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比未出嫁時叫它玉蜀黍。
直到近日和媽媽聊天,才驚覺自己已被先生同化,稱其「玉米」。
下圖這件〈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圓直口,帶綠料蓋與牙匙通體作成玉黍蜀樣式的館藏目前正在故宮(本院)展出中。而菲比之所以會再次想起關於對「它」稱呼的改變,正是因為最近去看了「無界之涯」這檔展覽。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
故宮現正展出的「無界之涯」說的正是十五、十六世紀經由海上航行所展開的故事。
展覽分成「大海的時代」、「不期而遇」、「多元新貌」三個單元。
本文主角,玉蜀黍就出現在「不期而遇」。展區裡我們可以透過文獻(例如:正德九年(1514)六月禁止外國人到廣東貿易的紀錄)、商品(例如:克拉克青花瓷)、物產(例如:印度所見果物)中,看見世界各地的人們、物種/物產們的移動、互動,以及人類國與國之間的競奪與攻守。於此同時,作為那個年代重要匯流場域的臺灣,也在其中逐漸顯影。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哥倫布發見新大陸。1573年,田藝蘅《留青日札》刊印。1596年,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一版刊印。《本草綱目》中有二行關於玉蜀黍的記載,並有一個有點奇特(號稱是)玉蜀黍的圖。《留青日札》關於玉蜀黍的記載則較《本草綱目》詳細。
御麥出于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
稈葉類稷,花類稻穗。苞如拳而長。
其鬚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于頂,實結于節。
真異穀也,吾鄉得此種,多有種之者,吾鄉以麥為一熟。
古稱小麥忌戍,大麥忌子,皆忌水也,故吾鄉低田不可種。
留青日札。明 田藝衡。明隆慶壬申(六年)錢塘田氏刊本。1572年
《留青日札》說番麥是舊名,今稱御麥。萬曆四年(1576)《雲南通志》所載之玉麥與玉蜀黍通稱的御麥,為同音異字。所謂御麥,是因爲曾經上供皇帝進食而得名。但至於是什麼時候?那位皇帝吃過?則無說明。《本草綱目》則謂玉蜀黍由西土(明代的西番,即青海地方)傳來。
《留青日札》有個重要備註(個人私語?)。作者田藝蘅家鄉位於浙江省錢塘縣,那裡是水稻種植區,很少人種麥,雖有玉蜀黍類的作物傳入該地,也因水土不符,很難大面積栽種。該地生產的玉蜀黍幹葉和「稷」(別稱「蜀黍」或「高粱」)很像。並且『玉蜀黍』和『蜀黍』的幼苗太過相像,連專家也不易分辨。
《臺海采風圖》作者六十七(別懷疑這組雙位數就是一個人名),字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在清朝乾隆九年到十二年間(1744-47年)曾任台灣監察御史三年,他巡察臺灣各地,請人繪製了《臺海采風圖》及《番社采風圖》。目前《臺海采風圖》及《番社采風圖》在國立臺灣圖書館都有藏本,合輯為《采風圖合卷》,也稱作《六十七兩采風圖》。
而至於六十七為何要做『采風圖』?則是因為采風問俗、探訪民情,本就是中國歷代地方統治常用的策略之一。他的職場前輩,台灣首位巡台御史,黃叔璥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來台,也曾差人繪製《臺陽花果圖》、《番社圖》。而六十七也在自序中說明製圖因緣:
乾隆癸亥冬,余奉天子命,來巡斯土,……
公餘之暇,及其見聞可據者,令繪諸冊若干幅
雖不能殫其十之二三,而物土之宜、風俗之殊,亦足以表聲教之訖,
……爰題曰《臺海采風圖》,弆諸行篋,歸質於京華博雅君子
或亦有以迪寡昧而廣集益也夫
下圖為「番社采風圖 黃瓜 番麥 菩提 果黃梨 番石榴」臺圖版有類似構圖。本件除畫風有些微差異,文字大致相同。而此處玉蜀黍的被稱為「番麥」。
《臺海采風圖》描繪臺灣動植物的風物圖(包含:刺竹、金瓜茄、蜥蜴、倒掛鳥等動植物,以及西瓜、楊桃、番薯、黃瓜、波蘿蜜、檳榔等常見水果)。而這些都可以在「無界之涯」中窺見一二。快趁著特展期間去看看歷史中的「不期而遇」吧。
這張「番社采風圖」與臺圖版相似。只是臺圖版寫的是「番薯」二字,而「番社采風圖」寫的是「番茄」,但就圖面以及日常知識,我們可以大膽地知道右側那三條紅色、細長、長得像地瓜的,肯定是「番薯」而不是「番茄」(現代人會因為輸入法打錯字,古人臨寫時也是會筆誤的,所以絕對情有可原)。臺圖版圖說寫著:
番薯又名地瓜,蔓生結寔,于土皮有紅、白二色,生熟皆可食,亦可研粉
土人用以燒酒。其種出文來國,臺地栽甚廣,民番藉食,誠為歲歉之一助也
現在讓我們先回到玉米身為重要糧食作物的範疇內來看看。以下文字轉載自《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這整本書寫得非常好看,閱讀全本對於這個你我習以為常的世界將有不同體會。
何謂四碳植物(C4-Pfianze)?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必須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產生所需的酸。地球上部分植物能夠發展出特定的方式,固定二氧化碳,生成「四碳化合物草醯乙酸」 這類植物稱為「四碳植物」。
目前全球大約有八千一百種植物屬於四碳植物,包括玉米、甘蔗、小米和高粱等作物,由於它們對環境的要求較低,普遍耐寒、耐旱,對二氧化碳和水的利用效能又遠高於其他植物。四碳類作物不但光合作用速率高,缺水時還能收縮氣孔部分孔徑,減少水分流失。加上這類作物常與固氮細菌共生,不需額外施肥,能在條件較差的土地中生長。由於這些優勢,使之成為重要經濟作物。
其中,玉米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營養價值相當高,除具高熱量,也富含維生素和脂肪酸。約九千年前,今日墨西哥南部巴爾薩斯 (Balsas)河谷的居民將玉米馴化,作為主食。通過蒸、煮、烤等方式, 以粒食型態直接食用;現在墨西哥人還常將玉米粒和肉類煮成玉米粥食用,稱為 pozole。也有許多地方的人是將玉米乾燥、 脫粒、磨成粉狀後,再加工烹煮。平民為增加糧食供應,則將帶種皮的整粒玉米磨成粉,稱為「玉米麵」。玉米麵含有大量纖維難以下咽,但因價格相對便宜,窮人往往將之加水煮成麵糊食用,或摻雜麵粉,製成雜糧麵包。
至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將許多原本生長於南美洲山區,如玉米之類的作物引進歐洲。由於其易於栽種,不僅可以供給人類食用,還可作為家禽或家畜飼料,玉米胚芽更可提煉玉米油,其莖部也能作為燃料。之後,再透過進一步的物種交換,傳到世界各地。
讀到這,是否能稍稍體會十五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期)物種大交換(哥倫布大交換)對人類造成多麼巨大的改變了吧。「無界之涯」中的不期而遇真的,絕對名符其實啊。
展期:2023/11/23~2024/2/18
地點: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5、107陳列室主題
網頁:https://theme.npm.edu.tw/exh112/Bound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