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年輕》:溯川而行,摺半生入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他還年輕》劇照 ©目宿媒體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
去撫觸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 吳晟〈我不和你談論〉
吳晟的詩文如沃園作物,有光照耀,有川渠灌溉,有蜂蝶往來授粉,有筆耕者辛勤勞動。讀詩者因為進入他的詩中,而離開了書房,尋思率真自然之境。不知何故,這些詩總讓我想起記憶中的那些河流,想起我的生命與它們交錯著流過的時光。比如,某個黑沙細軟的海岸,一道小溪切灘而走,將山澗的冰涼化入溫熱浪潮,遍地留痕宛若天光雲影。某條低窪鄉徑,夏季豐水期往往漫溢為河道,我們會穿雨靴涉青苔而過,輕柔謹慎猶如踩踏鱷魚背脊。還有一座山谷,我更記得它乾枯覆滿枝葉的樣貌,雨季匯聚為淺潭,我們便在此網羅溪蝦,隔夜下酒。比如一座平坦的城市,那河散發著抹布尚未晾乾的氣味,街燈、霓虹與煙火倒映粼粼波光多麼溫柔。
這些河流讓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感知著每一瞬刻的永不復返;而紀錄片《他還年輕》所呈現的吳晟的故事,則讓我察覺到自己其實從未渡過一條完整的河──「渡過」並非橫切,乃縱直地溯源和追盡。吳晟書寫《筆記濁水溪》,走訪孕育了整個台灣中部地區的濁水溪水系,從高山部落、集集攔河堰至海口養殖場,從人文歷史考察至經濟開發所帶來的環境破壞,古今相映,方知大河文明已然病瘦。而除了具體的河川行腳,吳晟書寫《北農風雲》梳理鬱結思緒以安頓心境,亦如溪流暴洪之後自主的調適和排解──必須跨越狂風陰雨之日,才能靜下來感受季節變換時纖毫之差的光芒。另外,時隔數十年重返美國、繞路加拿大,吳晟拜訪恩師與貴人瘂弦,在朗讀詩韻之間凝鍊歲月,老者相望,說著「真好」、「真好」,生命之河在此看似有始有終──離鄉者與故鄉客,在蘆葦盛放的兩岸眺望河心的雲。瘂弦之於吳晟,或許可喻為是黝暗詩路上、前人遺留的漂泊水燈,讓他意識到自身的根脈,終其一生為一種腳踏實地的命運而寫。
更私密且令我動容的片段,是吳晟與妻子莊芳華對坐窗邊,他讀了一首很久以前寫給她的舊詩〈洗衣的心情〉:「那一雙粗糙的手掌/曾經多麼纖柔。」那個處所,是吳晟青年時期赴美參加作家工作坊時住過的旅館,彼時的他因思念故鄉和家人動筆寫作,如今的他,則藉由一紙詩文,親密地咀嚼著曾經的感受。「現在的手還是很纖柔啊。」莊芳華微笑說道,而吳晟也笑著回應「是淬鍊之後的纖柔」。此情此景,近似李商隱的「卻話巴山夜雨時」,也展現了詩作得以連綴兩段時空、融化往昔事物的封蠟將之躍然眼前的魔法。他們雙手交握,心中漾起的,可會是漫長如昨日的半生?
河流總會在某些地方形成漩渦,將溪石打磨出靜謐溫婉的凹陷。《他還年輕》穿透表面的喧嘩水聲,指出了一種人生因為詩藝與書寫而顯得時序曖昧的狀態。例如,當吳晟和美國譯詩者陶忘機討論〈雨季〉一詩中的母語髒字時,連帶召喚出微小而清晰的童年印象。電影以節氣分章節,流轉兩個年頭,看似不談「這個當下」以外的事物,一切卻被綿密地摺入日常之中──每一刻都是柔軟的記憶,譬如吳晟因忽然想起母親忍不住痛哭;每一刻也都是未來的想望,譬如吳晟坦言欲從第一線環境正義運動湧退抽離之意。屬於「這個人」的時間,在話語和行動中緩緩張開。我想,所謂「年輕」,即意味著這種舒張過程的柔韌。它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種姿態。
然而我確實年輕,具象如〈他還年輕〉之詩名原來指稱的、台灣這塊土地在地質學上的年輕。我不了解闊別、思念、近鄉情怯或者那種淡然一笑,但我了解另一件事,是「詩人總要回到書房」。「不是說詩人不能去從事社會運動、不能去抗爭,但詩人還是需要回到書房寫字。」吳晟說道。再怎麼「入世」的詩人,也必須暫歇奔波,面朝內在,闢建一方水土以靜觀萬物。在那個書房裡,我看見他所收藏的大量中外名家詩集、一張樸素書桌擺放稿紙,以及適合閱讀的軟椅。這是文學養成之處,也是寫者收心納神的精神家園。
〈我不和你談論〉是我認識吳晟這位詩人的起點,也總是我最喜愛的吳晟詩作,他開嗓即道:「我不和你談論詩藝/不和你談論糾纏不清的隱喻/請離開書房」──我想,這是對不知山水人間為何貌的年輕我輩說的,或許,等到我們走過屬於自己的時間和風景,就能真正在詩歌裡見山見水啊。
2022 十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7會員
172內容數
雙層棉被搭配記憶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午夜先生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不過就是那樣一部電影,出乎意料地同時滿足了我對於旅行和讀詩的需求──回想起來,這不一直是我對於電影的寄望嗎?帶我上路,為我吟詠。擴延我的世界吧,然後,我將誕生一種新的眼光。
我會用這一晚,來記住這一年。無限的感謝,是安溥慣有的長篇論述;而作為觀眾,謝意常常也是說不盡的。
還有什麼時刻,比二十一歲的夏天更適合觀看《百萬圓與苦蟲女》呢?炎炎暑日,配著一杯冰淇淋蘇打水觀看,身心清澈。
你不覺得夏天適合倒敘嗎?你不覺得夏天適合遺忘嗎?適合踏著浪尖收割冰塊,適合坐在藤編吊椅上閱讀俳句。適合等待火車駛過濱海城鎮,適合給送行者穿戴發燙的黑影。你不覺得夏天也適合在雷陣雨停之前削好一顆芒果嗎?薄荷綠,檸檬黃,桑葚紫,貝殼白。你不覺得夏天適合打開窗戶,讓所有顏色湧進房間嗎?
小滿,乃盛夏前夕,逢此時節,我總盼望能再次出發。去新的城市,聽舊的歌,看新的電影,想舊的人。重寫張懸,實為整理自己的方法,令我齊整與溫柔,信任每一種就地安頓的可能。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不過就是那樣一部電影,出乎意料地同時滿足了我對於旅行和讀詩的需求──回想起來,這不一直是我對於電影的寄望嗎?帶我上路,為我吟詠。擴延我的世界吧,然後,我將誕生一種新的眼光。
我會用這一晚,來記住這一年。無限的感謝,是安溥慣有的長篇論述;而作為觀眾,謝意常常也是說不盡的。
還有什麼時刻,比二十一歲的夏天更適合觀看《百萬圓與苦蟲女》呢?炎炎暑日,配著一杯冰淇淋蘇打水觀看,身心清澈。
你不覺得夏天適合倒敘嗎?你不覺得夏天適合遺忘嗎?適合踏著浪尖收割冰塊,適合坐在藤編吊椅上閱讀俳句。適合等待火車駛過濱海城鎮,適合給送行者穿戴發燙的黑影。你不覺得夏天也適合在雷陣雨停之前削好一顆芒果嗎?薄荷綠,檸檬黃,桑葚紫,貝殼白。你不覺得夏天適合打開窗戶,讓所有顏色湧進房間嗎?
小滿,乃盛夏前夕,逢此時節,我總盼望能再次出發。去新的城市,聽舊的歌,看新的電影,想舊的人。重寫張懸,實為整理自己的方法,令我齊整與溫柔,信任每一種就地安頓的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出生於奧地利的一個猶太家庭,卻因納粹的迫害被迫流亡異鄉,最終定居巴西。他在完成自傳性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後,與妻子選擇服毒自盡結束生命。茨威格的辭世震動了巴西,該國為他舉行了國葬,足見他在文化與藝術界的影響力。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新聞說,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年薪不到一百萬的上班族繳稅還比他多,感嘆。稅制就是這樣啊,總有不完美之處,但可不是不勞而獲。代表有一天上班族變成退休族,股息領多,繳稅可能比上班時少。   想跟大家聊一個題目: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但是年薪不到
Thumbnail
緣是來去的江湖 波起隨浪翻的情緒 淡淡地來來去去 是一片知秋的葉 擬幻成一舟行去 驀然回首 那年煙花那年繁華 早已過往 這才低首細細呵護 那曾保有的記憶 再憶當時 心中還有微甘 學庸2006.07.26/14:59 作品號03-0258-03
Thumbnail
凱特自己把生活弄得一團糟,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口袋沒錢還有酗酒的習慣,所以她決定在29歲生日開始進行了一場「不消費的實驗」,一開始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想說先存點錢,起碼不要口袋空空。 結果沒想到這一年「不消費實驗」,完全改變她的生活,不僅一年存了50萬美金,還瘦了13公斤,究竟凱特做了哪些事情呢?
Thumbnail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代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描述了夢者漸漸入睡時的心境。深邃的花朵暗示著一種隱居和孤立的感覺,做夢者的思緒回到了他們能夠自由探索世界的時代。象徵時間的流逝,無聲地落下,暗示著一種必然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描述了脂肪在過去30年中的變化,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脂肪。文章解釋了脂肪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好脂肪與壞脂肪的區別,並提到了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攝取平衡對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出生於奧地利的一個猶太家庭,卻因納粹的迫害被迫流亡異鄉,最終定居巴西。他在完成自傳性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後,與妻子選擇服毒自盡結束生命。茨威格的辭世震動了巴西,該國為他舉行了國葬,足見他在文化與藝術界的影響力。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新聞說,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年薪不到一百萬的上班族繳稅還比他多,感嘆。稅制就是這樣啊,總有不完美之處,但可不是不勞而獲。代表有一天上班族變成退休族,股息領多,繳稅可能比上班時少。   想跟大家聊一個題目:無業男股息年領150萬繳稅1萬元,但是年薪不到
Thumbnail
緣是來去的江湖 波起隨浪翻的情緒 淡淡地來來去去 是一片知秋的葉 擬幻成一舟行去 驀然回首 那年煙花那年繁華 早已過往 這才低首細細呵護 那曾保有的記憶 再憶當時 心中還有微甘 學庸2006.07.26/14:59 作品號03-0258-03
Thumbnail
凱特自己把生活弄得一團糟,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口袋沒錢還有酗酒的習慣,所以她決定在29歲生日開始進行了一場「不消費的實驗」,一開始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想說先存點錢,起碼不要口袋空空。 結果沒想到這一年「不消費實驗」,完全改變她的生活,不僅一年存了50萬美金,還瘦了13公斤,究竟凱特做了哪些事情呢?
Thumbnail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代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描述了夢者漸漸入睡時的心境。深邃的花朵暗示著一種隱居和孤立的感覺,做夢者的思緒回到了他們能夠自由探索世界的時代。象徵時間的流逝,無聲地落下,暗示著一種必然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描述了脂肪在過去30年中的變化,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認識脂肪。文章解釋了脂肪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好脂肪與壞脂肪的區別,並提到了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攝取平衡對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舊寶物◇ (心得內容提及情節,請斟酌閱讀) 《他還年輕》在上映前我就陸陸續續看到非常多次廣告,還因此關注了目宿媒體,吳晟老師是從國一認識,一直到如今常常聽見名字的文壇前輩,但其實台灣文學史上他已經算是新秀了。