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待轉區》 vol.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CC作務主編,應該是台灣目前抽象概念性最強的漫畫雜誌,附作者訪談別冊。今年滿滿漫畫節首賣後進行改版重印,才剛拿來寄賣。也就是說,你當天沒參加活動的話絕對是連摸都沒摸過的。
《待轉區》(以及CC作務個人的創作其實也是啦)並非探討漫畫理論、創作方法後,再請作者們據此輸出作品,而是以漫畫表現形式當中的特定面向、性質為題,請參加者自由發想。而這一期的題目是──對話框的尖端。
Neilmc以沉默答題。他的作品中雖然關照固定的一組角色,但畫格之間跳躍如佐佐木馬基的漫畫,讀者難以去指認出連續的動作,更不用說指認這些動作為什麼敘事服務。詩句似的台詞也漂浮在畫面之上,互不為彼此的投影。對我來說這是拒絕被解讀的夢,是對話框尖端的摘除。
謝秉璋〈馬拉松〉描述荒誕情劇的連續展開:問卷調查者纏上比賽中的馬拉松選手,要他答題,調查者失手後緊接著被沙漠中的保險業者纏上……在這個不合時宜幾乎像是合宜的世界,對話框從乘載抽象訊息容器的降階成為物理性的異象。這些可折磨角色的各式實體,就是他的對話框的尖端。
文三也以「降階」答題,無差別攻擊式的降階。在主角將週遭一切評斷為「假的」之後,對話框/語言的虛幻感染了它們指稱的對象,和它們同化,接著畫中世界全面退化成佈景,證實所指為真。對話框的尖端於他,是不斷收斂萎縮、最後歸無的現象。
瑪魯則在消化指定題目「對話框的尖端」後,以自己熟悉的故事漫畫形式畫出〈勇者無懼〉,並無任何後設或實驗色彩,但毫不遜色。對失明者而言,聽見新的聲音並同時確認其源頭或先睹物才聞其聲,是不可得的體驗。對話框在這篇故事中可說象徵了這種「聽見聲音→確認源頭」的必然延遲,恆久地慢世界半拍。這個尖端/間隔,這種不安,造就了只有失明者才能「看見」的虛像。最後瑪魯又指出了另一個「尖端」,呼應刊物的題目,也讓角色採取關鍵行動。
CC作務的個人作品在刊物中神出鬼沒,說他目前最關切的表現是「變形」也許不為過?如果說故事漫畫描繪的是人物在他遭遇的狀況中產生某種變化或僅僅是沒有位移的擺盪,那麼CC作務心目中的「人物」就是漫符,是一切涉及漫畫解剖學的部位。透過「變形」,他恣意使漫畫零件互換身份(例如對話框可以幻化成人物,反之亦然),消滅了它們的功能差異性,將它們從既有的任務中解放出來(例如對話框的尖端不再指示說話者,屢屢成為切割的工具)──簡言之,他希望漫符像迪士尼動畫中的杯盤那樣歌舞,而他實際上應該是一個編舞家。會這麼聯想,也許是因為他對連續動作的描寫越來越細膩繁複了:訪談集中的漫畫有一頁是擺攤者A打呵欠,客人B說了一句話,那對話框灌入張開的A口中,接著再拉近距離讓讀者看見有所缺漏的台詞。
本刊當中則有敘事者撫摸對話框,以對話框切割對話框的表現。
這讓我想到,如果採用小動畫或gif的形式,會不會更有利表現頻繁的變形和反直覺的動作?會不會使作者的陳述變得更清晰自明?這麼做是一種工具的升級,還是出軌?
|書籍規格|
作者:CC作務/Neilmc/謝秉璋/瑪魯/文三
尺寸:B5/別冊A5
頁數:48/別冊16頁
出版社:CC作務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利用網店。
avatar-img
460會員
301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ngasi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凹凸》誌編輯之一的周家宇在任職的設計公司發起獨立出版品牌lu lu books,七月推出創始作《MOKU MOKU ILLUSTRATION BOOK》,聚焦於台灣插畫家。
「喬凡尼一一回想這些,突然好想將自己帶在身上的東西、食物全部送給這個素昧平生的捕鳥人。/他突然覺得只要這個人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要自己站在那發光銀河的河原捕鳥,捕個一百年也無所謂。他再也無法默不作聲了。」
「於是,地上的樂園終於降臨了。 無與倫比的嘉年華瘋狂開始籠罩全島。」 丸尾末廣於2000年代復活之作。
「我在色情劇畫雜誌放大自己的一部分來畫漫畫,不知不覺中那部分便成了自己的人格,就只是這樣罷了。要是早年際遇有些不同,我也許已經往藤子不二雄、永井豪那個方向去了。」這是丸尾老師在上個月剛出版的訪談集《邊緣漫畫界》(周縁漫画界)中的發言。
── 《發笑吸血鬼》中有許多少年犯罪的橋段,關於最近的年輕人的描寫很寫實呢。 丸尾 沒那回事啊,我根本沒認識半個國中生呀(笑)。這是我腦袋發想出的故事,跟現實有落差吧。 ── 不,我覺得極為寫實呢。 丸尾 話說,酒鬼薔薇事件發生後,電視台立刻打電話問我「有沒有什麼頭緒」。
《凹凸》誌編輯之一的周家宇在任職的設計公司發起獨立出版品牌lu lu books,七月推出創始作《MOKU MOKU ILLUSTRATION BOOK》,聚焦於台灣插畫家。
「喬凡尼一一回想這些,突然好想將自己帶在身上的東西、食物全部送給這個素昧平生的捕鳥人。/他突然覺得只要這個人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要自己站在那發光銀河的河原捕鳥,捕個一百年也無所謂。他再也無法默不作聲了。」
「於是,地上的樂園終於降臨了。 無與倫比的嘉年華瘋狂開始籠罩全島。」 丸尾末廣於2000年代復活之作。
「我在色情劇畫雜誌放大自己的一部分來畫漫畫,不知不覺中那部分便成了自己的人格,就只是這樣罷了。要是早年際遇有些不同,我也許已經往藤子不二雄、永井豪那個方向去了。」這是丸尾老師在上個月剛出版的訪談集《邊緣漫畫界》(周縁漫画界)中的發言。
── 《發笑吸血鬼》中有許多少年犯罪的橋段,關於最近的年輕人的描寫很寫實呢。 丸尾 沒那回事啊,我根本沒認識半個國中生呀(笑)。這是我腦袋發想出的故事,跟現實有落差吧。 ── 不,我覺得極為寫實呢。 丸尾 話說,酒鬼薔薇事件發生後,電視台立刻打電話問我「有沒有什麼頭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Thumbnail
前陣子在公司無意間看到這本書,趁著空檔翻讀以後,超級震驚,沒想到報導者的採訪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出版成書籍刊物,前半部分為漫畫,由台灣漫畫家廢廢子操刀,後半部分為深度專題報導。
Thumbnail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聽見向陽之聲》(ひだまりが聴こえる)是文乃ゆき在BL雜誌《Canna》上所連載的漫畫,於2014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201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上映。續作「幸福論」、「Limit」及最新部曲「春夏秋冬」的首集皆已由尖端出版。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Thumbnail
前陣子在公司無意間看到這本書,趁著空檔翻讀以後,超級震驚,沒想到報導者的採訪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出版成書籍刊物,前半部分為漫畫,由台灣漫畫家廢廢子操刀,後半部分為深度專題報導。
Thumbnail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聽見向陽之聲》(ひだまりが聴こえる)是文乃ゆき在BL雜誌《Canna》上所連載的漫畫,於2014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201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上映。續作「幸福論」、「Limit」及最新部曲「春夏秋冬」的首集皆已由尖端出版。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