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送小孩去德國唸大一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偶爾會在德國同學會看到,父母上來替還在唸國高中的小孩,詢問未來學士班在德國就讀的可能性?個人不才雖然是從碩士才開始在德國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看過或聽過,一些外國學生在德國唸學士班的情形。所以對這個議題也有一些想法,或許提供給台灣家長參考。在此先說結論,個人強烈不建議小孩台灣高中畢業後就送德國念書,理由以下:

德國校園一景(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德國校園一景(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專業+語言能力的雙不足

即使通過入學門檻的德語語檢,但到了實際進入大學聽課,完全是另一回事。除了可能會遇到教授的口音(我碩班第一堂課就是瑞士的教授,那口音真的是…..)、口齒、語速和語言班有巨大落差,更常遇到的是一些翻字典也翻不到中英文翻譯的學術詞彙,會影響到對整個科目的吸收和理解。

當然,如果該科目本身在台灣就學過,術語障礙大概幾周就能漸漸克服,原有的知識可以較輕易地被兌換成德文使用出來;不過,如果沒有在台灣學過,或是本來就已經不擅長的科目,就可能會追不上課業。個人就有這樣的經歷,慘到人生第一次被當。

而且台灣的大一,就以筆者自身理工科的背景,多數學分吃重的科目都還是什麼普化、普生、普物…….等等,其實都還算是高中課程的延伸,只要高中成績不要太差,基本上還可以應付過關;但在德國不是,以化學系為例,德國第一學年就擺上有機、無機、物化等等,都是些以背誦為主的台灣高中化學領域知識,所不能應付的科目。

在完全沒有基礎知識的狀況下,馬上要用最不熟悉的第二外語學習更多知識,可想而知會非常非常痛苦,且事倍功半。這和台灣有些科系即使標榜英語授課,課外私底下學生和老師還是有共通語的狀況是不能類比的。

然後,也不要期待德國教授對語言能力不好的你有太多同情心,他們只會覺得是你的個人問題,或是隨便建議你再去補個語言班之類的。但日常生活或是專業課程,真的有太多太多的鋩鋩角角,語言班的幫助真的是微乎其微。但國外留學,這一切的一切就會變得很無情,不能預期別人要體諒你。筆者自認自己的18歲,是沒有這樣的抗壓力的。

成績可能會不好看

也可能因為語言或文化的問題,讓孩子的分數落後德國同儕很多。未來如果想要在德國繼續升學和就業,拿這份不好看的成績單出去,真的能在當地取得任何優勢嗎?

德國學制比很預期中的還要重視成績。以筆者自己的經驗為例,碩士班選課是會用學士班成績高低來決定誰優先可以拿到位置,有些很熱門的課,如果你成績不好,抱歉,只能請你去修其他課;等到碩士畢業,要申請博士學位的時候,有一些Stellenangebote(開缺),直接明定申請者的成績至少要 1.7。如果想要加世界級教授的實驗室,畢業成績還不能離 1.0 太遠。

德國大學講堂一景(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德國大學講堂一景(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被當和延畢是常態

就筆者在德國某NC科系(德制:有特殊成績限制才能就讀的科系)的第一學期當實驗助教的第一手觀察,一些外國學生,有南韓、中國來的,更多是一些其他中東國家的外籍生,通常在我們這科的期末考(Klausur),就會被以很低的分數當掉。

至少我關心過的幾個外國學生,幾批幾個學期下來,都還沒有任何人一次就通關。畢竟,有時候整班(夏季學期從70人起跳,冬季學期最多會超過100人),在極端的狀況下,會有6成的新鮮人要重考。另外,在德國只要其中一科被當過3次,就會面臨退學,且終生不得在德國就讀相關科系。

德國的學位沒有台灣給的那麼隨便,教授也很少因為全班都考得很差,就會大發慈悲用神祕公式給全班調分。一切原始分數呈現,你沒過就是沒過!有些沒過的學生來找我們看考卷的時候,會抱怨來自自家庭的期待和壓力(土裔家庭似乎會這樣),但我們除了安慰之外,也只能請他們下次加油。

想到自己以前會抱怨爸媽教育程度低,口袋也不夠深(一開始想去美國),不足以替筆者規劃一條可以直接上軌的留學之路。以至於等到自己來的時候,才發現那個沒有、這個不夠,繞了好多圈才勉強把自己推到德國;但現在想想,真的好險沒有學士班就出去,尤其是聽過碩士班的德國同學跟我說,他們大一班上有超過200人,最後順利畢業的大概只有90人,意即學士班的封殺率至少一半。

雖說德國大學也是允許延畢的,唸到4年、5年的也大有人在。但這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是外國人,需要簽證留在德國。就算個人的自尊心或大學方面接受延畢,但簽證官未必會繼續核發長期居留證(正常是每2年要更新一次)?就是有聽過個案,唸太久被簽證官拒絕延簽,即使德國學業還未完,也只能行李款款回母國大學一切重新開始。

不講德語難在當地找工作

有些人可能未必會唸德語授課學程,而是選擇台灣人的第一外語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且不論英文授課的學士班本身就已經少之又少,又可預期其申請審查的競爭會比德語學程激烈(和你有同樣想法到德國念英語學程的,一定很多人啊),就算撐到畢業了,只會講幾句德文,在當地找的到工作嗎?

德國畢竟還是民族性很強的國家,不像台灣一直活在自我殖民、覺得英文好棒棒的神奇美國觀,許多工作就算不明說,還是有德文的要求在(除非是一些軟體工程師等德國很缺的人才,即使只講英文還是很搶手。個人就遇過烏俄戰爭到德國躲兵役的俄籍工程師,不講德文還是很快就找到工作,順利留在當地避難)。一些從我們系所博班畢業的外國學生也有類似的經驗,不只是日常、還要專業能力,都需要能以流利以德文表達,才有可能比較好找工作。

即使是學術界,以筆者的小老闆在尋求教職的坎坷為例,他最大的敗筆就是德文。因為他要申請的教授職是醫牙藥一類的國考科系,所以全德語授課是必然的,也因此日常講英語的他在很多申請,都是第一階段就被德國大學刷下來,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那我白天唸英文學程,晚上繼續補德文。根據筆者觀察的經驗,能兼顧兩者的人少之又少,幾年下來能有B1就不錯了(德文要真的流利開口至少要B2-C1,B1只能勉強應付日常,而且有上課不代表就有相應的語言程度)。

畢竟學位和學德文都是很大的消耗,期待自己整天不出去玩、關在家裡念書,是非常不現實的一件事。而且一旦在德國講英語習慣了,要改口成德文會很困難。周邊的德國人也未必有耐心陪你練習還不流利的德語。當自己和對方都覺得用英語溝通比較有效率,德語文要好起來就更困難了。

台灣補習班外排隊上電梯的高中生(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台灣補習班外排隊上電梯的高中生(照片皆為版權所有,請勿挪作他用)。

把小孩送德國唸大學,請三思

可以理解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要把才剛成年的孩子送往異地唸第一個學位,真的要再三評估:小孩是否是出於自願?有多大的決心?學習能力是否足夠應付課業?且看台灣的大學和高中的課程落差有多大,留學還要考慮跨國的語言文化因素,一定是更不容易。

德國目前開給台灣高中生的入學基本條件,是學測成績不管是考四科或五科,至少要滿足53級分。坦白說,這不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在台灣也上不了太頂尖的學校。如果連這個標準都達不到,或僅有勉強擦邊過關,未來要面對德國的課業一定會非常吃力。

除非小孩語言天分超強,優秀到在台灣可以唸到醫學系或台大的那種,不然真的不建議18 歲就送出國唸第一個學位;會比較建議拉高在台灣的大學成績,同時利用寒暑假到德國當地參加比較密集的語言學校(歌德以外的當地德語校未必比台灣貴),或是花一年的時間先到德國交換。

先保底一張基本的大學畢業證書,再去追求其他更好的經歷。在德國留學是條不歸路,在還沒有累積足夠的專業科目知識和語言能力之前,真的不要輕易鼓勵你的小孩跳火坑。

avatar-img
35會員
45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鄉留學生 的其他內容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沒有想到人生第一次參加罷工,竟然會是在德國,而且還是以博士生的身分! Heute ist kein Arbeitstag - heute ist ein Streiktag!! 今天不是工作日,今天是罷工日!!
有鑑於網路上早有許多文章都在講要『如何找房子』、『怎麼寫介紹信』、『租房注意細節』等等,這裡主要探討的會是『住進去以後的事情』,多為個人經驗,讓大家知道自己到底會住進一個怎麼樣的環境。上篇探討的會是緊急住宿(Notunterkunft)和青年旅館(Hostel),兩個中短期的住宿型態。
台灣人在德國會不會遇到種族歧視?德國人究竟友不友善?如果不友善,就是種族歧視嗎?此文章並非要教你如何處理種族歧視,而是從個人的經驗提供一些判定的依據,有些不友善未必是種族歧視。如果只是見到影就開槍,讓自己在德國的生活在負面情緒的煎熬之中,最終封閉自我、不和當地人來往,那會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為什麼想要到德國留學? 這是很多人,也是筆者不斷捫心自省的問題。 印象中,德國很進步,所以逐家才會想要去那樣的國家生活、留學、甚至工作。 但是,具體進步在哪裡呢?恐怕多數人舉不出太多實際的細節和例子。 所以,本文就將筆者家己在德國學術圈的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德國碩士畢業後,我並沒有繼續升博班。因為各種私人心理因素,也找不足夠的動機,當年行李收一收便回到故鄉台灣。回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學術圈,混了不短的一段日子,也因此遇到更多不同的人、激發更多不同的想法,對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找到更明確的界線與參照。所得結論是:我必須回德國念完博士班。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沒有想到人生第一次參加罷工,竟然會是在德國,而且還是以博士生的身分! Heute ist kein Arbeitstag - heute ist ein Streiktag!! 今天不是工作日,今天是罷工日!!
有鑑於網路上早有許多文章都在講要『如何找房子』、『怎麼寫介紹信』、『租房注意細節』等等,這裡主要探討的會是『住進去以後的事情』,多為個人經驗,讓大家知道自己到底會住進一個怎麼樣的環境。上篇探討的會是緊急住宿(Notunterkunft)和青年旅館(Hostel),兩個中短期的住宿型態。
台灣人在德國會不會遇到種族歧視?德國人究竟友不友善?如果不友善,就是種族歧視嗎?此文章並非要教你如何處理種族歧視,而是從個人的經驗提供一些判定的依據,有些不友善未必是種族歧視。如果只是見到影就開槍,讓自己在德國的生活在負面情緒的煎熬之中,最終封閉自我、不和當地人來往,那會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為什麼想要到德國留學? 這是很多人,也是筆者不斷捫心自省的問題。 印象中,德國很進步,所以逐家才會想要去那樣的國家生活、留學、甚至工作。 但是,具體進步在哪裡呢?恐怕多數人舉不出太多實際的細節和例子。 所以,本文就將筆者家己在德國學術圈的親身經驗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德國碩士畢業後,我並沒有繼續升博班。因為各種私人心理因素,也找不足夠的動機,當年行李收一收便回到故鄉台灣。回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學術圈,混了不短的一段日子,也因此遇到更多不同的人、激發更多不同的想法,對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找到更明確的界線與參照。所得結論是:我必須回德國念完博士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一定要有外國籍才能就讀嗎? 國際學校是什麼? 選擇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的優勢?   ​ 一定要有外國籍才能就讀嗎?  光是這個門檻就讓很多家長望之卻步,但未來想送孩子們出國讀書,難道先決條件只能申請外國籍身分嗎?其實並不是要有外國籍才能夠就讀國際學校喔! 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一位德國同學的異國交流經歷,並探討了在英文溝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作者在經歷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認知,透過對話和交流,體驗到了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同時,文章還提出了與外國同學交流的幾個建議,以及對自身成長的一些體悟。
Thumbnail
在大四畢業的那個季節,我沒有選擇畢業,而是選擇踏上了更遠的土地,是的,那一年我延畢去德國當了半年的交換學生,這是我那半年的故事與心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一定要有外國籍才能就讀嗎? 國際學校是什麼? 選擇復臨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的優勢?   ​ 一定要有外國籍才能就讀嗎?  光是這個門檻就讓很多家長望之卻步,但未來想送孩子們出國讀書,難道先決條件只能申請外國籍身分嗎?其實並不是要有外國籍才能夠就讀國際學校喔! 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和一位德國同學的異國交流經歷,並探討了在英文溝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作者在經歷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認知,透過對話和交流,體驗到了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同時,文章還提出了與外國同學交流的幾個建議,以及對自身成長的一些體悟。
Thumbnail
在大四畢業的那個季節,我沒有選擇畢業,而是選擇踏上了更遠的土地,是的,那一年我延畢去德國當了半年的交換學生,這是我那半年的故事與心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