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

含有「逍遙遊」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張從頭至尾都是我自己畫完成的。畫一個小女孩吹著口哨,摘一大袋自己喜歡的花朵,很逍遙自在地在春天的尾巴陽光下開心地走著~享受一個人獨享悠遊喜樂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Joy is feather light but who can carry it ? sorrow falls like a landslide who can parry it ? 歡樂是輕如羽毛 但誰能扛得住呢? 悲傷如山崩傾瀉而下 誰能擋得住?
Thumbnail
每次安靜時,為了不被情緒蓋住,總在尋找這些彼此銜接的橋樑,可是好難哦,這時的無助是最孤獨的。
品牌在媒體與消費者沒能持續溝通,產品在通路上架普及率不高無法搭配通路活動與消費者做連結,雖長年努力經營,但埋頭苦幹、長期自己的象牙塔裡取暖,低價就成了唯一的策略。如同《莊子逍遙遊》蟬與鳩永遠無法知道「鯤」化而為「鵬」振翅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的丰彩。
Thumbnail
這家公司,搖搖頭。
今晚我在YT上看到一個非常有共鳴和擊中我心的內容,關於「為什麼我們不該刻意努力?」我們是否下意識的認為,刻意努力肯定跟成功綁定在一起。
Thumbnail
糊塗不是裝傻,更不是消極,糊塗的背後孕育著開闊的心。心之逍遙如北冥之巨鯤,化而為翼若垂天之鵬,振翅徙於南冥天池
Thumbnail
這世上最有智慧的一種糊塗,就是不懂糊塗。(不必理解)這世上最有智慧的一種孤單,就是不知孤單為何物。(不用分析)猶如一個小白格子,格子裡永遠是白的,那來的糊塗和孤單!
這就是為什麼,莊子在〈逍遙遊〉的開篇以「鯤化為鵬」的故事,用外在、身體的形變故事埋下伏筆,吸引大家願意繼續讀下去、接受「化」這個概念。這就是佛陀在《法華經.普門品》中表述的因緣說法,根據對方的根器喜好來引起興致,才能讓他入得堂奧。不先讓人卸下心防,說再多都是徒勞。
Thumbnail
因此,「其名為鯤」、「其名為鵬」,就讓這裡的大魚、大鳥瞬間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不像《莊子.外物》中,任公子所垂釣的大魚,就僅僅是一條徒有跨山凌海之姿的巨魚,即使最終死去,也不會在讀者內心激起一絲漣漪;而是變成具有自我意識與定位,讓我們可以將自己投射其至中,隨著他們轉化、飛翔,俯瞰、衝刺的主角。
Thumbnail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
Thumbnail
生於早晨的菌菇    會在正午前消溶於土中 它沒有見過落日、黑夜與月 生於夏天的蟪蛄    會在秋天死亡,牠沒有機會體驗四季,不知道驚蟄、穀雨與嚴寒 還能說什麼好呢? 守著一口井的蛙 又如何明白苦海無邊的事? 其實,什麼也不用說。 各自逍遙一遊 誰也不為
Thumbnail
生命的結束預告了下一個生命的誕生,當一隻鯨魚在汪洋中悄然死亡,沉睡的屍體成了海底的綠洲。鯨魚緩慢且優雅地沉入了黑暗、貧瘠、寒冷的深淵,如此過程帶給棲息在海底的生物一份希望,鯨魚身上的養分改變了海底生態。人們對這份溫柔取了個名:「鯨落」。 第一次認識鯨魚是在小學時,一隻浩然巨大的抹香鯨標本被放置在一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