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不應該作為一個消息,但作為一個較初次面對時已成熟不少的我,決定還是書寫現在的心情與經驗,就當作是提供給有同樣經驗(或正在經歷)的女性們,一個網路閱讀的分享,畢竟這種事情,真的也是很難跟親友分享。
本來上週還有一種雀躍心情,一種「唉唷~38歲的老妹備孕過程利用一些科學工具,其實還是可以順利懷孕的」。才不到一週,就站上自然淘汰的殘酷舞台。
在此先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懷孕這件事,真的不是如小說電影上演的,出現驗孕棒那兩條後就開心準備迎接新生兒到來。
有過懷孕經驗的人都知道,從我們開始「有意識」的要準備懷孕開始,這一切就像是電動打關卡一樣,關關都得過,而且也不是什麼秘笈在手就可以順利過關的童話。每一關都是機率,基因在受孕的那刻可能就已經決定80%的結果,只是到某個時刻才像殘忍的法官般公布我們已經無能為力改變的成績。
自然淘汰就是第一關。
什麼叫自然淘汰,望文生義就是胚胎在自然法則下無法繼續長大,胚胎不夠健康,所以再多外在努力都無法阻止他被世界淘汰的結果,根據統計發生機率大約是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懷孕12周前約有3-4成的機率受精卵無法發育成胎兒。
就是那麼慘忍又冰冷的數字,彷彿我講述的是GDP之類的經濟數字,但這樣的數字其實給了我撫慰。
那就是,流產經驗一點都不孤單,只是我們(社會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公開說明面臨到這種事件時,該有的反應跟回應。
這其實不是我第一次面臨自然淘汰的過程,在順利產下第一胎前,我已歷經過一次,當時的我年輕、第一次意識到我的身體機能真的可以孕育生命,對於自己的身體充滿自信卻不熟悉。身為可能的母親,對於身體要轉換作為生育機制的茫然,不知道原來自然就是這麼的殘酷。
初次經驗,雖片段記憶已模糊,但那些感受彷彿已經刻畫在我的靈魂裡,幾個片段的場景在這次時不時出現在我腦海:初次躺上診療檯照超音波的畫面、醫師保守但是安慰的話語、臥床仍希冀可以安胎保住的心情、每次上廁所都害怕看到血漬的記憶。尤其是最後排出血塊時,我崩潰大哭,懷疑把血塊沖入廁所下水道的自己,是不是慘忍的不配做一個母親。
但後來的我,學會對自己說「為母則強」,這是學習做母親的第一關,當父母永遠不容易,但請在這個過程學習變得更堅強。
在12周前都算是早期流產,當然週數越大發生時對於心情的影響更為巨大。
該說慶幸嗎?作為有經驗的孕婦,即便驗孕兩條線,也抱持著等到7W後,大抵可以聽到心跳再去婦產科,沒有聽到心跳或許心裡比較沒那麼難受。也因為算真的很早期的淘汰,醫師會建議把它當作遲到的一次月經週期即可。要不要做月子,就依照個人體質決定,諮詢中西醫師意見。
但通常遲到的月經,痛感跟不舒服感都是規律月經的1-1.5倍。這麼一想,會不會很多遲到的月經,都可能是自然淘汰的情況,只是因為有意識地備孕,有意識地知道這是一次不成功的懷孕過程,心理上自然有更多負擔。
但可能真的年紀大了,或是正在過程中,自覺不舒服的情況很明顯。
就是一個被拉長的月經週期,出血從最初點狀暗咖啡色(還帶有可能是著床出血的期待)、到出現鮮紅色、大量如月經第2、3天血量的鮮紅色(去看醫師,確定不是子宮外孕的出血)、然後就開始調適自我,把本次當作「遲到的月經」,卻又認真地查找如何溫補身體的資料。
從第一天點狀咖啡色出血到今天,已經邁向第10天,雖然出血又回到暗褐色,量也極少,但子宮始終感覺彷彿有個氣球般的不舒服,也影響胃口,子宮與大腸也彷彿彼此連動,就在收縮感跟絞痛感中交錯,我也持續腹瀉了一週。
這週除了跟工作上的鳥事持續奮戰(然後自我鼓勵,有孕時要能夠維持心情愉悅,莫為這些事情影響自己的狀態),飲食就是注意自己有沒有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早早睡眠、查找下幾週溫補身體該怎麼做,希望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更好的狀態。
祝自己好運(孕)。
無論有沒有辦法再孕育一個健康快樂的生命,我都要讓自己維持在舒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