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田野調查的秘訣:放開框架、傾聽、追問
方格精選

八大田野調查的秘訣:放開框架、傾聽、追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你遇到的八大人願意跟你講這麼多秘密?」在《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的分享會上,有聽眾提出這個問題。

我並不會「相信我忍術」或是「相信我之呼吸:給我自白」這種特異功能,硬要說有什麼訣竅,那大概是用放開框架的態度去傾聽與追問吧。

人生勝利組的養成遊戲,不是人人玩得起

在田野調查前期,我訪談到一位非常缺錢的八大人,他的同事指點他去做風險更高而且犯法的生意,好在短時間內撈一票,我覺得為了幾萬元賠上健康還可能會留前科實在得不償失,勸他不要這麼做,他伸出一根手指,制止我繼續說下去:「曉嫚,你這種有前途的人不要對我說教。

聽到這句話我很震驚,所謂有前途是什麼意思呢?

raw-image

在布爾喬亞的世界裡,念好大學研究所畢業、把履歷投到全球前N大企業、在聽到就很厲害的地方上班、買房買車買股票買各種投資商品、成家把戶籍設在好學區、讓孩子進入明星幼兒園小學中學、想辦法攀升到更高的社會階級……人生勝利組的養成遊戲並不是人人玩得起,是身處什麼樣的困境,讓一些人自認為或實際被排除在外?

當人生活在某一種價值觀裡面太久,很容易以為自己的框架是宇宙的中心,自己把自己框得不亦樂乎,卻忽略人是可以活在框架之外的。

在「有前途的人不要說教」的當頭棒喝後,我給自己的提醒是,理解受訪者的困境之前,不要把自己的框架展現出來,仔細聽對方怎麼說就好。

每個人都有生活的疼痛、經濟的壓力、工作的倦怠、戀愛的苦惱、人際關係的糾結、生涯發展的撞牆與迷惘,距離想像中的幸福有毫釐或公里之差。有人反其道而行,會彰顯甚至吹噓自己在哪方面有多強多厲害,還不快俯首稱讚他好棒棒--例如曾有受訪者嗆我說:「我做一檯客人就可以賺多少錢了,你這種寫字的要搞多久?」

遇到這些焦慮或是炫耀時,我會要求自己去思考對方的行為源自什麼樣的需求?光是去設想這些,就會對受訪者產生許多好奇,以及更多可以追問的題材。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的生活中,同事朋友情人家人父母可能都不見得能好好聽我們說話,或是聽了之後,不把他們的框架拿出來砸人就渾身不對勁,所以不帶批判的傾聽難得, 如果這時展現出對受訪者豐沛的好奇心,對方就會願意打開自己。

呼應童話故事中,理髮師需要一個樹洞大喊「國王有對驢耳朵」,我也以此自勉。


raw-image


✒️網路書店訂購《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實體書:博客來誠品金石堂讀冊三采momo墊腳石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ReadmooKOBOGoogleplay博客來AmazonMyBook台灣漫讀UDN凌網PUBU 全通路收藏

✒️實體書在誠品、墊腳石各書店通路上架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賣笑賣身是必須排班的,離開酒店按摩店的前場,陪侍、性工作者有自己的私生活,也有家庭朋友感情和夢想,而且除了上班時的戰鬥裝,平常也需要穿衣服--讀了這本書,「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在我的單車失竊之前,還沒變成改變台灣毒品生態的藥頭、十八歲的小何,每次跟我見面都是訴苦人際關係,她想打入的小圈子熱愛攀比…… 小何不想孤單一人,隱藏著自己的真實感受去討好朋友,不敢放開友好的假象而不斷打破底線,也不敢捨棄有害的關係走自己的路。
發明「咖啡包」的同窗被補時,表示毒品「都是別人寄放」,有人斷言:「用了藥,那個人就不是原本的她了,就像是被其他人穿越了一樣,除了記憶和軀殼,其他都換了另一套系統。」 事實真的如此嗎?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Google輸入「愛上客人」,竟然也都是經紀公司發的八大職場文,論調比客人求助「愛上八大人怎麼辦」還單一,不外是對第一線強調「歡場無真愛」--為什麼會這樣?揭開團塊利益背後,八大人愛上岸上人的處境。
在Google輸入「歡場」就會自動跳出「無真愛」,但是愛上了八大人怎麼辦?回答「施主,這問題請你捫心自問」沒誠意,我整理了經典題組,把「如何問自己」整理成四個層次供參。
許多人好奇,席耶娜如何從一介卡奴「長」出能在條通長久營業的生意頭腦? 2010年席耶娜二十九歲,已經當了七年小姐,逢九大關諸事不順,於是趕搭到海外打工度假的風潮,來到澳洲東岸維多利亞州南部的墨爾本--
賣笑賣身是必須排班的,離開酒店按摩店的前場,陪侍、性工作者有自己的私生活,也有家庭朋友感情和夢想,而且除了上班時的戰鬥裝,平常也需要穿衣服--讀了這本書,「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在我的單車失竊之前,還沒變成改變台灣毒品生態的藥頭、十八歲的小何,每次跟我見面都是訴苦人際關係,她想打入的小圈子熱愛攀比…… 小何不想孤單一人,隱藏著自己的真實感受去討好朋友,不敢放開友好的假象而不斷打破底線,也不敢捨棄有害的關係走自己的路。
發明「咖啡包」的同窗被補時,表示毒品「都是別人寄放」,有人斷言:「用了藥,那個人就不是原本的她了,就像是被其他人穿越了一樣,除了記憶和軀殼,其他都換了另一套系統。」 事實真的如此嗎?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Google輸入「愛上客人」,竟然也都是經紀公司發的八大職場文,論調比客人求助「愛上八大人怎麼辦」還單一,不外是對第一線強調「歡場無真愛」--為什麼會這樣?揭開團塊利益背後,八大人愛上岸上人的處境。
在Google輸入「歡場」就會自動跳出「無真愛」,但是愛上了八大人怎麼辦?回答「施主,這問題請你捫心自問」沒誠意,我整理了經典題組,把「如何問自己」整理成四個層次供參。
許多人好奇,席耶娜如何從一介卡奴「長」出能在條通長久營業的生意頭腦? 2010年席耶娜二十九歲,已經當了七年小姐,逢九大關諸事不順,於是趕搭到海外打工度假的風潮,來到澳洲東岸維多利亞州南部的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