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仁、論孝、論君子》內容要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每一則的內容並沒有關係,學生把握每一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即可。
溫習要點:
  • 每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特質。
  • 「仁」、「孝」、「君子」的應用。
課文內容:
論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此則提到「不仁者」、「仁者」和「知者」對實行仁德的態度。
  • 不仁者:因為心中沒有仁德的標準,所以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不仁者都不能長久身處。身處逆境,就會失意消沉,用盡方法擺脫逆境;身處順境,會耽於逸樂,貪得無厭。
  • 仁者:因為心中有仁德標準,知道自己所得的符合仁德,所以心安理德。
  • 知者:有智慧的人會利用仁德獲取利益,如做虛偽的行為換得別人的獎賞。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此則提及仁者﹙即君子﹚面對逆境和堅守仁德的情況。
  • 孔子指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富貴、厭棄貧賤,但君子會以正當﹙符合仁德﹚的方法來得到富貴、擺脫貧賤。
  • 君子在很短的時間、匆忙之間、流離失所的情況也會堅守仁德。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 此則提及實行仁德的方法。
  • 孔子提及實行仁德沒有外在的方法,唯有克制自己,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禮制。
  • 實行仁德的具體方法是克制自己的行為﹙眼目、聆聽、說話、行動﹚。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此則提及仁者視仁德為最重要的價值。
  • 仁者寧願犧牲性命,也要保存仁德,可見仁德的價值比生命更高。
論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此則提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 行孝的大原則是不違反禮制,具體行動是父母在世時,根據禮制服事他們;父母去世後,根據禮制安葬和拜祭。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 此則提及行孝的重點不是行動,更重要是態度。
  • 孔子指出行孝的重點是持尊敬的態度,否則,行動與養飼動物無異。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 此則提及子女遇到父母不聽從勸告時的處理方法。
  • 孔子指出,子女須對父母的不當行為作出勸告。若父母不聽從,仍要尊敬他們。即使心裡為此擔憂,也不會埋怨父母。
論君子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此則提及君子給人的印象和交友的情況。
  • 君子的給人的印象是威嚴莊重,若為人輕浮隨意,則連學習也不穩固。
  • 君子講求忠心、誠信。
  • 君子結交的朋友都比自己優秀﹙此處不是指所有方面都比自己優秀﹚。
  • 君子也有機會犯錯,但不懼怕改過。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此則比較君子和小人的心境。
  • 君子心境廣闊﹙做事符合仁德,無所畏懼,又會寬恕別人﹚,小人則因為沒有仁德的標準,容易憂慮,所以常常憂愁。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此則提及君子不憂不懼的原因。
  • 君子不憂愁不畏懼的原因是懂得反省,反省後知道自己做得對,自然無所畏懼。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此則提及君子替他人做事的原則。
  • 君子會幫助他人完成好事,但不會幫助人做壞事。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此則提及君子對自己的要求。
  • 君子實事求是,不會只說不做或言過其實。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此則提及君子做事的標準。
  • 君子以仁義作為標準,行動符合禮,說話謙遜,信實地完成。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此則提及君子對於評價的看法。
  • 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而不擔心別人不賞識他。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此則提及君子做事的要求。
  • 君子對自己有要求,要求自己完成事情,而小人則要求他人幫忙。
注意點:關於「仁」、「孝」、「君子」的應用題
  • 開放式的應用題會問文中有關「仁」、「孝」、「君子」的涵義是否不合時宜。學生可按自己的立場作答,惟須有具體和合理的解釋。
  • 比較題會以課外或指定篇章的人物作對象,要求考生分析相關人物是否符合「仁」、「孝」或「君子」,例如問《出師表》中的諸葛亮是否符合「君子」的特質等。
avatar-img
4會員
7內容數
隨心遊玩、隨心學習、隨心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ony Kwo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逍遙遊》是莊子的名篇。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順應自然。本文節錄的部份主要講及莊子「轉換角度」及「無用之用」的主張。
《逍遙遊》是莊子的名篇。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順應自然。本文節錄的部份主要講及莊子「轉換角度」及「無用之用」的主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左傳:疾指人在行為性格上缺陷毛病,如好勇、好貨、好色、驕侈。 譯文:父母對你的那些可能導致家族滅亡的危險行為煩惱。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裡仁第四)。   這一段,歷來解讀都含混不清。前面說『未見好仁者』,後面又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