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提問:我想知道什麼叫做頻率?

#39提問:我想知道什麼叫做頻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陽明山

@陽明山

頻率,是一種將心思、意念專注於某些面向上而發動的能量(力道)。

你現在知道(我們明白體感上還跟不上來)宇宙的一切包括光、靈魂來自人體,基本上都是粒子的組成,粒子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不斷以倍數在瞬間自我增生建構起了場(空間),而在場中又不斷的碰撞、摩擦,因此產生了帶電的力道,粒子和粒子、空間之間互相影響,甚至是場改變了粒子的結構和特質,因而有了引力、斥力的形成。

粒子和粒子在場中,包括和場的互動形成了地水火風,所以你會發現場裡的一切也是因為粒子之間的互動所顯化的!

一顆粒子獨立於世沒有什麼「場」、「不場」的問題,只有在他之內和之外的場,當一分為二,便開始把場擴大了,頻率的來源是源自於粒子之間與場的互動,今天要是沒有一分為二的開始,這個世界變消失了任何的可能性與生機。所以,頻率變是一種生意盎然的可能性,他與好壞、善惡等絕對值無關,單純就是場中粒子互動造就的種種可能。

頻率有高有低,有吸引力和斥力,這造就了每一顆粒子獨特的樣貌,而且他時時刻刻都因為其他粒子或者和場域的互動產生自我改變。宇宙的變化就是這麼精密細微,就像煮沸的水,會不停撲通撲通般活躍,在粒子變化的過程中,力道的改變(不論上到下或者是下到上)的過程,力度的改變就是頻率的震動,呈現出粒子「欲」往某個方向(空間)移動的力道,這是出於粒子本身的意願,無涉好壞高低。

人的身上有數千萬顆粒子,一個人的震動頻率,就是千萬顆粒子震動頻率集合而成的結果,當然,這其中有高有低,有強有弱,人體也是一個場,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你會莫名其妙的覺得狀態好,有的時候就很低落,這意味著你身體的場(身體需要養場)一定有某部分的疲憊,影響這一區的粒子(脈輪就是一大群粒子的集合),進而影響整場身體。

所以當你疲憊、低落、情緒不佳,一定要留意關照,這意味著你身體裡有某一些場的狀態不對,只要你「專心於此」,你便能提高這一區粒子的震動頻率,進而提升整場粒子的活力。

頻率這是一種生命力,是想要去跟宇宙間其他粒子對話、探索、互動的動力,頻率最重要的是關於對遠處的好奇、嚮往、渴望和探索,這也是為什麼你們會說「向孩子學習」,因為他們身上帶有最多靈動、活潑,想要探索的震動頻率,這是最新鮮美妙的狀態,而你所謂的大師導師,也同樣擁有這般沉靜充滿生命力的特質,只是他們是更大的粒子集合體,在意念和移動速度上更加的輕盈暢通,沒有懸念。

一個人要提升震動頻率,無非就是從頭到腳,從自己的內場(心)到外場(身體),都有從一而終的信念,不會被彼此給打敗,那麼在和世界、宇宙的場互動時,就更能自由自在地共鳴了!

讓我們再來看一次,震動頻率就是粒子生命力的展現,所謂的提高震動頻率也就是在靈魂或者是身體裡的每一顆粒子都往同一樣的方向專注發展。因為專注會為粒子們創造更大、更活躍的生命勁道,震動頻率是一種氣、一種生命力的發勁,他為這個靈魂、這個身體的廟堂(在一段時間裡)創造了韌性,粒子的組成就好像揉麵團,菌和菌之間相互影響產生的筋性,因而有了紮實或者是鬆軟的口感。

人的身體又或者是靈魂的組成,真的很像揉麵團,是菌種之間的互動、與場的互動共同決定了麵糰最後的風味,而且每一個瞬間都在改變,風味好的麵糰也無非是菌種之間決定一起往這個方向專心地攜手同心。

我們要祝福你,成為風味獨特的身體和靈魂啊!謝謝你,我們愛你。

avatar-img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64會員
14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的正反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
你的內在有擔憂,但不深,釋放出來就沒事了。 (能否帶我有更深的看見?) 主要是一種未知,以及,不知道他能否順利地過關。這將是一個人生全新的舞台,但你並不知道兒子能否勝任。 (信任?) 是的,在大人的眼裡,孩子都是需要擔心,這是因為你從現實世界的「不夠」去看他,但且收起這些擔憂,而轉向你希
很快感受到,不是「做」,在龐大的宇宙系統裡,不會有人管你做了什麼。既然問題的重心不在於「做什麼」,那麼,你的責任感、焦慮和壓力是不是瞬間輕了一些? 親愛的孩子,這個問題你只有問自己的心才會知道,因為心不會說謊,心很誠實,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她都知道。這無關乎於你
透過深入探索自己的恐懼,可以讓我們看見內心的真誠和感恩的品質。由愛的角度出發,去深入直指核心,觀察自己的心思變化和行為方式。持著愛的主軸去看,別人的恐懼和行為就不再讓我們感到不耐、厭煩或抱怨。愛上自己,便是今生最大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