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以為不是我以為的以為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On the other hand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On The Other Hand

你是否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實踐,實為被給予的意識?並且因為過於自然,以至於難以對其存在提出質疑,因此持續慣行,不問所以

On The Other Hand並非為反對某種意識,或為顛覆特定議題,僅僅試圖鬆動慣行思維,以至於從觀點產生深層質變,試問「我們不以為的以為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以為」?2021年計畫發起人沈菲比選擇以展覽的形式實踐這個計劃,邀請五位菲比認識多年品學兼優的創作者。

On The Other Hand 邀請陳若軒拍攝計劃影片。攝影 我家陳先生

On The Other Hand 邀請陳若軒拍攝計劃影片。攝影 我家陳先生

你以為可以丟掉的我以為可以不用丟掉 ! !

王安琪透過創作幽默挑起頑固癥結。價值究竟是以形式?或本體的存在為基準?呂兆宏以PET回收紗線作為創作媒材,慣於被視為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可否妙手回春?莊惠琳認為既然在現實中難與塑料絕交,能否重啟邂逅,約定保持距離,談一場塑膠羅曼史

莊惠琳「塑膠羅曼史」創作系列 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莊惠琳「塑膠羅曼史」創作系列 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被人類發明作為耐蝕容器的HDPE,常用於浴室、洗衣間,以及隨手一罐的含乳飲品,陳郁君回收各場景中的瓶瓶罐罐,製成各自繽紛的身體飾物。台灣尋常可見的鐵皮風景,對成長於沙烏地阿拉伯的趙永惠而言獨具魅力,她以外地眼光看見本地人以本地眼光看不到的本地風光,徒手接獲台灣地氣

陳郁君,(不)(Not) 創作系列 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陳郁君,(不)(Not) 創作系列 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展覽地點設定在美術館這個常作為「看展」的場域,但實際又不發生於展間,而是在美術館商店。本計畫出航點為長時用心經營館內商店的台北當代藝術館,當代館藝術商店原本極高比例就是創作者自製或設計師商品,延續其經營脈絡,在On The Other Hand展出的每件展品都是可售商品,這些藝術家與其締約署名的作品,將透過購買行為將展場延伸至民眾身、家

On The Other Hand 主視覺委由龔維德操刀

On The Other Hand 主視覺委由龔維德操刀

On The Other Hand主視覺委由龔維德操刀,習慣放重點的中心被留白、基本資訊全都掉在框架外,且畫面歪斜,以此視覺化計劃初衷。因為,掉在框外很好,歪斜其實很正,並且邊角才是案發現場,人生練功房就在桌子下。對展覽而言更是如此,被看到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在未顯之處總有巨量工作撐起那座山。

一些彩蛋

此外,策展人還在計劃中安插了幾處彩蛋。首先她把自己放進創作行列,既用腦提問也用手回應,以「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為名,募集民眾厝內閒置毛線,以參展藝術家呂兆宏傳授的手編技法創作生活物件。

沈菲比「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創作系列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沈菲比「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創作系列於 2021 On The Other Hand。攝影 王世邦

而本計畫發表適逢當代館成立20週年,館方以過往展覽餘(可報廢)料製成商品,啟動物料的二代生命,為此,On The Other Hand以仁美商標為本計劃特製的全彩緹花布,代替慣常一次性使用的展場輸出,宣傳物則收集時效逾期的文宣,手工絹印,限量一千份供民眾自取,以實體傳遞計劃精神。

On The Other Hand 收集時效逾期的文宣,手工絹印,限量一千份供民眾自取。攝影 Tai Tai Wang、沈菲比

On The Other Hand 收集時效逾期的文宣,手工絹印,限量一千份供民眾自取。攝影 Tai Tai Wang、沈菲比

On The Other Hand 收集時效逾期的文宣,手工絹印,限量一千份供民眾自取。攝影 沈菲比

On The Other Hand 收集時效逾期的文宣,手工絹印,限量一千份供民眾自取。攝影 沈菲比

願以On The Other Hand提供一處迴旋,超越固性限制,從慣常中釋放,體察世界之於您我的內在迴響,尋求非標準化的回應。

On The Other Hand 第二彈2022在鬼市

2021年若是因為我們開展後馬上閉館兩個月而來不及看見這個計劃的朋友,歡迎2022年前往遠百信義A13四樓與我們相見歡。今年我們有些新的點子以及新玩法,歡迎到場與我們互動。總之,就是有驚喜,以及雖然大會規定「非買勿問」但真的不用擔心荷包不夠深,因為我們的作品完全就是「深入淺出」值得收藏

參展者:王安琪、沈菲比、陳郁君、趙永惠

10月29日(六)18:00-22:00
10月30日(日)11:00-21:30
遠百信義 A13 四樓(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58 號)
購票:https://www.klook.com/zh-TW/activity/77523/

#OnTheOtherHand

#深入淺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17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沈菲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既然開始搬出工具材料手作,就一不做二不休(咦?),趁機把想做的一次做好,乾脆把該換鬆緊帶的都換一換,一直想做的布衛生棉也乾脆縫一縫,突然發現,我真的好多東西都是因為自己需要,就動手做了,鉤編織包的鉤針也是竹牙刷改造,那是我某天需要一個大的鉤針,就把舊的竹牙刷柄削切成鉤針,還意外地好用喔!
Thumbnail
既然開始搬出工具材料手作,就一不做二不休(咦?),趁機把想做的一次做好,乾脆把該換鬆緊帶的都換一換,一直想做的布衛生棉也乾脆縫一縫,突然發現,我真的好多東西都是因為自己需要,就動手做了,鉤編織包的鉤針也是竹牙刷改造,那是我某天需要一個大的鉤針,就把舊的竹牙刷柄削切成鉤針,還意外地好用喔!
Thumbnail
大家都好認真編織網袋,完成的作品也都好美!誰說轉廢升級回收就一定要很將就呢?創意與美感以及手作的溫度會賦予物品新生命呢!
Thumbnail
大家都好認真編織網袋,完成的作品也都好美!誰說轉廢升級回收就一定要很將就呢?創意與美感以及手作的溫度會賦予物品新生命呢!
Thumbnail
On The Other Hand 你是否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實踐,實為被給予的意識?並且因為過於自然,以至於難以對其存在提出質疑,因此持續慣行,不問所以? On The Other Hand並非為反對某種意識,或為顛覆特定議題,僅僅試圖鬆動慣行思維,以至於從觀點產生深層質變
Thumbnail
On The Other Hand 你是否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實踐,實為被給予的意識?並且因為過於自然,以至於難以對其存在提出質疑,因此持續慣行,不問所以? On The Other Hand並非為反對某種意識,或為顛覆特定議題,僅僅試圖鬆動慣行思維,以至於從觀點產生深層質變
Thumbnail
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獲2020 Openbook 好書獎的年度中文創作獎,並於2021年獲臺灣文學獎之蓓蕾獎。這本書談到生命、疾病、家庭、友朋、自我與環境等主題。作者從身處的時空中流出思考的河水,人事、感觸與體悟在其中交纏流動,順著他由文字連綴起的綿延川流,陳宗暉帶讀者徒步去到了更遠的地方。
Thumbnail
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獲2020 Openbook 好書獎的年度中文創作獎,並於2021年獲臺灣文學獎之蓓蕾獎。這本書談到生命、疾病、家庭、友朋、自我與環境等主題。作者從身處的時空中流出思考的河水,人事、感觸與體悟在其中交纏流動,順著他由文字連綴起的綿延川流,陳宗暉帶讀者徒步去到了更遠的地方。
Thumbnail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Thumbnail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Thumbnail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Thumbnail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Thumbnail
你的人生正在過彎嗎? 對菲比而言,人生處處是路口,有時恰巧遇上綠燈,順順直行,但更多時候遇到第一個紅燈後,便如多米諾效應般開始一路長紅,這時的每個路口都得停下來,有人會就此下車,但也有人會因此上車;有時同行者很少,少到覺得路上只剩下自己;但有時候也會滿載同路人,並且,有時等著等著就等到了紅燈右轉。
Thumbnail
你的人生正在過彎嗎? 對菲比而言,人生處處是路口,有時恰巧遇上綠燈,順順直行,但更多時候遇到第一個紅燈後,便如多米諾效應般開始一路長紅,這時的每個路口都得停下來,有人會就此下車,但也有人會因此上車;有時同行者很少,少到覺得路上只剩下自己;但有時候也會滿載同路人,並且,有時等著等著就等到了紅燈右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