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濱口龍介的《在車上》,契訶夫的經典劇作之一《凡尼亞舅舅》引起另一波的注目:一部一百二十五年前的作品,為何還能在全球各地一再被搬上舞台、改編?很多讀者可能並不知道,被稱為俄國「短篇小說之王」的契訶夫,他的戲劇路可是坎坷無比。當他三十六歲那年,在彼得堡皇家劇院公演其第一齣劇《海鷗》之時,觀眾噓聲連連、評論猛烈抨擊,作家氣得不想當劇作家了。但是隔年,他又寫出《凡尼亞舅舅》。看過電影《在車上》,卻不讀《凡尼亞舅舅》,是無法想像的。這個劇中劇,濱口龍介在這部電影裡預設了兩種觀影者:沒讀過/讀過《凡尼亞舅舅》。電影不是要重演《凡尼亞舅舅》,因此即便沒看過契訶夫的原作,也無礙於觀影。但《在車上》角色所有的內在衝突,都交給了《凡尼亞舅舅》來深化與詮釋。到底,《凡尼亞舅舅》在講什麼?為何家福悠介在妻子過世後,不願意(或說無法)演出凡尼亞一角?而為何,最終他又願意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