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涇川決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東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薛仁杲也知道,佔領關中各地的將軍們鬧成一團。

如果是自己麾下的人,薛仁杲一棒子打死就是了,但這種情況,他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還好,翟長孫能幫他搞定這一切。

翟長孫先是擬定稱帝計劃,原本受到更大反對,不過他緊接著公布了官位組織與爵位封賞。

西秦諸將慢慢安靜下來。

而李世民帶領的唐軍,也抵達了涇川。

翟長孫又發出了第三階段的命令:戰時職務重新分配。

各地西秦軍的兵馬,糧食,資材,有條不紊的往折墌城運來。

薛仁杲雖然不算聰明,但打仗的部分他是一點也不含糊的。

隨著西秦軍力的集中,薛仁杲的眼光,也不用再放在面前的李世民身上。

不,薛仁杲很清楚,李世民早在當年給他打死了。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還會有第二個李世民擋在自己眼前,但再打死一次,也費不了多少力氣。


面對這世上除了裴矩,唯一還知道自己是李玄霸,不是李世民的人……秦王李世民也不禁惆悵了起來。

直到房玄齡低沉的嗓音,將李世民喚回。

「蜀人翟長孫,如今已經是西秦軍真正的指揮者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有點喜歡現在的虯髯模樣。那讓旁人不太容易看得出他真正的表情。

來到折墌城外,建立陣地與西秦對峙,已有十餘日。在明查暗訪之下,唐軍也弄明白了,城內究竟是誰在話事。

劉文靜道:「想不到薛舉倒下,反而幫了蜀人一把……幸好淳風與如晦提醒,否則我等以薛仁杲為敵,必遭暗算。」

一旁不知正在比劃些甚麼的李淳風抬起頭來,道:「以巴蜀為本,得隴西,奪咸陽,這是吞秦立漢格局啊……蜀地應有高人指點,只怕還有後著。」

即使李世民的智囊們對道術所知有限,也大概知道李淳風在說什麼。

這是漢高祖劉邦創下基業的模式,同時也是蜀漢名相諸葛亮提供給劉備父子的爭天下之策。

要擬定這個戰略,熟讀史書便可。

但你要知道,就連諸葛亮都走不到奪咸陽這一步。

是以李淳風說背後更有高人,實有所本。

不過,李淳風本人卻打了個冷顫。他保留了一個關竅沒說……吞秦立漢,首重奪漢。但漢中已被大唐秦州總管竇軌奪回。而首座袁天綱也在這時候跟竇軌聯繫,表示道宗的支持。

李淳風大概有八成肯定,袁天綱事前就知道蜀人的計劃,只是當下情勢對唐有利。但是在走到這一步以前,誰能知道這套「吞秦立漢」?

李淳風想不到任何的可能性。

不,他其實想到了,只是不願意深入去思考。

身為道宗弟子,李淳風能說的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

李世民道:「無所謂,我們便是兩策並行……傳令下去,敢言戰者斬。另外李二郎隊伍,就交由淳風與如晦安排。」


唐軍堅守壁壘不出,任憑西秦軍數度挑戰,皆是一概不理。

此外,薛仁杲也不斷收到,附近出現一支神秘隊伍,為首者方頭大耳,額前生眼的報告。

該說是一支嗎?因為總是有人表示同時看見那三眼怪人的行伍。

每逢下雨,三眼人必然出現。

薛仁杲不明,但翟長孫可是心驚。

西秦軍中的蜀人,已經開始紛紛傳說,那是李二郎的神靈,只怕不日便有大水將至。

翟長孫對於怪人是否為李二郎,那是三分信七分疑。但敵軍堅壁不出,會否採取水攻,可是不得不防。

翟長孫加派人手,監視唐軍舉動。終於,在涇川上游發現了敵軍築堤。翟長孫並未通知薛仁杲,要心腹宗羅㬋率五千兵攻打之。

然而,就在這時,唐軍的陣營裡也起了騷動。

參軍智囊們此時方知,元帥李世民跟著築堤部隊,一起離開了陣地……


李世民認為,唐軍中有奸細的可能性很高。

所以採取了這樣的行動。

他將築堤部隊兵分二路,自領一軍埋伏在北側,以防這個機密戰術被出賣。

不過,連日的滂沱大雨,讓李世民收到築堤部隊被襲的消息,仍是晚了一步。

李世民不加思索,上馬便往馳援。

僅僅只有不到百人的秦王親衛,跟上了他的腳步。但鎮守南陣的將軍龐玉並不知情。龐玉只知道,李世民就在左近,只等援軍抵達,就要對西秦宗羅㬋展開反擊。

表裏齊奮,宗羅㬋難辨敵軍多寡,下令撤退,卻又不明地形,竟退入絕地,士兵紛紛投河。

大雨加持,激流洶湧,西秦軍多是沒頂而死。

龐玉趕到李世民身邊,請示下一步動作。

照理來說,敵軍已敗,應該繼續完成水攻之策。至少龐玉是這麼認為的。

但李世民下令追擊,要龐玉去通知北陣守軍跟上。李世民本人則仍是帶領少量騎兵,直奔折墌城,在大雨中大聲叫罵。

薛仁杲以為當先挫敵軍之銳,不顧翟長孫反對率兵出城。

翟長孫無奈,在不知敵軍數量與來勢之下,只好派兵外出,環城而列。

這樣一來,各處的守兵,倒是顯得薄弱了。

雨勢,漸小。

環城防守的西秦軍,每一處都見到了方頭大耳,額生三眼,青面獠牙的李三郎。

由於翟長孫早已逐步將尉官伍長替換為蜀人,見李二郎在此,西秦軍竟是一時不敢妄動。

只有薛仁杲不吃這套。

「來將通名!」

話音雖緩,但清亮不斷。

薛仁杲對面的青面三眼將,肩膀不自覺的抽動了一下。

「你說話倒是不結巴了啊……大唐李二在此!棄械投降者,免死!」

李世民話音方落,薛仁杲已舉起馬槊喝道:「要戰……便來戰!」

薛仁杲策馬前衝,但李世民只是緩緩舉起手中長刀,指向了薛仁杲。

正當西秦軍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世民身上時,薛仁杲的坐騎一個跌撲,將他拋了下來。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當然,除了唐軍以外。

李淳風一早定下這裝神弄鬼的計策時,就已提出,最忌與西秦軍短兵相接。

神靈,怎麼可能舞弄兵器,與凡人過招?

然而,會後李世民便與長孫無忌前往關押突厥勇士之處,一一詢問。

眾人只道他想找出兇手,哪裡知道,李世民順便挑選了其中擅長彈弓之術者。

突厥勇士本不善此道,就是十多年前,長孫無忌的父親出使突厥,將此術傳給了部分青年。

李世民讓長孫無忌表明身分,換得了這些徒子徒孫的效忠,並將他們安排在身邊。

為的便是此刻。

只見薛仁杲勉力站起身來,突然雙膝又麻,直接跪倒在了「李二郎」面前。

薛仁杲想要破口大罵,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西秦軍哪裡有人看得明白,大將被唐軍的彈丸連射了幾陣?

但親衛部隊還是不辱使命,連忙將薛仁杲救了回來。

李世民並不阻止,只是緩緩抬起手來。

原本漸小的雨勢,停歇了。

烏雲開始散去,陽光露出臉來。

西秦軍這才發現,折墌城外四面八方,盡是唐軍旗幟。

上游龐玉等人趕到。

下游由杜如晦假傳號令,調動的大唐本軍也抵達了。

杜如晦知道,李世民離營只有一個可能。

就是來取折墌城。

看著被救回但已昏暈的薛仁杲,翟長孫嘆了一口氣。

「咱們,投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8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洛陽城內,已進入戒嚴狀態。 王世充下令執行連坐法,家中如有人逃出城外,全家皆殺。又令五家相保,一家叛逃則誅其四鄰。但只要能檢舉,便可免罪。 更以宮城為大獄,凡使諸將外出,必收其親屬質於宮內。 樵採之人,均有限數,出入亦嚴加審核。 與李世民有聯繫的城內官員,一一失去了訊息。甚至包含了杜如晦的長兄。
Thumbnail
洛陽城內,已進入戒嚴狀態。 王世充下令執行連坐法,家中如有人逃出城外,全家皆殺。又令五家相保,一家叛逃則誅其四鄰。但只要能檢舉,便可免罪。 更以宮城為大獄,凡使諸將外出,必收其親屬質於宮內。 樵採之人,均有限數,出入亦嚴加審核。 與李世民有聯繫的城內官員,一一失去了訊息。甚至包含了杜如晦的長兄。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當錢九隴來的時候,李建成其實是半信半疑的。 跟常在前線的李世民不同,李建成自任太子以來,早退居二線。東部對洛陽戰事,移交給他的心腹師長,任瑰負責。李建成則多處理戰後接收事宜。 當李世民出馬迎戰宋金剛時,李建成才處理完隴西受降,調度前線運補。 沒有風險,但也不會有功勞。 不過,日前與李建成僅有一面之緣
Thumbnail
當錢九隴來的時候,李建成其實是半信半疑的。 跟常在前線的李世民不同,李建成自任太子以來,早退居二線。東部對洛陽戰事,移交給他的心腹師長,任瑰負責。李建成則多處理戰後接收事宜。 當李世民出馬迎戰宋金剛時,李建成才處理完隴西受降,調度前線運補。 沒有風險,但也不會有功勞。 不過,日前與李建成僅有一面之緣
Thumbnail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這讓宋金剛顯得分外焦躁。 冬季,由於龍門口凌汛,讓李唐的河東部隊能夠得到的支援有限。 一開始,李世民是透過更下游處,來運送糧草。但這條糧道為了詐尉遲恭,已經獻出去了。 宋金剛原本的預計,是要在春天以前,取得足以跟李唐談和的優勢。哪知道李世民這廝軟硬不吃?
Thumbnail
天氣,逐漸暖和起來。 這讓宋金剛顯得分外焦躁。 冬季,由於龍門口凌汛,讓李唐的河東部隊能夠得到的支援有限。 一開始,李世民是透過更下游處,來運送糧草。但這條糧道為了詐尉遲恭,已經獻出去了。 宋金剛原本的預計,是要在春天以前,取得足以跟李唐談和的優勢。哪知道李世民這廝軟硬不吃?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