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W自然淘汰的自述書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好像不應該作為一個消息,但作為一個較初次面對時已成熟不少的我,決定還是書寫現在的心情與經驗,就當作是提供給有同樣經驗(或正在經歷)的女性們,一個網路閱讀的分享,畢竟這種事情,真的也是很難跟親友分享。
本來上週還有一種雀躍心情,一種「唉唷~38歲的老妹備孕過程利用一些科學工具,其實還是可以順利懷孕的」。才不到一週,就站上自然淘汰的殘酷舞台。
在此先跟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懷孕這件事,真的不是如小說電影上演的,出現驗孕棒那兩條後就開心準備迎接新生兒到來。
有過懷孕經驗的人都知道,從我們開始「有意識」的要準備懷孕開始,這一切就像是電動打關卡一樣,關關都得過,而且也不是什麼秘笈在手就可以順利過關的童話。每一關都是機率,基因在受孕的那刻可能就已經決定80%的結果,只是到某個時刻才像殘忍的法官般公布我們已經無能為力改變的成績。
自然淘汰就是第一關。
什麼叫自然淘汰,望文生義就是胚胎在自然法則下無法繼續長大,胚胎不夠健康,所以再多外在努力都無法阻止他被世界淘汰的結果,根據統計發生機率大約是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懷孕12周前約有3-4成的機率受精卵無法發育成胎兒。
就是那麼慘忍又冰冷的數字,彷彿我講述的是GDP之類的經濟數字,但這樣的數字其實給了我撫慰。
那就是,流產經驗一點都不孤單,只是我們(社會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公開說明面臨到這種事件時,該有的反應跟回應。
這其實不是我第一次面臨自然淘汰的過程,在順利產下第一胎前,我已歷經過一次,當時的我年輕、第一次意識到我的身體機能真的可以孕育生命,對於自己的身體充滿自信卻不熟悉。身為可能的母親,對於身體要轉換作為生育機制的茫然,不知道原來自然就是這麼的殘酷。
初次經驗,雖片段記憶已模糊,但那些感受彷彿已經刻畫在我的靈魂裡,幾個片段的場景在這次時不時出現在我腦海:初次躺上診療檯照超音波的畫面、醫師保守但是安慰的話語、臥床仍希冀可以安胎保住的心情、每次上廁所都害怕看到血漬的記憶。尤其是最後排出血塊時,我崩潰大哭,懷疑把血塊沖入廁所下水道的自己,是不是慘忍的不配做一個母親。
但後來的我,學會對自己說「為母則強」,這是學習做母親的第一關,當父母永遠不容易,但請在這個過程學習變得更堅強。
在12周前都算是早期流產,當然週數越大發生時對於心情的影響更為巨大。
該說慶幸嗎?作為有經驗的孕婦,即便驗孕兩條線,也抱持著等到7W後,大抵可以聽到心跳再去婦產科,沒有聽到心跳或許心裡比較沒那麼難受。也因為算真的很早期的淘汰,醫師會建議把它當作遲到的一次月經週期即可。要不要做月子,就依照個人體質決定,諮詢中西醫師意見。
但通常遲到的月經,痛感跟不舒服感都是規律月經的1-1.5倍。這麼一想,會不會很多遲到的月經,都可能是自然淘汰的情況,只是因為有意識地備孕,有意識地知道這是一次不成功的懷孕過程,心理上自然有更多負擔。
但可能真的年紀大了,或是正在過程中,自覺不舒服的情況很明顯。
就是一個被拉長的月經週期,出血從最初點狀暗咖啡色(還帶有可能是著床出血的期待)、到出現鮮紅色、大量如月經第2、3天血量的鮮紅色(去看醫師,確定不是子宮外孕的出血)、然後就開始調適自我,把本次當作「遲到的月經」,卻又認真地查找如何溫補身體的資料。
從第一天點狀咖啡色出血到今天,已經邁向第10天,雖然出血又回到暗褐色,量也極少,但子宮始終感覺彷彿有個氣球般的不舒服,也影響胃口,子宮與大腸也彷彿彼此連動,就在收縮感跟絞痛感中交錯,我也持續腹瀉了一週。
這週除了跟工作上的鳥事持續奮戰(然後自我鼓勵,有孕時要能夠維持心情愉悅,莫為這些事情影響自己的狀態),飲食就是注意自己有沒有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早早睡眠、查找下幾週溫補身體該怎麼做,希望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更好的狀態。
祝自己好運(孕)。
無論有沒有辦法再孕育一個健康快樂的生命,我都要讓自己維持在舒服的狀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enYe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都說「買前生產力,買後之看劇」。但問題是我也不追劇,這台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買的電子商品會不會最後變成電子雞肋,等到我哪天淪陷,就給小孩當打電動的玩具。 對啊,那我到底幹嘛買一台新iPad?
年過三十,因成家才擁有自己廚房的我來說,並不是件罕事。 雖說婚前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但把生食煮成熟食,還能說得一手菜式跟來源,實非我能信手捻來之事。但說到底,即便已入擁有自己廚房五年有餘,每1-2週上市場買菜、幾乎天天進廚房煮1-2餐的我,還是對於料理說不上拿手。 大概就是「堪吃」,堪我自己吃。
我為了買了三個甜甜圈,懊惱了一個下午。 一個甜甜圈25元,三個賣69元。這樣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不是買得很划算嗎?為什麼要覺得懊惱。因為我知道自己陷入了買多才便宜的消費陷阱之中,看似划算的交易,其實完全是浪費金錢,甚至還多攝取了不必要的卡路里。 但最後這卻成為一堂多花49元的生活理財課。
35歲以上之高齡產婦占30.94%而生第2胎者占42.80%, 生第3胎以上者占18.90%。 每多一歲,什麼機率就增加多少,然後超過一個歲數後,增加機率就是倍數成長。 初胎備孕時,作為高齡產婦壓線的我,就曾感受到身體裡放著虎克船長滴答滴答響的時鐘。只是現在,滴答聲更響亮,感覺卻變慢了。
大家都說「買前生產力,買後之看劇」。但問題是我也不追劇,這台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買的電子商品會不會最後變成電子雞肋,等到我哪天淪陷,就給小孩當打電動的玩具。 對啊,那我到底幹嘛買一台新iPad?
年過三十,因成家才擁有自己廚房的我來說,並不是件罕事。 雖說婚前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但把生食煮成熟食,還能說得一手菜式跟來源,實非我能信手捻來之事。但說到底,即便已入擁有自己廚房五年有餘,每1-2週上市場買菜、幾乎天天進廚房煮1-2餐的我,還是對於料理說不上拿手。 大概就是「堪吃」,堪我自己吃。
我為了買了三個甜甜圈,懊惱了一個下午。 一個甜甜圈25元,三個賣69元。這樣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不是買得很划算嗎?為什麼要覺得懊惱。因為我知道自己陷入了買多才便宜的消費陷阱之中,看似划算的交易,其實完全是浪費金錢,甚至還多攝取了不必要的卡路里。 但最後這卻成為一堂多花49元的生活理財課。
35歲以上之高齡產婦占30.94%而生第2胎者占42.80%, 生第3胎以上者占18.90%。 每多一歲,什麼機率就增加多少,然後超過一個歲數後,增加機率就是倍數成長。 初胎備孕時,作為高齡產婦壓線的我,就曾感受到身體裡放著虎克船長滴答滴答響的時鐘。只是現在,滴答聲更響亮,感覺卻變慢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第一次懷孕以及第一次流產的故事。要說點什麼的話,比起悲傷我更覺得自己上了一門深刻的生物課。
Thumbnail
正當懷孕進入第三孕期(24週起),照理說一切都要漸趨穩定的時候,我卻在此時得知這一胎是「前置胎盤」,而且是最嚴重的「完全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胚胎著床的位置過低,以至於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自此我便進入了充滿焦慮不安的生活。
Thumbnail
其實取卵並不陌生 但上次取卵前服藥的副作用很大 也造成身體莫大的負擔和痛苦 想到要取卵 不會害怕身體的不適 害怕的是面對失去胚胎 這一次感謝貓隊友願意協助下手💉 我不害怕打針 但我害怕下針的那一瞬間 這一次預估一邊卵巢8顆卵 一共取了16顆卵 能用的有13顆卵 和上次比較是
Thumbnail
xin小姐35歲時來到 #孕醫,原本只是想做婚前健檢,但抽血發現卵巢庫存指數AMH僅有0.44,相當於高齡婦女 #卵巢衰竭 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自然懷孕。 高中時,就知道自己有多囊。 體重,一直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壓力。 從小,吃不多,但就是胖。 大學時,因為終於能自己作主吃的。 一口氣胖到快90公斤,自己也嚇到。 婚後,因為經濟未穩定,不敢嘗試懷孕。 婚後五年,決定面對「不孕」。 該死的自尊心,讓自己無法跨出
  雪拉可不是開玩笑:「你放心,你是我見過,最堅強、強壯的孕體!想自然產不是問題」   童秧說出自己的打算:「恩,我傾向自然產」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第一次懷孕以及第一次流產的故事。要說點什麼的話,比起悲傷我更覺得自己上了一門深刻的生物課。
Thumbnail
正當懷孕進入第三孕期(24週起),照理說一切都要漸趨穩定的時候,我卻在此時得知這一胎是「前置胎盤」,而且是最嚴重的「完全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胚胎著床的位置過低,以至於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自此我便進入了充滿焦慮不安的生活。
Thumbnail
其實取卵並不陌生 但上次取卵前服藥的副作用很大 也造成身體莫大的負擔和痛苦 想到要取卵 不會害怕身體的不適 害怕的是面對失去胚胎 這一次感謝貓隊友願意協助下手💉 我不害怕打針 但我害怕下針的那一瞬間 這一次預估一邊卵巢8顆卵 一共取了16顆卵 能用的有13顆卵 和上次比較是
Thumbnail
xin小姐35歲時來到 #孕醫,原本只是想做婚前健檢,但抽血發現卵巢庫存指數AMH僅有0.44,相當於高齡婦女 #卵巢衰竭 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自然懷孕。 高中時,就知道自己有多囊。 體重,一直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壓力。 從小,吃不多,但就是胖。 大學時,因為終於能自己作主吃的。 一口氣胖到快90公斤,自己也嚇到。 婚後,因為經濟未穩定,不敢嘗試懷孕。 婚後五年,決定面對「不孕」。 該死的自尊心,讓自己無法跨出
  雪拉可不是開玩笑:「你放心,你是我見過,最堅強、強壯的孕體!想自然產不是問題」   童秧說出自己的打算:「恩,我傾向自然產」
訂下了無產兆催生入院的日期,主因是每次產檢時醫師都會輕輕帶過一句孩子的頭圍偏大,雖然說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偏大(畢竟有那麼多保健食品),但對自然產來說,超越生長曲線太多總歸不是一件「醫療行為」樂見的事。 特別把醫療行為用引號標示起來,是因為總也有那麼另外一套說法——你的身體不會製造出你生不出來的小孩。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