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編輯地方:當代臺灣地方誌的出版風景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本文原刊載於國立臺灣圖書館《在地》本土教育半年刊第3期
地方誌儼然已成為臺灣雜誌的獨特種類,2021年臺北國際書展共展出了約40種臺灣地方誌(後因疫情改為線上書展),甚至連官方的出版產業報告,都正式將「地方誌」列為雜誌類別。在數位媒介當道,人手一機的時代,以「雜誌」重新編輯地方,甚至能在各地遍地開花,不僅象徵著臺灣社會力的蓬勃,更成為難得的出版風景。臺灣當代的地方誌有什麼獨特的特徵?地方刊物如何連番演進至此?本文除了回顧歷史,也希望透過案例,歸納出幾項臺灣地方誌的特色與展望。

地方刊物簡史:從社區報到地方誌

台灣早期的社區報紙如《柵美報導》,大多以服務小眾,報導地方事務為主。(圖片來源:政治大學新聞系)
過往研究者,大多將戰後臺灣地方刊物的發展歸納為數次浪潮。(曾純純 2005、黃順星 2020)1970年代,隨著「雜誌禁」解除,再加上大眾媒體無法滿足地方資訊的需求,地方上開始出現「社區報紙」,代表刊物如《今日美濃》、《柵美報導》等。最早期的社區報紙,帶有強烈的草根性格與以小眾媒體自居的實踐主張。例如《今日美濃》便曾標榜自己為「全亞洲第一家草根報紙」(黃順星 2020:155)
1994年開始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促成了台灣社區報的再次蓬勃發展。社區報與各地的社區協會相輔相成,以「社區媒介」之姿,成為凝聚地方認同的重要政策工具。(林福岳 1998)而「大家來寫村史」的號召,更讓採集地方風土故事,一時蔚為風潮。其中,有政府的介入輔導,也有在地社群的無私投入。在九二一大地震(1999)與八八水災(2009)等天災事件之後,更曾出現短期的社區報爆發,重建因災難而分崩離析的社群。(陳怡君 2000)研究者胡元輝曾統計,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兩年間,便短暫出現超過80種社區刊物。(胡元輝 2016)
從滿足地方資訊需求到重建社群,到社區報多年來陪伴臺灣公民社會發展,資本與人力卻也持續帶來限制,並受到地方電台等其他資訊媒介的競爭。至今,社區報並未在台灣消失,持續於地方第一線,訴說最為在地的聲音。書寫地方並非新鮮事,不同時代,地方刊物都運用不同內容和形式,呼應當時社會對於地方認同、地方議題之需要。看似受到新型態地方媒體競爭,沒有市場前景的地方刊物,卻在2010年左右,迎來新一波浪潮。
2010年左右,強調地方精神,並具有當代雜誌出版形式的地方誌開始大量出現。根據研究者陳致瑋的不完全統計,2010-2015年間,便至少有十多本相關刊物出版。(陳致瑋 2016)其背後原因,或許是青年返鄉行動透過政府補助與募資計劃的推波助瀾,開展地方書寫之路;也可能源於地方報誌地方版的退守,而萌生新型態的地方媒體;甚至與獨立雜誌出版在台灣的發展有所關連(謝爾庭 2019)。

當代台灣地方誌的特徵

多元而彈性的團隊

在這波地方誌浪潮中,出版團隊的背景相當多元。可能是學生團隊、街區組織,也可能是獨立出版工作室或在地的社區協會。除了來源多元,團隊本身也常「斜槓」經營,除了出版刊物,也兼作設計、行銷、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不同工作。因而,有時地方誌對於團隊而言具有專案性質,這和其他類型雜誌環繞紙本(或數位)組織業務大不相同,商業色彩顯得不那麼濃厚。
當然,多角化經營也有大環境的現實考量:單靠雜誌出版已難以撐起團隊運作。根據《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2018年,出版相關收入(含廣告)佔台灣雜誌產業52%,遠低於2013年的86.3%,換言之,「出版本業」佔雜誌出版者的業務量,僅剩一半。從辦理活動、舉辦論壇,再到設計文創商品,不論雜誌屬性,多角化經營已成為相關出版團隊的常態。(文化部 2020:316)
當代台灣的地方誌與其說是一種「雜誌業種」,更像諸多地方行動分支之一。因而,以紙本雜誌常態發行與否,來判斷一個地方團隊的成敗,未必恰當。以發行《掀海風》雜誌的掀冊工作室為例:雖然《掀海風》地方誌為不定期出刊,近年來掀海風工作室在苗栗苑裡一帶的耕耘,不論是經營書店空間、田野調查、舉辦活動,都有目共睹。
不定期出刊的地方誌所在多有,不盡然代表書寫的中斷。團隊的書寫,可能改為線上文章、社群媒體貼文、媒體投稿等不同形式。從某個角度來看,恰好說明了當代團隊的高度彈性,以及地方行動的多變特質。

地域和行動尺度的跨界

當代的地方誌,相較於社區報的前輩們,有著更具彈性的地域尺度。小至街區刊物:例如《正興聞》,再到特定行政區,例如新莊的《新莊騷》、高雄的《大雄誌》,或者以跨縣市的廣義生活圈為主體,例如筆者參與的《貢丸湯》雜誌,便是以大新竹地區為範疇。
可大可小的地域尺度,一方面反映雜誌範疇不再受到行政區劃的侷限,另一方面,也讓編輯團隊得以在不同層次上帶領讀者認識地方,建構地方認同。然而,新尺度也帶來嶄新的編輯課題:如何發掘「地方」議題?設定讀者客群邊界?
此外,許多地方誌團隊也一再展現「不僅止於刊物」的行動企圖。例如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發行的《海想知道》,便將刊物本身與藝術共創行動相結合,而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發行的《緬甸街》,則是工作室長期投入在地導覽與踏查的成果展現。
《緬甸街》聚焦中和華新街的緬甸移民生活故事,帶領讀者品嚐南洋味。(圖片來源:《緬甸街》雜誌網站)

嶄新的雜誌美學

作為一項雜誌新品種,地方誌得以登上博客來、誠品等主流通路,吸引當代讀者,嶄新的雜誌美學與編輯手法功不可沒。視覺編排上,可明顯看到從日本到歐美,生活與設計類雜誌的影響:滿版的攝影風格照,版面的適時留白,再到字型選用與整體配色,雖然未必形成「臺灣地方誌」獨有的美學風格,確實與過去社區刊物的制式報刊印象有所區別。有時,甚至連學生團隊,都能做出過去難以想像的精美品質。
整體而言,文字比例的降低,讓更豐富的視覺元素進入地方誌的版面,也更加適應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這樣的美學創新,除了軟體及印刷技術等客觀條件的進步,更得力於多元的團隊背景。細究臺灣當代地方誌的團隊名單,當中不乏專業的設計師、攝影師,許多團隊也不排斥以發案形式,邀請專業繪師提供素材。這些都是過往受到資源限制的社區報,較難見到的條件。

耳目一新的政府刊物

屏東縣文化季刊《屏東本事》經過專業團隊改版後,以國際標準改造品牌識別,獲得第45屆金鼎獎大獎肯定。(圖片來源:屏東縣政府)
嶄新的雜誌美學與編輯技藝,也進一步讓地方政府刊物改頭換面。2015年創刊的《桃園誌》以一貫的清新風格延續至今,當屬代表案例,同一時期還有改版後的《美印臺南》。而屏東縣文化季刊《屏東本事》,更獲得第45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雜誌類大獎的肯定,應可視為政府刊物的里程碑。總編輯李明璁曾撰文指出編輯時引入「企業品牌視覺識別」觀念,輔以扎實的田野調查和研究方法,用國際標準進行編輯。
若仔細觀察,委託專業服務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外部專業團隊介入的可能性。例如《桃園誌》2015年創刊時,委由發行《秋刀魚》雜誌的黑潮文化團隊編輯,《新北市文化季刊》則邀請前《小日子》總編黃威融擔任總編輯。委外代編雖然可能因更換廠商,而有風格不連續的風險,就結果而言,許多地方政府刊物經由公私協力,確實一步步翻轉出新風格。由於政府刊物有其獨特的發行通路與客群,風格的翻新,也讓地方誌的出版形式更加深入廣大的閱聽眾。

大環境變遷下的地方誌

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產業大環境實際上備受挑戰,也讓當代台灣地方誌站在和前人截然不同的立足點。台灣的實體出版產業營業額近年來連年下滑,和全盛時期時期相比,幾近腰斬。實體出版業的萎縮原因眾說紛紜,讀者閱讀習慣改變、資訊管道日益多元,卻是不爭事實。
讀者為什麼想要(或需要)閱讀地方誌?過去,社區報等地方媒體或許在提供地方資訊上,扮演一定角色;如今,出版者卻面對氾濫分散的資訊流,和難以聚焦的紛雜話題。隨著資訊媒介廣泛,地方刊物已不再能只以傳遞地方訊息為主要功能。人們獲取地方資訊的方式高度分化:從旅遊部落格、Youtube網紅,再到臉書粉絲頁、Instagram。
除了資訊分散,人口也比起社區報時期,更加快速流動。時下流行的「北漂」詞彙,反映了大量人口往臺北等六都集中的遷徙現象,而內政部2021年首次公佈的《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更指出臺北市單單日間與夜間的活動人口,就差距70萬人。跨域的生活空間,在在形塑多重、碎片化的地方認識。
或許因為這些原因,「策展」、「轉譯」成了臺灣地方誌編輯的重要概念。和地方刊物的諸多前輩不同,一本成功的臺灣地方誌,往往不同僅作資訊的統整集結,而需要在刊期之間以獨創思考,重新組織習以為常的地方經驗。地方誌面對的是更加難以捕捉「眼球」的時代,需要仰賴更強的策展力,切入閱聽眾口味,以獨特內容作為號召,而不再能單靠地域認同吸引讀者。
人群及資訊快速流動的當代社會,地方誌也需要以新方法組織內容。(攝影:Lisanto 李奕良,圖片來源:Unsplash)

「編輯地方」的復興

近年來,臺灣政府借鏡日本經驗,大力提倡「地方創生」總體政策,期望應對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地方空洞化的挑戰。雖然發展脈絡不同,地方誌或廣義的「地方媒體」,也成為相關的熱門關鍵詞。地方媒體對地方創生有幫助嗎?出乎意料,熟悉日本地方媒體的編輯影山裕樹,在《重新編集地方》一書開宗明義回答:沒有。
在他看來,要讓沒落的商店街恢復元氣,地方媒體能帶來的幫助相當間接。相對地,地方媒體扮演的其實是「重新定義某家店、或某地區的認同感,並找出具備必然性的活用方法的一種手段」(影山裕樹 2019:13)
臺灣的地方刊物,在社區報時期彌補了大眾媒體的不足,乃至於災難發生時,重新凝聚社群。當代的臺灣地方誌,雖然未必真的能振興地方,但確實在各方摸索下,逐漸找出自己的新定位:不再單純是地方的「資訊傳播者」,而是「編輯者」。
此外,以圖文形式為主的地方誌,能成為對於「地方學」的新回應:以親民形式,活化過往地方文獻的檔案,進一步面向大眾。1990年代,臺灣興起一波以行政區域為範圍,進行研究與田野調查的風潮,延續清領時期政府編纂「志書」、「方志」的傳統。各地在文史研究者、大學等推動下,開始興修地方文獻。(王御風 2011)這些文獻以臺灣為主體,保留了歷史變遷的軌跡,然而就出版形式而言,已較難為一般大眾接受。相較於文史書籍,地方誌有著更為親民的閱讀門檻與形式,不論是讓老照片重現天日,或者從古地圖與統計中,了解地方發展的前世今生。地方誌不只能編輯現在,也應當扮演轉譯歷史的角色。
當地方誌轉變為地方的「編輯者」,紙本出版市場的萎縮,或許就不必過分擔心。而多角化經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讓「編輯地方」的行動,從特定媒介形式得到解放。例如,時下流行的街訪與街拍,不論最終以影片或雜誌小單元呈現,都發掘出過去刊物較難見到的人物群像。媒介的解放,意味著更多元的地方理解,在此,「編輯地方」成為一種跨形式的能力。紙本出版品、粉絲頁、部落格、短影片、展覽,甚至Podcast都是可能的內容形式,各有其擅場。
事實上,政府或企業也愈加感受到「在地化」的重要性。不論是為了貼近居民需求,或者為商品服務尋找差異化,甚至建立地域品牌,臺灣各地都需要更多具地方視野的內容產出。文化意義上,這也象徵著臺灣主體意識的進一步深化,並開始嘗試處理社會巨大變遷下的「地方」。期待臺灣地方誌的發行浪潮,能從雜誌這項悠久傳統的出版形式中,開展出「重新編輯地方」的新行動。
文/謝爾庭
新竹人,1990年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喜歡不斷發現看待世界的新觀點,做不一樣的事情。曾任《貢丸湯》雜誌主編、方格子vocus平台內容經理。現為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自由接案內容編輯。

參考文獻

  • 文化部(2020),《107 年臺灣出版產業調查暨108年閱讀及消費趨勢分析》
  • 王御風(2011),〈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思與言》49:4,頁31-55。
  • 胡元輝(2016),〈從草根出發 讓溝通民主—台灣社區媒體新浪潮的形成與挑戰〉。收入胡元輝主編,《在地翻轉—台灣社區媒體新浪潮》。
  • 陳怡君(2000),《瓦礫中的意外 : 災區社區報如何協助重建家園》。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 陳致瑋(2016),《當前台灣地方刊物出版工作者勞動過程中的自我實現》。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曾純純(2005),《初探社區報在六堆地區的發展與困境》。美和技術學院學報 24:1,頁123-149。
  • 黃順星(2020),〈媒社區:以媒介化理論檢視臺灣社區報發展〉。《中華傳播學刊》第三十八期,頁139-176。
  • 影山裕樹(2019),林詠純譯,《重新編集地方》。臺北市:行人文化。
  • 謝爾庭(2019),〈預約下個世代的地方書寫:台灣地方誌的現況與挑戰〉。「眼底城事」,https://eyesonplace.net/2019/02/01/10514
    1會員
    1內容數
    tes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爾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根據統計,台灣單單在台北市就有數百家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雖然「共同工作空間」時常跟新創圈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並不必然一定跟創業有關。共同工作空間的原始定義,是提供辦公空間讓不同的個別工作者(或團隊)共同工作,並於過程中交流或創發新的合作可能。
    萬事起頭難,0到1的距離,往往比想像中更遙遠。該怎麼辦呢?在新創圈中,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及孵化器(Incubator)分別透過不同方式,協助各領域的創業者找到需要的資源,跨過創業的死亡之谷。他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各自具有什麼樣的歷史呢?身為創業者,又該怎麼選擇呢?
    根據統計,台灣單單在台北市就有數百家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雖然「共同工作空間」時常跟新創圈連結在一起,事實上並不必然一定跟創業有關。共同工作空間的原始定義,是提供辦公空間讓不同的個別工作者(或團隊)共同工作,並於過程中交流或創發新的合作可能。
    萬事起頭難,0到1的距離,往往比想像中更遙遠。該怎麼辦呢?在新創圈中,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及孵化器(Incubator)分別透過不同方式,協助各領域的創業者找到需要的資源,跨過創業的死亡之谷。他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各自具有什麼樣的歷史呢?身為創業者,又該怎麼選擇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柏原市位於大阪平原的東南部,大阪府與奈良縣的縣界,匯集了奈良盆地各條溪流的大和川穿過金剛山和生駒山,流入大阪平原的附近形成了城市景觀,面積25.33 平方公里,三分之二是山區,大和川流經市中心,雖然距離大阪市中心僅約20公里,但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自然環境多樣,有青山、美麗的山谷、潺潺的河流,山腳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各國一直在依賴化石燃料來滿足能源需求。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尋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這就是能源轉型的開始。在這個時代,新能源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Thumbnail
    🌱過度屯積是【舊時代】產物! 在細細品味這一系列書時,作者山下英子分享,她在日本全國地,深入民間協助大家進行斷捨離時,常傾聽大家的種種煩惱,在這些案例中,也讓我晃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問題在這裡,明明時代變遷的速度,快如火箭,但是,你我日復一日的無意識想法、觀念和習慣,竟還在停留在「裹小腳」的年代
    Thumbnail
    作者註:此系列專文將會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討論現今高教的問題,以及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此系列為專文第一篇,希望能帶領大家思考在知識的界線已逐漸模糊的時代,分流教育的意義及必要性。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能源已經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應。然而,這種能源形式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也越來越難以為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了能源轉型的進程,將傳統能源逐漸替換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新能源。 理解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是指從傳統的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過程。這
    Thumbnail
    E 幸存者們大家好呀,聯盟的設計師們最近為了給大家帶來全新的營地體驗可是下了不少工夫,不僅外觀上有所改變,還新增加了很多玩法。今天明明就邀請到小帥給大家分享營地的更新盤點~ 營地基建回收:由於營地場景全新升級,升級前所建造的營地基建將會被回收並返還建造時所花費的建設材料,幸存者們可以重新裝扮自己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人類心靈有一種通病:「美好的東西總是在遙遠的地方和年代」。但你會認為「美好」,多半是因為陌生、誤解和以偏概全。其實,就像伍迪.艾倫所說:「如果你(覺得美好而)留下,這裡就會變成你的現在,但不久之後,你就會開始想像另一個時代才是黃金時代。這就是現實,無法事事順心,因為生活本來就是不盡如人意的。」
    Thumbnail
    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在家裡,當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方漸行漸遠。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不再確定。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柏原市位於大阪平原的東南部,大阪府與奈良縣的縣界,匯集了奈良盆地各條溪流的大和川穿過金剛山和生駒山,流入大阪平原的附近形成了城市景觀,面積25.33 平方公里,三分之二是山區,大和川流經市中心,雖然距離大阪市中心僅約20公里,但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自然環境多樣,有青山、美麗的山谷、潺潺的河流,山腳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各國一直在依賴化石燃料來滿足能源需求。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尋求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這就是能源轉型的開始。在這個時代,新能源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Thumbnail
    🌱過度屯積是【舊時代】產物! 在細細品味這一系列書時,作者山下英子分享,她在日本全國地,深入民間協助大家進行斷捨離時,常傾聽大家的種種煩惱,在這些案例中,也讓我晃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問題在這裡,明明時代變遷的速度,快如火箭,但是,你我日復一日的無意識想法、觀念和習慣,竟還在停留在「裹小腳」的年代
    Thumbnail
    作者註:此系列專文將會以一個大學生的角度,討論現今高教的問題,以及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此系列為專文第一篇,希望能帶領大家思考在知識的界線已逐漸模糊的時代,分流教育的意義及必要性。
    Thumbnail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傳統能源已經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應。然而,這種能源形式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也越來越難以為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了能源轉型的進程,將傳統能源逐漸替換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新能源。 理解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是指從傳統的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過程。這
    Thumbnail
    E 幸存者們大家好呀,聯盟的設計師們最近為了給大家帶來全新的營地體驗可是下了不少工夫,不僅外觀上有所改變,還新增加了很多玩法。今天明明就邀請到小帥給大家分享營地的更新盤點~ 營地基建回收:由於營地場景全新升級,升級前所建造的營地基建將會被回收並返還建造時所花費的建設材料,幸存者們可以重新裝扮自己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Thumbnail
    人類心靈有一種通病:「美好的東西總是在遙遠的地方和年代」。但你會認為「美好」,多半是因為陌生、誤解和以偏概全。其實,就像伍迪.艾倫所說:「如果你(覺得美好而)留下,這裡就會變成你的現在,但不久之後,你就會開始想像另一個時代才是黃金時代。這就是現實,無法事事順心,因為生活本來就是不盡如人意的。」
    Thumbnail
    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在家裡,當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方漸行漸遠。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不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