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的一集節目有感,「馬力歐陪你喝一杯」EP71,內容是訪問一位高中國文老師作家。
中間提到一個問題是「學這個幹嘛?」這麼個經典哉問。
不同科目都有類似的爭議,就是學了又用不到,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在這上面?
隨著邊聽節目,我卻升起了一些「或許學這些其實有用?」的想法。
/
節目中間有一段提及,現在學生都不再接觸一些像是金庸、倪匡之類的小說,不是說一定要讀,而是雖然可能聽過,但也僅只是聽過。
提及小說,我就想起高中時也曾經讀過各種有的沒的。
金庸、古龍之類一定有的,倪匡倒是沒碰過,其他像是精靈寶鑽、冰與火之歌這些,反正圖書館有的幾乎都借過。
然後想想,很多我其實沒讀懂,寶鑽、冰火這些直接看不完,滿多古龍的其實看歸看,也沒看懂那個感覺。
然後看了這麼些課外書有什麼收穫嗎?
沒有,最多是愛咬文嚼字,中文好了點吧。
/
要說具體學這些有用沒用,我倒覺得先不看內容本身。
而是試著看懂一個不容易看懂的內容,這過程本身就是有意義的,這邊大概分兩點輸出。
一是不帶目的的認識事物。
現在新東西出來得太快了,雖然說資訊取得方便,很容易就能搞懂一件事,但更多的是還太新,得從一堆沒有整理過的雜訊中認識新事物。
而學習沒用的東西是這樣,應該說在學生時期,要學習的當下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沒用的,是學了、認識過了以後才有用處存在。
當學習過後,有了知識的框架,見識到問題才能定位需求,知道需要補足哪邊缺少的。
而要是沒有框架,看到問題會只有「完全陌生」的問題,連怎麼解題都做不到。
抱著太過功利具體的目的,或許就不那麼能完整認識。
二是學習不具效益的事物
這邊就回到前面看小說的感想。
讀故事是沒用的,所有讀故事能得到的效益都不是直接的影響,會讀故事多半是喜歡故事本身的樂趣。
而延伸一的論點,要是學習一件事是帶有目的性的,那很明確的要是與目的無關的就可以直接忽略不看。
但要學習一個沒有直接效益的事物,就不會有那些抄捷徑的做法。
而學習是這樣的,只有累積到一定程度,你才會忽然發覺所有之前認為沒有用處的東西說的是什麼。
在還沒經歷足夠的累積之前,或許也可以用解釋,但或許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解釋才說的清其中一二。
比起課本知識,故事小說無疑是有趣太多了,但也不見得所有過程都是同樣有趣。
像是動畫的三集定律,故事需要累積篇幅才會產生出趣味,重點是在登頂曲線之前,讀者不太能知道要忍耐多久,除非自己跳進度看進展。
學習不具意義的事物,比起最終能獲得的成果,經歷並能齁住毫無收穫的過程,我是覺得總是要自己試過一遍。
/
還是說一下。
當然在制式教育要考慮的面向更多,而且比起無法驗證的心性,先把基本的文字運用能力搞定,又或其他科目的基礎能力會更為必要。
但在學校之外,學習只是個人的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