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諺語で尋Better Life #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NNNNNN圖片來自網路

「半斤八兩」

「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

「五十歩百歩」(ごじっぽひゃっぽ)

~ 寓言 ~
從前有個讀書人,相當的固執。
他認為自小學習四書五經的他,就該像聖人一樣,行事坐臥都應該遵守禮儀,不能有半點差池。
然而,屢次參加會試的他,屢次失敗,為了不挨餓受凍,他接受了友人的邀約,寫一些奇談鬼怪,街坊逸事,男女情愛來賺錢餬口。
不過,每當他做這些「不正經」的事情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會很掙扎,為了讓自身好過一些,他甚至把工作的場所分為好幾塊,有時候躲在牆角工作,有時候跪坐在床前,有時候趴在坑上,彷彿他有多個分身,而只有讀聖賢書的時候,他才會端坐在書桌前。
他不斷地告訴自身,那些分身都不是真實的他,只是一個軀殼。
然而,老天就是這樣捉弄人,一心只想入朝廷,為國家蒼生服務的他,與仕途無緣;而掩掩藏藏,改名換姓寫的些荒誕之談,卻大受歡迎。
幸好,他一直隱藏的很好,除了幫他接線的朋友以外,大家都不知道原來他就是最近大家在茶餘飯後談論的那個很會講鬼故事的半仙,那個成天叨叨絮絮的閒人,還有那個風流多情的學子。
他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增多,可是他卻一點兒都不開心,因為他覺得他活著只是為了生存,與他的抱負理想漸行漸遠。
心中鬱卒的他,來到了山上的一所寺廟,跪在佛前的他,不斷地磕頭懺悔。
住持和尚見他十分用心,便上前與他說幾句話。
兩人相談甚歡,住持和尚留他下來一起用餐,兩人聊著聊著,竟然說到了那些他熟悉的故事情節。
「大師,您也看那些故事?」
大師摸了摸自己的長鬍鬚,「是啊!挺有趣的。鬼故事寫的是鬼,說的是為善;另一個講的是八卦,勸的是人和;小黃書描述的是男歡女愛,敘說的事情深意重。你說,這三位寫書人,是不是很特別啊!」
「大師,這----」
住持和尚大笑了三聲,「若是戒律在心中,看的都是過往雲煙。」
當他聽到這句話後,他雙膝一曲,五體投地,向住持和尚行了大禮。
從此以後,不管寫什麼題材,他都端正坐在書桌前,以最誠摯的心意,一筆一字書寫。
** 小小心得 **
如同他一樣,我也不時會將自身定位,認為在怎樣的區塊,應該就以哪種樣貌展示,時常在不經意間讓自身陷入迷茫之中。
其實,A區塊有自己,B區塊有自己,C區塊也有自己,哪兒都有自己。
外界的一切,只是內心的產物,當心中有著信念,所有入眼入耳,出口出手的都只是信念的衍生,無法區分。
人或許能瞞人,能藏事,但是說服不了自身。
若是堅定不變的信念,又何必去難為自身,不如大方的接受,大膽的面對。
當面對的是最重要的,肯定不會走偏,一定不會落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10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來好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靜處 享樂》 「船到橋頭自然直」 「Cross that bridge when (one) comes to it. 」 「渡りに船」(わたりにふね) 人生的迷宮,重要的,或許不是破解答題的速度,而是鬆解走動當下的心情。 有的迷宮,得個人尋找答案,靜靜地。 有的迷宮,如有人陪同解題,共欣喜。
《覓心不得 安心已竟》 「天時地利人和」 「Favorable timing, geographical and human conditions. 」 「天の時・地の利・人の和」 原來,千年以來找尋的東西,並不存在於世,而是在於方寸之間。 當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簡單,那麼,心裡有的盡是感恩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清濁而不,何樂而不為》 「天壤之別」 「 Chalk and cheese. 」 「月と鼈」(つきとすっぽん) 言語,只是溝通一種方式。 相通的,不用說。 珍惜的,就會懂。 疼愛的,能理解。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一笑泯恩仇」 「 A smile devoid of enmity. 」 「笑う顔に矢立たず」 (わらうかおにやたたず) 晴也笑,雨也笑,春也笑,冬也笑。 同樂齊笑,妙哉,心領神會,心會神領。 人生什麼做什麼決不虧,笑啊!
《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 「事不過三」 「 To try the patience of a saint. 」 「仏の顔も三度」 (ほとけのかおもさんど) 以慈對己,以善對人;飲一壺酌酒,沏幾杯好茶,聞美樂賞佳景,天寬地闊。 哈哈哈,大笑三聲!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
《做自己尊重的人》 「情人眼裡出西施」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beholder. 」 「痘痕も靨 」 (あばたもえくぼ) 饒毅博士說: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在退休之日,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於遲暮之年,感到生活中的自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靜處 享樂》 「船到橋頭自然直」 「Cross that bridge when (one) comes to it. 」 「渡りに船」(わたりにふね) 人生的迷宮,重要的,或許不是破解答題的速度,而是鬆解走動當下的心情。 有的迷宮,得個人尋找答案,靜靜地。 有的迷宮,如有人陪同解題,共欣喜。
《覓心不得 安心已竟》 「天時地利人和」 「Favorable timing, geographical and human conditions. 」 「天の時・地の利・人の和」 原來,千年以來找尋的東西,並不存在於世,而是在於方寸之間。 當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簡單,那麼,心裡有的盡是感恩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清濁而不,何樂而不為》 「天壤之別」 「 Chalk and cheese. 」 「月と鼈」(つきとすっぽん) 言語,只是溝通一種方式。 相通的,不用說。 珍惜的,就會懂。 疼愛的,能理解。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一笑泯恩仇」 「 A smile devoid of enmity. 」 「笑う顔に矢立たず」 (わらうかおにやたたず) 晴也笑,雨也笑,春也笑,冬也笑。 同樂齊笑,妙哉,心領神會,心會神領。 人生什麼做什麼決不虧,笑啊!
《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 「事不過三」 「 To try the patience of a saint. 」 「仏の顔も三度」 (ほとけのかおもさんど) 以慈對己,以善對人;飲一壺酌酒,沏幾杯好茶,聞美樂賞佳景,天寬地闊。 哈哈哈,大笑三聲!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
《做自己尊重的人》 「情人眼裡出西施」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beholder. 」 「痘痕も靨 」 (あばたもえくぼ) 饒毅博士說:自尊支撐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在退休之日,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於遲暮之年,感到生活中的自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噹!   洪鐘大呂聲起,晨課已至。   青年和尚盤膝坐在經書前,口中念誦著經文,經書未翻開,經文早就存於腦海。   經書置於身前,有助於他排擾雜念,只要看到封面經名,就讓他彷彿登臨七寶,妙不可言。   突然,他腦海中出現一句問話:「僧侶,你可愛世人?」   僧侶
一則描述 XX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時間,今天又是如此,等XX師走後,老和尚就對傳X師說:「別人來與你談論是非,我們唯唯諾諾就好,不去參與,則對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別人走錯路,自己不要跟上去。」(80頁) 中間好像有些沒說的段兒 昨天提到廣欽上人對應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我們看到這種人出現時,我們會怎麼做?他的煩惱,他與你的對話,他不喜歡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喜歡,你是不是也跟著他起煩惱,還是以他為鏡,絕對不可以向他一樣無所事事的不喜歡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期待。這個煩惱我們要去除。凡夫所說同情這個人,同情誰?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鬼談詩】紀曉嵐先生自述—— 平定王舉人執信,曾經跟隨在榆林做官的父親,夜裏住宿在野寺裏的藏經閣下,聽到閣上有人連續不斷地低聲說話,好像是談論詩。他感到很驚訝,這裏很少有讀書人,哪裏會有人談詩呢。於是仔細地聽,最終還是聽不大清楚。後來說話聲漸漸傳出經閣廊檐下,才稍稍聽得分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噹!   洪鐘大呂聲起,晨課已至。   青年和尚盤膝坐在經書前,口中念誦著經文,經書未翻開,經文早就存於腦海。   經書置於身前,有助於他排擾雜念,只要看到封面經名,就讓他彷彿登臨七寶,妙不可言。   突然,他腦海中出現一句問話:「僧侶,你可愛世人?」   僧侶
一則描述 XX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時間,今天又是如此,等XX師走後,老和尚就對傳X師說:「別人來與你談論是非,我們唯唯諾諾就好,不去參與,則對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別人走錯路,自己不要跟上去。」(80頁) 中間好像有些沒說的段兒 昨天提到廣欽上人對應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我們看到這種人出現時,我們會怎麼做?他的煩惱,他與你的對話,他不喜歡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喜歡,你是不是也跟著他起煩惱,還是以他為鏡,絕對不可以向他一樣無所事事的不喜歡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期待。這個煩惱我們要去除。凡夫所說同情這個人,同情誰?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鬼談詩】紀曉嵐先生自述—— 平定王舉人執信,曾經跟隨在榆林做官的父親,夜裏住宿在野寺裏的藏經閣下,聽到閣上有人連續不斷地低聲說話,好像是談論詩。他感到很驚訝,這裏很少有讀書人,哪裏會有人談詩呢。於是仔細地聽,最終還是聽不大清楚。後來說話聲漸漸傳出經閣廊檐下,才稍稍聽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