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給 Louis |下輩子,我們還會再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愛的 Louis,

昨晚睡前,你問了我一個問題,「人死掉以後,還會復活嗎?」

這可難倒我了,我沒想過會從一個不滿五歲的男孩嘴裡聽到這個問題。大概是升中班後,換到新的幼稚園,你心裡有諸多想法,有時會想念以前唸小班的老師或者同學,亦或是喜歡新環境,卻仍心底隱隱對突如其來的「分離」這件事感到不安。

那份焦慮的情感,像是一位三不五時會突然造訪的訪客,掀起你心頭短暫波瀾。

raw-image

問這個問題以前,你還問我許多問題。

「我唸完中班以後是什麼?」

「中班以後就是大班。」

「大班以後呢?」

「大班以後就升小一啦,你就幼稚園畢業了。」

「畢業是什麼意思?」

「畢業就是...你讀完幼稚園,要唸國小了。」

「國小以後呢?」

「國小以後是國中。」

「國中以後呢?」

「國中以後是高中,然後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就出社會啦!(潛台詞是沒讀研究所的話,怕他再追問,我就省略了。)

「出社會就沒有了嗎?」

「還有啊,畢業就開始工作,像爸爸媽媽一樣,然後有一天結婚、生小孩(如果你想要結婚生子的話),最後就變成像阿公阿嬤一樣的老摳摳。」


話題至此,你突然沉默了。我以為你想睡了,躺過一會兒,就在我即將進入夢鄉,你忽然輕輕拍拍我手臂。

「人會死嗎?會去哪裡?」

我一時答不上來,又不想說謊,於是照實回答,「會啊!死就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像 Mini(娘家以前養的小狗)一樣睡著了,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到了一個地方後,休息一下,再重新開始旅行。」

我盡量以你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你,人生就像一場旅行的過程,而「死亡」是人生最後的終點站。

有人提早到終點,有人自然而然地走到終點,有的人走得轟轟烈烈,有的人過的平平凡凡,但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走到屬於自己的目的地。

你忽然不停揉著眼睛,我這才發現你哭了,你尚且肥嫩的雙手努力擦拭眼眶滑出的淚水,時而低頭伏在枕頭上,像是不想被人看見你哭了。我趕緊把你抱過來,有些不明所以,一如平日的夜晚怎麼突然感傷和走調了。

你依舊擦著淚水夾雜些許哭音,抬頭問我,「那死掉復活以後,我們還會見面嗎?」

我遲疑了一秒,六道輪迴,誰也說不準吶。但我不忍讓你更傷心,見你趴躺在我胸口,一面睜著大大的眼睛引頸期盼我會給予什麼樣的答覆,一面似乎在感受我在你背後緩緩拍著的一下又一下,讓你能安心的手掌力度。

我胸口一緊,眼眶有些酸澀。

「會啊!不然你怎麼會跑到媽媽的肚子裡呢?就是以前我們見過了,這一次,我們又再見面了。」

raw-image
輪迴轉世,自有一人欠一人的債,自有前世未了結的緣,才會今生又再相遇。

你聽完靜靜的沒說話,就著微弱的小燈,我看見你似是有些安心地點了下頭,旋即找了個安穩的姿勢,繼續趴在我身上,我能瞧見你閉著的雙眼,眼皮仍有些不安微微抖動著。

你陡然又開了口,「那我們還會再見嗎?」

我的心口像被人緊緊抓住又試著緩緩鬆開。

我明白你總是得到答案後又害怕失去,總想一次又一次確認。我一下又一下繼續拍著,嘗試安撫你心底的躁動,如承諾般地說:「下輩子,我們還會再見面的,再來當媽媽的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編有事的沙龍
15會員
15內容數
三十之後,人生像是一個分水嶺,職場、人際、情感、各種關係與見解宛如一次大洗牌。往後的四十、五十、六十以後,人生又再踏入另一個視野。紀錄人生與日常,你也三十以後嗎?還是青春以上,初老未滿呢?進來看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你死去的那一天 在那雙眼睛裡,曾有一個生活故事 平凡又困頓的生活故事,僅是上帝時間的一瞥  近百年的歲月,他去世了 我看到了他的痛苦,他的夢想被否定 鬧鬼的球體,迴聲深沉 通過歡樂和悲傷,他確實哭過  當生命的最後一口氣臨近時 每一次嘆息聲,我感覺到我的心悸 一個靈魂在離去,尋找光明
Thumbnail
在你死去的那一天 在那雙眼睛裡,曾有一個生活故事 平凡又困頓的生活故事,僅是上帝時間的一瞥  近百年的歲月,他去世了 我看到了他的痛苦,他的夢想被否定 鬧鬼的球體,迴聲深沉 通過歡樂和悲傷,他確實哭過  當生命的最後一口氣臨近時 每一次嘆息聲,我感覺到我的心悸 一個靈魂在離去,尋找光明
Thumbnail
活到幾歲其實並不重要,生命長短不在於何時離開這個維度的世界,而是有沒有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活到幾歲其實並不重要,生命長短不在於何時離開這個維度的世界,而是有沒有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與死是一個神秘而無法迴避的話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作為父母,我們擔當著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生死議題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探討生與死,幫助他們培養情緒健康並成長茁壯。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生死之謎。在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安全和尊重的環
Thumbnail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與死是一個神秘而無法迴避的話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作為父母,我們擔當著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生死議題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探討生與死,幫助他們培養情緒健康並成長茁壯。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生死之謎。在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安全和尊重的環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 ,早晨翻看了幾則世界角落發生的新聞,有大有小,有的就發生在你我身旁,每天輪流被媒體大肆播放和宣揚,有的則遠在天邊,總是聲音大雨點小。一陣視野混亂夾雜腦部不停運轉的思考後,我偶然讀到了詩人林婉瑜的一首詩...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 ,早晨翻看了幾則世界角落發生的新聞,有大有小,有的就發生在你我身旁,每天輪流被媒體大肆播放和宣揚,有的則遠在天邊,總是聲音大雨點小。一陣視野混亂夾雜腦部不停運轉的思考後,我偶然讀到了詩人林婉瑜的一首詩...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昨晚睡前,你問了我一個問題,「人死掉以後,還會復活嗎?」這可難倒我了,我沒想過會從一個不滿五歲的男孩嘴裡聽到這個問題。大概是升中班後...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昨晚睡前,你問了我一個問題,「人死掉以後,還會復活嗎?」這可難倒我了,我沒想過會從一個不滿五歲的男孩嘴裡聽到這個問題。大概是升中班後...
Thumbnail
剛出門的時候,探討了很多生老病死的問題。旅行讓我的世界觀變得跟以往在社會上生活有很大的差異,一說更能接受不同的文化,也更喜歡與不同的人交流,人有如此多不同的個性與各種生活型態。有了廣闊的世界觀也才發現...
Thumbnail
剛出門的時候,探討了很多生老病死的問題。旅行讓我的世界觀變得跟以往在社會上生活有很大的差異,一說更能接受不同的文化,也更喜歡與不同的人交流,人有如此多不同的個性與各種生活型態。有了廣闊的世界觀也才發現...
Thumbnail
 原來,這就是死亡的溫度。  原來,這就是死亡的味道。  原來,這就是死亡。
Thumbnail
 原來,這就是死亡的溫度。  原來,這就是死亡的味道。  原來,這就是死亡。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夏日的尾聲,總是伴隨著畢業風潮。 無論是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是大學以上的學位,所有人畢業的時間都會是相同的。 而所需要經歷的離別,也都會是相同的。 幼稚園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多的記憶,所以不怎麼感到悲傷,很快地便能融入到小學新的班級裏頭了。 小學的時候,開始有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Thumbnail
我們哪一段的人生,就接受教育程度來區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不是不斷地告別,不斷地遠離,不斷的分離,有些還分得不好,更造成許多的遺憾,哪怕是曾經可以,但想見永遠不行了。 當我最近連續看了兩部性質相近,但以不同形式,一者是電影,一者是以舞台戲劇的方式呈現,突然讓我頻頻在夢中,輪流
Thumbnail
我們哪一段的人生,就接受教育程度來區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不是不斷地告別,不斷地遠離,不斷的分離,有些還分得不好,更造成許多的遺憾,哪怕是曾經可以,但想見永遠不行了。 當我最近連續看了兩部性質相近,但以不同形式,一者是電影,一者是以舞台戲劇的方式呈現,突然讓我頻頻在夢中,輪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