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全台走透透 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見聞錄—《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菜場搜神記》,搜市場裡之各路神人、個樣怪事,此神怪非比靈異志怪,而是淺見寡識的我看菜市場,以為神,以為怪之事。市場生靈變幻莫測,跪謝今日的巧合,不為錯過的可惜,此書記錄了每一次的不期而遇,人生在市,其樂自得。

在量販店、超市林立的現代社會,尤其是居住在都市的年輕一輩,並且缺乏餘裕準備三餐的人們,「菜市場」或許已經成為童年記憶中,隱約帶著一點聲響的陳舊名詞。儘管它們依舊存在於各大鄉鎮、城市中,卻因為彼此生活作息的不同,成為某一群人偶爾才會遇見的平行時空異世界。就如同隱身於都市叢林中的老屋,這些場域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成為保留台灣傳統風土民情的時空膠囊,等待著人們走進其中,重新發掘那些早已不再被強調的種種價值。

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紀錄

一位不買菜的大學生,為了口腹之慾離開課堂、走入學校附近的市場,從此開啟了一場走遍全台菜市場的旅程。從北到南、由東至西,以文字紀錄「市間情」,靠相機捕捉潛藏於世俗的魔幻時刻,被譽為「黑色喜劇版清明上河圖」的市場踏查日記,《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就此誕生。

「《菜場修羅場》?」「你菜市場武俠小說?」
「《菜市場腦殘遊記》?」「遊記會不會聽起來太像腰只?」(兩位,重點不是這個吧)
「《晨市戀歌》?」「(嘔)」
「《晨市少女不購物路線》?」「這怎麼有點耳熟?」
「《市場荒唐言》?」「誰荒唐?妳才荒唐!」

滿紙荒唐言?道盡全台市場事

說到《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的寫作風格,或許從這段討論書名的對話,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其中「不正經」的氛圍。也因為這樣幽默、通俗的筆調,讓作者蘇凌的的這部作品,明明充滿紀實色彩,卻也像是一部喜劇,每個場面都彷彿經過精心設計,只為博君一笑;加上時不時穿插的反諷、諧音「大叔笑話」,更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讓這些奇聞軼事,顯得更加生動。

儘管看似都在「練痟話(liān-siáu-uē)」,但不論是音響師傅對於現代產品「重換不重修」的設計、不辭勞苦只為傳遞溫暖給偏遠地區的麵包車司機,甚至是讓顧客在繁忙生活中,重新憶起童玩趣味的沙包,這些對於社會上小人物的觀察,卻也藏著許多已不再被現代社會所強調的重要價值。而不分縣市往往空蕩的「新市場」,與路邊搶位擺攤的對比,在作者細膩的觀察下,更成為公共設施過於理想化,而不顧實際需求,導致成效不彰甚至反效果的最佳案例。

「欲問市間情為何物,請進,人菜市人生場!」

看見現代社會縫隙中 遺漏的風景

從每日所需的採買中心,轉變為「搜神」的場域,在超商、超市與量販店的夾擊下,菜市場的式微不只是進行式,且恐怕尚未看到終點。也幸而有《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提醒我們在方便與便宜之外,仍有一片值得被看見的風景,在紛雜疲憊的日常外持續展演,等待被重新發掘。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NR78px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reurl.cc/9pKAO8
博客來:https://reurl.cc/aGWbkQ
讀冊生活:https://reurl.cc/2mdAZm
讀冊二手書:https://reurl.cc/oQab1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1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Thumbnail
關於這本書 作者: 譯者: 出版日期:2018/04/28 你是否想過一本書在抵達你身邊前, 經歷過多少超乎想像的奇蹟之旅呢? 而你,願意成為這趟旅程的終點嗎? 讀後感 本作的故事線主要圍繞在書店的店員身上,不像《古書堂事件手帖》那樣是由書帶出故事,而是由店員帶出一連串溫暖感動的故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憧憬那些在書店或者文具店工作的人們,加上自己又身為文字工作者,出門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各大書店和文具店,逛上一整天都不嫌累,當然還有圖書館,真的對它的存在滿懷感謝,若要找我去知名景點拍照打卡人擠人,真的沒有動力和興趣,或許這就是沒有朋友的原因(大笑),因此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借回家看不可了。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憧憬那些在書店或者文具店工作的人們,加上自己又身為文字工作者,出門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各大書店和文具店,逛上一整天都不嫌累,當然還有圖書館,真的對它的存在滿懷感謝,若要找我去知名景點拍照打卡人擠人,真的沒有動力和興趣,或許這就是沒有朋友的原因(大笑),因此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借回家看不可了。
Thumbnail
《夜市》講的是一個什麼奇怪的東西都可以買得到的夜市,而《風之古道》的故事則是發生於一條只有神明、妖怪、與少數人類才可以進入的道路。在主角們所身處的當代裡頭,古老與奇異的力量依然藏身於水泥都會之中,這些故事就是當他們碰巧發現這些狹縫之後,所激盪出的漣漪。
Thumbnail
《夜市》講的是一個什麼奇怪的東西都可以買得到的夜市,而《風之古道》的故事則是發生於一條只有神明、妖怪、與少數人類才可以進入的道路。在主角們所身處的當代裡頭,古老與奇異的力量依然藏身於水泥都會之中,這些故事就是當他們碰巧發現這些狹縫之後,所激盪出的漣漪。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一樣懷抱著書店夢,尤其想開間別有個性又自主力強的獨立書店,但在書店經營上的眉眉角角,進書賣書之外的門道和現實,刀又落在哪? 沒想到我這樹獺速度的發文頻率那麼搶先打這一篇,大抵都是書圈今天又有個事件~~上月參加文房的閱讀與品牌講座結束後,聽眾私下問陳玠安關於之前某網美書店事件的看法,今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一樣懷抱著書店夢,尤其想開間別有個性又自主力強的獨立書店,但在書店經營上的眉眉角角,進書賣書之外的門道和現實,刀又落在哪? 沒想到我這樹獺速度的發文頻率那麼搶先打這一篇,大抵都是書圈今天又有個事件~~上月參加文房的閱讀與品牌講座結束後,聽眾私下問陳玠安關於之前某網美書店事件的看法,今
Thumbnail
大一史學課,要找一個變遷主題做報告,那時候第一個想到就是書店。 每個人和書一定有各種的連結,小時候也算是個鑰匙兒童,常常被丟在書堆裡 : 金石堂、圖書館、那時諾貝爾也還是主流,中壢大時鐘的3樓小書店,都有我的身影,從亞森羅蘋、紅樓夢、天文觀星到蔡志忠的經典系列,那段時間的蔡智恆也是我的心頭好,雜讀風
Thumbnail
大一史學課,要找一個變遷主題做報告,那時候第一個想到就是書店。 每個人和書一定有各種的連結,小時候也算是個鑰匙兒童,常常被丟在書堆裡 : 金石堂、圖書館、那時諾貝爾也還是主流,中壢大時鐘的3樓小書店,都有我的身影,從亞森羅蘋、紅樓夢、天文觀星到蔡志忠的經典系列,那段時間的蔡智恆也是我的心頭好,雜讀風
Thumbnail
以前我會在空閒的一天走進一間書店,不是順便地,只為了逛書店。路線從一進門的主打書區開始,到左側的各分類新書區、門邊那面牆上的當月雜誌區,再到常逛的人文書區,然後看看漫畫區,一時興起的時候可能也會翻翻財經或社會科學書,最後再到右側的文具禮品區晃晃。
Thumbnail
以前我會在空閒的一天走進一間書店,不是順便地,只為了逛書店。路線從一進門的主打書區開始,到左側的各分類新書區、門邊那面牆上的當月雜誌區,再到常逛的人文書區,然後看看漫畫區,一時興起的時候可能也會翻翻財經或社會科學書,最後再到右側的文具禮品區晃晃。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從去年換工作增加通勤以來,到今年因疫情居家辦公,多了許多零碎的時間和心思閱讀不同領域的書。加上上個月在整理了書櫃之後,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藏(真的是字面上的藏)書,默默踏入電子書的平台,發現又是應一番天地。
Thumbnail
不知道你去預購振興券了嗎?經過此次疫情似乎也有不少人投向了書籍的懷抱,可能你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你想邁入書店購入幾本書,卻在茫忙書海中疑惑了嗎?這份書單能帶給你初次在書海中遨遊的方向!
Thumbnail
不知道你去預購振興券了嗎?經過此次疫情似乎也有不少人投向了書籍的懷抱,可能你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你想邁入書店購入幾本書,卻在茫忙書海中疑惑了嗎?這份書單能帶給你初次在書海中遨遊的方向!
Thumbnail
在快速的車流中,與我驚鴻一撇交錯而過的,是一間久未踏入的老書店。在小時記憶中,它一直是人潮川流不息的,但以往的風光,如今早已隨著光陰飛逝而去。 因為前幾日看到又有老書店即將歇業的新聞,讓我路過它時決定下車,再度踏進這間默默走過一甲子的老書店。 老書店裡沒有現代感的設計裝潢,沒有賣咖啡甜點,也沒有
Thumbnail
在快速的車流中,與我驚鴻一撇交錯而過的,是一間久未踏入的老書店。在小時記憶中,它一直是人潮川流不息的,但以往的風光,如今早已隨著光陰飛逝而去。 因為前幾日看到又有老書店即將歇業的新聞,讓我路過它時決定下車,再度踏進這間默默走過一甲子的老書店。 老書店裡沒有現代感的設計裝潢,沒有賣咖啡甜點,也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