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德蓮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
1991年,作為塞納河沿岸一部分的瑪德蓮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天主教教堂外觀有52根高20米的
科林斯柱。
而瑪德蓮教堂的主保聖人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
瑪德蓮教堂 Église de la Madeleine。圖片取自網路
瑪德蓮教堂建堂史
雖說如今我們已經明確知道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抹大拉的馬利亞,但建堂過程卻幾經周折。(本節以下資訊主要來自鹿島茂《巴黎文學散步》)
1238年,在巴黎主教所擁有的這塊地上(不要懷疑地主就是主教本人),搭建主奉抹大拉的馬利亞的小型教會,此後屢次重建(或改建)。18世紀後半葉巴黎開始進行城市整頓,並自1755年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落成起,便有人主張必須要有一個適當的紀念性終點,與廣場、與皇家路(Rue Royale)呼應。自地圖可見協和廣場、皇家路與瑪德蓮教堂三者之間是一筆直視線(a line-of-sight)。
圖中粉紅色塊區塊區域即為瑪德蓮教堂;綠帶即為今日瑪德蓮大道(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圖片取自網路
1763年國王舉行奠基典禮;1764年路易十五打下第一塊基石。負責起建是(奧爾良公爵的愛用建築師)高登.第維耶(Pierre Contant d'Ivry),但他在1777年便(在完工前)去世,此後由其弟子寇契爾(Guillaume-Martin Couture)承接工作,但後者決定重新開始,將不完整的建築夷為平地,縮短中殿,並將平面圖從拉丁風改為希臘風的十字架,設計亦變更為羅馬萬神殿。
但是,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工程中斷,而此時協和廣場上的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廣場改名革命廣場(Place de la Révolution),反教會勢力高漲,土地在1798年被賣給一位名叫卡爾雷的人。路易十六在協和廣場被處決後,他的遺體立即被運往(舊)瑪德蓮教堂,這座教堂旋即在1799 年被拆毀。
帝政時期,眾人針對要在這塊空地(是的這塊地那時已成空地)興建何種樣式的建築展開熱烈討論(曾出現過證卷交易所、商事法院、法國銀行、國立圖書館、劇場等不同提議)。直到1806年拿破崙做出了決定,他決定將這個(教堂)遺址打造「供奉偉大軍隊的榮耀神廟(Temple de la Gloire de la Grande Armée)」,顯而易見地這將不會是一座基督教教會,而是一座異教性質的寺院,因為拿破崙希望它可以成為「如雅典衛城遺址般」的建物。
經建築競圖後,由皮耶.亞歷山大.維尼翁(Pierre-Alexandre Vignon)的提案獲選,維尼翁的提議以科林斯式柱環繞建物。但是,在教堂完工前拿破崙便已失勢。此後,路易十八接續了這項工作,將建築工作委託給了維尼翁,並且命令建築師將設計改為非寺院的教堂。
結果,整座變成外側「希臘神殿風」+內側「羅馬萬神殿風」的混搭狀態。但是,瑪德蓮教堂的試煉並未就此結束。1828年,維尼翁去世,教堂尚未完工,此後雖有幾位建築師接續它的工作,但,1830年七月革命讓局勢再次發生轉變──教堂差點變成火車站。
所幸1842年瑪德蓮教堂終於長成我們如今看到的樣子,並且確認主保聖人的確是抹大拉的馬利亞無誤。
抹大拉的馬利亞與其成名之舉
若以抹大拉的馬利亞英文「Mary Magdalene」在Google進行圖片搜尋,大抵可以查見以下圖像。這些畫作的作者不一、成畫年代不一、風格不一,但唯一共通的是畫中女子都與「油瓶」一同入畫。聽過抹大拉的馬利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為何這瓶油如此重要(能在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的筆中)與她相伴。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坐席的時候
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
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
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
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
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
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
抹大拉的馬利亞 Mary Magdalene。圖片取自網路
伯大尼(Bethany,意為痛苦之家,是座位於約但河西的小村莊)。耶穌在(長大痲瘋的)西門家坐席時,有一名女子拿著一瓶昂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 祂頭上,這位女子就是馬利亞。
但因為這瓶油太過珍貴(昂貴),因此現場直接引人非議:這女的太浪費了吧?幹嘛用這麼貴的東西啊?是不知道人間疾苦嗎?她在炫富嗎?
如果您期望更深入故事情境,請閱讀太宰治《越級申訴》,聽聽猶大本人幾近崩潰的滿本獨白。
Avant garde的馬利亞
耶穌說
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
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
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
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
但是面對旁人的非議,耶穌立刻選邊站好為她發言──馬利亞只是在我肉身死去的之前,幫我先做了一場「
生前後事」。若您無法明白馬利亞為耶穌『生前安葬』的作為,
請類比近年逐漸風行的「生前告別式」,就可以理解馬利亞的這項行為其實很暖心,並且還是一件
超前衛的劃時代創意舉措。
難怪耶穌要說出『人人都要紀念這女人所做的』,因為全知的上帝絕對知道「馬利亞在耶穌生前膏祂」這件事(生前告別)真的很avant garde,並且前進(前衛)到當時的凡夫無法理解。
我實在告訴你們
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
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紀念
熱愛聽課的馬利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除了行事前衛,《聖經》也紀錄了她的其他事蹟——熱愛聽道。
Saint Mary Magdalene reading, at a table with fruit and a golden tazza.
Workshop of The Master of the Parrot (active Antwerp 1525-50). Oil on panel.
Courtesy of Pictorem.com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着聽祂的道。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就進前來,說:
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
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以上這段真誠獨白(請求)出自馬利亞的姊姊,馬大之口。但千萬不要以為馬大和馬利亞感情不好喔,因為馬大、馬利亞與拉撒路三姊弟自幼相依為命,感情好得很。三人都愛耶穌,耶穌也愛他們三人(甚至愛到讓拉撒路復活)。而馬大本身很愛耶穌(馬利亞就不用贅述,光是她黏在耶穌跟前、為耶穌做生前告別式,便已在在證明她對耶穌明晃晃的愛)。
馬大說這話的當天,正是她邀請耶穌來家裡用餐的那天,並且因為對耶穌滿滿的愛,所以她完全不在意只邀1人,卻直接附贈12位門徒,並且這團人之中包括名聲不好的猶大與多疑不討喜的多馬,但馬大二話不說就一視同仁地招呼起來,可想而知,現場她一定忙前忙後(招待與備菜陣式完全等同打仗)。
但就在她忙於招呼(以及可能正在大呼小叫)的同時,卻看到妹妹居然整尊坐好好地在耶穌跟前安靜地聽道。因此,我們絕對可以同理(同情)她為何會對耶穌說出這段(類抱怨)的請求:我快崩潰了,我太忙了,請你快叫我妹來幫我吧!然後,我也很愛你,你難道不知道嗎?(你不在乎我嗎?)
耶穌回答說: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耶穌當然也愛馬大,但馬大那時的現狀處於worried and upset about many things,因此耶穌的回話並非(只能解讀為)偏心馬利亞,因為他也愛馬大,並藉著現場正在發生的實況告訴馬大——妳不用太憂慮,試著放下重擔,將憂慮交給上帝,那麼就能心遠地自偏(感謝陶淵明跨時空演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持續施工的瑪德蓮教堂 Rénovation de la façade
瑪德蓮教堂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程,預計將於2023 年6月完成。
修復範圍為直面皇家路視現所及之整個立面,包含宏偉的紀念性入堂階梯、16根科林斯式柱(兩排八根,直至入口),以及前庭。(La restauration concerne toute la façade que l'on voit de la rue Royale: le grand escalier monumental, l'ensemble des seize colonnes corinthiennes (deux rangées de huit) jusqu'à la porte d'entrée, le pronaos (vestibule))。一千萬歐元的修復預算中的八百萬,將由現正覆蓋整片立面的廣告主(下圖)提供。
Le budget consacré a la rénovation est de 10 millions d’euros dont 8 seront financés par des panneaux publicitaires recouvrant l’ensemble de la façade.
Courtesy of Lutèce du Parisien
名人想在瑪德蓮教堂舉辦婚禮
此外,(大多數)巴黎人都知道一件與瑪德蓮教堂相關的小道消息──名人都想在瑪德蓮教堂舉行婚禮,原因可能與「凡在該教堂舉辦婚禮者將名列《哥達年鑑》(Almanach de Gotha)」有直接或間接性關聯。
因為《哥達年鑑》正是記錄歐洲皇室、貴族、主要官員與相關機構的年度家譜,以及與此相關的關係、外交等相關事宜摘要。該年鑑自 1763 年至由(位於德國哥達市的)Justus Perthes出版社,以法語出版,直到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入侵,使這本著名年鑑的出版戛然而止(蘇聯佔領了哥達市的印刷廠,並燒毀大量的家譜檔案)。
延伸閱讀《聖經》外的五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