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柴紹的霍邑之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諸君,計將何出?」
大雨,又開始落了下來。
太原義師駐於賈胡堡,對霍邑隋軍發起圍城。這一圍,就是半個月,其中有十日,盡是這樣的傾盆大雨。
李淵面上雖做淡定,但其實已經瀕臨爆發。
任憑李淵與裴寂如何探問,劉文靜總說時候未到。
這日,李淵在堡中召開會議,也是先跟裴寂說定了的。
李淵起了頭,裴寂便起身道:「連日大雨,糧運不濟。攻城又全無進度,不如先退回晉陽,再自西河繞路而行。」
「萬萬不可。」
第一個起來反對的,卻是李世民。
「我等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咸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那就不是義軍,只是盜賊了。」
李淵還未答話,突聞外頭一陣吵嚷。
傳人來問,只道方才有一白衣老父,冒雨而來,於軍門大聲道:「霍山神使謁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邑東南,吾當濟師。』」
話才說完,便消失不見,眾人正是因此吵鬧不休。
而李淵也注意到,劉文靜臉上那抹神祕的微笑。
李淵笑道:「劉司馬的計略,怕已是開始了。」
劉文靜這才起身,一伸手,指向方才跟李淵報告的士兵,道:「大將軍日理萬機,還識故人否?」
聞言,士兵揭去頭盔,露出面貌。
李淵跟李世民都是一驚:「莫不是常達,常校尉?」
常達,本弘化鷹揚府校尉,與李淵、李世民交情甚篤。
「太守大人……不,該稱呼大將軍,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不待眾人敘舊,劉文靜便道:「常校尉以弘化援軍身分,日前已進駐霍邑……大將軍需要的妙計,這裡便給你備妥了。」
李淵也是聰明人,一點便通。
「方才那白衣老父,就是常校尉吧。」
原來,劉文靜先是等常達抵霍邑,想辦法與之連繫。安排了這一齣裝神弄鬼的把戲,一方面把常達弄進賈胡堡,另方面,也準備決戰的士氣。
而決戰的策略,即使不說大家也知道了:內間。
但這種計略,本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為何劉文靜偏要在此時揭曉?
李建成想不通。
不過,答案很快就出現了。
只見李淵大手一揮,道:「既如此,那就交由世民去辦吧。」
在座眾人,僅李淵與李世民跟常達有舊,照情況看,頂多再加個劉文靜。要執行裡應外合之策,沒有比李世民更適合的了。
若是常達未在眾人面前現身,李淵這般分派,只怕又要生事端。
李建成微微覺得有些好笑,這劉文靜實在是非常支持世民,不過連自己都看得穿,父親又豈會不知?
散會後,李建成便邀世民夜間一敘餞行。
席間李世民道,自己座騎在連日大雨下,精神頗為不振。
李建成笑道:「你的馬是野生放養,這也是沒法子的。為兄從河東帶來的馬匹倒沒這問題,不如下去挑一匹應戰?」
時領馬軍總管,乃是李世民麾下長史,柴紹。
柴紹是關中貴族,父親柴慎與李淵皆曾同為楊廣親信。
不過,柴慎的地位要比李淵高得多。
柴紹少時即矯健好武,在李淵刻意結交之下,娶了李淵三女,算是李世民的姊夫。
李淵起兵時,柴紹夫妻倆決定分頭行事,僅柴紹往太原進發,途中先遇建成。
李建成治兵嚴謹,有大將之風,但過於謹慎小心。若不是柴紹推了他一把,只怕李建成也不會趕往太原與父親會合。
也正因如此,在分派左右都督下屬時,柴紹不願跟隨李建成。
這是他先前就跟李淵說好的。
對李淵來說,多個親友跟著李世民,也是件好事。
卻說次日雨歇,李淵不忙出發,先命人設祠祭祀霍山神使,詔告義軍此乃天意要他取下霍邑,方才進軍。
抵達城東後,再分右軍李世民斷城南退路。
義軍布陣已定,各派十數騎兵巡城,不時叫罵,觀察隋軍反應。
城東以李建成為首,城南則由柴紹帶隊。
回返城南義軍營,柴紹與李世民道:「隋將宋老生出身寒微,勇而無智。近年因討捕小盜而薄有名聲。今奉命守城,必意在建功。」
頓了頓,又道:「以輕騎挑之,無憂不出。如其固守,便可誣其欲引我軍……有常校尉裡應外合,戰可成擒。」
李世民點點頭:「依長史之見,我軍中誰可擒宋老生?」
柴紹一哼:「柴某便行。」
李世民一拍大腿:「好,伏軍支援安排妥當,我便隨你走這一陣。」
這邊正安排著,突聞一陣擾嚷。
「東門開啦!隋軍出陣啦!」
柴紹一驚,說好不是以南門為主嗎?
李世民倒是一派冷靜:「命竇副統領軍應變,柴長史,快隨我來。」
兩人數十騎趕往東門,卻見義軍與隋軍並列兩陣,場中宋老生與李建成已是拼鬥起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柴紹奇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劉司馬與我說時,我還不信呢……父親意在讓兄長建功,只是故意支開我等罷了。」
柴紹何等聰明,一點便通。
所用戰術,東軍南軍並無不同,只是誰主誰副罷了。
眼看場中李建成與宋老生打得平分秋色,柴紹不禁想,自己是否選錯了?
接下來,李建成應該就要詐敗了吧。
正當柴紹思及此,李建成的身子果然晃了一晃。
看不出建成也這麼會做戲……不對。
柴紹定睛一看,李建成座騎明顯腳軟。
人可以演,馬可不會演啊。
義軍這邊,跟隨李建成的數十騎兵也發覺了勢頭不對,正要有所動作,突然胯下馬匹接連跪倒。
奇變陡生,在場所有人無不驚慌。
只有李世民仍然一派冷靜:「柴長史,你身為領馬軍總管,這馬兒的健康管理,做得可是不太行啊?」
柴紹一愣,突然像是想起什麼,恨恨道:「李世民,分明是你昨夜……」
「過去讓它過去吧。」李世民揚起馬鞭:「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救回我兄長,將功贖罪!」
一鞭子下去,卻是抽在柴紹座騎臀上。
也是柴紹早有準備,兼之武藝精熟,迅速穩住了身子,便取出長槍,猛然大喝:「晉州柴紹在此!宋老生,可敢與我一戰!」
柴紹一槍遞去,接過了宋老生本欲攻向李建成的殺招。
兩人堪堪混戰起來,李世民這邊也沒閒著,一打手勢,騎兵盡上。
他自己,卻是悄悄退去。
柴紹武勇更勝李建成數倍,兼之心中戰術已亂,只求取敵將首級,那是一個步步逼近。
宋老生越戰越怯,一個閃身撥開柴紹長槍,回馬便走。
隋軍也是早已演練過,見主將棄戰,一股腦的擁上,跟義軍眾人戰成一團。
宋老生退回城門口,城門卻是緊閉不開,不禁破口大罵。
城牆上無人回應,不多時便垂下一條繩索。
宋老生也不細想,只道守城官兵畏事,棄了座騎兵甲,連忙攀緣而上。
好不容易攀入城牆,宋老生正要叫人來罵,卻只見一名青年身著白甲,舉著手對自己嘻嘻而笑。
「你我本無仇怨……不過,為了減少我軍犧牲,只能犧牲你了。」
青年邊說邊揮下了手,霎時間,數十支弓箭,射穿了宋老生的身軀。
不消說,青年正是李世民。
趁著東門混戰,李世民退回南門,在常達的接應下入城。
此時,城內仍在僵持不下,所以李世民需要更有效率的結束這一切。
「逆賊宋老生已死!放下兵器投降者,可免一死!」
從城牆上發出的喊聲,此起彼落,在霍邑城內連成一片。
緊接而來的,便是兵器掉落地面,叮叮噹噹的響聲。
城外,柴紹也緩緩放下了還滴著血的長槍。
看了一眼被眾人攙扶的李建成,又望向城頭上提著人頭,威風凜凜的李世民。
一向自詡聰明過人的柴紹,也不禁迷惘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八月,大雨終於停歇。 烈日當空之下,太原大軍終於準備往關中進發。 師出,終須有名。 在裴寂、溫大雅等人的商議下,李淵決定自稱大將軍,開府治事。 自然,也不能少了從突厥返回的劉文靜。
連日大雨。 王世充收攏了殘兵,不敢停留,忙往洛陽撤退。 雨水打在身上,甲冑上,讓戰敗的士兵覺得格外寒冷。 途中,逐漸有人失溫倒下。 王世充下令歇息,但情況沒有好轉多少。 工兵跟器械,全都在洛口失陷。在不敢生火取暖,害怕被追兵發現的前提下,毫無停歇之意的暴雨,讓越來越多士兵陷入了昏迷。
「決戰吧,那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站在李密面前,說話的是徐世勣。原本俊美的臉上,多了許多橫七豎八的刀傷,不致破相,反而更顯剽悍。 卻說李密設計擒殺翟讓,奪其兵權,雖然盡得快狠準箇中三昧,但也忽略了洛口倉的防守。 洛陽守軍不知從哪得到消息,一度奪回了洛口倉。
「玄成,你看祖君彥做的這篇檄文如何?」 說話的,是魏王李密。 身後左首程咬金,右首秦瓊,端的是威風八面。 既已稱王,李密不再需要一次過跟瓦崗八十一寨主一同商議大事。 事實上,魏王李密已是山東盟主。
知道妖星的真實身分,乃是李世民之後,劉文靜反倒煩惱了起來。 妖星既出,便是妖門要奪取天下之意,門人無不知曉。問題是,李淵正值壯年,要待到何年何月,才能輪到李世民當家作主? 更別提,李世民並非長子。 劉文靜徹夜翻閱典籍,希望能找到個突破口。也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給他發現了。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八月,大雨終於停歇。 烈日當空之下,太原大軍終於準備往關中進發。 師出,終須有名。 在裴寂、溫大雅等人的商議下,李淵決定自稱大將軍,開府治事。 自然,也不能少了從突厥返回的劉文靜。
連日大雨。 王世充收攏了殘兵,不敢停留,忙往洛陽撤退。 雨水打在身上,甲冑上,讓戰敗的士兵覺得格外寒冷。 途中,逐漸有人失溫倒下。 王世充下令歇息,但情況沒有好轉多少。 工兵跟器械,全都在洛口失陷。在不敢生火取暖,害怕被追兵發現的前提下,毫無停歇之意的暴雨,讓越來越多士兵陷入了昏迷。
「決戰吧,那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站在李密面前,說話的是徐世勣。原本俊美的臉上,多了許多橫七豎八的刀傷,不致破相,反而更顯剽悍。 卻說李密設計擒殺翟讓,奪其兵權,雖然盡得快狠準箇中三昧,但也忽略了洛口倉的防守。 洛陽守軍不知從哪得到消息,一度奪回了洛口倉。
「玄成,你看祖君彥做的這篇檄文如何?」 說話的,是魏王李密。 身後左首程咬金,右首秦瓊,端的是威風八面。 既已稱王,李密不再需要一次過跟瓦崗八十一寨主一同商議大事。 事實上,魏王李密已是山東盟主。
知道妖星的真實身分,乃是李世民之後,劉文靜反倒煩惱了起來。 妖星既出,便是妖門要奪取天下之意,門人無不知曉。問題是,李淵正值壯年,要待到何年何月,才能輪到李世民當家作主? 更別提,李世民並非長子。 劉文靜徹夜翻閱典籍,希望能找到個突破口。也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給他發現了。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劉秀在信都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言:「如今信陽勢單力薄,咱們應該一起投奔城頭子路、力子都(山東匪幫集團,規模大,二十多萬)那去,大家看怎樣呢?」 劉秀對此時自己的處境極不自信,因為信都在冀州諸郡中算是滄海一孤舟了。 為啥說要投奔山東大哥們去呢? 因為信都對面就是黃河。 為啥趙國劉林那貨鼓動掘開黃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袁紹在做了冀州牧後,以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魏郡審配為治中、鉅鹿田豐為別駕,南陽許攸、逄紀、穎川荀諶皆為謀主。 袁紹的起步,士族圈子助力很大。 河北、南陽、潁川全都在起步階段加盟。 這也和當年劉秀剛起飛時一樣。 不過,即便長袖善舞如劉秀,後來在團結各方面勢力時仍然玩砸了一些環節,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劉秀在信都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言:「如今信陽勢單力薄,咱們應該一起投奔城頭子路、力子都(山東匪幫集團,規模大,二十多萬)那去,大家看怎樣呢?」 劉秀對此時自己的處境極不自信,因為信都在冀州諸郡中算是滄海一孤舟了。 為啥說要投奔山東大哥們去呢? 因為信都對面就是黃河。 為啥趙國劉林那貨鼓動掘開黃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