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探討生命旅程的起點與終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與死是一個神秘而無法迴避的話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作為父母,我們擔當著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生死議題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探討生與死,幫助他們培養情緒健康並成長茁壯。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生死之謎。在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安全和尊重的環境。讓孩子明白他們是在一個充滿愛且隨時可以提問的環境,並以溫暖和理解的態度回應。這種信任和開放的氛圍將使孩子感到安心,並願意分享他們的疑惑和情感。

raw-image


就像有一天我6歲的大兒子問我一個問題:「爸爸,我不喜歡死亡,但我們不得不死,對不對?」

試想一下,孩子真正想問的是什麼?他需要的是答案嗎?

在這問題的深處,他想要的是一份安心感,跟面對死亡的陪伴。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擁有不同的理解力和情感成熟度。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調整你的語言和訊息。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解釋生與死的概念,避免使用抽象或複雜的術語。觀察孩子的反應,確保他們能夠理解和處理這個主題的能力,一同踏上穿越時光的階梯。


就像我曾經用了很複雜的生物學角度去跟孩子解釋動物都會死這件事情,最後孩子回饋給我的答案是:「所以先生的會先死嗎?」

嚴格說起來這答案並沒有問題,但也不全對,這讓我要花更多的時間跟腦力去解釋。

因此配合孩子的年齡,像獅子王一樣,用抽象一點,浪漫一點的方式解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raw-image


孩子對於生死的問題充滿好奇和疑惑。我們需要以耐心和敏感的態度回答他們的問題。用生動有趣的例子和故事來解釋,引發他們的奇思妙想。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關懷,並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在你身邊找到心靈上的寄託。


我們可以試試從信仰或靈魂的角度去解釋,這也是許多人理解和處理生死問題的依據。如果你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或倫理價值觀,可以分享這些觀念給孩子。然而,同時尊重孩子獨立思考和信仰自由的權利,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探索不同的信仰觀點,並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在愛與信仰中,孩子將找到力量和安撫。

raw-image


我有在孩子5歲時,用靈魂會去另一個世界的方式跟孩子聊過,孩子問我:「爸爸,所以死了會在另一個地球重生嗎?」

重生?他們那時剛好開始接觸一些遊戲,角色死了會在設定好的傳送點復活,我想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但各種宗教的教義廣義來說,這樣的解釋似乎也通,但我只是很擔心他們會把遊戲跟現實搞混在一起,因此我再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強調了虛擬跟現實的差別。


討論生與死可能引發孩子的情緒反應,包括悲傷、恐懼或困惑。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和處理機制。鼓勵孩子表達他們的情感,聆聽他們內心的奇幻世界,並提供適當的安撫和慰藉。有時,可能需要尋求專業的輔導或心理支持,以幫助孩子處理複雜的情感反應,一同探索他們內心的奇幻世界。

raw-image


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探討生與死是一項挑戰,卻也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旅程。通過建立安全和尊重的環境、適應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啟發奇思妙想、從愛與信仰中獲得力量,以及探索內心的奇幻世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處理這個神秘的議題。這樣的對話不僅促進情緒健康和成長,還啟發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和探索,讓他們以愛和理解的眼光面對生與死。讓我們以寬容和智慧引導孩子們在這個探索中茁壯成長,培養他們健康的情緒和心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心的沙龍
15會員
47內容數
孩子在慢慢的成長,他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方法不是數學題,有標準公式,這是一段旅程,享受並用心觀察沿途的風光,孩子是我的旅伴,也是這段旅程中最美的風景
閱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9
開始罵髒話是許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挑戰。然而,我們可以透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深入理解這一現象,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應對。
Thumbnail
2023/10/19
開始罵髒話是許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挑戰。然而,我們可以透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深入理解這一現象,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應對。
Thumbnail
2023/10/15
這是跟孩子在聊,爸爸跟媽媽的相識過程。
Thumbnail
2023/10/15
這是跟孩子在聊,爸爸跟媽媽的相識過程。
Thumbnail
2023/09/26
批判性思考是一種深思熟慮、分析和評估信息的過程,以做出明智、明確和合理的決策。這種思考方式不僅包括了理解和記憶信息,還包括了提出問題、懷疑、挑戰現有觀點,並最終形成獨立見解的能力。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考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做出明智的選擇,以及不斷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2023/09/26
批判性思考是一種深思熟慮、分析和評估信息的過程,以做出明智、明確和合理的決策。這種思考方式不僅包括了理解和記憶信息,還包括了提出問題、懷疑、挑戰現有觀點,並最終形成獨立見解的能力。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考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做出明智的選擇,以及不斷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關於生死的議題,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卻因為別離的苦楚,總是讓人難以啟齒,尤其面對孩子的好奇詢問,更擔心分離焦慮而引發後續的情緒問題,所以盡可能選擇避而不談。 但聰明的孩子,早在其他的生物中學到死亡這件事,而人類生命的有限自然也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只是該如何與孩子談論,而
Thumbnail
關於生死的議題,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但卻因為別離的苦楚,總是讓人難以啟齒,尤其面對孩子的好奇詢問,更擔心分離焦慮而引發後續的情緒問題,所以盡可能選擇避而不談。 但聰明的孩子,早在其他的生物中學到死亡這件事,而人類生命的有限自然也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只是該如何與孩子談論,而
Thumbnail
活到幾歲其實並不重要,生命長短不在於何時離開這個維度的世界,而是有沒有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活到幾歲其實並不重要,生命長短不在於何時離開這個維度的世界,而是有沒有意義與價值。
Thumbnail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與死是一個神秘而無法迴避的話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作為父母,我們擔當著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生死議題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探討生與死,幫助他們培養情緒健康並成長茁壯。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生死之謎。在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安全和尊重的環
Thumbnail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與死是一個神秘而無法迴避的話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作為父母,我們擔當著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生死議題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以愛與理解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探討生與死,幫助他們培養情緒健康並成長茁壯。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生死之謎。在與孩子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安全和尊重的環
Thumbnail
當生命遇見痛苦,使我們的身心陷入飽受煎熬的長期爭戰中,會出現二種極端,一端是想活,活不好;另一端是想死,死不了。
Thumbnail
當生命遇見痛苦,使我們的身心陷入飽受煎熬的長期爭戰中,會出現二種極端,一端是想活,活不好;另一端是想死,死不了。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某天,我大兒子瞪著圓圓的大眼睛問我:「媽媽,您什麼時候死?」我聽到這個問題後平靜了一下問兒子:「兒子,為什麼你突然這樣問媽媽呢?」兒子回答:「因為我不想您這麼早死,如果您也不在了,就沒有人陪我和弟弟了。」(我知道自從孩子的爸爸不在後,他們都很缺乏安全感,有時候也會說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某天,我大兒子瞪著圓圓的大眼睛問我:「媽媽,您什麼時候死?」我聽到這個問題後平靜了一下問兒子:「兒子,為什麼你突然這樣問媽媽呢?」兒子回答:「因為我不想您這麼早死,如果您也不在了,就沒有人陪我和弟弟了。」(我知道自從孩子的爸爸不在後,他們都很缺乏安全感,有時候也會說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昨晚睡前,你問了我一個問題,「人死掉以後,還會復活嗎?」這可難倒我了,我沒想過會從一個不滿五歲的男孩嘴裡聽到這個問題。大概是升中班後...
Thumbnail
親愛的 Louis,昨晚睡前,你問了我一個問題,「人死掉以後,還會復活嗎?」這可難倒我了,我沒想過會從一個不滿五歲的男孩嘴裡聽到這個問題。大概是升中班後...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我發生了什麼事? 十歲左右那一年,影響我深遠。 或許長期受到家人「恐嚇」,不睡覺的小孩會被夜魔抓拿。因此,我開始不敢入眠,深怕入眠也會不經意被抓拿,我要打起精神留意不被抓拿。一夜,我內心升起莫名的冷顫。因為,我腦子裡轉出,我死了後,會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不就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存在在世界,我會在哪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Thumbnail
說真的,談到死亡這檔事,再厲害的大人也會感到詞窮,畢竟這無法「經驗累積」,也沒有「過來人」現身說法,連「同理心」都很難培養,唯一能發揮的大概只有「想像力」,而無止盡的胡思亂想剛好讓人更...恐懼。 當事情不只是一條魚或狗狗老了離開這麼簡單、當我開始跟女兒談到死亡,我才發現原來死亡如此「豐富」....
Thumbnail
說真的,談到死亡這檔事,再厲害的大人也會感到詞窮,畢竟這無法「經驗累積」,也沒有「過來人」現身說法,連「同理心」都很難培養,唯一能發揮的大概只有「想像力」,而無止盡的胡思亂想剛好讓人更...恐懼。 當事情不只是一條魚或狗狗老了離開這麼簡單、當我開始跟女兒談到死亡,我才發現原來死亡如此「豐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