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一無所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出處: 網路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在精神分析的世界裡,有這麼一說: 人們從小內心世界便有無窮無盡的想像,有些,我們能意識的到,有些,我們意識不到,也就是潛意識。小孩的潛意識幻想中,有很多內容是跟父母親與自己的身體有關的。一個小孩可能在看到媽媽或是其他的大人懷孕生孩子之後,開始對生小孩這件事有很多的想像。孩子從哪來的呢? 我也會生小孩嗎? 會從哪裡生出來呢?
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各種童話故事解釋【孩子從哪來?】這件事。中世紀日耳曼北部流傳,人類未出生的靈魂棲息於水泉、池塘、沼澤等水域,歐洲白鸛將這些幼兒靈魂帶回來,送給期待嬰兒出生的父母。中國傳說故事中有從肉球裡生出的哪吒和石頭中蹦出的孫悟空。
這些傳說神話透漏著一個亙古的心理情結 : 人們對於懷孕生產帶著一種深層的恐懼和罪惡感。因此,要將懷孕生子這件事神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種恐懼與罪惡大部份來自於我們潛意識中與父母的愛恨情仇。
一個人的小時候,看著父母有好多我們沒有的東西,包括各種物質像是化妝品,衣服,車子,手機,錢,巨大的身體,奶水,…等等,還有無形的東西像是權力,決定事情的權力,來去自如的權力,另外還有能力,例如有很多知識,理解很多事情的能力,能解決各種事情的能力,可以生孩子的能力…等等。在一個幼小的心靈中,這些都是父母所有,在羨慕忌妒之餘也還得面對自己不具備這些能力與資源並在各方面都需要依賴父母的痛苦事實。
隨著年齡及心智的成熟,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慢慢找到方法或是心理防衛去克服這些 “小孩” 的感覺,也隨著自己能力的增強與成長,開始有自信,並相信自己也能跟心目中的父母一樣,具備那些能力,權力,和擁有各種她們曾繼羨慕的東西。這裡面包含了可以有性的能力與自主,並懷孕生孩子這件事。
倘若一個成人心中還殘留著幼小時期這些對父母的欣羨,還有自卑,那他/她在要當父母的時候,可能會面臨一些內在的衝突與掙扎,因為她/他可能還無法完全相信自己能擁有當爸爸媽媽的能力或權力。
大部分的人在成為人父人母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經歷一段【找到那個當爸爸/媽媽的自己】的過程。但也有少數人,怎麼也找不到,或是總帶著懷疑,不信任自己可以有當爸爸或媽媽的能力。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
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若你無法看見那個父親自我,或是母親自我,你也會無法看到你的孩子嗷嗷待哺,你的孩子純真可愛,還有你孩子對你的愛。
自然沒有教大樹如何茁壯成長,但它仍然隨著四季的運行,冒芽,壯大,開花,結果。各位爸爸媽媽,請你們相信自己與生俱來的力量,欣賞那個當母親/當父親的自己,就如你小時候仰望爸爸媽媽的眼神,因為你已經具有能養育呵護你孩子的一切了。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踩萍飲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若是我們的心境能為世界這麼任性恣意地添加色彩,改變它的樣貌,能把艷麗的櫻花變成憤怒的紅,能把粉嫩柔美的風鈴木變成悲傷的顏色,能把活潑陽光的風鈴木黃花看成不堪忍受的刺眼,那我們錯過多少好風景呢? 若這美景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是否也錯過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翻攝自/網路 『斷奶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誰那麼不幸呢? 白髮送黑髮人彷彿是世間最令人不忍的悲劇。新聞中有過的畫面,父母為失去的孩子哭得肝腸寸斷,誰看的都鼻酸。同情他們,為他們感到不捨,也慶幸自己過得平安順適。 失去一個孩子的不是我。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若是我們的心境能為世界這麼任性恣意地添加色彩,改變它的樣貌,能把艷麗的櫻花變成憤怒的紅,能把粉嫩柔美的風鈴木變成悲傷的顏色,能把活潑陽光的風鈴木黃花看成不堪忍受的刺眼,那我們錯過多少好風景呢? 若這美景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是否也錯過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翻攝自/網路 『斷奶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誰那麼不幸呢? 白髮送黑髮人彷彿是世間最令人不忍的悲劇。新聞中有過的畫面,父母為失去的孩子哭得肝腸寸斷,誰看的都鼻酸。同情他們,為他們感到不捨,也慶幸自己過得平安順適。 失去一個孩子的不是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當我們從母胎出來的那一刻,我們是個甚麼都不懂的嬰兒,我們只會哭,只知道要探索這個世界,所以大人給予我們甚麼我們都是照單全收,我們像一張白紙,當大人給予我們添加任何色彩時,我們不懂的色彩的任何意義,也不了解色彩的任何涵意,當時的我們是如此的單純、善良;我們不懂的甚麼是怨恨,不懂的甚麼是複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我不是父母所生。嚴格來說,我沒有父母。從出生起我就一直屹立在路邊,每當有人路過時,就會往我嘴裡丟點垃圾。我的誕生至今仍然是個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當我們從母胎出來的那一刻,我們是個甚麼都不懂的嬰兒,我們只會哭,只知道要探索這個世界,所以大人給予我們甚麼我們都是照單全收,我們像一張白紙,當大人給予我們添加任何色彩時,我們不懂的色彩的任何意義,也不了解色彩的任何涵意,當時的我們是如此的單純、善良;我們不懂的甚麼是怨恨,不懂的甚麼是複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我不是父母所生。嚴格來說,我沒有父母。從出生起我就一直屹立在路邊,每當有人路過時,就會往我嘴裡丟點垃圾。我的誕生至今仍然是個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