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筒的啟示/移動即服務商機/AI之力#3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垃圾桶的啟示

對於手邊的垃圾到底應該怎麼回收,相信有時候很多人會霧煞煞,可能會亂回收或是嫌麻煩最後索性不回收。

CleanRobotics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發展自動回收的機器人,人們可以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面,由AI自動辨識垃圾種類並予以分類,如果有液體的話會在裡面將液體倒掉再予以分類,並可以從顯示螢幕看到裡面的垃圾有什麼,該公司並聲稱大約有90%的準確度。CEO Charles Yhap並表示他們的產品「TrashBot」將能夠改善垃圾場垃圾的回收問題。該公司獲得了450萬美元A輪融資。

看完了以後,心裡只有三個字,WTF?

AI垃圾桶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是有必要的嗎?以成本來說,這產品價格為1萬美元,雖然它主要是提供給公共空間使用,但是這樣的價格好像不如請人來專門分類。而且我為什麼要知道垃圾桶裡面有什麼?尤其是它一次只能丟一樣東西,對於要搭機的旅客來說不是一種夢靨嗎?再來以他們想要達成的結果來說,適當的分類就是為了要達到更有效率地處理垃圾,使資源能夠重複利用,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但是TrashBot卻還要耗電,這顯然有點本末倒置。

不過仍然可以募得450萬美元,可能投資者看到了其他應用也說不定。不過科技的變化就是這樣,一開始的發明總是伴隨著外界的質疑,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不同的應用很可能會引發另一股潮流,Iphone一開始也不被看好,外界很多人認為沒鍵盤的螢幕頂多吸引科技宅而已,但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因此科技發展並不是一開始就會就定位的,隨著時間過去,過去不被看好的很難說未來不會成為人類的硬需求。那現在再看看現在的新發明,可以連上wifi的AI的烤麵包機、可以用語音控制的遊戲,現在聽起來遙不可及且充滿泡泡的感覺,會不會在未來是另一個偉大發明呢?


raw-image

移動即服務商機

近年來,隨著微型移動及共享運具的興起,從Uber到Bird,無不顯示人們的移動方式正在以政府沒辦法跟上的創新改變著。總部位於舊金山的Populus很清楚這一點,於是開始著手建立一個結合不同運輸工具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收納了包含商業車輛或是共享運具的資訊,並把這些資訊以訂閱制的方式賣給政府單位,使政府機關可以用來進行一些交通方面的規劃,如停車位規劃、停車費制定或交通管理等等。

這家公司在2019年獲得310萬美元種子輪投資,也隨著共享運具概念的熱潮而更加茁壯,因為在共享運具發達的地方通常也會視交通繁忙的地方,政府面對交通的問題,傳統的開闢道路因為成本很高而且開越多道路所帶來的方便性就很可能讓更多的人決定買車,交通會永遠取得一個「動態壅塞」的平衡。因此如何善用數據就是政府近年來非常重視的課題,如MaaS(行動即服務)也是類似的概念。因此未來專注於改善城市交通問題的解決方案有很大的機會隨著共享運具的普及而更能成為投資人注金的對象。


AI之力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用AI藝術作品參加比賽還拿到第一名的新聞,讓藝術圈大為光火。

說到AI藝術作品,已經越來越成熟,那AI作品就算很厲害,那有什麼實質的功能呢?

我認為這是把人類想像具象化的一個過程,不局限於藝術,例如有一個仁她想要有清水模風格的客廳,但是又希望有大膽配色的家具,那他也許可以打一行字「一個有清水模風格的客廳裡有許多鮮豔色彩的家具。」,就算這個人心中有一些想法,但是如何跟設計師溝通?於是AI就派上用場了,這個人可以先在家裡創作十幾張類似風格的客廳,然後看哪張的風格是自己喜歡的,再依此跟設計師討論。因為通常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在商業設計中更是如此,業主大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風格,而是依照設計團隊製作出的第一個版本去給意見、修正,但是這會耗掉許多時間,而且搞不好最後可能還全部砍掉重做。

因此AI這時候就可以幫上大忙,短短幾個小時就能夠有很多種不同範例,著實省去了溝通修改的麻煩。

那未來呢?發展玩AI照片後,也許AI影片、AI遊戲都是很有可能的,不按照程式碼編程的故事、畫面很有可能帶領人類邁向下一個創新。

新聞裡作者用的AI軟體是「Midjourney AI」,我用另一個類似的「Disco Diffusion」來嘗試作畫,其實說作畫也只是給他一段話按執行而已。

第一到四張我給的關鍵字是「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有一座城堡矗立在山上,背景為多雲。」,可以看到他給了我這幾張畫作完成度都很高,不只是雲霧間的樣子,連旁邊有樹木都可以很清楚的辨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我給他一個比較難的題目,「一位有黑澤明風格的武士在蘆葦草園裡面對夕陽練劍。」,AI畫了第五、六張,可以看出除了武士以外,AI還自己畫了建築物,想要更符合黑澤明電影風格的武士,表示AI除了會依照給的指示作畫以外,還會思考有什麼適合的元素。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我給了一個更難的題目,這是就算是人類也很難想像的,而且給他加入了畫風的限制,「一幅Alan Lee風格(小說魔戒的插畫家,擅長以奇幻元素作圖)的作品顯示了黑洞爆炸後,光芒照耀了整個宇宙」(第7張)以及用畢卡索的風格在畫一張(第8張)。產製出來的風格也滿令人震驚,他採用了大膽的細節來呈現魔幻的感覺,而畢卡索風格也是滿滿的藝術風格。

raw-image
raw-image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您可以動動手按一下愛心並持續關注我的方格子粉絲專業IG,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eve觀察筆記的沙龍
125會員
105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利用AI工具發想大綱、整理思緒、自動配圖、甚至產出投影片,一時之間ChatGPT、Tome、Copilot紛紛成為熱話,網上有大量如何施咒語自動預備簡報的教學……那麼,是否從此不再需要學簡報呢?下文一起來採討在自動化預備以後,三個值得你把省下來的時間投資的學習方向,還會預測一下設計市場的潛在變化。
Thumbnail
利用AI工具發想大綱、整理思緒、自動配圖、甚至產出投影片,一時之間ChatGPT、Tome、Copilot紛紛成為熱話,網上有大量如何施咒語自動預備簡報的教學……那麼,是否從此不再需要學簡報呢?下文一起來採討在自動化預備以後,三個值得你把省下來的時間投資的學習方向,還會預測一下設計市場的潛在變化。
Thumbnail
  AI在這一年當中常常浮現在各行各業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日劇看到的打掃機器人,透過大量感應器偵測房間哪個方向有物體,過去在美術館中,常常看到許多新銳藝術家將AI放入自己的裝置藝術中,成為展覽的一環,在這樣的洪流當中,AI已經在許多藝術家作品中展示,那AI究竟對我的產業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AI在這一年當中常常浮現在各行各業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日劇看到的打掃機器人,透過大量感應器偵測房間哪個方向有物體,過去在美術館中,常常看到許多新銳藝術家將AI放入自己的裝置藝術中,成為展覽的一環,在這樣的洪流當中,AI已經在許多藝術家作品中展示,那AI究竟對我的產業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垃圾桶的啟示 對於手邊的垃圾到底應該怎麼回收,相信有時候很多人會霧煞煞,可能會亂回收或是嫌麻煩最後索性不回收。 CleanRobotics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發展自動回收的機器人,人們可以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面,由AI自動辨識垃圾種類並予以分類,如果有液體的話會在裡面將液體倒掉再予以分類
Thumbnail
垃圾桶的啟示 對於手邊的垃圾到底應該怎麼回收,相信有時候很多人會霧煞煞,可能會亂回收或是嫌麻煩最後索性不回收。 CleanRobotics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發展自動回收的機器人,人們可以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面,由AI自動辨識垃圾種類並予以分類,如果有液體的話會在裡面將液體倒掉再予以分類
Thumbnail
新冠肺炎敲響警鐘,也提醒所有AI機器人和無人駕駛公司停止開發「華而不實」的功能展示,而要專注發展真正為使用者帶來價值、不需人工干預,也可以全天24小時自動運作的實用AI解決方案。
Thumbnail
新冠肺炎敲響警鐘,也提醒所有AI機器人和無人駕駛公司停止開發「華而不實」的功能展示,而要專注發展真正為使用者帶來價值、不需人工干預,也可以全天24小時自動運作的實用AI解決方案。
Thumbnail
AI雖然現在還在萌芽期,不時有一些新鮮的技術出來,但多半面臨真實世界的考驗時,不是實用程度不夠,就是有道德問題。Andrew這次提到的跟前陣子的「明星換臉」就是類似的問題。不過從以前的工業革命,網路革命到現在的AI革命,哪一次沒有伴隨道德問題出來呢?這也是科技最有趣的地方…
Thumbnail
AI雖然現在還在萌芽期,不時有一些新鮮的技術出來,但多半面臨真實世界的考驗時,不是實用程度不夠,就是有道德問題。Andrew這次提到的跟前陣子的「明星換臉」就是類似的問題。不過從以前的工業革命,網路革命到現在的AI革命,哪一次沒有伴隨道德問題出來呢?這也是科技最有趣的地方…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今天Dcard和PTT的熱門你看了嗎」「目的地好遠喔,我們叫個Uber過去吧」,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充斥了各種新的科技服務,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缺乏對新科技的新聞媒體報導,而近年又以「AI」作為關鍵字加強報導,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AI,實際上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呢?
Thumbnail
本文為「Robotics 2.0系列」第二篇。在前一篇文章〈AI重新定義機器人〉中,我們談到AI機器人和傳統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於自主學習能力,而這樣的改變將使得AI機器人有潛力顛覆各大產業。但究竟AI機器人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應用?對各個產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本文為「Robotics 2.0系列」第二篇。在前一篇文章〈AI重新定義機器人〉中,我們談到AI機器人和傳統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於自主學習能力,而這樣的改變將使得AI機器人有潛力顛覆各大產業。但究竟AI機器人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應用?對各個產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雲端資料,這類的專有名詞越來越常出現,這些科技技術已經滲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進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心中隱約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卻又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快,我們都沒辦法預知未來,只能比照歷史的脈絡,就像當初網際網路出現,誰也沒想到它會影響現今成千上億人的生活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雲端資料,這類的專有名詞越來越常出現,這些科技技術已經滲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進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心中隱約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卻又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快,我們都沒辦法預知未來,只能比照歷史的脈絡,就像當初網際網路出現,誰也沒想到它會影響現今成千上億人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