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目前十個多月一直沒將生產的經驗記錄下來,最近又有朋友懷孕了,也許記錄一下我在生產的過程也還能提供給更多人參考,也算是紀錄自己與家人的心路歷程。
早在我還沒結婚時就被前男友(現在老公)拉去看的
祝我好孕的紀錄片,沒什麼特別理由,當時就是好奇心驅使的,也是這個契機我和我現在的老公就埋下了如果懷孕可以試看看的選擇。
在懷孕後沒多久我們跑去找住離夫家最近的萬美麗助產師(以下稱美麗姊),他也是紀錄片裡的助產師,與他面談其實很理性,談了些居家生產的必要的前提,如產檢需要都是正常值,如果生產當下有狀況他也需要有醫院的醫生接應,做為助產師他也有不能做的事,如打催生或無痛分娩,決定前最好也先來上一下他的賦權生產課再了解更多...
我們在選擇時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是理性,我們知道我們住的城市裡的大醫院沒有樂得兒病房(待產與生產同一空間的產房,有些也有一些道具幫助產婦變換姿勢生產),雖然幫我產檢的醫生有說他可以接受不同姿勢的生產,但我們很清楚我們不是要醫生"接受"而是希望有專業的人士"引導",所以這方面是傾向助產師而非婦產科醫生。
另一層面是感性的,在37週左右產檢的時候發現胎兒已經4000克,醫生說可能會很難生,達到可以剖腹的程度,我先是尋求助產師的確認我的陰道口是否承受得住,我也為了我的希望禱告,上帝有給我平安的內心,所以就決定還是等待身體的訊號。
說明:以下的時間點許多是助產師幫我記錄的,我沒戴手錶,頭也暈暈的。
在39週的時候我在9/13的中午破水,我們立即打給美麗姊,美麗姊與陪產員也在第一時間到達我們家等待,我們沒特別做什麼,主要就是聊天、我自己邊聽音樂放鬆心情,等了一段時間洗了澡、也吃了點東西,在晚上11點左右我還上床小睡一下。當時心裡還是有點小緊張因為破水完容易感染,若沒有在隔天九點前生完我還是需要去醫院,。
12點多,我開始陣痛,那種陣痛是逐漸加強與頻繁的,約在1點多時我進入事前預備好的大水桶泡水,但因為進入後陣痛停止了,2點多又再出水進到房間,在房間裡有預備好的花生球與瑜珈球幫助施力,宮縮與宮縮間我也是一直抽空休息,大約3點快4點間我們進到廁所,到了廁所其實我已經沒甚麼力氣了,原本美麗姊想要引導我到水桶生但我已經沒辦法移動了,我老公坐在椅子上,我面對他坐在他的大腿上,在我已經無法控制力道時05:45小孩就被宮縮的力量向外推出來,05:50胎盤也跟著出來,我印象我當下抱了一下我的孩子,但在瞬間我就陷入昏迷,原因是我的子宮也跟著外翻出來,當下美麗姊雖然有用手將我的子宮推回去,但我醒了一下又暈了...(關於子宮外翻說明請看文末補充)
有人幫我叫了救護車,6:28我與我的孩子、老公、美麗姊進到離我家最近的醫院,醫院當下沒有婦產科的醫生值班,在婦產科病房我虛弱的等了一段時間,但也是等了的當下我聽到值班的護士一直在抱怨我們為甚麼要在家裡生、為甚麼要留胎盤等等的話,終於等到醫生出現,檢查了一下子宮外翻的問題,問我是否要縫撕裂傷,我說不要後就離開了。
我被推回急診室身體還是虛弱的,美麗姊不是很放心,因為有子宮外翻希望我還是要縫合陰部的傷口,雖然美麗姊可以縫傷口但我虛弱的連小便與下床都無法,最後還是決定再轉院到我產檢的醫院處理與檢查...
於是當下我又坐了救護車與老公小孩到了產檢的醫院,醫生立即處理了我的傷口,也檢查了我的狀況,在各方面都不放心下,我們在醫院住了兩晚母嬰同室的三人房,我真真覺得這比生小孩還痛苦,我拖著虛弱的身體,除了要處理我們還不熟悉的吸奶(這也可以再另外寫一篇了)、換尿布、哄哭等等,還要接受其他床嬰兒的哭聲,我和老公恨不得馬上回家...
終於回家後,我還是虛弱、疲累,還跟追奶這件事奮鬥了一段時間,美麗姊也持續關心與探訪,幫我們注意小孩的狀況也教我們一些照顧小孩的方法,我們才慢慢步上正常生活的軌道...
有點流水帳的紀實,但我真的還不知道怎麼更好的紀錄這些真實發生的事,覺得生小孩這件事就像去語言不通的國家旅行(我忘記我在哪也聽過這個比喻),每件事看起來都不難,但一次一起出現的狀況就是會讓人措手不及,有幾個是現在回頭看當下很好的決定,第一是選擇在家裡生,對我而言這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可以在我很熟悉的地方禱告、冥想、放鬆不受太多外在環境影響(我小時候經常住院,我很討厭醫院的住院環境),第二是我請了三個陪產員(其實也是去上助產師的課才知道有這資源,說明在文後補充)我當下的緊急狀況如果只有助產士與我老公是很難處理的,有了他們的幫忙還是輕鬆許多,第三其實也是最重要的我請了一個我們信任也很專業的助產士,有了他不管是在生產當下與生產後的各項決定我們覺得都有被支持與托著,這樣的安全感,是我們最無助時很重要的"導遊"。
美麗姐說只要會放鬆就會生小孩,所以在生的時候我完全不害怕自己生不出來,只是專注在當下每個宮縮,現在好像也想不太起來痛的感覺(也可能是我神經大條),生產也是一個與生命相會的過程,我在生產時完全感受到當下的氛圍是很神聖的(或說是有靈的工作,詞窮好難形容),我有印象在我快要將小孩生出來時我家的貓一直喵喵叫也很焦急的在門口轉來轉去,生完我只能說我完全相信每個生命都是多麼不容易的來到這世界上,每個媽媽不管用甚麼方式生產,身心靈也是受到多大的衝擊,我很感謝上帝讓我可以經歷這一切!
補充:
1.助產師:很多人以為助產師就像以前的接生婆,不具專業的知識背景,其實要成為合法開業的助產師是需要護理師的證照、讀了有助產師相關的研究所才拿得到的證照。請助產師也有健保給付,但在傳統的婦產科因為助產師與醫生的職責有很多的重疊,醫院對於這種緊急的狀況接納度也不高(才會像我這樣被送來送去的狀況)所以找到願意配合的醫生也是重要的!
2.陪產員:陪產員的角色有點像是地陪的概念,幫助產婦在生產時可以放鬆心情、溝通或處理一些瑣事,如果選則在醫院生也可以請一個配產員與醫生、護理師溝通,讓沒經驗的產家可以更安心,但現在疫情期間陪產員是否可以陪產就要看各家醫院的規訂。
3.子宮外翻(為助產師的專業補充):「子宮外翻」在生產後是少見,發生率為2千分之1,一年至少會有1、2例,死亡率達50%。其主要原因為生產時過度擠壓、拉扯胎盤,或產婦先天組織脆弱,生第二胎以上,或做過多次人工流產手術者會導致子宮組織脆弱,就有可能提高子宮外翻機率。 通常生完產後子宮需要收縮,若子宮未收縮回去就像脫襪子一樣掉出來,造成大量出血,此時需緊急進行「徒手復位」,順著子宮構造,用手或機械把它推回骨盆腔,通常需要整手臂伸入產婦身體內近40公分,才能將外翻的子宮推進產道內,「喬」回原本位置。
我的狀況經助產師描述是他將子宮進去又掉出來,再加上出血量多就決定送醫,轉院後就沒有出血了。
4.
生產隊友推薦書:不管是要在家或醫院生,這本書很直接給出各階段的注意事項與指引,如如果產婦還沒去到醫院急產該怎麼緊急處理...是很實用的醫療指引書。
嗨!我是一寶媽!
也是一位室內設計師,
我們家剛要迎接第一個生命時
我們做了非常多的功課
為要營造一個舒適又好用的環境
照顧寶寶也照顧自己(我和我老公在家做月子),
但當小孩出生時,
因為第一次的經驗,
我們又加加減減添購了許多東西,
為要更方便我們育兒的環境!
說真的當下我身體與精神上的疲累加上小孩的混亂作息,
我真希望在小孩出生前可以有經驗的人提供完整的建議,
如果你有和我一樣的需要,
也希望家裡整理成適合小孩的環境,
我會綜合我育兒的經驗和蒙特梭利對於幼兒的建議,
為你與你的小孩客製化適合的育兒環境,
讓你輕鬆預備小孩第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