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故事一半,我不免對於「唐僧的吃法」產生好奇。疑問之處有二:
1.為什麼唐僧都要蒸著吃?
2.為什麼不先煮好唐僧,而總要等待賓客到來才下鍋?
1.2.題是故事中不斷出現的橋段,但我認為是假命題,如果我是妖怪,真正要在意的應該是第三個問題:
3.到底怎樣吃唐僧才會有效?
補充一下,唐僧之所以會被眾怪們覬覦,是因為他的前世是佛陀的二弟子金蟬子,因為在修行時打了瞌睡,被貶降下人間來修煉。金蟬子有「十世元陽」的修行(具體是什麼意思不太明白,但至少可以確定是十輩子處男),因此吃上他的一塊肉體,就能得到長生不老。
我假設故事對於唐僧的吃法能夠自洽,於是先從故事裡給定的情節線索推斷3.的答案。所以我先回答第1.題:為什麼唐僧都要蒸著吃?
這是一個文化考究的問題。故事背景的唐朝,對於食物只有三種烹調方法:烤、煮、蒸。同時期的西歐,只有前兩者的作法,這是因為中國的「陶器技術」發明得早,因此同樣是麵粉,西方烤成麵包,中國則做成饅頭。至於煎、炒、炸的技術,得等到宋朝,開始大量使用鐵鍋後,才變成選項。
劇情中,蒸唐僧佔大多數,煮唐僧次之,而完全沒有出現「烤」唐僧。考慮到取經路線,當時的民情應該很歡迎這種調理方式。而且,許多證據顯示,部分妖怪在吃人時,是直接生吃的,那為什麼就沒有妖嘗試過人吃唐僧呢?
實際上是有一個,但不是何方妖魔,而是他的母親,小名「滿堂嬌」。《西遊記》第九回,唐僧父母遇難,父親沈入水底,母親遭歹人搶奪,剛出世的唐僧隨時會被那歹人殺去,因此母親只好將他放到一個木板上,任河水帶走,聽天由命。又想到,假如日後有機會相逢,總要有個可以相認地憑證才是,於是寫了一張血書,並且「又將此子左腳上一個小指,用口咬下,以為記驗」。我們以人之常情來看,那母親是不會把那截腳趾真的吞下,但好歹有些微唐僧血流進了口腔,成為了全書中唯一品嚐過唐僧肉身的人。群妖擒獲唐僧,最終徒留泡影,母親為情咬指,反而舔得寶血。不知道故事後半部分,是否有交代這位女子後續的生平,作為唐僧肉究竟效用如何的參考。
話說回來,妖怪們選擇蒸或煮,說不定有出於文化習慣以外的目的。我們可以依此再提出兩種假說:「肉質說」和「全食說」。「肉質說」的假設則是:因為唐僧肉與其他人肉不同,所以要有特殊的吃法。「全食說」則是基於肉質說的假設再往前一步,顧名思義,就是唐僧要全部都吃到才有效。兩者和烤與生吃之間的區別,就是不會「浪費」,所有的營養都會被接在碗裡,而用烤的或生吃的,必然會滴出血水。
但是,基於妖怪們總會邀請親友來一同分食,看來唐僧的部分也具有效力,且就算哪個幸運兒獨吞了唐僧,少了一截腳趾的唐僧必然也不具效力。因此「全食說」的假設不成立。
我們再從問題2.找找看線索:為什麼不先煮好唐僧,而總要等待賓客到來才下鍋?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唐僧肉有保質期,唐僧肉極有可能是一種必須在短時間內吃完才具有效力的肉。也因此,等到所有人到場再烹煮是絕對保險的做法。這難道就是唐僧肉的秘密嗎?
非也。這所有的論述中,其實隱藏了一個假設:就是妖怪們都知道唐僧的吃法。實情上,沒有妖怪實際吃過唐僧肉(除了他媽),在唐僧肉的傳聞中,也沒有附帶任何烹調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依照我觀察到的這些妖怪的「人」性,應該會遵循熟悉、擅長的方式處理唐僧。那麼,或許採用蒸法真的是習慣使然,而總要等待賓客到來才下鍋,只是單純追求肉質上的新鮮。妖怪們並沒有什麼大智慧來應付可能的風險,還是以凡人的規格來料理唐僧。
看下來,所有的妖怪會抓唐僧都是因為「貪圖」,而最終吃不到唐僧也是因為「貪圖」。貪圖感官上的刺激,非得吃最新鮮的唐僧肉;貪圖全拿,總想師徒四人連馬五個一起拿下來再吃,而給了悟空搬救兵反打的契機(可見妖怪之間的信息網路極差,如果互有往來,就會知道悟空人脈廣大,不要和他硬碰。)。
而其中最有甚者,莫過於貪圖安逸!西遊記第四十八回,唐僧被鯉魚精抓走後,本即要吃,只見旁邊一隻老鱖婆進言:「大王,且休吃他,恐他徒弟們尋來吵鬧。且『寧耐』兩日,讓那廝不來尋,然後剖開,請大王上座,眾眷族環列,吹彈歌舞,奉上大王,從容自在享用,卻不好也?」而那魚王就真的依照辦理了。
我給您翻譯翻譯這個情境:你今天偷了人家的Switch,然後你決定,咱就等對方不生氣,自己走掉之後,再來好好享用贓物吧。這老鱖婆之前還因為進言妙計,抓住唐僧有功,因此獲得了共食唐僧的特權,竟然不怕大王食言,趕緊將唐僧先吃了入袋,還選擇用「等待」的方式,來解決本方理虧的問題。
不知是童年生活陰影導致對於「絕對安全」的追求(矛盾的是,如果是這如此,也絕對是先吃了唐僧啊!),或是堅信「延遲享樂」這等成長的美德(但是延遲之後,長生不老效益也不會因此成長啊!),總之倆海族犯了累世中最大的錯誤,這一等,注定就此錯過了這隻巨大黑天鵝。
如今,還有世人相信著並追尋唐僧肉嗎?若世間真有唐僧,凡遇見了,還是先咬下他一塊肉吧。放下你的驕傲,放下你的成見、恐懼,也放下屠刀。長生不老的機遇,只要能入袋,總是好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