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結束在德國兩年的留學生涯,我茫茫然地回到故鄉台灣。當時,對於取得博士學位這件事依然感到猶豫,但台灣的業界生態又讓人卻步不前(詳情請見:
明明可以繼續留學,為什麼要回台灣?)。
所以,作為折衷,我選擇先在大學的實驗室蹲點當研究助理。雖然薪水偏低,但我認為這份工作除了可以保留和專業高度的連結與累積實力,未來不管是走向台灣業界或是回到德國念博士班,都還有一定的機會和彈性(詳情請見:申請德國理科博士班要如何規劃?/撰稿中)。
兩年後的今天,我認為自己還是得回德國念完博班,對於我的人生在各方面助益會較大。除了在《
為什麼都說出國留學要趁早?》所提到的幾個考量,主要原因還是無法接受理科碩士畢業生在台灣的工作條件。
相對於德國,台灣不管是台積電或是非台積電的產業,在薪資待遇、職涯發展、身心平衡等層面,都無法滿足我個人對一份工作的期待。
德國的某座中型城市。一離開老城區和大學區,周邊不是樹林就是農地,生活步調比台灣還要慢上很多。
若計入身心靈成本,台積電的待遇其實很差
現在台灣很多碩士畢業生,只要將高薪放在第一考量的,都毫無猶豫地進入台積電。然而,台積電所謂的『高薪』,只是相對於台灣其他待遇更不合理行業的比較值而已。其工時超長、加班、On-Call、病態的職場文化,都是我從那些親臨現場的碩士畢業生所聽來的,許多新聞報導亦可以證實。
我自認為是一個相對重視心靈富足,勝過金錢和外物的人,工作之餘也有許多個人興趣。因為有過不只一段時間需要服用抗焦慮藥物度過,我也很清楚自己的個性絕對不適合在高壓環境下工作。
進入台積電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我個人難以承受的。即使開出高薪,我也不願意。更重要的是,我對半導體業的研發沒有任何興趣。
『高薪』的定義其實非常主觀。有些人認為盡快賺大錢很重要,要加班也沒關係;空閒時間除了玩遊戲、追劇和吃吃喝喝,也沒有投入在任何興趣;性格特質沒那麼焦慮敏感,所以身心健康的隱形成本幾乎可以不計入,那進入台積電也不是什麼太糟的選擇。
拆白講,不管是出國深造或是進入台積電,除了一些『客觀』的薪資之外,這些決定的背後都也存在『主觀』的價值觀選擇。
有興趣的領域在台灣沒有前景
即使不進入台積電,也不代表我就想要成為公務員或是進入國營企業納涼。興趣與該產業的職涯發展(成就感),也是我個人除了薪水與工時之外的考量的點。
然而,台積電外的台廠,普遍做不出像樣的國際品牌,也無力研發,故而無法取得更高的利潤。近來更因為拿不出比台積電更好的待遇,所以人才不斷流失、產業無法升級,陷入一個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
除了薪水偏低之外,產業淺碟化,產學脫節,個人職涯自然也缺乏前瞻性。以『傳產薪水,台積電工時』的藥物相關領域為例,普遍都在做利潤很低的學名藥,僅僅停留在改善製程,在台灣幾乎沒什麼太好的出路。而德國在藥物研發與有機合成的領域是國際聞名,發展機會自然也較多。
在台灣擔任研究助理的一路上,遇到的師長同輩,幾乎都不是很看好藥物或化學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加上有些惡質的政黨,屢次透過選舉汙衊某些對台灣科研相關領域有所貢獻的科學家,恐讓這些產業更為雪上加霜。
所以,不想進入台積電,又認為台灣其他產業沒有未來的我,最後也只能決定再度出國深造拿一個博士學位,不管是未來在德國或是台灣就職,都能有保有一定的彈性和機會。
台德學術資源與勞動條件的差異
在開頭,我便給讀者提到了兩個選擇:(1)德國博士班(2)台灣業界。可能有人好奇,為什麼沒有在台灣念博士班這個選項呢?主要原因就是台灣和德國的學術資源差距很大。
以前學士班唸的大學是私校,所以碩士班到德國國立大學名校就讀,幾乎是一瞬間就體認到兩國在學術資源設備上的明顯差異。本以為到了台灣前段的國立大學工作,差距會縮小,結果卻還是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
德國某大學的系館之一的轉角,看出是哪裡的請不要說出來喔。
德國母校的化學系,有好幾棟的獨立建築,可以進行實驗的空間配置遠遠超過台灣。所以學生寫碩士論文的時候,皆可享有一座獨立運作的hood(工作臺);學校有經費聘用人數較多的貴重儀器操作員,所以替我們省下許多例行性的雜務,而能專注在思考型的工作(詳情請見:德國 v.s. 台灣:科研資源差距的第一現場/撰稿中)。
更重要的是,德國博士班是半職的工作,以化學系來說至少可以保有50% 的薪資(每個月約實領1300歐元,折合台幣約四萬塊),好一點甚至能到65%。在台灣念博班會有什麼?認識的人曾在台大念博士班,一個月才八千塊台幣,在台北連自己都不夠養活,還硬是被留了七年才畢業。
硬體設備或耗材等等是其次,經費少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台灣碩博士生的待遇普遍極差。如果他們的工作量都已經和正職員工差不多,薪水不只低於業界,往往比一個超商店員還不如,更得看教授大發慈悲才有錢拿,請問這樣『人治』的學界誰會想待?有能力、意願出國,就絕對不要在台灣念博班。
下班就是要休息
在台灣,不管是雇主和同事普遍都有的壞習慣:已經到下班時間和假日,公務的訊息卻還是傳個不停。尤其是在有輪班制的工作場域,不傳也難。
即使關掉通知,偶然不小心看到別人傳來的訊息,好不容易的假日又要陷在工作焦慮裡面。一些白目的同事,在共同上班時間不把事情確認好,非得等到我放假時才傳訊息來問東問西。這些狀況,讓我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在德國,我不須要Feierabend(下班時間)或假日還要一直留心實驗室的訊息。想來當年德國念碩一的時候,不知民情,還一直很白目地在假日用Whatsapp聯絡我的Betreuer(學長姊)。發現幾次對方都不讀不回之後,才慢慢體認到,德國人在假日就是要休息。
星期天,除了多數商家幾乎沒有營業之外,甚至還有個法定的Ruhezeit(休息時段)。一些會產生較大音量的活動,像彈鋼琴、吸塵器、洗車等等,皆不能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否則鄰居有權抗議。
由此可見,德國人非常重視身心靈的真正休息。在台灣生活雖然享受各種24小時不間斷的便利,但這也是建立在許多人不正常的勞動之下。這或許就是我在德國生活超過兩年,所體會到最大的文化差異吧!
只是不願意『被迫』加班
在德國念博士班都不用加班嗎?事實上也並非如此。有些世界級名師的實驗室,六日還是會硬性要求博士生來做實驗,也存在半夜會來做實驗的德國人(但這和某些實驗的特殊性有關)。但這真的是少數,就算有,對於個人也都不是常態。
在台灣,普遍充斥一種不加班就不對勁的文化氛圍。尤其是不受勞基法規範的碩博生,生殺大權都握在教授手裡,更無法大聲對加班說不。自然,問題也不完全在教授方,台灣學生的自發性普遍不佳、工作效率低落,才常常會被『預防性』要求加班。
高強度的加班,幾乎是台灣學界和職場的常態,要拒絕真的很需要勇氣。事實上,我也並非完全不加班。只是,在德國,我有選擇加班或不加班的權利。今天想加班就加,不開心就準時回家,不需要看主管臉色,也不用被閒言閒語。
我不認為因為準時下班,自己就成為一個懶散或自發性很差的人。相反的,我不但追求工作效率,也會調配做事的先後順序,以確保能在上班時間內能完成該有的進度。比起盲目的無意義加班,德國的職場或許會更適合我生存。
希望總有一天還是可以回家
回想起高中時期的自己,對於台灣『落後』的一切感到憤世嫉俗。雖然在德國斷斷續續加起來總共三年的生活經驗,印證了台灣的某些『落後』並非虛言,但在很多情境下的德國,也不是想像中的完美無缺。
不想盲從或是單純為了賺錢而失去數年的生活,進入自己毫無興趣的台積電;除了薪水,我也很重視職涯的發展性與成就感,只可惜有興趣的產業在台灣發展得並不好;看上了德國可以提供更多的學術資源,工作文化也較台灣健康,就讀德國博班一定能得到更多滋養。
雖然這次我又選擇了德國,但希望有一天自己成為更厲害的人之後,可以再回到台灣,畢竟這還是我最熟悉的故鄉。我不期待台灣在幾年後會改善,但身為台灣人我會希望未來的自己從德國回來之後,有能力讓他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