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孟子為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魚我所欲也》一篇講及人面對掙扎,需要作出選擇時該考慮的準則。
溫習重點:
- 在兩難情況下,人會捨生取義。
- 人人也有行道之心,是與生俱來的。
- 喪失本心的人會因為利益而捨棄道德。
內容分析:
﹙一﹚孟子的選擇:捨生取義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先提出一個需要作出選擇的情景。在二擇其一的情況下,孟子選擇熊掌而放棄魚。由此引申,當生命和義只能二擇其一時,會選擇義而放棄生命。孟子沒有闡明選擇的原則,但從其類比可以估計,他是以價值的角度作取捨。當提及捨生取義的時候,我們可以回想〈論仁〉所記「有殺身以成仁」,是相同的意思。
﹙二﹚一般人的選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孟子指出一般人的取捨原則也是基於價值。若有些東西比生命更有價值,就絕不苟且偷生;同樣,若有些東西比死亡更令人討厭,就寧願死亡也不避開那些東西。
若情況相反又如何呢?假若想要的東西比不上生命,人就會千方百計保存生命;同樣,若人厭惡死亡多於其他東西,人就會用盡方法避開那些東西。
因此,有些人有生存的方法卻不使用,有避開禍患的方法卻不行,就是因為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比死亡更厭惡。
﹙三﹚賢者與一般人的選擇不同
每個人都能按事物的價值高低作出選擇,如此,為何有些人會選擇魚?有些人會選擇熊掌?孟子指出,賢者能夠作出最合適的判斷,並非有甚麼特別方法或智慧異於常人,乃是能夠保存本心。把「道」記在心上,就不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或周圍環境影響判斷。換句話說,每個人也能成為聖人,即孟子的名言:「人皆可以為堯舜」。
﹙四﹚人與生俱來便有道德心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要證明「人皆可以為堯舜」,必須指出每個人都有道德之心,而且是與生俱來的。孟子以一個極端的例子說明,人在生死關頭,需要食物賴以生存。但不論是一般的過路人或是貧賤的乞丐,不會接受那受呼喝、受侮辱而得的食物。由此可見,不論是甚麼身份、階層的人,心中仍有些價值比起生命更重要。
﹙五﹚喪失本心的人為利益而捨棄道德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如果每個人都有道德心,為何並不是人人都捨生取義?在孟子的時代,亦有些人為了高官厚祿,不顧所作所為是否符合禮。這些人又是為了甚麼呢?高官厚祿是為了有更華麗、龐大的居所?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服侍?是為了獲得窮人的感激?孟子指出,這些人從前寧死不屈,今天居然為了這些目的而改變了與生俱來的價值觀,是失去本心。這些行為是應該停止的。
思考:
1. 孟子認為人面對兩難時,該憑甚麼原則來作出選擇?
2. 在一般情況下,人為甚麼不會捨棄生命?在甚麼情況下,人才會捨棄生命?
3. 一般人和賢德的人在作出選擇時有甚麼不同?
4. 孟子如何論證人與生俱來就擁有捨生取義之心?
5. 為何有些人會因為利益而放棄自己一直堅守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