分贓不勻才打起仗來?
Thumbnail
就因為每一場戰爭都是從上到下,由各種不同的層面所構成,彼此交互影響,而且複雜難以一窺全貌,因此我們在嘗試以某個角度切入,闡述這段歷史時,就要特別的小心.....
Thumbnail
就因為每一場戰爭都是從上到下,由各種不同的層面所構成,彼此交互影響,而且複雜難以一窺全貌,因此我們在嘗試以某個角度切入,闡述這段歷史時,就要特別的小心.....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常覺得要完整闡述一場戰爭的來龍去脈,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在於人類的行為本來就很複雜,而攸關個人生死、國家存亡的戰爭,又是其中最為複雜、最多算計、最充滿秘密的一種行為。而且不止許多當事人最後戰死沙場,帶著真相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更有許多的倖存者,為了國家的利益,而選擇說謊!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常覺得要完整闡述一場戰爭的來龍去脈,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在於人類的行為本來就很複雜,而攸關個人生死、國家存亡的戰爭,又是其中最為複雜、最多算計、最充滿秘密的一種行為。而且不止許多當事人最後戰死沙場,帶著真相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更有許多的倖存者,為了國家的利益,而選擇說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