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教我如何教育不如意就大哭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聽到有人許願 : 誰來教我如何教育不如意就大哭的孩子? 一歲多的孩子,一挫折就大哭,我該怎麼辦?

所以拿起荒廢好久的筆,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raw-image

首先,我邀請各位爸爸媽媽回答兩個問題:

1. 當你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會有什麼感覺及自然反應? 這應該不難回答,生氣、不爽、鬱悶、自認倒楣、不說話、罵人、怪別人、反擊,都有可能是你的答案。

2. 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你通常會如何面對? 我可以想像大家會給出的答案。你們可能會說: 轉移注意力、忍耐、解決問題、當作沒發生、等等。

以上,是成熟的成年人可能會有的答案。我們再想想,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才知道怎麼面對處理不如意的事? 我記得自己在高中時,因為心儀的男生跟別的女生說話,難受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自己都被自己的慌亂情緒嚇到。也記得上大學時,參加一個場面盛大的國際晚會,面對很多不認識的人,說著不同的語言,心裡既興奮又害怕,也是不知所措,只能呆呆的,僵僵的,度過那個夜晚。我再繼續想的話,一樣可以想到在年紀更長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失控經驗。

了解自己,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課題啊! 如果我們現在具備一些還不錯的面對挫折能力,那是我們用了多少人生磨練,修練出來的?

對於一個五歲以下的小孩來說,他們情緒調節的【功力】可以說是零。沒有情緒調節能力是甚麼狀態? 嬰兒剛出生時便是如此,因此,一有不舒服就狂放的表達。肚子餓就哭,太熱就鬧,睡不著也哭,尿布濕了也鬧,看不到媽媽,哭。若被甚麼東西嚇到,更是哭。有些不太哭的嬰兒,不是不害怕,是嚇到僵了,可能會在放鬆後才開始哭鬧。

一個小小孩要怎麼發展出情緒調節的能力呢? 他們一開始會需要一個【外掛】的情緒調節裝置,那就是他們的照顧者。嬰兒在無法了解他的世界發生甚麼事的時候,他得依賴他的照顧者來幫他去理解。對於內在的情緒也是一樣的,一個嬰兒無法意識到自己害怕了,生氣了,不舒服了,只知道哭鬧,這時他們的情緒就像一口又硬又柴的食物卡在喉嚨,吞不進去也吐不出來,難受極了。父母這時扮演一種像是食物調理機一樣的角色,幫孩子把這難以消化的情緒,切碎,研磨,處理成孩子能入口的狀態,再餵給孩子吃。也就是說,當孩子因為你把她心愛玩具收起來而大哭時,我們先不要太快被孩子的哭聲給影響,被說服,覺得自己是傷了孩子心的壞爸爸壞媽媽。也不要太快以大人的標準來看孩子,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因而生氣。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正在經歷一個對他們來說,很難消化,天崩地裂的情緒,這就是在幫孩子【消化】! 孩子可能很生氣他的玩具被拿走了,也可能很錯愕,更可能以為玩具從此消失不會再回到她手中,這些其實都是每個人會有的自然情緒反應,沒有對錯。當爸爸媽媽可以理解她的情緒時,接著可以試著去幫孩子【命名】這些情緒,這就是【把消化過的情緒,再餵給孩子】。例如: 【喔,你好生氣,不能玩了。】【咦,玩具怎麼不見了。】或是【好生氣,媽媽把玩具拿走,好生氣。】你會發現,當我們幫孩子把她自己無法言說的心情說出來時,她的情緒會漸漸地緩和下來。這時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發生甚麼事:【玩具回家了,因為寶寶要睡覺啦!】 【跟玩具說掰掰,明天見!】

情緒調節的發展跟腦部前額葉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個人的前額葉要到25歲才達到最成熟的狀態。所以爸爸媽媽們別心急,你們的孩子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你們的幫助與陪伴,學習跟她們的情緒相處。如果,你發現孩子今天比昨天能更快地停止哭泣,那你得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大大的肯定,她已經往前踏了一步啦!

寶寶的哭泣,是她們溝通的方式。仔細,有耐心地去聽聽,她們在表達甚麼。如果寶寶正在經歷一些負面的情緒,那很可能你聽到她們的哭聲時也會有【負面的感覺】,可能是心煩,可能是生氣,可能是無奈或是不耐,因為沒有語言的寶寶就是用這種親子連心的方式,讓爸爸媽媽能對他們的情緒感同身受,以此做為溝通。能向父母表達她負面情緒的孩子是聰明的,是與你親近的,是信任你的。我們愛孩子的天真可愛,愛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也別忘了去愛她們的生氣,挫折,因為那也是你的孩子,而且,當她挫折時,更是需要你的愛,陪她成長與度過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踩萍飲水的沙龍
4會員
12內容數
踩萍飲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0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 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Thumbnail
2021/09/10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 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Thumbnail
2021/09/02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Thumbnail
2021/09/02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Thumbnail
2021/03/08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Thumbnail
2021/03/08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遇見也是很不容易面對的課題之一,便是面對孩子的哭泣。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中,因為鮮少被教導如何去面對情緒,使得當孩子在哭泣,甚或是表現出其他情緒之時,父母很容易顯得慌亂。即便是面對著成人的情緒,許多人也常會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遇見也是很不容易面對的課題之一,便是面對孩子的哭泣。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中,因為鮮少被教導如何去面對情緒,使得當孩子在哭泣,甚或是表現出其他情緒之時,父母很容易顯得慌亂。即便是面對著成人的情緒,許多人也常會感到無所適從。
Thumbnail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了解自己,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課題啊! 如果我們現在具備一些還不錯的面對挫折能力,那是我們用了多少人生磨練,修練出來的?
Thumbnail
了解自己,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課題啊! 如果我們現在具備一些還不錯的面對挫折能力,那是我們用了多少人生磨練,修練出來的?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不壓抑情緒,並且正視情緒的存在時,才能好好地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只有當我們和情緒當好朋友和平共處時,才能正面看待孩子的所有情緒,陪他們度過每一個情緒炸裂的時刻。在那之前,我也得先放下我的完美主義,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願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願意在孩子面前展現脆弱的自己。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不壓抑情緒,並且正視情緒的存在時,才能好好地去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只有當我們和情緒當好朋友和平共處時,才能正面看待孩子的所有情緒,陪他們度過每一個情緒炸裂的時刻。在那之前,我也得先放下我的完美主義,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願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願意在孩子面前展現脆弱的自己。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小孩才用情緒處理問題》 也許我們的身邊存在一種用「情緒處理問題」類型的人,這類型的特徵非常明顯,就是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展現自己的各種情緒」,而身邊的人可能就會屈就於這類人散發出的情緒,或是就幫這類人解決問題,然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這類人同樣不會有所長進,依然繼續用同一套方式「展現自己的
Thumbnail
《小孩才用情緒處理問題》 也許我們的身邊存在一種用「情緒處理問題」類型的人,這類型的特徵非常明顯,就是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展現自己的各種情緒」,而身邊的人可能就會屈就於這類人散發出的情緒,或是就幫這類人解決問題,然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這類人同樣不會有所長進,依然繼續用同一套方式「展現自己的
Thumbnail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Thumbnail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Thumbnail
你有沒有經歷過,小時候對某件事特別不開心時就暴哭。不管是爸媽不同意你去玩沙沙、很想買一個玩具,怎麼耍賴爸媽都不肯買、把東西弄亂但沒收拾時就被揍等,任何能引起不悅感受的都能哭。哭,是小時候用來表達情緒的最快方式
Thumbnail
你有沒有經歷過,小時候對某件事特別不開心時就暴哭。不管是爸媽不同意你去玩沙沙、很想買一個玩具,怎麼耍賴爸媽都不肯買、把東西弄亂但沒收拾時就被揍等,任何能引起不悅感受的都能哭。哭,是小時候用來表達情緒的最快方式
Thumbnail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個體, 有權操控大局的, 應該是我們自己, 不是情緒。
Thumbnail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個體, 有權操控大局的, 應該是我們自己, 不是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