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作者雖然在書裏分析了各種不相關的社會現象,雖然這些內容「沒有一貫的主題」,但在作者的撰寫過程中基於以下幾個基本的理念貫穿:
誘因是現代生活的基石。他認為很多事情的根本起因就是誘因。
傳統看法往往是錯誤的。他提出很多傳統的看法其實形成的過程相當粗糙也未經實證,換句話說,這些大家都認為如此的事情,往往並非如此。
重大的影響往往源至於久遠或者微不足道的原因。這部分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了,到底犯罪這事要怎麼說。
專家常常利用自己的資訊優勢為圖利自己。這部分很容易理解,但作者也有說明現在因為網路流行,資訊相較過去更為透明,如今專家的資訊優勢,已經明顯被削弱。
知道該測量什麼以及該如何測量,可以讓複雜的世界簡化。這也是這本書真正的主旨,提醒我們不要因為大家都這麼說,你就認定事實果真如此,相反地,你應該試著去思考,如何驗證這樣的說法,到底正不正確。
接下來,終於要正式進入這個爭議性的話題:書中所談論到關聯犯罪的內容。
作者使用一個篇幅說明古柯鹼與快克這兩種毒品的差別,並說明快克這種便宜的毒品讓專家們都憂心未來的世界可能被快克吞噬,變得充滿罪犯。但真正的結果是,快克的便宜與其容易製作,讓快克確實在很短時間內造成人們大量成癮,的確短暫地創造一個獲利豐厚的市場;但是快克如此噬血的特質,卻讓快克市場獲利迅速膨漲,又迅速變得泡沬化;但遺憾的是,僅管快克的獲利泡沫化了,但是吸食快克的人數並未因此而減少,書中提到美國被捕的犯人中有5%與快克有關。所以說,傳統的認知,並未與事實一致,因為還有別的原因在影響這些結果。
書中還有一個章節,標題就是「為何毒販還跟母親住在一起」,我們都認為這些賣毒品的人個個賺大錢,為什麼他們還住在媽媽的家裏忍受著母親的嘮叨呢?答案是,這些賣毒品的人只有頂端的老大,但他們金光閃閃的外表,就像大明星一樣吸引著年輕人目光,說明了誘因是一切的基石。
於是作者分析了1990年代美國的犯罪率開始迅速下降,這讓原本篤信犯罪率會迅速攀升的專家門跌破了眼鏡,於是專家門開始各有各的說法。為什麼專家的判斷會失準的這麼離譜?書中沒有多作解釋,但是在別的章節,作者引用網路未發達之前許多專業人員在自己的領域中,如何佔盡自己資訊優勢,為自己謀取利益。
回到「犯罪率下降」這件事情,作者還是希望找到正確的答案。畢竟他相信數字的聲音,於是他從資料庫中找到八個可能的理由,然後比照不同城市間,作為對照組驗證這些推定的理由是否為真,判讀的結果是,這八個理由並非全都是正面影響的主因。我真心希望大家真的能自己去看看他精闢的解析,所以只挑其中的一項簡述,那就是「人口老化」這個部分,簡單來說,作者認為把墮胎權交給懷孕的婦女是降低犯罪一個久遠而看似細微不相關的原因。因為他認為,這些懷孕的婦女,是有能力判斷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否得到良好的教養,並且,在確知孩子誕生後無法被良好教養之時選擇是否墮胎,這等於是把「未來可能成為罪犯的人」,在未出生之前就宣判死刑的權利交給孩子的媽媽。想當然,這樣的說法被一部分人批評為「不珍惜生命」,美國人對於墮胎權的看法,可以從今年美國的法令變動推知一二。
看到這裏,你是否很想翻翻這本書呢?
是的,這是一本好書,提點了我很多時候,應該要培養自己看見事實的全景,更應該懂得Charles老師說的,在經濟學上判讀數據時,不能只看單一個數據。因為問題的背後,才是更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