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內容要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簡述: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雖然談及人性善惡的主張與孟子不同,但其思想主張仍舊被認為屬儒家一派。本文談及學習的重要性,亦是儒家一直所強調的。

溫習要點:

  • 掌握學習的功用。
  • 通過工具學習,效果將事半功倍。
  • 學習的態度比天資更重要。

內容分析:

本文可以根據內容分成三個部份。

﹙一﹚學習能夠提升自己。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作者開首先指出「學習不能停止」這個論點,可見其重要性。但荀子如何論證「學習不能停止」呢?他運用了三個比喻來說明。

第一,他以青色是從藍色提煉出來的,而色調比藍色更鮮艷;冰從水而成的,卻比起水更寒冷作比喻。藍色和水都是比喻學習,人通過學習能夠有所改變,正如青色的色調、冰的溫度都和原本的不同。在某個角度看,改變後比原本的更出眾。因此,人若持續學習,也一定會有所改變,也會在某些方面變得出眾。

第二,本來垂直的木頭,通過木匠的加工變成圓形的車輪。這木製的車輪即使受到陽光的猛烈照射,也不會由圓形變回垂直。荀子以此說明學習的作用。木匠的加工就如學習,學習使人改變,即使到了某個時間,人不再學習,也不會回復原貌。即是說,學習給人的改變是一直有功效,不會倒退,所以人怎樣也該學習。換經濟學的說法,是只賺不賠的行動。

第三,木受到繩這工具的幫助會變得垂直,金屬受到磨刀石的幫助會變得鋒利。上兩點提到學習能夠使人改變,但這改變是好還是壞?荀子指出學習帶來的改變必定是好的,就如木能夠變得垂直,用途就更廣泛;金屬變得鋒利,就能用作器具。這點也是回應「學習不能停止」這主題,既然學習帶來的改變必定是正面的,就沒有理由不學習了。

﹙二﹚借助工具學習能事半功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提到學習十分重要,不能停止。但學習的方法很多,怎樣學習才有效呢?他指出自己曾終日沉思,但效果不及短時間的學習。及後,他以五個例子說明:

(1) 站在高處所見的景色,比起踮起腳所看到的更多。

(2) 站在高處向人招手,手臂沒有因此增長,但遠方的人能夠看到。

(3) 順着風向呼喊,聲量沒有加大,但聽的人能聽得清楚。

(4) 借助車馬的人,不是因為腿能走得快,而是靠車馬而能走千里之遠。

(5) 借助船隻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能橫越江河。

荀子最後指出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無異,但為何結果會如此不同?他認為關鍵的原因是君子懂得借助外物。荀子並非否定人能夠自己學習、鑽研,但若果能夠運用工具幫助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今天,除了傳統的課堂學習,還有大量的網絡資源。倘能好好善用,增長知識實在容易多了。

﹙三﹚學習的態度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如果單單依靠學習工具就能成功,很多人也能超越「一般人」而成為「君子」。但事實上卻並不如此,荀子提出使用工具之外的一個條件,就是學習態度。他先從正面論述學習需要時間累積,並非學習一天就有進步。就如山由土累積而成、深淵由水累積而成、品德由不同的的好行為累積而成,累積好才會有效果。再以反面論述,如果不累積每一小步,就無辦法走到千里之遠的地方;如果不累積流水,也就無法匯聚成江海。

累積需要時間,也就要有不放棄的精神。荀子認為不放棄的精神,能夠彌補人天生的資質差距。他以資質優秀和愚劣的馬匹為例,指出再優秀的馬匹單單跳一下,也無法跳到十步以外的地方;愚劣的馬持續步行十天,最終能到達遠方;又以朽木和金石為例,朽木本身已經是朽壞的,若只用刀刻兩下便放棄,朽木也不會折斷;相反,若不放棄持續雕刻,也能在堅硬如金石上雕出不同的圖案。

最後,荀子指出專心的重要性,並以蚯蚓和蟹為例說明。他先提及蚯蚓和蟹在先天上有所不同,就如人的資質也有不同。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壯的筋骨,但因其專心一意,可以在泥土間上食下飲;至於蟹有六腳二鉗,但由於不專心一意,並沒有穩定的居所生活。荀子指出專心的重要性比起天資更重要,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不過,要注意的是,用現代人的眼光,說蟹是不專心而蚯蚓專心而失敗或成功,並不合理,也無從證明。我們不需要深究這種關係,但需掌握荀子認為學習態度比天份更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ny Kwok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隨心遊玩、隨心學習、隨心分享
Tony Kwo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9
簡述: 孟子為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魚我所欲也》一篇講及人面對掙扎,需要作出選擇時該考慮的準則。
Thumbnail
2022/08/29
簡述: 孟子為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魚我所欲也》一篇講及人面對掙扎,需要作出選擇時該考慮的準則。
Thumbnail
2022/08/19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2022/08/19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2022/08/17
《逍遙遊》是莊子的名篇。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順應自然。本文節錄的部份主要講及莊子「轉換角度」及「無用之用」的主張。
Thumbnail
2022/08/17
《逍遙遊》是莊子的名篇。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順應自然。本文節錄的部份主要講及莊子「轉換角度」及「無用之用」的主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傅佩榮:「宋明儒者把儒家思想偷樑換柱得非常嚴重,回到先秦儒家文本才能了解什麼是儒家。」
Thumbnail
傅佩榮:「宋明儒者把儒家思想偷樑換柱得非常嚴重,回到先秦儒家文本才能了解什麼是儒家。」
Thumbnail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  孔子說,『只知道學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疲怠』。『罔』是迷惑的意思了。『殆』有兩個含義,一是危殆,一是疲怠。結合孔子另一句話,解釋為疲怠更合理。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
Thumbnail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第二)。  孔子說,『只知道學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疲怠』。『罔』是迷惑的意思了。『殆』有兩個含義,一是危殆,一是疲怠。結合孔子另一句話,解釋為疲怠更合理。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第一)。 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安逸,多做事而少說話,追求道義、以此為標準要求改正自己,這樣可以算是好學了』。 孔子認為,君子,今天我們可以理解為精英、理解為有
Thumbnail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第一)。  子夏,姓姬名商,子夏是他的字,衛國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以『文學』著稱,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人。   對『賢賢易色』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不列舉了。我理解,『賢賢』之意就是像賢人那樣行
Thumbnail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第一)。  子夏,姓姬名商,子夏是他的字,衛國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以『文學』著稱,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人。   對『賢賢易色』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不列舉了。我理解,『賢賢』之意就是像賢人那樣行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道家的思想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無用」到底是指什麼呢?是指有所不為嗎?是指不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嗎? 都不是,「無用」是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是一種修行,明白世間所有事都離不開陰影兩面。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你由簡單的幾篇選文,讓你一步一步打開新思維。
Thumbnail
道家的思想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無用」到底是指什麼呢?是指有所不為嗎?是指不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嗎? 都不是,「無用」是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是一種修行,明白世間所有事都離不開陰影兩面。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你由簡單的幾篇選文,讓你一步一步打開新思維。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