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進行式 野冊進行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2013的《WuTalk!台南在地誌》,作為一個學生編採教育平台開始,歷經了網路刊時期(2013-2016)、學生總編輯紙本時期(2017-2019)、現今走到了挑戰通路刊的時期。

raw-image

這段過程中,除了刊物製作外,還透過營隊、活動、講座、刊物市集、出展、與外界合作等多重事項,並創立地方編採教育品牌「編輯學校IEDT Editor School」(2017至今),甚至透過開設地方書店野冊YATSE(2021至今)作為實體點,不斷嘗試著向大眾推動地方編採教育,塑造更多人對於生活的「地方感」,並且與許許多多的人闡述「周遭即地方」的概念,擺脫過往「地方」只是淪為口號與名詞的窘境,真正讓台灣的「地方」被更多人理解,甚至是將發聲權回歸到地方,真正落實「讓地方人說地方事 」的遠程目標。

地方刊物X地方人文採集

透過地方刊物的製作,採集台灣各地不同的人文風貌,並在過程之中,嘗試用更深入以及多元的角度,來進一步認識與理解地方,並在製作過程中,除了挖掘過去的記憶,同時也是在記錄地方「當下的一刻」。

由於製作《WuTalk!台南在地誌》的緣故,所以目前主要的採集場域,都在大台南地區。

編採實作X刊物新手培育

從一個因緣際會,開啟了培力學生製作刊物的路線,而在過程之中,也感受到許多對於編採有興趣的人,多半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即使能透過書籍閱讀,或許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希望透過編採實作結合專業課程的設計,來讓有興趣的人有個零到一的新手入門管道。

raw-image

而目前有經過編輯學校所舉辦「地方編採教育課程」 培力的人數高達百人以上,未來希望能夠更多單位合作,來培力更多對於編採知能有興趣有需求的新手們。而編採知能,一貫地從「編輯X採訪X寫作X設計X發行」,等會於刊物製作環節中,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能,都是編輯學校能夠著手規劃的課程內容。

交流活動X多元團隊串聯

本身除了製作地方刊物以外,旺盛的活動動能應該是一大特色。而透過大大小小的交流活動,所串連與交流過的團隊也遍及全台灣,無論是現在存在或是曾經存在的,都希望在過程之中,讓這些團隊有更多互通有無的機會,當然會希望創造更多的關注,但這也是目前正在努力之處。

2020與2021的疫情,打亂許多原本規劃好的實體活動,所以未來期望能發展到線上,無論是線上講座或是線上課程,都希望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人,如果有合作意願的朋友,無論是技術團隊或是平台團隊,都歡迎來聊聊。

書籍販售X社區行動深入

既然是做刊物起來的團隊,那賣書也是自然而然。而野冊是編輯學校的實體點,那用賣書這件事情來推動社區深入,就是我們想嘗試的事情。 當然書店經營不易,是全台灣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野冊本身沒有打算做一間「塞滿書」的書店,反而是想以賣書為起點,打造一個讓「知識對流」的場域,在這場域之中,無論是任何話題,或許是吃喝飲食,或許是人文環境,或許是農產種植,都有機會發酵,甚至形成一個可行動的計畫,讓更多人參與,創造更多可能性。

raw-image

除了地方刊物的製作外,社區策展培力也會是野冊另一個想要推動的行動,畢竟地方創生的基礎,除了資源外,就在於有沒有會做的人,所以希望透過這樣的培力,來讓這個基礎更具現化,提高達成的機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Thumbnail
一切要從2019年開始說起,當時我在加賀市役所負責台日交流專案,任期適逢中期,講座、工作坊都順風順水,台灣還推起了地方創生政策,來參訪過的台灣老師,前輩們,與日本方合作過的大咖,都正好在同一時期找我合作。日本兩位老師把他們經營的模式交給我代理,我也寫出了一份企劃把大家的東西整理在一起;另外台灣這邊第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2013的《WuTalk!台南在地誌》,作為一個學生編採教育平台開始,歷經了網路刊時期(2013-2016)、學生總編輯紙本時期(2017-2019)、現今走到了挑戰通路刊的時期。 這段過程中,除了刊物製作外,還透過營隊、活動、講座、刊物市集、出展、與外界合作等多重事項,並創
Thumbnail
文 / 野冊編輯學校 從2013的《WuTalk!台南在地誌》,作為一個學生編採教育平台開始,歷經了網路刊時期(2013-2016)、學生總編輯紙本時期(2017-2019)、現今走到了挑戰通路刊的時期。 這段過程中,除了刊物製作外,還透過營隊、活動、講座、刊物市集、出展、與外界合作等多重事項,並創
Thumbnail
在數位媒介當道,人手一機的時代,以「雜誌」重新編輯地方,甚至能在各地遍地開花,不僅象徵著臺灣社會力的蓬勃,更成為難得的出版風景。臺灣當代的地方誌有什麼獨特的特徵?地方刊物如何連番演進至此?
Thumbnail
在數位媒介當道,人手一機的時代,以「雜誌」重新編輯地方,甚至能在各地遍地開花,不僅象徵著臺灣社會力的蓬勃,更成為難得的出版風景。臺灣當代的地方誌有什麼獨特的特徵?地方刊物如何連番演進至此?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Thumbnail
「因為新化的地理位置,加上我又是以地方誌這種非主流路線起家的,所以才以野為第一個字;冊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們是書店啦。」吳啟豪這麼說道。 新化,一個位於台南市都會區東界的一個小鎮。西拉雅語又稱呼為Tavokan,意思是「山林之地」。雖說如此,新化同時也是山地與平原的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處。也因為亦城市亦
Thumbnail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Thumbnail
地方刊物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就像說故事一樣,初始的章節鋪陳其實也挺重要。
Thumbnail
近年來,面對資訊傳播的精確性且分眾化,所謂的「自媒體」逐漸成為握有「話語權」的品牌行銷利器。而除了影音類的創新崛起,紙本刊物的回歸也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文藝趨勢。我個人覺得,「地方誌」將成為從傳統社區營造、到現今地方創生的重要新型媒介...
Thumbnail
近年來,面對資訊傳播的精確性且分眾化,所謂的「自媒體」逐漸成為握有「話語權」的品牌行銷利器。而除了影音類的創新崛起,紙本刊物的回歸也成為一種獨具風格的文藝趨勢。我個人覺得,「地方誌」將成為從傳統社區營造、到現今地方創生的重要新型媒介...
Thumbnail
今年初,在發行第一本專屬新莊的地方誌之後,意外地獲得極大迴響。雖然原本就期望有正面反應,但有這麼多居民、店家都給予熱烈支持,以及提出未來可以合作或贊助的眾多想法。 都讓我們更加確定,發行地方誌是非常值得深耕的好事...
Thumbnail
今年初,在發行第一本專屬新莊的地方誌之後,意外地獲得極大迴響。雖然原本就期望有正面反應,但有這麼多居民、店家都給予熱烈支持,以及提出未來可以合作或贊助的眾多想法。 都讓我們更加確定,發行地方誌是非常值得深耕的好事...
Thumbnail
很多人問,為何要辦紙本刊物?為何要辦只侷限"新莊"的小型地方刊物? 事實上,近年已有很多年輕團隊,都開始為自己的家鄉創辦獨具風格的地方誌...
Thumbnail
很多人問,為何要辦紙本刊物?為何要辦只侷限"新莊"的小型地方刊物? 事實上,近年已有很多年輕團隊,都開始為自己的家鄉創辦獨具風格的地方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