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譯團】班與唐:鄉民的正義,能對抗殖民政府嗎——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出版就遭到霧峰林家抗議,為什麼《臺灣民間文學集》走得如此坎坷呢?(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一出版就遭到霧峰林家抗議,為什麼《臺灣民間文學集》走得如此坎坷呢?(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鄉民傳說是「民間文學」?】

就跟PTT鄉民的Marvel版一樣,臺灣民間傳說也充斥神奇的情節,例如「鴨母王」朱一貴能讓鴨子乖乖聽話排隊。我們知道不該用寫實眼光看待,而是欣賞祖先用豐富想像力創造的「民間文學」。

然而日治時期某些文人批評「民間文學」太過粗俗,難登文學的大雅之堂。

儘管有爭議,李獻璋仍耗費三年時光,走訪各地蒐集口傳民歌、童謠、歌謠、傳說。即使花費好幾百圓、積勞成疾,也無法澆熄他出版《臺灣民間文學集》的決心。終於,他在1936年完成這個心願,卻遭逢霧峰林家抗議。

為什麼《臺灣民間文學集》走得如此坎坷呢?


《臺灣民間文學集》的序,李獻璋肯定民間文學是眾人「詩的想像力總和」。(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民間文學集》的序,李獻璋肯定民間文學是眾人「詩的想像力總和」。(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為什麼要聽鄉民的話

「我們知道這特殊的底所謂民間文學,可以說是先民所共感到的情緒,是他們的詩的想像力的總計......」

李獻璋在《臺灣民間文學集》的自序,肯定民間文學是眾人「詩的想像力總和」,但這句話是歷經萬難才得來的成果。

1920年代,當新派人士推行「言文一致」的白話文運動時,有人想到「臺灣語」的保存問題,畢竟多數臺灣人說的就是臺灣語啊,但是對臺灣話該如何寫作,文壇沒有共識。

李獻璋也注意到同時期的中國,興起採集民間文學的風氣,採集範圍擴及臺灣。臺灣文壇受到鼓舞,在《風月報》、《三六九小報》以及《臺灣新民報》等刊物,陸續刊登、徵集民間歌謠與故事。

1931年醒民(黃周)撰寫的〈整理「歌謠」的一個倡議〉,說到賴和最擔憂的事情:「怕再幾年,較有年歲的人盡死了。就無從調查,現時一般小孩子所唱的豈不多是日本童謠嗎?」

賴和的擔憂不無道理,他與同輩人受惠於殖民政府帶來的現代教育,卻也慢慢失去身為臺灣人的「根」。倘若臺灣人忘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不等同於做日本人眼中順從的殖民地人嗎?

就是在這樣的危機意識下,李獻璋誕生製作《臺灣民間文學集》的想法。

「故事篇」收錄鴨母王、林道乾、國姓爺等故事,其中有一篇驚動霧峰林家的敏感神經。(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故事篇」收錄鴨母王、林道乾、國姓爺等故事,其中有一篇驚動霧峰林家的敏感神經。(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1930年代的臺灣podcast

李獻璋從1932年開始做採集民間歌謠、謎語、故事的工作。他奠基在日本人的成果,反思蒐集哪類的主題,才能反映臺灣人的精神,例如收錄不畏強權的林道乾故事。臺灣語的文字,儘量從中國文字挑選,特殊音使用羅馬拼音標記。

書本的「歌謠篇」,直白反映人們的生活寫照,被守舊派抨擊粗俗露骨,如這段「嘴來相斟(親)舌相交,嘴涎甜甜吞落喉」描寫舌吻的段落。某些歌謠出現自動車、電話等現代產物,見證時代變遷的痕跡。

「故事篇」收錄鴨母王、林道乾、國姓爺等故事,聯合文壇多位作家執筆。不過其中的〈壽至公堂〉,卻驚動霧峰林家的敏感神經。

故事講述林文明慘死衙門的血案,起因自林家與鄰族的田地糾紛,但背景牽涉清朝懼怕林家勢力,謀劃藉審理糾紛來除患。

儘管民間立場多同情林文明的遭遇,但林家派林幼春出面,要求抽掉該篇故事,李獻璋只好答應,重新出版。賴和後來在序文表示,作者蒐集到的版本眾多,不敢說是「真事蹟」,但要是不記錄,年代一久傳出怪誕,豈不是故事本身的不幸。

由於〈壽至公堂〉寫到霧峰林家,林家派林幼春出面,要求抽掉該篇故事。(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由於〈壽至公堂〉寫到霧峰林家,林家派林幼春出面,要求抽掉該篇故事。(藏品/林瑞明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儘管惹出不小風波,《臺灣民間文學集》仍有得到正面回饋。楊逵贊同,書寫的對象是臺灣大眾,當然該用臺灣語紀錄。

進入1937年皇民化運動後,文壇遭遇更大的阻礙,無法繼續蒐集民間文學。歷經戰爭及政權轉換,直到1980年代後,臺灣才再次興起考察民間文學的風氣,奠基在李獻璋等人的成果,挖掘更多民間寶庫。


★作家小傳

李獻璋,生於1914年,桃園大溪人,專注於臺灣民間文學、民俗學、語言學的考究,編著作品有《革新》刊物、《臺灣民間文學集》、《臺灣小說選》、《福建語讀本》、《福建語法序說》、《媽祖信仰研究》。

★團員簡介

班與唐,一九九三年生,曾獲鍾肇政文學獎、臺積電文學賞,著有日治時代小說《食肉的土丘〉,經營FB、IG、YouTube頻道「熬夜的便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的沙龍
414會員
165內容數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少爺!援軍來了!」   「哪路人馬?」   「東勢客家人!」   「客家人向來和我們水火不容,怎麼可能會來救我們!」   然林文鳳獨排眾議,大宰牛羊款待羅冠英,然後把大把白花花的銀兩放在地上,說:   「各位跋山涉水而來保護阿罩霧,若有幸擊退敵兵,是阿罩霧的福氣;如果失敗,我會和你們同死」
Thumbnail
  「少爺!援軍來了!」   「哪路人馬?」   「東勢客家人!」   「客家人向來和我們水火不容,怎麼可能會來救我們!」   然林文鳳獨排眾議,大宰牛羊款待羅冠英,然後把大把白花花的銀兩放在地上,說:   「各位跋山涉水而來保護阿罩霧,若有幸擊退敵兵,是阿罩霧的福氣;如果失敗,我會和你們同死」
Thumbnail
【鄉民傳說是「民間文學」?】 就跟PTT鄉民的Marvel版一樣,臺灣民間傳說也充斥神奇的情節,例如「鴨母王」朱一貴能讓鴨子乖乖聽話排隊。我們知道不該用寫實眼光看待,而是欣賞祖先用豐富想像力創造的「民間文學」。
Thumbnail
【鄉民傳說是「民間文學」?】 就跟PTT鄉民的Marvel版一樣,臺灣民間傳說也充斥神奇的情節,例如「鴨母王」朱一貴能讓鴨子乖乖聽話排隊。我們知道不該用寫實眼光看待,而是欣賞祖先用豐富想像力創造的「民間文學」。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警察大人開的那一槍,並沒能奪走廖添丁的靈魂;即使肉體覆滅,廖添丁的故事仍寄宿在唱片裡、戲劇裡、說書人的嘴裡,且必將繼續流傳下去⋯⋯
Thumbnail
警察大人開的那一槍,並沒能奪走廖添丁的靈魂;即使肉體覆滅,廖添丁的故事仍寄宿在唱片裡、戲劇裡、說書人的嘴裡,且必將繼續流傳下去⋯⋯
Thumbnail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Thumbnail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Thumbnail
  《黑面慶仔》是一本極易讀的小說集,閱讀的同時畫面會在腦中油然而生,是台灣文學創作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作者洪醒夫(原名洪媽從),彰化縣人。生於1949,卒於1982,享年33歲。   
Thumbnail
  《黑面慶仔》是一本極易讀的小說集,閱讀的同時畫面會在腦中油然而生,是台灣文學創作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作者洪醒夫(原名洪媽從),彰化縣人。生於1949,卒於1982,享年33歲。   
Thumbnail
  台灣的高中課本,總會收一篇賴和的小說。我讀書那個時候是〈一桿秤仔〉。故事中,秤子被折斷的那個瞬間,公義,與一般人民的尊嚴也被踐踏在地;逼得主人公秦得參竟然放棄了各種合法、非法的途徑,走入兩敗俱傷、玉石俱焚的結局。在他身後,想必不論是他的妻兒也好,或是大部份的台灣人也好,也將繼續受日本帝國的欺壓,
Thumbnail
  台灣的高中課本,總會收一篇賴和的小說。我讀書那個時候是〈一桿秤仔〉。故事中,秤子被折斷的那個瞬間,公義,與一般人民的尊嚴也被踐踏在地;逼得主人公秦得參竟然放棄了各種合法、非法的途徑,走入兩敗俱傷、玉石俱焚的結局。在他身後,想必不論是他的妻兒也好,或是大部份的台灣人也好,也將繼續受日本帝國的欺壓,
Thumbnail
夏日的海風吹起太陽曬熱的沙,一臺粉紅色的貓咪造型貨車停在蜿蜒的濱海公路,與海相望。貨車的主人身穿襯衫長褲,頭戴牛仔帽,他一手拉下遮住臉的面巾,露出粗曠的灰白鬍子─他是林群,綽號「貓哥」,厚厚的鏡片收納著法律和哲學的專業背景,說話時聲調緩而堅定,音量不大卻字字鏗鏘。 林群為他的貨車取名為「唐吉訶德」,
Thumbnail
夏日的海風吹起太陽曬熱的沙,一臺粉紅色的貓咪造型貨車停在蜿蜒的濱海公路,與海相望。貨車的主人身穿襯衫長褲,頭戴牛仔帽,他一手拉下遮住臉的面巾,露出粗曠的灰白鬍子─他是林群,綽號「貓哥」,厚厚的鏡片收納著法律和哲學的專業背景,說話時聲調緩而堅定,音量不大卻字字鏗鏘。 林群為他的貨車取名為「唐吉訶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