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用時間換取的愜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摩托車是我日常主要的代步工具,騎車讓我不管想去哪裡都很方便迅速,但有點越來越受不了路上的喇叭聲,根據車況路況,路途中也多了很多煩躁的情緒,因此常常懷念起以前那些沒有時間壓力、愜意的走路時光。
---
大學時,沒有車也沒有駕照,加上學校的交通不太方便,想去哪裡,只能靠班次很少的公車或是步行前往。不過沒關係,大學生嘛,是活力與時間最富有的時期,甚至曾和朋友一路從學校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市區餐廳吃飯,這是開始上班後就算很懷念,卻再也沒有辦法付諸行動的事情之一,和夜唱一樣。
在學校也常常和朋友們相約走環校,邊走路邊聊天、討論活動,不會像聚餐那樣時不時就滑手機,還常常會傳染,只要有一個人低頭開始滑,再抬起頭時就會發現大家都拿起手機了。走路不會,走路就是一直聊天,即使有短暫的空秒也不覺得尷尬,畢竟我們本來就是相約走環校的嘛!而且就算再怎麼沈默,也好過科技冷漠。
---
後來回到家鄉,有段時期沒有車也沒有工作,不管去圖書館、郵局、藥妝店都是一個人帶著耳機,邊聽音樂邊靠雙腳前往,雖然時速緩慢,但在路途中可以思考很多事情,順一下今天想要完成的事、想想下一個羊毛氈要做什麼等等,倒也輕鬆自在。
這可能也是我喜歡走路的原因之一。我喜歡同時間一起做很多事情,像是邊吹頭髮邊看小說、邊追劇邊戳羊毛等等,這種「邊⋯邊⋯」的造句,會體感覺得自己好像很有效率,而走路正是其中一件。又能到達目的地,又可以當作今日運動的額度,路上還可以在腦中排程近期想做的事,真的是段高效的路程呢。
---
然而,畢業後到台北工作,走路的氛圍就完全變調了。去哪裡都要排隊,到捷運站更是人擠人,而偏偏人潮聚集的密度,與我的體力消耗速度恰恰成正比,面對人群能量就先減去大半,當然,不排除與上班的心累有相互影響的可能。
除了人多之外,每個人的步伐都好像快轉兩倍速,包括我。因為要趕著上班,因為要追上錢的腳步,所以走在風中完全不會有今天陽光突然好溫柔的感想,只會抱怨起那討人厭的風。那時候的走路,感覺是情勢所逼。
---
相反的,也有一些喜歡騎車的時候。像是在馬祖上班的時期,是我最喜歡的上班路沒有之一,短短五分鐘車程,可以迎著風、哼著歌、欣賞海景。不上班的日子更不用說了,騎車去咖啡廳、去便利商店通通都有「海景風光」的配套行程,約為五到三十分鐘不等,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奢侈。
去蘭嶼旅行的時候也是,騎車沿途都是依山傍水,看左看右都是美景,只是要小心路上時不時有青蛙過馬路。那時仗著我們一群人有戴著畢業領巾,又是來到外島有點亢奮,所以路上好像不管跟誰對到眼都可以自然地打招呼,行程也排的很隨意,有時經過路邊的涼亭看起來很舒適,就放慢速度停下來坐坐,隨心所欲。
---
仔細疏理之後才發現,我喜歡的好像不是走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喜歡當下的氛圍。不需要被時間和金錢壓力追趕而加快腳步,而是按照自己的步調與心情,有時邊思考事情,有時邊欣賞美景,從容地走向目的地。於是偶爾還是會想走點路,用時間換取散步時的愜意。
avatar-img
6會員
5內容數
閱讀對我而言,很看當下的心情、情境以及環境氛圍。有時候一本書最令我難忘的,是美好的閱讀體驗。可能是讓當時迷茫的我找到一點點光源,可能是讓曾經鬱悶的我得到宣洩。因此想把這些感覺、這些共鳴記錄下來,不是評論書籍的好壞與實用程度,而是在閱讀的當下,觸及我記憶、感知、情緒的心得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zy lif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結果還是做不到》該怎麼辦呢?作者吉竹伸介本想在書中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但想想又覺得,沒辦法做到的事,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啊。甚至當我們坦然面對這些做不到的事時,這件事、這個人反而突然就變得立體有趣了起來。就像書籍背面的小人一樣,能滿臉幸福地挑選要畫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我覺得閱讀是很看當下的心境、情緒與環境氛圍的,身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經歷後,閱讀同一本書的感受與回饋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只是順順地讀完,但也許,在某個心疲力竭的下班夜晚讀到,會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救贖;有時候作者描寫個情境、拋出個問句,讀者就會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翻找出類似的記憶,而覺得感同身受。
《結果還是做不到》該怎麼辦呢?作者吉竹伸介本想在書中提出一些解決之道,但想想又覺得,沒辦法做到的事,也是一種有趣的事啊。甚至當我們坦然面對這些做不到的事時,這件事、這個人反而突然就變得立體有趣了起來。就像書籍背面的小人一樣,能滿臉幸福地挑選要畫哪些做不到的事情呢。
我覺得閱讀是很看當下的心境、情緒與環境氛圍的,身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經歷後,閱讀同一本書的感受與回饋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只是順順地讀完,但也許,在某個心疲力竭的下班夜晚讀到,會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救贖;有時候作者描寫個情境、拋出個問句,讀者就會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翻找出類似的記憶,而覺得感同身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為了省錢,作者分享了一些低成本的休閒活動,包括騎單車、爬山健行、跑步、閱讀、假日農夫和整理家裡環境。文章中提到休閒活動對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悅的積極影響。作者呼籲大家擁有好奇心,大膽嘗試不同的活動,享受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通勤時間一直是影響我上班心情的最大因素,單趟一小時的通勤,每天就有兩個小時浪費在交通上,早上必須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回家也比別人多一小時,導致每天都有兩個小時感到焦躁,因此在通勤過程中,找到有意義的事情,能大大減緩焦慮的心情。以下分享四個我認為通勤最適合做的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為了省錢,作者分享了一些低成本的休閒活動,包括騎單車、爬山健行、跑步、閱讀、假日農夫和整理家裡環境。文章中提到休閒活動對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悅的積極影響。作者呼籲大家擁有好奇心,大膽嘗試不同的活動,享受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通勤時間一直是影響我上班心情的最大因素,單趟一小時的通勤,每天就有兩個小時浪費在交通上,早上必須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回家也比別人多一小時,導致每天都有兩個小時感到焦躁,因此在通勤過程中,找到有意義的事情,能大大減緩焦慮的心情。以下分享四個我認為通勤最適合做的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